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美學特征及演奏技巧

2022-12-24 19:50
黃河之聲 2022年14期
關鍵詞:紅艷艷鋼琴曲旋律

張 鑫

一、王建中及《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作品背景

(一)作者介紹

王建中,是我國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在其十歲起開始學習鋼琴,并于1950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先后就讀于作曲系和鋼琴系,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作為一位多產的作曲家,體裁和作品的數量眾多,有《祀雀公主》《爬滿青藤的木屋》《帕米爾隨想》《我們為祖國建設邊疆》,以及鋼琴曲《紅旗渠畔》《陜北民歌四首》《百鳥朝鳳》《彩云追月》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在王建中的創作生涯中,他完美地將中國的民族文化元素拆分開來,重新加入西方的音樂創作手法,又將二者整體進行重塑,在此基礎上,還注重運用鋼琴的表現技能,由此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鋼琴曲。他先后創作改編了許多的鋼琴作品,巧妙地把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和西洋樂器相結合,對祖國的音樂事業有著舉足輕重的貢獻。

(二)創作背景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作曲家王建中改編的一首鋼琴作品,原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一首陜北民歌,歌中一種叫做山丹丹的花,開在綿延起伏的黃土高原之上。山丹丹,學名叫做山丹,山丹丹喜歡溫度適宜,濕潤的氣候環境,不僅有很強的耐寒,耐寒性,而且生性強健,抗病能力比較強,這樣一朵堅韌挺拔的六瓣花,紅彤彤的胭脂色,每到盛開的季節,都會給蒼涼的陜北黃土高原上,染上一抹絢麗亮眼的紅色,傳達給人一種高原特有的雄壯,遼闊,豪放的美感?!渡降さら_花紅艷艷》這首作品呈現了陜北地區人民的生活景象,渲染了一種沁人心脾,溫暖人心,震撼心靈的魅力,傳遞出了山丹丹鮮亮的顏色與信天游跌宕的聲情;通過樸素熱情、率直真誠的性格,唱出了陜北人的精神氣魄與黃土地的熾烈的情懷。由這首民歌改編而來的鋼琴版本《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創作于1973年,是王建中《陜北民歌四首》中的一首。這首作品是我國最為經典的改編曲之一,改編后的鋼琴曲保留了原曲的整個風格特征的并在基礎上得以填充,通過鋼琴音域寬廣和力度多變的優勢,運用鋼琴的語言再現了紅軍到達陜北的情景,具有濃厚的民族韻味。通過栩栩如生、貫通起伏的鋼琴曲,使改編后的作品得以升華,繪制成了一幅有著偉大傳統的地域文化和革命洗禮的畫面。

二、作品分析

(一)音樂中的畫面

這首鋼琴改編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其中描繪的內容,通過韻律曲線展現出整篇內容色彩以及畫面,音樂中的旋律線條,不是單一的二維勾勒輪廓的曲線和彎曲率,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這首作品中,主旋律線條以不同的表現手法,把整個曲目貫通在一起,整體布局清晰,雄偉壯麗。作品開始的引子,以多個裝飾音拼接組合而成,但是這些裝飾音不是突兀地表現出來,而是為后續主旋律的出現進行鋪墊,拋磚引玉帶出主旋律,起到了非常好的襯托作用,讓主旋律的出現更加明顯震撼,讓人飽含期待的情感。

音樂作品中的“色影”,不僅僅局限于它所表達的音色,同時也富含聲音的色彩,沒錯,聲音也是具有顏色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鋼琴作品中,采用了五聲調式F商調式,使作品的演奏會讓人不禁聯想到陜北黃土高原的獨特地貌和高原景象畫面,雄偉壯闊。通過音樂的表現,仿佛讓人身臨其境,看到了陜北人民質樸并且具有特點的笑容,真實淳樸的情感。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中許多旋律表現出了視覺的形象。比如通過模仿其他的樂器,大自然的聲音,用來暗示隱喻一些畫面,鋼琴曲中第一個裝飾音呈現出來,就像有小鳥在山中鳴叫,低沉的音波,模仿了鳥鳴叫的聲音,用高音區的裝飾音,模仿出了笛子的聲音,讓聽眾仿佛置身山林,悠揚清脆,安靜空悠,就像太陽剛出時的清晨,山丹丹花已經在絢麗的開放,整個山間的鳥兒都在慶祝,笛子的聲音襯托出靜謐典雅的氣氛,每一個聽眾的想象都被充分的喚醒,可以從中感受到這些音響相互依存的景象與畫面。后面有一段音調,在音響與樂律色彩上模擬秧歌鑼鼓的聲響,刻畫出了軍民一起歡快,一起勞作活動,一起扭秧歌跳動的歡愉場面,表達出軍民一心,為民為國,更預示了革命勝利的場面,每個人內心洋溢著質樸的笑容,將快樂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農民與紅軍一同起舞,正是該作品想表達的畫面場景。

