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踝針技術對骨折后肢體腫脹的臨床干預研究

2023-01-11 06:00張德娟高海燕沙圓
甘肅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腕踝針利尿劑患肢

張德娟 高海燕 沙圓

甘肅省中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多因交通事故、工傷等原因引起,骨折患者隨著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而增多。骨折后最常出現肢體腫脹,腫脹直接影響患者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血管或皮膚等組織的靜脈回流或出現動脈內供血不足的現象,導致患者的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增加了患者后期的治療難度,不利于恢復。骨折患者出現腫脹多以早期為主,此種現象在臨床中發生率高,如果未及時得到有效的處理和治療,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引起多種并發癥,進而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因此,骨折早期對肢體腫脹進行及時干預尤為重要。當前臨床上干預骨折后肢體腫脹的方法主要應用早期冷敷、口服或靜脈給予脫水劑等,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利尿劑主要是通過減少腎小管對液體的重吸收,從而達到排除多余水分的目的。但是大量的應用利尿劑,往往會造成腎小管對液體的重吸收減少,會導致體內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同時由于利尿劑有降血壓的作用,長期使用要預防體位性低血壓,防止患者暈厥。由于利尿劑大部分有排鈉保鉀的作用,容易造成低鉀血癥。利尿劑還會引起鈉排泄過多,導致低鈉血癥。利尿劑對糖代謝的影響是使胰島素分泌受抑制,對胰島素感受性降低,可能會引起血糖升高。如果是噻嗪類的利尿劑,還可能會引起高尿酸血癥,誘發痛風,影響腎功能。另外,對于不愿意采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外治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腕踝針又稱腕踝針療法,是在腕踝部特定針刺點,用毫針行皮下淺刺以治療疾病的一種特殊針刺療法[1,2]?!端貑枴てげ俊费浴胺彩浗j脈者,皮之部也?!笔げ颗c經脈相聯,是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區,如張介賓言“浮絡之見于皮,故曰皮之部”,浮絡分布于皮部,又與十二經脈相通,故“皮部以經脈為紀”?!靶翱陀谄t腠理開……經脈滿則入舍于府藏?!敝嗅t認為骨折傷于內而外現于型,表現為肢體腫脹疼痛,骨折屬外傷,傷于內而腫脹由內發于外,即皮部感受邪氣后可內傳入里,“衛氣行于皮膚,先充絡脈”,同樣在皮部行以針刺可以調衛氣而治療在里的疾?。?]。腕踝針技術是在電刺激療法基礎上與傳統針刺療法相結合而逐步創立的一種新療法,具有進針點少、安全無痛、操作簡單、治療范圍廣等特點,患者容易接受,便于推廣和應用。目前對腕踝針的研究較多,涉及領域寬泛。文獻表明其鎮痛[3-7]、治療失眠[8]及痹?。?]等效果良好。腕踝針治療骨創傷引起肢體腫脹的研究較少,和運志等[9]用腕踝針治療踝關節扭傷引起的腫脹,效果良好。為了全面觀察腕踝針技術干預因骨折引起腫脹的效果,同時為腕踝針干預骨折肢體腫脹技術提供數據支撐及臨床依據開展本次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3~9 月我院創傷骨科術前肢體腫脹的骨折患者6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 例。其中踝關節骨折15 例,髕骨骨折8 例,脛腓骨骨折13 例,尺橈骨骨折13 例,肱骨骨折7 例,跟骨骨折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例(%)]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18~60歲;②骨折引起肢體腫脹者。排除標準: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肢體腫脹;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不愿或無法參與研究者;④暈針者;⑤凝血功能障礙者;⑥心腦血管系統疾患者;⑦妊娠期。

1.3 方法

1.3.1 對照組。執行骨科常規護理,抬高患肢,觀察及測量患肢腫脹程度并記錄,同時遵醫囑予七葉皂苷鈉等藥物消腫。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腕踝針技術進行干預。腕踝針技術將病癥表現的部位歸納在身體兩側的6 個區域內。沿人體的縱橫排列,以身體前、后正中線為標線,將身體兩側由前向后劃分為6 個縱行區,其中 1、2、3 區在頭、頸、軀干和上下肢的陰面,4、5、6 區在其陽面。操作時按照分區查明病癥所在的區域,即可在腕、踝部位選取相應的進針點。腕部和踝部各有6 個點,分別代表上下6 個區。對于橫隔線以上部位的病癥,選腕部進針點;橫隔線以下部位的病癥,選踝部進針點。

