?

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咪咪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2-12-24 19:50黃琪媛
黃河之聲 2022年14期
關鍵詞:全曲普契尼道爾

黃琪媛

引 言

《藝術家的生涯》最初在1896年2月意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的首演上是飽受非議的,但在當時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意大利歌劇中,能夠大膽地真實反映社會底層小人物現狀并且還具有較強的地方性色彩的真實性歌劇少之又少,再加上劇中唱段樸實且具有較強的戲劇性張力,最終得到大眾的喜愛并成為美國大都會的必演歌劇之一。作曲家普契尼沿用了他永恒的“愛情”主題,題材取自日常生活,創作上追求緊張的戲劇情節與抒情的華彩曲調,大膽地描寫了貧窮詩人魯道爾夫與繡花女咪咪之間的愛情故事,在第一幕中出現的魯道爾夫的唱段《冰涼的小手》與咪咪的唱段《人們叫我咪咪》,因這兩首詠嘆調樸實且極具人物張力因此成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男高音、女高音曲目之一,相較于魯道爾夫,繡花女咪咪具有更加鮮明的人物特點,結合她的《人們叫我咪咪》與《來到我身旁》兩首歌劇詠嘆調,可以將她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v觀普契尼創作的歌劇作品,他在歌劇中塑造過許多生動經典的女性形象,同時也都是以女性形象作為歌劇的主線,如《托斯卡》中的著名歌唱家托斯卡,《蝴蝶夫人》中的蝴蝶夫人喬喬桑,《圖蘭朵》中的元朝蒙古公主圖蘭朵,還有《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咪咪,普契尼筆下的這些女性人物都極具鮮明的人物特色,可見普契尼在歌劇創作上具有不凡的藝術成就。

一、作者生平與創作風格

(一)作者生平

賈科莫·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盧卡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一名教堂管風琴手,母親是一名樂師,在他5歲時父親的突然辭世讓普契尼一家徹底陷入了窘境,母親選擇將他送去叔叔福圖納托家學習音樂,成年后的普契尼開始在盧卡教堂擔任管風琴手與唱詩班老師,在1876年普契尼親臨現場觀看了朱塞佩·威爾第創作的歌劇《阿依達》,威爾第歌劇的震撼讓此時的普契尼在心中埋下了歌劇的種子,1880年他考入米蘭音樂學院開始正式學習創作。普契尼一生共創作了12部歌劇,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劇作者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戲劇情節豐富、旋律優美、結構縝密以及真實性背景等特點,他憑借《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圖蘭朵》等多部歌劇奠定了他國際性劇作家的地位,被譽為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期繼大師威爾第之后在意大利再次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歌劇作曲家。同時他還是“真實主義”歌劇樂派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風潮與普契尼的推動下,意大利作曲家們也開始嘗試以各地基層生活作為創作靈感,創作了越來越多具有真實性主題作品。

(二)創作風格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意大利,還是一個受資本主義及封建主義壓迫的國家,人們思想很大程度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因此并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這時出現了一部分意識保持清醒的作家,他們在這種混亂的環境中開始創作被稱之為“真實主義文學”的作品,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家就是普契尼。普契尼大膽地將意大利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再巧妙地將宣敘調與詠嘆調融入到他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充滿了民族情懷,故事劇情緊湊,題材罕見而又吸引觀眾,他的創作風格對于意大利民眾具有強烈的震撼力[1]。

二、《藝術家的生涯》創作背景與劇情簡介

(一)創作背景

《藝術家的生涯》又名《波西米亞人》《繡花女》,被稱作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傳奇的歌劇之一。普契尼在歌劇創作上十分的嚴謹,對劇本要求極高,在選材上也是頗為謹慎。一次偶然,普契尼拜讀了法國作家亨利·謬爾杰的小說《波西米亞人的生活情景》,這部小說描述的是居住在巴黎拉丁區幾位夢想有一日能夠成為藝術家的貧困青年,以及詩人與繡花女之間發生的具有歡笑、有淚水的生活情節和愛情故事,這讓普契尼聯想起自己曾經的窮困潦倒,每月需要靠著羅馬賑濟會僅僅二十元的救濟費來維持生活,求學時也是通過別人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因此,對于小說中這群貧窮但快樂的藝術家人物普契尼感到親切不已,正是曾經有過小說中人物們這樣的生活體驗,才讓普契尼下定決心要將這部小說作為自己的創作元素,普契尼在創作時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貧困青春時期的回憶,于是有了這樣一部具有真實感、青春詩篇般的偉大歌劇,《藝術家的生涯》這部歌劇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歌劇之一,這部作品奠定了普契尼的國際劇作者地位也幫助他贏得了業界同仁的大力認可。