(二)音樂中的審美性

這首作品重要的特點,獨具一格的特色,就是將審美性與創造性,巧妙地統一了起來。欣賞是被動的情感,而審美是主動的活動的,表演則是將主動和被動相互結合,音樂的創作更是把內心審美去展現表達的形式。音樂創作說它是一種審美活動,反而不如說它是在審美支配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表達情感的形式,音樂創作在它的創造性方面,可以說比任何其他的藝術形式創作,表現更加突出。這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不僅在于順應時代背景,展現革命勝利軍民一心的情感,表達內心歡快輕松,更在于它的音響,和聲織體,表達手法等等展現美感手法。

音樂普遍性的審美標準,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感知覺層,表現層面,審美層面,本篇文章從審美層面來進行分析,可以從作品的美感,以及演奏的心理活動要求進行考察,其中演奏的心理活動,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第二部分的樂段,歡快激動,充分表達感情,二是要旋律樂句連貫自然,流暢并有層次。作品的美感要看作品的有序性,整個情感表達是否符合實際,作品內容是否豐富,結構新穎獨特,變化精巧并具有特點,整個作品的整體布局,主旋律結構,裝飾音的穿插表現,以及音色的品質。這部作品展現出的樂段旋律自然連貫,通過多次的輔助裝飾音,把主旋律推到高潮部分,跌宕起伏的演奏情感,讓欣賞者能夠感受領略到,作品表達的內在激情,更能感受到演奏者自己獨特的情感,二次創作的特點,激動人心。音樂審美素質的組成,可以看成幾個部分,分別是能力,需要,習慣,音樂具有連貫流暢的特點,除了滿足人們對音樂欣賞的要求和期待,更是人們展現出本能的對音樂欣賞,以及對音樂美的感受。

跌宕起伏的音樂旋律,是期待的實現與落空的落差,影響著人們對音樂審美的判斷,沒有發生突然的斷層或者急停的輕快,反而運用多次變奏的手法,通過跳奏和踩踏板的連貫,對主題進行了升華,突出主題的同時,更展現出作品的聲部層次感,曲子整體的各部分,樂曲聲部,主題,副題,以及裝飾音的對比自然,順應了“求異心理”,從古至今,我們人類的音樂審美,音樂語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還是保留了期待和變化性的心理規律,這本質是存在的。音樂演奏要順應這些心理活動的變化,從最基礎根本的內心豐富情感,正是這樣遵從內心的心理活動規律,反而決定了人們對音樂作品審美的判斷,影響了一部作品在聽眾內心的地位。該作品順應了人“求異心理”的高級審美追求。每一段的連接也是沒有一點違和感,流暢而自然。

這首作品的整體連貫性,讓聽眾和演奏者一起了解了整體的布局,段落和樂句的連接非常精確到位,骨干結構也能做到結構的嚴謹性,在一定有序嚴格的結構基礎上,能展現如此嚴謹的結構性,詮釋得非常自如。

三、演奏技巧

(一)演奏技術

1、歌唱性旋律

這首作品運用最廣泛的就是它的歌唱性的旋律,在第一段的主題旋律中,就豐富地表現了出來。在演奏鋼琴曲的時候,第一步要先把樂句給劃分出來,練習時要先歌唱出樂句,掌控好音色,強調出句頭的第一個音,是有節奏韻律地彈出來,可以控制伴隨著氣息慢下,同時演奏的落鍵,手腕的活動,也要伴隨著節拍和旋律,放松并適當的轉動。五指下鍵的同時,最好把一指的重力,重心后移,移動到五指上,手臂的重力也向后轉移,這樣會使觸鍵更具有力量,音色也會更加圓潤貫通,直到句尾結束都會伴隨著歌唱的旋律,句尾也應當把手腕和手指的活動進行結合,將尾音演奏彈奏得更加細膩潤滑,給聽眾濃厚的情感,營造出悠長連綿深遠的意境。

