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格源流探析*

2022-12-27 06:01韓潔茹姜德友
中國中醫急癥 2022年6期
關鍵詞:中焦大小便醫家

周 嵐 韓潔茹 姜德友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黃帝內經》始現“關格”一詞,后被沿用至今?!秱摗穼⒋俗鳛椴∶岢?,此后關格均為病證之名,然其所指癥候有所不同。由于關格病因病機復雜,病位涉及多個臟腑,證候表現繁雜,故本文從病名、病因病機及治療方法三方面,將歷代醫籍中關格的相關論述進行整理歸納如下。

1 病 名

“關格”始見于《黃帝內經》,指脈象以及病理狀態,此時并非病名?!峨y經》在此基礎上又提出關格為“覆脈”“溢脈”之脈理。其作為病名被正式提出,首見于漢代張仲景《傷寒論》,指小便不通兼見嘔吐之病證。此后,“關格”均為病證之名,然所指之證候亦有所不同。明清時期,各醫家的認識較統一,認為關格為小便不通兼嘔吐不止或大小便俱不通兼嘔吐不止。歷代醫家對于關格之理解有所不同,經整理,關格之義有四。

1.1 脈象 一為脈象,指人迎與寸口脈俱盛,系陰陽離決時之狀態[1]。如《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四盛以上為格陽……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2]。

1.2 脈理 二為脈理,指“覆脈”“溢脈”兩種真臟脈產生的機理[3]?!峨y經·三難》言“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遂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4]?!耙缑}”是因陰盛陽衰,陰乘陽位,陽氣郁于內而陰氣格據于外所致;“覆脈”是因陽盛陰衰,陽乘陰位,陰氣郁于內而陽氣格拒于外所致。

1.3 病理 三為病理,指陰陽俱盛,互不相入,從而格拒的病理狀態。如《靈樞·脈度》曰“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5]。

1.4 病名 四為病名,自《傷寒論》,關格均作為病名被諸醫家使用,但其所代指之證候表現不同,含義有五:小便不通,兼見嘔吐,《傷寒論》中“平脈法”第二篇曰“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提出關格的主癥為小便不通兼嘔吐不止,屬危重證候。后世醫家多遵此說,如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清代程國彭《醫學心悟》。大小便不通,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曰“關格者,大小便不通也”[6]。其指出關格是大小便俱不通的疾病。大小便不通,兼見嘔吐,南宋張銳《雞峰普濟方·關格》記載有用大承氣湯治療關格之醫案,其提出關格為“吐逆,大小便不通”。清代馮楚瞻《馮氏錦囊秘錄》亦沿用此說,曰“關者,二便俱秘,下不得出也。格者,吐逆水漿,上不得入也”[7]。指出大小便不通為關,嘔吐不能食為格。嘔吐先作,繼而大小便不通,清代費伯雄《醫醇賸義》言“始則氣機不利,喉下作梗;繼則胃氣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漸便溺艱難”[8]。其指出關格是嘔吐先作,漸見大小便不通之病,系噎膈的嚴重階段。虛勞之別名,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關格》曰“是雖與勞損證若有不同,而實即勞損之別名也”[9]。而后世未沿用此說,亦有醫家提出關格非虛勞也,如《醫略十三篇·關格考》。

2 病因病機

關格之病因病機復雜,總由陰陽不和所致,病位較多,與脾、腎、心、肝、三焦均相關。根據歷代醫家對關格病因病機的闡述,茲述如下。

2.1 陰陽不和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載“陰陽不相通”為關格之病機。宋代官修《圣濟總錄》言“論曰大小便不通者,陰陽關格……今陰陽偏盛,氣痞于中,則營衛因之以不行”。其亦沿用前人之說。明代李中梓在《病機沙篆》中亦指出陰盛之極而致關,陽盛之極而致格。后至清代,有醫家提出陰陽易位為關格之病機,如馮楚瞻《馮氏錦囊秘錄》曰“其關格者……是陰陽易位,故上下同病,關無出之由,格無入之理”[7]。

2.2 腎虛陰虧 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中指出關格的病因為“酒色傷腎,情欲傷精”,病機為“真陰敗竭,元海無根”,又曰“關格之脈,必弦大至極。夫弦者為中虛,浮大者為陰虛,此腎水大虧,有陽無陰之脈也”[9]。腎為胃之關,腎氣衰竭則導致格則吐逆,腎主二便,故小便不通,如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曰“夫胃氣之所以不開,與大小腸、膀胱之所以閉結者,由于腎氣之衰也”[10]。