(二)劇情簡介

第一幕,詩人魯道爾夫正在房間里趕一篇報道,繡花女咪咪為了借火點蠟燭敲響了詩人的房門,兩人一見傾心互生好感,意外中咪咪掉落了鑰匙,魯道爾夫悄悄將鑰匙藏起挽起咪咪的手唱起了著名的男高音詠嘆調“冰涼的小手”向咪咪告白,咪咪則柔情地回答并唱起了抒情女高音詠嘆調“人們都叫我咪咪”,兩名年輕人就此互生情愫。第二幕,魯道爾夫帶著咪咪一起去參加朋友們在鬧市的聚會,畫家馬切洛正為關系與其時好時壞的女友穆塞塔已另有新歡一事而痛苦萬分,伴隨著一曲歡快的穆賽塔圓舞曲,穆塞塔最終考慮清楚擺脫了情人回到畫家馬切洛的身邊。第三幕,魯道爾夫的多疑與善嫉讓咪咪苦惱不已,但魯道爾夫更加擔心的是咪咪所患的肺疾,在兩人相見時咪咪唱起了《來到你身旁》欲與魯道爾夫告別。第四幕,魯道爾夫回到破舊的公寓,突然穆賽塔攙扶著虛弱的咪咪上場,魯道爾夫從穆塞塔的手中接過病危的咪咪,咪咪躺在魯道爾夫的懷中一起回憶往昔,重溫過去的點點滴滴,不斷惋惜而此時這一切都是為時已晚,可憐的咪咪最終還是無力擺脫殘酷的命運,至此死去,幕落。

三、《人們叫我咪咪》演唱分析

故事發生在第一幕,咪咪無意中來到了詩人魯道爾夫的住所借火點燃蠟燭,見到咪咪的魯道爾夫對咪咪暗生情愫,正當咪咪要離開時發現自己鑰匙掉在了屋內,魯道爾夫順勢吹滅了蠟燭在黑暗中借機牽起咪咪的手唱起了著名的男高音詠嘆調《冰涼的小手》向咪咪委婉的告白,聽完詩人的演唱,咪咪對魯道爾夫唱起了這首女高音詠嘆調《人們叫我咪咪》作為應答,這首詠嘆調是兩人初見時咪咪的自我介紹,普契尼在詠嘆調旋律進行中加入兩處宣敘調,宣敘調用于對話和敘述劇情,宣敘調獨白式的唱法使唱段顯得更加自然親切[2]。歌曲全曲共有73小節,歌曲在開頭前15小節是歌曲的宣敘調部分,以敘述的感覺為主,演唱時普契尼將開頭基調定為2/4拍的Andante lento(慢的行板),力度是p(弱的),演唱隨著第2小節的‘Si(?。p聲的開始,緊接著停頓了半拍后繼續緩緩地向魯道爾夫說道:“人們都叫我咪咪,我的名字叫露琪亞,我的身世十分簡單,一針針一線線秀出百花齊放,生活平靜但愉快,整天與花作伴”,開頭的一次停頓凸顯出咪咪嬌羞內斂的人物性格,緊接著咪咪通過簡潔的語言與舒緩的語調將自己的真實情況都向詩人娓娓道來,反映出咪咪天真善良還略帶樸實的人物特色,歌曲的第二部分(第16-26小節)速度從起初的2/4拍轉變成了4/4拍,較第一部分稍快速,情感要求是dolce(生動的),咪咪唱道:“美麗嬌艷的花兒像是用無聲的語言在像她展示春天的明媚與愛情的美好”,咪咪實際是借花兒訴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她向魯道爾夫間接展示她對春天的期盼與喜愛以及對美好愛情的期許,在26小節用一句“你可聽見?”側面向魯道爾夫吐露自己的真心,從第27-49小節是歌曲的第三部分,速度再次回到2/4拍的慢板,咪咪唱道:“我不知道為什么人們都叫我咪咪,我住在旁邊白色的小屋里,雖然過得貧困但每日依然做彌撒,希望能夠不虛度光陰”,當唱到第32小節“日子清貧且單一,我卻依然祈禱蒼天不虛度光陰”時音樂速度是Allegretto(小快板,)這里的演唱整體比較輕快,與鋼琴旋律中的跳音相結合,第三部分通過輕快活潑的演唱形式表現出咪咪性格中的堅韌面,即使面對貧困潦倒的生活仍然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陽光面對生活的態度,第四部分從第50小節直到66小節,速度重新回到4/4拍,這是全曲最精彩的片段,這一部分用到了連續級進的音樂創作手法,使樂句之間更有層次,演唱時情緒也要越來越飽滿[3]。咪咪唱道:“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溫暖的春天即將到來,陽光將普照人間,春天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好的親吻,花兒也都含苞待放”,此處的語調達到全曲的兩個最高音a2,表現了咪咪內心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將冬天比作生活上的困難,一切終將過去,美好的愛情也會到來,也是咪咪內心深處的最真實的吶喊聲,最后66-73小節是歌曲的結束段,速度再次回到2/4拍,前五小節唱道:“但我繡出的花兒不會有芳香”,說明咪咪內心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終回歸現實,最后用三個小節宣敘調再次敘述了自己每日的生活就是這么平淡無奇,對于自己前來借火打擾也感到十分抱歉,在這一段將咪咪善良、真實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來到你身旁》演唱分析