操作方法:根據骨折肢體及具體腫脹部位進行定位,上肢骨折選擇左或右上1~6 區范圍,下肢骨折選左或右下1~6 區范圍。以左上肢肱骨骨折為例,首先采用同身寸定位方法,取患者左側前臂內側腕橫紋上3 橫指(2 寸),即內關穴位置,取患者左側前臂外側腕橫紋上3 橫指(2 寸),即外關穴位置,以此兩點環前臂做一水平線,左肱骨骨折腫脹位于左上臂外側,故選擇左上1、2、3、4 區作為進針點,并避開血管、瘢痕、破損部位,使用75%酒精以穿刺點為中心,范圍大于5cm 消毒后持針灸針(型號:0.18 mm×25mm)以 30°角進針刺入皮下,調整,使針體隱于皮下,與患者溝通確認無針感、無疼痛后用輸液貼及3M 膠布(寬2.4cm)無張力固定并塑形,留置后的手腕部各手指可正?;顒硬⒖烧_M行功能鍛煉,交代注意事項,留針期間局部避免負重及捏、揉、搓動作,留針時間最長24h,一般30min 后起效,本研究留針6h。分別在實施腕踝針干預前、干預后第3 天、第5 天、第7 天應用腫脹程度評分進行腫脹消退情況評價并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計量資料滿足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患肢腫脹程度評分比較 干預前患肢腫脹程度,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第3 天、第5 天、第7 天患肢腫脹程度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患肢腫脹程度評分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患肢周徑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患肢腫脹干預第3 天、第5 天、第7 天平均干預差值為(4.37±1.27)cm,對照組干預第 3 天、第 5 天、第 7 天平均差值為(3.32±1.22)cm,兩組患者患肢腫脹差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

3 討論

肢體腫脹是骨折患者共有體征,大多由于血管破裂出血、組織液滲出及損傷部位出現炎性反應、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同時,滲出液中含有致痛物質及炎性介質會加重患者疼痛,使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降低。及時消除肢體腫脹,可以促進肢體靜脈回流及動脈供血[10],有助于最佳手術時機的選擇,避免引起局部皮膚或組織的壞死和感染,加速骨折愈合,在縮短住院天數的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及心理和精神壓力。損傷部位早期腫脹消退還可減輕患者疼痛,同時提高患者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因此早期消腫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活血化瘀及消腫的藥物進行干預,常用甘露醇、七葉皂苷鈉、苦碟子等藥物進行靜脈輸注,但靜脈輸液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如發熱反應、靜脈炎、空氣栓塞、過敏反應等。另外,靜脈滴注以上高滲藥物還存在諸多不良反應。如靜脈滴注甘露醇的不良反應主要為水電解質紊亂、腦細胞脫水、心功能衰竭、過敏、靜脈炎及組織損傷、腎功能損害等[11,12];靜脈滴注七葉皂苷鈉與苦碟子的不良反應基本相似,臨床多表現為斑丘疹和局部靜脈炎,嚴重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腎損害、過敏性休克和呼吸、心血管系統反應[13-17],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創傷[18]。

腕踝針療法中的選區原則與筋經分部特點極為相似,將其用于傷筋病的治療效果顯著。腕踝針療法以標本根結理論、十二皮部等經絡學說為指導[19],通過刺激穴位、經絡及局部血運,從而達到治療作用。同時腕踝針技術具有操作簡便,干預過程全程無痛,30min 起效且療效可靠,埋針后能夠活動的肢體可以正?;顒?,不影響功能鍛煉。本研究結果表明,腕踝針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腫脹程度在治療第3 天、第5 天、第7 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腫脹消退差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腕踝針對肢體骨折術前引起的腫脹有較好的消退效果,避免靜脈輸注消腫藥物進行干預的諸多弊端。有研究表明[21],腕踝針長時間留針鎮痛比常規留針效果好,本研究留針時間為6h,觀察患者消腫情況效果良好,在以后的臨床應用中可延長腕踝針留針時間,進一步觀察對骨折患者肢體腫脹的臨床療效。

猜你喜歡
腕踝針利尿劑患肢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劑,預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股骨髁間骨折術后患肢采用特殊體位制動加速康復的效果觀察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腕踝針治療疼痛的臨床應用進展
冠心病心衰冠心寧+利尿劑治療的臨床效果
腕踝針療法在骨傷科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乳腺癌病人術后患肢功能鍛煉的護理干預及實施效果分析
一種水墊式患肢抬高枕的設計及應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服用利尿劑 更要護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