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習俗中的江南絲竹
——歷史、文獻與發展

2022-12-29 08:01郭瑾蓉
輕音樂 2022年2期
關鍵詞:絲竹民俗江南

郭瑾蓉

“民間習俗”,即民俗,指的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活狀態下逐漸形成并能夠一直傳承下去且較為穩定的文化事象。在本文中所指的民俗主要是在民間生活中的音樂文化習俗。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音樂元素一直是民間習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其具有存在于民間生活中特有的民俗特征,即獨特性。所以,通常我們把民間活動中使用的音樂,稱為民俗音樂。關于“民俗音樂”的概念界定,范曉峰發表的《關于民俗音樂研究學術定位問題的若干思考——兼及民族音樂學及相關問題》一文中指出:“民俗音樂的基本內涵是集體(有個體因素)創作,經過口頭(結合行為)傳承世代相傳的?!盵1]由此可見,民俗音樂不僅具有獨特性,還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傳承性和穩定性。我國自隋唐以來,社會音樂文化逐漸世俗化,宮廷雅樂也隨之衰弱,而在民俗音樂中,由于它包含了多種多樣的民族民間音樂,所以在民間組織的音樂文化習俗逐漸興起,與此同時還有以祭祀為名所組織的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樣的戲曲種類及民間的各類樂種表演也相繼出現。在近代,江南地區的經濟發達,在此發展起來的江南民間民俗音樂活動,成為了江南地區音樂文化重要的展演舞臺。

一、民間習俗中的江南絲竹

隨著歷史的變遷,生活環境和勞動條件不斷改善,民間風俗和宗教活動日趨盛行,促使民間藝術不斷發展,很多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民間音樂得以世代相傳。如江南絲竹,它是在江南地區流傳最廣泛的樂種,它來源于民間,具有深厚的民俗生活基礎??梢哉f,在明朝中后期,原始的江南絲竹樂曲就已在民間廣為流行,并生存于大眾民間生活之中。自20世紀初期,民間社團一直是其傳承的主要力量,江南絲竹樂自行組織了許多演奏團體,大部分以上海為中心,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鈞天社”等,不同樂器的演奏者在表演時根據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整體的音樂效果等因素,再結合演奏者自身對樂曲的理解進行表演,盡可能地發揮出樂器的演奏風格和技巧。大量的民間樂手通過這種表演展示自己,以此互相交流,從而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這樣江南絲竹作為一個新的器樂樂種便建立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可見,民間樂社是江南絲竹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江南歷史上,很多信仰活動的形成都來源于人們民間的日常生活習俗和節日習俗中。明清時期,江南地域的傳統絲竹合奏,在繼承宋元兩個歷史時期傳統絲竹樂的同時,將其發展演變,依附于民間各地的民俗活動中。這些活動的廣泛傳播及流傳在很多文獻中都得到體現。如《江都縣志》中記載:

喪禮……近俗,于治喪日,靈前惟樂人笙簧、絲竹之音,與哭泣相間,庭中廣延賓客,坐立如堵。

婚日,冰人先往,士紳家具儀仗、彩輿、鼓吹、絲竹,沿路燃放高升喜炮。[2]

絲竹樂,一般指的是用竹管樂器與絲弦樂器共同演奏的音樂,主要演奏“絲竹班”。20世紀20年代,“絲竹樂”被稱為“國樂”,而演奏“國樂”的班社被稱為國樂社。之后,被普遍稱為“江南絲竹”,演奏組織為“絲竹班”。絲竹班,是一個具有職業性的組織,經常在當地風俗節日、婚喪喜慶場合時出現,傳統八大曲中的《行街》《三六》《歡樂歌》,就是“絲竹班”在這些民間活動中的常用曲目。在源遠流長的民俗歷史中,不僅僅是那些遺留下來的原始信仰,還有每個時期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習俗糅合在一起構成了江南地區獨特的民間信仰。它漸漸地成為江南地區人民生活習俗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為江南民間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同時,還成為了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

目前,在江南地區傳統的民俗節日中,通過組織一些江南絲竹專場活動,帶來了全國各地多種優秀的音樂藝術,加強了藝術活動的交流,對民間的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還豐富和充實了民間的音樂生活內容,提高了民間百姓的藝術修養,向世人展現了江南絲竹在社會中存在的功能和它所特有的藝術魅力,對江南絲竹的生存與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意義,促進了江南絲竹的保護與傳承。