《來到你身旁》是出現在第三幕的女高音詠嘆調,此時的咪咪患了嚴重的肺疾卻因不想拖累詩人魯道爾夫,特意來到愛人魯道爾夫的面前唱起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告別曲,整曲以抒情詠嘆調為主、說白式宣敘調為輔,全曲旋律舒緩,既是一次告別,也是對兩人從相識相愛到分離這短短的時光里發生的點點滴滴的回憶,正如歌詞大意般“如今我來到你身旁,曾經魯道爾夫走進了我的內心而現在我卻要永遠的離你而去”,歌曲進行中通過一次轉調將女主人公內心的掙扎做出強調,整首曲子通過旋律的進行以及咪咪細膩的處理詮釋了女主人咪咪對于美好愛情即將破滅的悲痛以及對命運不公的泣訴。這首歌曲較為精短,共有39個小節,全曲在演唱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13小節)為bD大調,交響樂以中提琴與大提琴旋律為主,在樂隊演奏中,可以通過大提琴對復雜的情感進行充分的表達,也能讓整場表演的感染力得到提升[4]。這里運用人聲自然顫音,使感情充斥著低沉的色彩,形象地反映出咪咪在身體虛弱與精神痛苦的狀態下的無力訴說,這一段是咪咪對于往昔與詩人魯道爾夫之間愛情的回憶,以及如今自己身患疾病,馬上要只身一人回到冰冷的小屋里靠著繡花度過最后的時光,這里的語段出現了一次全曲第二高音a2,表現出咪咪第一次對于命運的不滿,第二部分(第14-27小節),這一部分咪咪用低沉的聲音向魯道爾夫開始告別,并告訴他請將曾經送給自己的手鐲交給守門人,過幾天自己會來取,咪咪用決絕的方式要徹底與魯道爾夫斷絕之間的所有往來,緊接著第三部分(第29-39小節)是歌曲的結束段,這里的曲調從降D大調轉為A大調,預示著曲子感情色彩明亮了起來,為接下來全曲最高潮的出現做出鋪墊,文中出現了三次‘se vuoi(給你)’,在音樂的處理少一次要比一次低沉從而體現咪咪內心深處的不舍,在演唱第一次‘se vuoi’時普契尼巧妙將升g譜成還原g,凸出聲音雖然高亢卻不乏悲涼之意,之后的兩次需要帶著哭腔顫抖的演唱,這里的意思是“給你,把我們第一次見面你送給我的帽子還給你,我希望你能將它保存因為這是我們曾經愛情的回憶”,演唱到這里時到達全曲最高音b2,象征著咪咪內心最深處的吶喊,她希望魯道爾夫即使分開還能夠對自己留存一點回憶,最后4個小節落回中低聲部唱道:“分別吧,請你保重自己!”這一部分描寫出咪咪內心對于愛人深深的不舍,這也是咪咪對于她與詩人魯道爾夫之間感情的最后幻想,凸顯出咪咪對于感情的忠貞和對現實的無奈。

結 語

咪咪是普契尼筆下最為經典的女性人物之一,普契尼在刻畫咪咪的人物角色上加以強烈的真實性色彩,她是一位善良、樸實、天真、陽光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社會底層,卻依然不放棄對于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即使患有重疾卻依然相信真愛,這正是她身上充滿了悲劇性人物色彩地方,正是由于劇中人物都有像咪咪這般鮮明的人物特色,才使得《藝術家的生涯》成了普契尼歷史上最成功的歌劇之一?!?/p>

猜你喜歡
全曲普契尼道爾
薩拉薩蒂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藝術特征分析
《九宮大成》所收【番鼓兒】曲牌旋律研究
大偵探福爾摩斯3
大偵探福爾摩斯
大偵探福爾摩斯
大偵探福爾摩斯4
普契尼歌劇的戲劇性分析與解讀
賈科莫·普契尼:歌劇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評價
藝術比死亡更有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