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春潮》中竹笛與鋼琴藝術的合作

2022-12-24 19:50張瀧元
黃河之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春潮快板竹笛

張瀧元

一、竹笛與鋼琴的合作

竹笛與鋼琴是中西方極具特色的樂器,有著各自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但這些特色不僅會構成樂曲中獨特的音樂色彩,也可能會成為阻礙合作的難點。因此二者在合作時應充分考慮到各自的差異并進行磨合,而不是一味追求譜面的規范性演奏。

(一)竹笛的材質問題

竹笛作為一種用天然植物制作的樂器,對外界溫差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熱脹冷縮后會產生一定的音域偏差,而鋼琴是一種固定音高的樂器,在長時間的演變進化中制作工藝相當完善,且琴弦由特殊工藝制成,在演奏時受到溫差的影響較小。因此二者的合作要注意到溫差這一變量,對竹笛進行合理的維護。

(二)竹笛的特殊演奏技巧與鋼琴配合時所產生的時差

江南絲竹所演奏的“加花”旋律,譜面上一般不會寫清楚每一個技巧,全靠演奏者自行添加。合奏者之間要有良好的配合與溝通,竹笛演奏者更是應該控制好技巧的應用,不占主音的時值,控制技巧的數量和情緒的渲染。

二、《春潮》中竹笛與鋼琴的合作

(一)引子

全曲由鋼琴率先引入,竹笛筒音作5,初始速度為廣板,感情基調自由遼闊。

引子中有一部分竹笛的獨奏樂段,通過表現晨鳥鳴叫,春鯉躍波,展現出春綠江岸,春暖江水的生動畫面,鋼琴在此處停歇把主場完全交給竹笛,是一種留白的藝術,一方面是此處竹笛速度變化自由,屬于慢起漸快的自由拍子,而且有特殊的運指技法來表現鳥鳴和振翅,鋼琴不便伴奏;另一方面是此處竹笛的旋律強勢,表現力強,鋼琴此處無聲勝有聲,更能展現出日出之前,春日將到未到之時萬物復蘇前夕的靜謐,鋼琴的無聲是一種預示,春鳥展翅后春天就要來了,為后續的春潮漁歌做下鋪墊。

在引子中鋼琴沒有使用過多的技巧,以和弦,琶音和長音為主,其中琶音作為和弦的一種形式,擁有比普通和弦更加華麗的藝術表現力,就意味著它在曲子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琶音演奏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手指的主動性的強弱,因為它要求手指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運動,所以對手指的能動性有更高的要求。在伴奏中,琶音的運用是否清晰連貫,決定了曲子的優美度成熟度,而像《春潮》這樣伴奏先于旋律的曲子,琶音也會影響到旋律演奏者的情緒與吹奏狀態。

和弦與長音是鋼琴藝術指導中最常見的兩種表現形式,不僅可以增強曲子的聲部層次感,同樣可以渲染情緒,或作為后續旋律的鋪墊。要根據吹奏者的音樂情緒進行判斷,對譜面進行有機改變,以適應演出現場。

(二)慢板

慢板的原始速度為50,音樂情緒優美如歌。竹笛此時處于引子的延留音1上,鋼琴則以十六分音符用C大調的六級和弦以旋律音程的形式重復進行。這種鋼琴先行的方式需要演奏者準確的穩定在規定的拍子頻率中,不僅可以奠定音樂情緒基調,也起到引導竹笛進入旋律的作用。勻速跑動從第9小節一直持續到第17小節,第18小節竹笛的旋律中出現了跳音,鋼琴在此處作為一個情緒的轉折也發生了變化,與竹笛的部分旋律出現了重復,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

慢板部分因為具有一定的歌唱性,旋律往往節奏類型簡單,長音偏多,鋼琴伴奏要勻速的跑動。第18小節因為跳音的加入和附點音符的運用具有明顯的跳躍感,音色輕快明亮,音量弱,伴奏也短而輕,而第19小節旋律伴奏變得恢宏廣闊起來,竹笛的旋律由高音1直降至中音3,音高對比之下使情緒轉折更加鮮明。伴奏在低音聲部采用了震音的技法,這種不相鄰的兩音極速交替反復彈奏的技巧要使用手腕的力量,因此手指的力量就處于被動狀態,旋律越是興奮,震音力度就會相應的越強,烘托音樂情緒達到高潮。

第20小節進行了轉調處理,竹笛轉用筒音作2的指法,鋼琴則轉至G大調,轉調用上升感的32分音符進行連接,使曲子的情緒再次轉折,回到了平緩敘事描景的語氣,鋼琴伴奏是跑動的32分音符,像流淌的春泉一樣的線性旋律和渾厚的曲笛形成對比,鋼琴與竹笛仿佛物化成了初春的山泉和晨起勞作的人民,情景交融。第21-22小節同第18-19小節的旋律相似,但鋼琴伴奏在跳音上采用了具有加重語氣作用的柱式和弦,竹笛也沒有在跳音過后伸展成高潮,而是把音調壓了下來,再次通過一個32分音符的助跑在第24小節把情緒推向高潮,是一種欲揚先抑的手法。

