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言語及肢體康復的影響

2023-01-03 06:06王妍方
中國醫藥指南 2022年36期
關鍵詞:言語肢體腦梗死

王妍方

(丹東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遼寧 丹東 118000)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也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通常是椎動脈、頸動脈閉塞引發腦組織供血不足、甚至缺氧壞死進而出現眩暈、惡心嘔吐、感覺異常、肢體活動障礙等臨床表現的一類腦血管疾病,該病致殘率高,病死率高,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病。腦梗死多見于中老年患者,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升高。臨床數據調查指出,腦梗死這一腦血管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持續遞增,該疾病的發生與人們不良生活習慣養成、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有關[1]。腦梗死發病的主因是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的組織壞死,所以患者神經損傷后對應支配區域功能就會受到顯著影響,包括言語功能減退、肢體偏癱、吞咽功能障礙等,關于腦梗死治療,早期主要以動靜脈血管介入及溶栓治療為主,中后期以改善循環及營養神經等對癥支持療法為主。不過也有學者研究指出,腦梗死治療是關鍵,但早期優質護理干預輔助治療也十分關鍵,甚至影響患者預后恢復情況,因此,積極有效的治療基礎上,應給予恰當的早期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復身體功能[2]。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早期護理干預在改善腦梗死患者言語、肢體功能、加速患者康復方面效果理想?;诖?,本研究就我院106例腦梗死患者為例進行護理方案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腦梗死患者,影像學檢查確診,總計106例,研究起止時間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納入標準:患者意識清楚,知情參與;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有言語、肢體偏癱后遺癥。排除標準:腫瘤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組,對照組、干預組各53例。對照組(n=53):男33例,女20例;年齡55~72歲,平均(64.50±6.50)歲。干預組(n=53):男30例,女23例;年齡52~71歲,平均(63.30±6.30)歲。兩組患者性別分布、平均年齡比較,P>0.05。所有調查對象的臨床資料遞交倫理委員會審核并獲得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予以患者生命體征監測、抗血栓等藥物用藥指導、疾病知識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常規護理。干預組配合早期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诩膊∨c后遺癥等因素導致患者心理負擔較重,護理人員在了解腦梗死患者心理負擔原因后進行疏導,并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指導患者情緒轉移方法,如聽音樂、冥想等。仔細觀察患者表情及情緒變化,傾聽其內心所想,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必要時給予心理疏導,幫助其摒棄不良情緒,增強治療信心,同時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問,讓患者以最佳狀態配合治療,積極康復。②生活護理。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干預,多食用低膽固醇、低脂肪、高纖維食物,戒煙酒,以保證機體營養充足、均衡。另外,做好皮膚清潔,協助患者翻身避免壓瘡。先進行簡單的肢體活動練習,包括餐具使用、拍球等,每日進行1~2次,每次練習20 min,以鍛煉四肢肌肉,隨后可協助患者大小便、洗澡、穿衣等日常生活。③早期語言訓練。指導腦梗死患者伸舌頭、吞咽、咀嚼等基本練習,以簡單發音開始,指導患者正確發音,并逐步向詞語、短句、長句過渡練習。④早期肢體護理?;颊咧w放置相應功能位預防關節變形,指導患肢康復訓練,各關節開始每日3次,每次30 min。背部置軟枕維持舒適體位,進行肌肉按摩,控制按摩力度[3-5]。根據患者實際病情規劃合理的康復方案,首先對于肌力不足2級患者,給予適當強度的被動練習,對病側肢體進行按摩,幫助其進行上肢、肩肘關節活動,手指活動等,可小幅度進行屈伸活動,下肢可輔助行髖關節及膝關節內旋、外展活動,踝關節做背曲動作等,每日至少1次,每次活動量以10 min為宜,隨著時間慢慢增加活動量和時間;如患者肌力在2~3級,可協助患者自主進行主動康復活動,可以在床上進行手腳抬高、伸展等動作,循序漸進,逐漸轉變成扶物床站立,身體轉動,彎腰,下蹲等動作,最后嘗試拐杖行走等,患者恢復良好情況下,可增加訓練強度,可以指導患者跨門檻,走樓梯等,但需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而定,以不累為宜,如患者恢復不佳,則不宜進行下一步康復鍛煉。同時鍛煉期間應對患者有足夠的防護,避免出現意外跌傷。⑤早期運動康復?;颊唧w征及理化指標均得到一定恢復后,可根據其實際臨床表現針對性制訂康復計劃,保障康復合理高效,并將可能遇到的問題及需要注意的內容向患者進行交待告知,制定患者進行康復練習。比如患者臥床期間制定其在床上活動四肢,伸展關節;下床后練習平衡及扭轉,隨后恢復行走能力后,扶物行走,若患者進一步好轉,可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正常生活練習,但活動需循序漸進不可急躁。⑥神經功能康復?;颊邲]有完全恢復運動功能前,應將患者日常用品擺放在便于拿到的位置,方便其取用,鼓勵患者多閱讀、觀看影音視頻、聽音樂等活動,從感官、聽覺、視覺等多角度進行刺激,以幫助患者認知及言語能力的恢復[6]。⑦適當進行手法按摩。給予手法按摩有助于患者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患者病情平穩后,可由慢變快,逐漸增加按摩力度。手法方面:以拿捏、揉按為主對上肢組織和皮膚進行按摩;下肢采用滾法,從大腿根部一直到足背,刺激患者感官??梢詤⒖贾嗅t理論,取太沖、足三里、血海、手三里、關元、三陰交、曲池、合谷、涌泉等人體穴位進行按摩,根據患者病情及受力耐受程度配合一定揉法、推法及一指禪等,每次相應穴位均持續2 min作用,讓局部肌肉組織得到緩解,減輕酸痛癥狀,疏通經絡,改善不良癥狀[7-8]。⑧體位護理: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每間隔2 h 1次,如患者有需求,可隨時增加翻身頻次,減少血栓及壓瘡發生率?;颊吲P位時,為放置肢體出現過度外旋,可適當在臀部及大腿下方放置軟墊,抬高相應肢體,并進行一定手指活動練習。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逐漸改為坐位,每日堅持1~2次,每次持續10~20 min,如患者練習期間出現頭痛、惡心不適,則停止練習,在患者能耐受程度下,逐漸增加鍛煉量,最大限度促進患者肢體及功能恢復[9]。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康復狀況,以自制護理問卷進行滿意度調查,106份護理問卷全部有效收回。以漢語失語檢查表、Fugl-Meyer運動評分、Barthel指數評定腦梗死患者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分數與對應指標呈正比關系[10-11]。Fugl-Meyer 運動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評分越高表明運動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BI)內容包含大便、小便、修飾等10個部分,共100分。