2.3 邪阻三焦 《傷寒論》所云“邪氣隔拒三焦”致病。后又《諸病源候論》曰“又風邪在三焦,三焦約者,則小腸痛內閉,大小便不通”[6]。約者,不行也,即三焦之氣不通行。其認為關格是由于風邪中于三焦而致大小便不通。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引張元素所云“寒在胸中,遏絕不入;熱在下焦,填塞不便?!毙刂杏泻?,下焦有熱,寒熱阻滯上下,氣機不暢,故而關格。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亦指出“寒氣遏絕胸中”“熱氣閉結丹田”而致關格。

2.4 肝火亢盛 肝氣郁滯,氣機不利,影響清濁升降,致使膀胱氣化失常,故于下則小便不通;又肝郁化火,火性炎上,故于上則嘔吐不止。則清代馮楚瞻《馮氏錦囊秘錄》曰“又有一種肝火之癥,亦嘔而不入……此是火郁木郁之癥,木郁則達之,火郁則發之”[7]。費伯雄《醫醇賸義》中亦有言“嘗見患此證者,多起于憂愁怒郁……此緣心肝兩經之火煎熬太過,營血消耗,郁蒸為痰”[8]。由此可見,其認為憂愁郁怒,憂心煎熬等情志因素日久可化火生痰致病。

2.5 中焦實熱 漢代《華佗神方》曰“中焦實熱則上下不通,腹脹喘咳,下氣不上,上氣不下,關格而不通也”[11]。提出中焦實熱而阻隔上下,以致關格不通。宋代郭思《千金寶要》亦認為中焦實熱為關格之病因,文曰“有中焦實熱閉塞,上下不通,隔絕關格,不吐不下,腹滿澎澎,喘急者”[12]。

3 治療

對于關格的治療,至唐代才始有記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首載治療關格之方劑“關格方”。宋元時期諸醫籍對關格一病之論述逐漸增加,方藥亦有所豐富。后至明清時期,各醫家治療關格之理、法、方、藥逐臻完善[13]。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中提出“治主當緩,治客當急”之治療原則[14]?!毒霸廊珪分兄赋鲂琛瓣P格證,所傷根本已甚”,需“遠居別室,養靜澄心”。至清代,喻嘉言《醫門法律》中錄出備覽“云岐子關格九方”,即柏子仁湯、人參散、既濟丸、檳榔益氣湯、木通二陳湯、導氣清利湯、加味麻仁丸、皂角散、大承氣湯,此九方“動輒腦、麝、硝、黃、皂角,非開透,即劫奪”[8],非能用于奄奄將斃之人,故以示后人懲而改之。并且其提出治療關格之“律四條”。此外,喻氏又創立“進退黃連湯方”“資液救焚湯”,兩方被稱為治關格之榜樣,廣為后世流傳。陳士鐸《辨證錄》中指出“吐法”與“導下法”二法無益,“須仍用煎藥和解為宜,但不可遽然多服,須漸漸飲之,初不受而后自受矣”[10]。懷遠《古今醫徹》曰“故投熱藥而彌熾。須以陰藥濟之。則不捍格。關則陽絕于下。故投陰藥而厥逆。須以陽藥挽之。則能氣化。此陰陽俱病。須以陰陽相濟之藥救之”。認為治療用藥須陰陽之藥同用。