第28-30小節是一個精致的華彩樂段,竹笛回到了初始的筒音作5,鋼琴也回歸C大調。這里竹笛和鋼琴要密切配合,一個小節中就有兩種強弱程度,八個小的旋律部分要形成一種鱗次櫛比的音高對比和強弱對比,鋼琴伴奏的具體規律表現為音高越高,音量越強,音高越低,音量越弱。然后32分音符過渡,不完全重復地再現高潮樂段,也就是第13-16小節,但第34小節在第16小節的基礎上作出了改變,級進的四個前八后十六和伴奏的柱式和弦通過漸強的表現形式推動音樂情緒上升,在第35小節達到高潮。

第36小節沒有像想象中一樣在高潮時進入快板,而是增加了一個自由的散拍子樂段。第36-42小節這一樂段是一個過渡段,處于慢板與快板之間,音樂情緒看似戛然而止但其實是一樂段情緒的延續,給人一種流連感,竹笛在旋律聲部要求做出嘹亮的鳥鳴感,音雖不密集但情緒一直處于高昂狀態,第一個三連音是筒音作5的最高音,在吹奏時要搭住氣,使其飽滿,有加重語氣的效果,第二個三連音則應該相對弱一些,有問答中答句的感覺。

在竹笛吹奏長音時,可以注意到鋼琴伴奏的旋律是突出的,它采用了中國傳統音樂中經常出現的倚音,由于鋼琴音域廣闊且琴鍵相距遠近不一,倚音短促感的表現就十分重要。這里出現的是前倚音。倚音所占時值是從主音中抽取出來的,因此在演奏時越短促越好,應該把重音放在主音上,其重在短促,輕快,要一帶而過。倚音在這里是一種擬聲的表現手法,展現了飛鳥腳步輕快地在樹枝上鳴叫的樣子,因此同一小節中的兩個倚音要有明顯的強弱對比,往往是第一個強第二個弱。

第40-43小節中竹笛依舊是相對自由的表現形式,在第41-43小節竹笛吹奏長音時,鋼琴連續的幾個五連音是此時的關鍵。在彈奏時可以把一拍分成兩個半拍來看待,就是俗稱的分拍,前半拍彈三連音,后半拍彈二連音,或者顛倒過來亦可,通過人耳的感覺來使它們盡量平均。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已經到達了慢板部分的尾聲,鋼琴伴奏也應做出漸慢,漸弱等速度力度上的改變,增加終止感。

第44-51小節又是一個竹笛的獨奏樂段,和第一次獨奏樂段相似,但在最后突然做出了上升趨勢的旋律線,使樂曲情緒重新高漲起來,為接下來的小快板進行了情緒的鋪墊。

(三)小快板

小快板的初始速度為120,音樂情緒要求流動地??彀迨侵袊鴤鹘y樂曲中情緒最高昂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一個曲子意境的部分,由于它節奏性強,速度較快,音符較密集,小快板可以說是竹笛與鋼琴藝術指導合作中的重難點。在《春潮》中,我們根據相似樂段和描寫對象把它拆分成幾個部分來研究。

第一部分是第52-67小節。這一部分竹笛音符密集但節奏型單一,要求做出春潮滾滾,由遠及近,浪浪相疊,浪浪相趕的效果,因此在吹奏時不僅要求每個音都吹清晰,用氣也要穩中求變,用漸強進行強弱對比增強其表現力。鋼琴伴奏使用了柱式和弦,第52、54、56、57、60、62、64、65小節在每一拍的前半拍彈奏后半拍休止,有穩定竹笛節奏的作用,位于強拍和強位,也可以增強快板的進行感,烘托春潮的宏偉。

第二部分是第68-83小節,這里相較第一部分旋律有了明顯的起伏,節奏型依舊單一,是在描寫巨浪翻滾后逐漸平息的場景。竹笛剛開始是激進的,四個重音記號表示這里竹笛要急吹,可以是表現巨浪,也可以是表現人們的驚呼,而后旋律線趨勢一路向下,用氣也逐漸變緩,然后在第75小節開始上升,迎接下一波巨浪。鋼琴在這里雖也運用柱式和弦,但和弦音明顯增加,使聲部更加豐富,氣勢更加恢宏,震音的加入說明此時已是快板的高潮了。鋼琴有一部分是跟隨竹笛的旋律,是一種賦格的手法,在這里竹笛聲部作為“主題”,鋼琴伴奏作為“答題”,使樂曲的表現力得到提升,比單一的竹笛旋律更能展現春潮涌動的畫面。