二、江南絲竹的歷史與文獻

江南絲竹是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它植根于民間,是民間群眾生活中的一種自娛體現。傳統絲竹樂,擁有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的歷史沿革,從先秦的“竽瑟之樂”,兩漢時期民間流行的相和歌就以“絲竹更相和”,南北朝“清商樂”中的絲竹“但曲”,絲竹樂逐漸在民間和宮廷中成為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隋代“清樂”的出現,宋代絲竹樂中加入了一些弓弦樂器,并且這種“細樂”和“小樂器”的樂隊編制,相對于隋唐時期,就簡單了很多。在這個時期,絲竹樂就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表演場所,市井、瓦舍等,它們帶給人的感覺,已經由繁華轉變成了“清、小、細、雅”。元代的器樂合奏亦屬于絲竹樂的表演形式。元曲的興起也為絲竹樂的發展提供了伴奏舞臺。明清時期,絲竹樂保持了在宋代時清新淡雅的感覺,主要以伴奏為主,此時的絲竹樂已經能夠和打擊樂相互融合,是民間習俗活動中的“細樂”“絲竹”“清樂”等絲竹樂合奏演變發展而來的?,F如今,江南絲竹樂隊的主體大致分為兩類,吹管樂和絲弦樂,樂隊的音樂風格優雅、細膩、清新。只有找到可以生存和發展的載體,且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江南絲竹才能夠真正的形成一種獨立的地方音樂。

目前關于江南絲竹起源的文獻眾多,由于所研究的角度不同,相關學者關于江南絲竹的起源,都有不同見解。伍國棟發表的《一個“流域”兩個“中心”——江南絲竹的淵源與形成》一文中,從江南絲竹歷史源流的脈絡對江南絲竹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了梳理與闡述,其中提到,“江南絲竹作為中國傳統絲竹樂合奏樣式的地方性樂種,在晚清時經一批深受吳文化滋潤的文人音樂家進一步修飾、雕塑而成,其母體是明清時期廣泛流傳于江南各地的絲竹、細樂、清樂等樣式?!盵3]“細樂”,意為管弦之樂;“絲竹”出自《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睘橹袊鴤鹘y民族弦樂器和竹制管樂器的統稱?!扒鍢贰?,即清商樂。他認為,它們作為環太湖地區的江南絲竹,是一種具有地域化特征的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延伸,它擁有源遠流長的江南絲竹的音樂傳統,明清時期在太湖流域各種風俗活動中存在的江南絲竹合奏表演形式,才是江南絲竹的本體。阮弘發表的《論江南絲竹音樂的歷史沿革》一文中,從絲竹音樂的歷史淵源、江南絲竹音樂的民間風俗活動、演奏曲目及其來源、與其他戲曲曲藝的密切聯系等方面,對江南絲竹音樂的歷史沿革進行了論述與探討,對于絲竹音樂的歷史來源,作者從絲竹音樂在每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展開說明。文章中提到絲竹最先出現在周朝,根據制作材料的不同,把樂器分類為“絲”“竹”二字,《周禮·春官》中說道:“皆播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4]。至漢代,已經出現了用絲竹作為聲樂伴奏的記載,“《樂府詩歌》卷三十載《古今樂錄》曰:王僧虔大明三年(459年)《宴樂技錄》:平調有七曲?!淦饔畜?、笛、筑、瑟、琴、箏、琵琶七種;歌弦六部”[5];在唐代的“大曲”和“法曲”中,如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中,也有用絲竹伴奏的表現形式。宋代的器樂活動較為活躍,民間有一些自由存在的器樂團體,“細樂”便是當時在一些娛樂場所中流行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中的一種。明清時期,絲竹樂器不僅僅被運用于戲曲和說唱音樂中,還在歌曲的伴奏中出現,促進了戲曲音樂的發展。同時,絲竹合奏作為一種獨立的表演形式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按照樂種分類,其中包括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福建南音等。蔣薇發表的《江南絲竹探淵》一文中,從“江南絲竹”樂種的時間起點、地域源頭以及源頭辯證觀三方面對江南絲竹的起源進行探究,作者認為:“從地域文化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樂種,在其形成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并從中汲取養分。作為地域性的民間音樂,江南絲竹也不會例外?!盵6]“江南絲竹作為一個地方性樂種的形成與發展,與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人文環境息息相關?!盵7]在江南絲竹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當地的歷史、文化發展、語言等均是其影響因素。江南絲竹這一樂種,與其他藝術形式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并相互促進。楊永賢發表的《絲竹樂與江南絲竹淵源小考》一文中提到,對于“江南絲竹的形成,至今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江南絲竹自古以來就存在,也有人說江南絲竹的歷史只有一百多年??赡苡捎诜饨〞r期,文人輕視民間音樂,也可能古人對絲竹音樂缺乏認識,尤其是對民間自由組織的一些演出團體不夠理解,故歷史文獻對此類的記載相對較少?!盵8]僅從江南絲竹曲目的來源來看,“十九世紀中葉,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蘇州、無錫等地民間合奏的主要形式是蘇南吹打和十番鑼鼓,江南絲竹尚未形成一個樂種?!盵9]所以,這些表現形式都是江南絲竹形成與發展的過程。鴉片戰爭之后,江南地區的民間音樂漸漸地發展起來,因為受到在市區的環境影響,民間的合奏只能在室內進行,所以當時完全摒棄了鑼鼓,農村仍保持著早期絲竹的樣子。后來出現了第一個絲竹集會,上海地區的絲竹音樂此時正式成為一個樂種。他認為江南絲竹是絲竹樂的一種獨立表現形式,它在近代社會歷史階段中,逐漸形成和發展成一種新型的民間器樂種類。