1.5 統計分析 本研究數據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提示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見表1。干預組與對照組的總滿意度分別為96.23%、81.13%,兩組對比數據有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康復狀況評分比較 干預組、對照組患者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康復狀況見表2。兩組護理后與護理前比較、護理后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康復狀況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言語、肢體、活動能力康復狀況評分比較(分,)

注:a表示與護理前比較,P<0.05。

3 討論

腦梗死是比較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后遺癥風險,包括失語、肢體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狀況。關于腦梗死具體病因目前沒有統一共識,但多數學者都認為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等基礎病是增加其發病的因素之一。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嚴重,因此腦梗死發病率也顯著升高。有研究表明,我國目前腦梗死患者至少1 100萬,因腦梗死引起的醫療支出也逐年增高[12-13]。腦梗死發生后人體神經組織出現缺血乏氧,導致神經功能出現損傷,影響對應支配的區域功能。這也是早期治療并積極護理干預的原因,只有如此才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及言語功能?;谀X梗死患者康復期間的護理需求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15]。很顯然,神經內科常規護理無法滿足腦梗死患者護理需求,護理效果受限[16]。腦梗死常伴隨肢體偏癱、言語不利、吞咽困難等并發癥,因此治療與康復長期并存,臨床治療及康復干預也常一并進行。常規護理的康復干預不及時,不利于患者功能恢復。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是在患者病情趨于穩定后,即可進行康復鍛煉,及早促進神經恢復[17-18]。早期康復護理主張以人為本,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完善康復計劃,進而促進患者預后。早期護理措施應與患者實際情況及心理、身體功能需求相結合,在予以患者心理、語言、肢體、生活護理的基礎上穩定了患者的情緒、建立了患者的治療與康復信心、提高了患者的言語溝通與行動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復[8]。相關研究指出,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護理干預護理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語言及肢體功能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高[19-20]。肢體偏癱、言語功能受損是腦梗死后常見的并發癥,不過對于運動及語言功能恢復的時機選擇,還存在一定爭議,但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更支持早期就進行功能康復,并認為早期干預預后更好[21-22]。

本研究結果證實,早期護理干預腦梗死患者的對護理人員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8周后言語、肢體、活動能力較護理前改善,干預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23]。分析原因考慮與腦梗死后早期康復鍛煉能夠刺激大腦皮質傳出及運動接收器傳入活動,加快神經組織恢復。同時,強化康復鍛煉,可以通過全身關節、肢體等被動及主動鍛煉,增加局部血液供給,刺激神經恢復,減少骨骼及肌肉長期失用引發萎縮,減少攣縮韌帶及關節囊松懈發生率,并有助于關節恢復,促進患者及早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4-25]。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促進患者言語、肢體、活動能力改善,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滿足患者護理需求。

猜你喜歡
言語肢體腦梗死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腦梗死合并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復的探討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在后
DWI聯合DTI技術對早期腦梗死缺血半暗帶的評估價值
肢體語言
肢體寫作漫談
《世說新語》中的“言語”趣味故事
伴吞咽障礙的腦梗死患者胃黏膜保護治療的對照性研究
面試六禁忌
關于冬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