3.1 辨證論治 1)滋腎清熱,補腎通關。元代李杲《蘭室秘藏》創立“滋腎通關丸”,黃柏、知母、肉桂組成,為治療腎陰虧虛關格之代表方,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方中黃柏、知母苦寒,清熱瀉火,并且兩藥一燥一潤,相須為用,再加以肉桂佐之,寒因熱用,使郁熱從小便出,則關開矣。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指出治療關格“宜以峻補真陰為主”,又強調了診治中須“察其虛中之寒熱,陰中之陰陽”[9]。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曰“由于腎氣之衰也……治法必須大補其腎中之水火。腎中之水火足,而關格不治而自愈矣。方用水火兩補湯”[10]。水火兩補湯由熟地黃、麥冬一兩,山藥四錢,茯神、白術五錢,車前子、牛膝三錢,人參二錢,北五味子五分,肉桂一錢組成。此方補腎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腎中之氣,氣足而上自達于胃,下自達膀胱、大小腸矣。2)和中散火,漸通上下。和解中焦,清散中焦之火,則上下二焦透暢,繼而吐止下通。清代喻嘉言《醫門法律》中進退黃連湯,由黃連、干姜、人參、桂枝、半夏、大棗組成,“進法用本方七味,俱不制,水三茶盞,煎一半,溫服;退法不用桂枝,黃連減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15]。此方意在“求之于中,握樞而運,以漸透于上下”。陳士鐸《辨證錄》曰“一惟求中焦握樞而運,以漸透于上下之間,自能營氣前通,衛氣不閉,因其勢而利導之,庶無捍格耳”[10],用“和中啟關湯”,此方旨在解散中焦之火,舒肝氣,肝氣平,火熱自滅。并提出“和解善于開關”之論。費伯雄《醫醇賸義》載有和中大順湯,此方有人參、麥冬養胃家之氣陰,益以生地黃、白芍配獨發之孤陽;丹參、柏仁養心血,牡丹皮、赤芍清心肝;合歡開心,赭石鎮逆,竹瀝、姜汁豁痰,潼白蒺藜補腎疏肝。3)疏肝理氣,解郁清火。肝氣失于疏泄,胃氣不得和降,以致氣機逆亂居多,故其治法重在理氣和胃,柔肝養肝,使肝氣條達,胃氣和降,可望小便通暢,嘔吐減緩,關格漸開。清代喻嘉言《醫門法律》首創資液救焚湯,主治“五志厥陽之火”而致之關格,由生地黃、麥門冬、人參、炙甘草、真阿膠、胡麻仁、柏子仁、五味子、紫石英、寒水石、滑石、生犀汁、生姜汁組成。此即復脈湯合生脈散,去桂枝加余藥。方中大意,“資液救焚”四字足以賅之。陳士鐸《辨證錄》載有“開門散”,白芍、白術、當歸五錢,茯苓、柴胡、牛膝、車前子、炒梔仁、花粉、蘇葉、陳皮。此方旨在“直走肝經以解郁,郁解關格自痊,此扼要爭奇也”。費伯雄《醫醇賸義》曰“肝氣犯胃,食入作吐,宜解郁和中,歸桂化逆湯主之”[8]。方以當歸、芍藥、紅棗養其血,即以合歡、郁金、玫瑰解其郁,以青皮、蒺藜、木香、降香利其氣,又以茯苓、牛膝引之下達,治格而亦顧及關矣。4)通腑泄濁,降逆開關。宋代已有大承氣湯治療關格的記載,體現了通腑泄濁、急下存陰的思想?!短绞セ莘健份d有“大黃散方”,川大黃、苦參、貝齒、滑石,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煮葵根湯調下二錢,有通腑瀉熱,清利小便之效。明代《普濟方》中收錄諸多治療關格不通之方劑,其中部分方劑含有大黃、芒硝等具有瀉下之功的藥物,如大黃湯、赤芍藥丸、白術散、黃芩湯、黃連散等??梢钥闯鐾ㄟ^通利腑氣,可降逆氣,通小便,關格即愈。

3.2 其他療法 歷代醫家治療關格亦有其他方法。如針灸療法。明代虞摶《醫學正傳》曰“治關格證吐逆而小便不利,急宜先灸氣海、天樞等穴各三七壯,其吐必止,然后以益元散等藥以利小便”[16],指出急者,可先灸氣海、天樞等穴溫中止嘔,吐止繼而用他法治之。清代廖潤鴻《勉學堂針灸集成》中載有針刺合谷、太沖可治療關格,文曰“關格不通者,邪在六腑,則陽脈盛,邪在五臟,則陰脈盛,合谷、太沖”[17]。外治法。對于關格此危急病證,有諸多醫家選用納藥填臍之法,如唐代王燾《外臺秘要》中記載“鹽以苦酒和,涂臍中,干又易之”可治療關格[18]。

4 總 結

“關格”之含義較多,有脈象、脈理、病理、病名不同之義,漢代以后諸醫家均認為關格為病證之名。此病為危急之病,病因病機復雜,可概括為陰陽不和,腎虛陰虧,邪阻三焦,肝火亢盛,中焦實熱。治療多從腎、肝、中焦入手,治法主要包括滋腎清熱,補腎通關;和中散火,漸通上下;疏肝理氣、解郁清火;通腑泄濁、降逆開關。此外,針灸療法及外治法對此病的治療均有記載。本文將關格之病名、病因病機及治法的發展源流進行淺析,望后世醫家對于治療關格有所參考。

猜你喜歡
中焦大小便醫家
量變到質變
基于數據挖掘的現代湖湘男科流派醫家治療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用藥規律研究
態靶結合辨治多囊卵巢綜合征高雄激素血癥
安寢一老年人自動排便處理控制系統設計與研究
入廁也開心,爸媽都放心
明清小說中的醫家形象研究
芳香三味飲加減治驗淺析
罰款告示(大家拍世界)
王作順主任運用“因時學說”治中焦病經驗舉隅
中焦鏡頭專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