三、江南絲竹的傳承與發展

自古以來,江南地區豐厚的經濟基礎不僅為江南絲竹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作為江蘇環太湖地區的“江南絲竹”音樂文化,目前已廣為人知,且對于江南絲竹的音樂本體的研究也引起眾多學者的興趣。之后,“江南絲竹”這一樂種逐漸發展成熟,由文人樂社、專業的藝術演出團體演奏的“江南絲竹”音樂經典曲目,在江蘇環太湖地區之外也被流傳。在江南地區,存在著民間歌曲、戲曲以及器樂合奏等多種表現形式,它們為江南絲竹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由此可見,“江南絲竹”這一傳統樂種形式在我國江浙滬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在多元文化的新時代,如何傳承和發展江南絲竹音樂的研究甚少,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夠對其有較為全面的認識,甚至從未耳聞。江南絲竹于2006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是由諸如江南絲竹音樂等眾多的地方文化所組成的。對江南絲竹音樂這一江南文化現象進行區域性研究,將促進我們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領域?!盵10]江南絲竹只有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發展思路,才能夠保證其屹立于文化之林。

“如20世紀六七十年代,傳統意義上的江南絲竹社隨著社會的變革已日漸消失。隨著一批批老藝人的相繼離世,加上傳統演奏曲目的匱乏,江南絲竹音樂日漸瀕危。這說明對于區域文化——江南絲竹的繼承與發展的搶救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盵11]我們需要提升人民大眾對江南絲竹音樂的關注,提高江南絲竹音樂的影響力。通過對江南絲竹音樂發展的動力以及空間發展趨勢的分析,進而評估江南絲竹音樂在區域文化中的真實地位和價值,特別是江南絲竹的生存現狀與前景及其對構建社會主義民族地區“文化和諧”建設的作用與價值,擴大對江南絲竹音樂的傳播,提高知名度,努力尋求能夠促進江南絲竹音樂發展的有利策略,使其更好地為廣大人民服務。

人文因素是在媒體策略中最先考慮到的,人是傳播的主體。恩格斯曾表達過觀點:“歷史并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盵12]歷史是對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的記錄和研究,所以也是被包含在整個歷經階段的任何領域的主體。同時,人也是傳播的載體和內容。江南絲竹的傳承和發展,要和廣大民眾緊密結合,使江南絲竹音樂能夠反映人民群眾生活,表達他們內心的感受,以此充分發揮其藝術特色,讓受眾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江南絲竹音樂。這不僅更好的詮釋了大眾傳媒的傳播力量,也更符合保護和發展江南絲竹音樂的高標準、高要求,進而達到傳播的最終目的。

其次,江南絲竹的理論建設工作十分重要,只有通過理論研究,才能不斷提高江南絲竹的社會影響力。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我國國家地位的提高,以及對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視,江南絲竹以其典雅細膩的音樂風格和精致的技藝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努力保護并繼承江南絲竹音樂,不僅弘揚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加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結 語

新的歷史時期,民俗文化是民間音樂成長的土壤,兩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民間音樂在民俗文化活動中得到升華。所以,江南絲竹作為一種傳統民間音樂,它的繼承與保護,離不開民俗文化的土壤。同時,它的發展與當地的地域民族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有效推進民族地區和諧文化。為了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江南絲竹以人作為傳播的主體、載體以及內容,使其得到一種活態的發展和延續。這也是為發展將來的民族文化事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同時,人們應當樹立堅定不移的保護意識和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最終共同推動我國江南音樂文化向規?;?、國際化發展。

注釋:

[1]范曉峰.關于民俗音樂研究學術定位問題的若干思考——兼及民族音樂學及相關問題[J].中國音樂學,1997(04):49—59.

[2]江都縣志(清乾隆八年刻本),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中[M].487—488.

[3]伍國棟.一個“流域”兩個“中心”——江南絲竹的淵源與形成[J].音樂研究,2006(02):15—25.

[4][5]阮 弘.論江南絲竹音樂的歷史沿革[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7(03):59—63.

[6][7]蔣 薇.江南絲竹探源[J].上海藝術評論,2019(05):48—49.

[8][9]楊永賢.絲竹樂與江南絲竹——淵源小考[J].藝術探索,2001(06):34—35.

[10][11]沈雷強.新時期江南絲竹發展的展望與思考[J].音樂創作,2017(12):136—137.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119.

猜你喜歡
絲竹民俗江南
論絲竹玩友——群落生態視野下的樂人群體考察(下)
論絲竹玩友——群落生態視野下的樂人群體考察(上)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小編有話說①
小編有話說②
小編有話說①
民俗節
漫畫民俗
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讀《竹太空心葉自愁:近體詩詞習作習得錄》有感
紫絲竹斷弦歌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