2、跳奏

在鋼琴曲第二段的樂曲中,巧妙地運用了大量的跳奏,開頭要做好準備,以極大的爆發力過渡到這個環節,營造出了歡快軍民一家的場景,令人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當時歡快的喜悅之中,在練習要營造出曲子的氛圍感,要把五指立住把主旋律彈清晰,同時這部分主旋律在左手控制,需要單獨練習左手,注意力度記號,這部分右手主要是用來交替單音雙音地跳奏變化。所以在演奏這一段樂曲時,演奏者也應該飽含活潑歡快的情緒,讓整個手臂手腕都處于放松歡快的狀態,輕快有力,手指貼近鍵盤,讓落鍵更快捷迅速,關節有充分的準備,短促輕巧的演奏,手掌也處于弓字,穩固支撐的狀態,讓彈奏的音樂輕快歡愉,與左手主旋律形成強烈的對比,把主旋律的形象和韻律襯托得更加明顯。

3、裝飾音

除了作品獨特的歌唱性旋律,歡快地跳奏,還運用了比較多的倚音,運用鋼琴來模仿民歌、民樂的音響效果,悠長悠揚的旋律,將陜北黃土高原的壯麗,遼闊壯闊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彈奏倚音時,更加注重對聲音節拍的把握,要準確地落到節拍點上,倚音在落指之前,要有充分的下指準備,整條手臂處于放松的狀態,將重心轉移到前端,手指的重力整個下落到琴鍵上,演奏完倚音就迅速地轉移到主旋律的音調上,展現出靈動巧妙的演奏技巧,靈活而具有特點,將音樂演奏的縹緲靈動,手指控制好和琴鍵的距離,把握好下鍵的速度快慢,讓整個手臂,手腕,手指,處于穩定的狀態,彈奏的聲音輕巧迅速,連貫且均勻,切忌裝飾音不可以過重的落鍵,反而蓋過了主旋律,達到反效果。

4、踏板

整個音樂作品的形象旋律,離不開對踏板巧妙的控制,能否深刻地刻畫音樂形象,就看是否可以切分踏板。這首鋼琴曲踏板較多的運用在抒發情感的旋律中,注意在更換切分踏板時,要注意手腳的協調性,比如,除了手指下鍵,耳朵也要聽好調整踏板,令雙音在切換的時候不會斷開渾濁,更具有連貫性,歌唱性旋律是本作品重要的旋律特點,所以能否保持連貫,對作品的演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演奏該作品的第二段樂段時,要采用節奏性的踏板,來增加對情感的渲染,情景表現得更加深刻,把軍民歡快的場面展現得更靈動。重音和音色的配合,強弱分明,突出曲子的民族韻味,把節奏旋律的特點,連貫性,鮮明的演奏出來,進而刻畫出更加生動鮮明的音樂形象。

(二)情感表達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作為鋼琴改編曲,蘊含許多民族元素,這也是整首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更是直抒胸臆地闡述了這首鋼琴曲的民族特點,特色美麗,情感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演奏時,要將這些情感表現出來,這其實就是要求演奏者們通過民歌來了解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在演奏之前需要多長認真聆聽,感受體驗這首聲樂作品主調音樂所蘊含的特色,感受民歌中的旋律,曲中豐富的情感,在琴鍵上充分詮釋。演奏者們也應該在感悟樂曲本身的情感基礎上,再加入自己的情感想象,把自己情感作為演奏支撐,從而完成對作品的二次創作,來提升這首樂曲的藝術表現力。

結 語

鋼琴改編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雖然將歌曲改編成鋼琴演奏形式,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曲風,音樂情感,以及曲中的時代情景,還有豐富的民族特點都充分體現的,總的來說,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在其改編的同時,不僅保留了豐富的民歌音樂元素和民族特點,更是展現出別致的結合,將民族音樂藝術同鋼琴藝術巧妙地和諧統一起來。所以,對于每一位鋼琴演奏家來說,演奏這首鋼琴曲的時候,應該把握好演奏的力度,音樂速度,同時還要將曲目所蘊含的情感內涵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如此才能彰顯出整首鋼琴曲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價值。王建中在他改編創作中,以一種激昂壯闊,強烈反抗精神,充滿鄉土氣息的音樂,以新的形式詮釋出來。正如同我前面所說,演奏者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感,作為支撐整首音樂的主干,進行靈活的二次創作,升華了音樂主體,更是提高了演奏的藝術感染力,這樣的演奏會更勝一籌?!?/p>

猜你喜歡
紅艷艷鋼琴曲旋律
夏日陽春紅艷艷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資溪縣:畬寨黨旗紅艷艷 鄉村治理走前列
鄉間晨雨(即興鋼琴曲)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如何彈奏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賦格
紅艷艷的中國年
夜的鋼琴曲(六)
滿山葡萄紅艷艷
7月,盛夏的旋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