第三部分是第84-95小節,這一部分展現的是江岸的曲折,江水蜿蜒直下在石塊上迸擊出浪花又匯入春潮繼續向前。竹笛要注意用氣,要注意吐音的力度和指法的靈活轉換。吐音在竹笛中是很常見的技法,它沒有非常固定死板的使用方式,是可以依據演奏者的情緒處理方法而有機使用的,竹笛的簡譜也不會固定地標注吐音的位置,可以根據想要表現得情緒而隨機應變。鋼琴第一拍休止,第二拍配合竹笛的吐音采用較為短促的演奏方法,是常用的加重語氣的表達方式。第92-95小節鋼琴運用高聲部柱式和弦低聲部震音的演奏方法,填充了聲部,增加氣勢。第96-121小節同第一部分表現形式相同,不過多贅述。

第112-119小節有兩個重復的樂段,有加重語氣,強調情緒的作用。鋼琴伴奏也空前恢宏,用連續重復的柱式和弦和重音記號來增強表現力。第120-126采用了跳音的技巧,還有下行趨勢的旋律,是一種情緒的轉折,鋼琴伴奏此處變得十分簡單,和竹笛的情緒達成了統一,為下面情緒的延展做準備。

第126-163小節是個情緒整體,速度和前面的小快板相同,但曲調悠揚,風格活潑,情緒自豪而欣喜,是描寫漁民撒網捕魚豐收時的熱鬧場面和春鯉躍波,漁民高唱漁歌的歡欣與自豪之情。這一部分依舊是鋼琴率先開始。第126-144小節是鋼琴作為主題的一個賦格段落,竹笛在鋼琴開始了兩小節后進行答題跟隨,產生一種一呼百應的對歌效果。鋼琴在這里要注意踏板的運用,這個段落的踏板主要指的是延音踏板,它是鋼琴演奏中最重要且最常用的踏板,為鋼琴伴奏增添潤色效果。善用踏板是鋼琴伴奏的重要手段,可以改變音的時長與音色,在起到潤色效果的同時可以使鋼琴與竹笛的音色更加“融合”,使鋼琴伴奏不僅只作為聲部的填充,在烘托渲染竹笛的音樂情緒時也有自己的情緒和旋律趨勢,豐富曲子的情感表達能力。

第153-158小節中,鋼琴伴奏首次出現了模仿竹笛的顫音記號,就是在一個音符的時值內,用一個主音和一個比主音高一度或半度的音,以極快的速度反復交替彈奏,以產生顫音的效果。

第180-187小節竹笛是連續的切分音,并標有重音記號,鋼琴則是在隔一小節地強拍上有一個柱式和弦。這里的重難點是節拍,竹笛很容易根據前面快板的節奏來進行,容易在中間部分拍子不穩或趕拍子,這時候鋼琴伴奏的作用就是穩定竹笛的拍子和提示強拍。

(四)慢板與尾聲

這里的慢板是非完全重復地再現,速度與第一個慢板一致,因為中國傳統樂曲在尾聲部分喜用漸慢漸弱等不規整的節奏型,也要與第一個慢板產生區分,順應音樂情緒的發展方向,因此情緒僅要求自由。

第209-216小節就是再現中有改動的部分,但竹笛和鋼琴都沿用了前面出現過的旋律類型和柱式和弦,情緒上有一種總-分-總的感覺。第213-216小節是全曲的尾聲,竹笛的長音持續了十拍之久,鋼琴伴奏有兩小節是C大調的六級和弦,并以旋律音程的形式重復進行,與第一個慢板形成首尾呼應。但要注意這里是結束句,代表情緒要有下行的趨向,因此在這兩小節中鋼琴伴奏要做出漸慢漸弱的效果來。

最后,第216小節竹笛率先收尾,鋼琴繼續彈奏上行音階且沒有結束在主音1上,這種非完全終止的效果一方面使樂曲有意猶未盡之感,另一方面點明了主旨,春潮滔滔不絕永不止息。

結 語

竹笛的音色突出,演奏技法具有民族特色,傳統樂曲與鋼琴合作時不免產生不和諧的旋律,因此鋼琴在發揮伴奏的原始作用之時,也應該吸收中國民樂的部分技法,使樂曲更具有表現力,這種相互借鑒求同存異的創作手法應會成為當代民樂與鋼琴的合作中的趨勢?!洞撼薄纷鳛橐皇捉F代創作的“新”笛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創作技法上廣泛地借鑒了西方音樂的元素,鋼琴伴奏也受到了中國傳統樂曲的影響,而合作中可能會產生的這些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產物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改進,要積極地通過不同手段去融合兩種不同文化的音樂表現?!?/p>

猜你喜歡
春潮快板竹笛
淺談快板的創新與發展
山東:春潮澎湃處,揚帆奮進時
陜西快板,說唱藝術的另一面
My Mother
春潮帶雨 寒食月明
新形勢下少兒快板輔導研究
沉默與孤獨——《春潮》電影解讀
我的堅守
竹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