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髂骨移植結合抗生素骨水泥技術治療合并大段骨缺損指骨骨感染療效分析

2023-01-16 06:52倉飛成幸超峰楊濤周樹萍陳佳胡智玉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大段指骨髂骨

倉飛成,幸超峰,楊濤,周樹萍,陳佳,胡智玉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8醫院 創傷顯微骨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創傷骨科、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目前臨床上針對四肢長骨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損的修復方法有膜誘導技術及徹底擴創后骨瓣移植或骨搬運等[1-2],方法較多且療效顯著,而合并大段骨缺損指骨骨感染的治療相關報道較少,如按照常規思路進行保指治療也能獲得成功,但手部功能是否能獲得良好的恢復則需要更多的關注[3-6]。傳統骨膜誘導膜技術應用于手指部位時,選擇合適的內固定方式較為困難,往往選擇跨關節外固定方式,亦或采用牽張成骨技術進行治療,但其漫長的固定周期、功能訓練空間狹小易致手指肌腱攣縮、鄰近關節僵硬等問題,使得手部功能很難得到良好地恢復[7-8]。為此,我科自2015年3月-2019年12月采用改良髂骨移植結合抗生素骨水泥技術治療合并大段骨缺損的指骨骨感染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7例7指,男5例,女2例;年齡12~54歲,平均36歲。受傷部位:拇指近節2例,示指近節2例,中指近節1例,中指中節1例,環指近節1例。受傷機制:重物砸傷3例,玉米機絞傷2例,絞肉機絞傷1例,壓面機軋傷1例。傷口可直接拉攏縫合6例,伴有皮膚缺損需行皮瓣修復術1例。7例7指骨缺損長度均超過健側同節指骨直徑的1.5倍。

1.2 手術方法

術前準備:所有患者術前均做X線片檢查,以明確骨感染及缺損范圍,同時取壞死組織和分泌物作培養及藥敏試驗,以選取敏感抗生素。術前均檢查血常規、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CT)等炎性指標。向患者告知手術風險及并發癥,并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第一階段手術:采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在止血帶下徹底清創,充分暴露指骨感染組織,擺鋸或咬骨鉗去除壞死及污染骨質,大量生理鹽水脈沖式沖洗傷口及骨折端;松止血帶后創面徹底止血,然后用1∶1配比的碘伏生理鹽水溶液充分填塞傷口,加壓包扎15 min。如皮膚缺損,根據創面大小設計掌骨背側皮瓣或腹部皮瓣進行修復,以改善局部皮膚條件。再次更換無菌器械,將萬古霉素混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調配比例2 g∶40 g,將骨水泥制作成類圓棒狀,并預留克氏針孔洞,在“橡皮泥期”將骨水泥棒放置骨缺損區,同時克氏針固定指骨及骨水泥棒假體,保持力線良好直至骨水泥硬化,關閉、包扎傷口,石膏外固定。術后注意觀察患指血運及傷口愈合情況,根據藥敏試驗靜脈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7~10 d,復查X線片,術后3周待傷口穩定后即去除內固定克氏針,并在??漆t師指導下行手功能康復訓練。

第二階段手術:根據第一階段術后恢復情況,于術后4~6周返院行第二階段手術。此時傷口愈合良好,無紅腫及分泌物,復查 WBC、ESR、CRP、PCT 等炎性指標下降至正常范圍。采用全身麻醉,沿原手術切口切開皮膚,縱行切開誘導膜,取出占位的骨水泥棒假體,打通骨缺損遠、近端骨髓腔并注意保護周圍的誘導膜;于同側髂骨棘處取稍長于骨缺損的髂骨段,根據骨缺損形狀及長度,將截取的髂骨段塑形并修剪為較骨缺損長1~2 mm的張力髂骨段,保留髂骨外板皮質用于支撐整個指體骨架;將制作好的張力髂骨段植入骨缺損處并固定,勿損傷誘導膜,將剩余的髂骨修剪成“米?!睜钏少|骨塊,填充剩余誘導膜空間,縫合封閉誘導膜,徹底止血后縫合皮膚,無菌敷料包扎,石膏外固定。術后預防性靜脈輸注抗生素1周,后改口服抗生素3周。定期復查X線片,通過影像學判斷骨折愈合情況,如骨折線模糊或骨痂開始形成即代表骨折位置已牢靠,此時可去除克氏針內固定。制作手部專用支具輔助固定同時指導患手功能康復訓練。

2 結果

本組7例均獲得門診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9±1.5)個月。第一階段手術部傷口6例一期愈合,1例經再次擴創后二期愈合。第二階段手術手部傷口均一期愈合,時間為14~21 d。7例髂骨供區傷口均一期愈合,無股前外側皮神經損傷。7例第二階段術后均于1個月、2個月、3個月復查X線片,無明顯髂骨段植骨吸收。去除內固定時間為術后6~8周,平均(7±0.5)周,骨折愈合時間為術后8~12周,平均(10±0.5)周。末次隨訪均采用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功能關于手功能評定試用標準進行評價[9],優3例,良2例,可2例,優良率71.4%?;颊邔κ止δ芑謴蜐M意。

典型病例:患者 女,51歲,機器絞傷致右手中指近節指骨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損。X線片示右中指近節大段骨缺損(圖1)。第一階段徹底清創后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損,并腹部皮瓣修復創面(圖2,3)。第一階段手術后4周,第二階段取髂骨條植骨并皮瓣修整,植骨前復查X線片示骨水泥在位,位置適中(圖4)。植骨術后6周X線片示植骨周圍骨痂生成,去除內固定行功能康復訓練(圖5,6);3個月后X線片示骨折已愈合 (圖7,8);6個月時隨訪患指主動屈伸功能恢復滿意(圖9,10)。

圖1 術前X線片

圖2 骨水泥填充骨缺損

圖3 腹部皮瓣修復

圖4 植骨并皮瓣修整術后

圖5 術后6周X線片

圖6 術后6周X線片

圖7,8 術后3個月X線片

圖9,10 術后6個月患指功能

3 討論

3.1 合并大段骨缺損的指骨骨感染的治療特點與改進方法

指骨骨感染是手外科、顯微外科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對于骨缺損較少者,在控制感染后,往往采用骨折端植入少量自體松質骨,或短縮指骨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手部整體功能的影響較小。而手部掌指骨的大段骨缺損指骨缺損的長度超過掌指骨直徑的1.5倍,這樣的情況治療起來相當棘手,甚至個別患者要求截指以完成治療[10]。如還照搬四肢長骨骨感染的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則需要較長的固定周期,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由于手部骨缺損的量相對四肢明顯少很多,應用自體髂骨移植方法即可滿足。指骨骨缺損在牽張成骨或植骨之前,首先要一期手術控制骨感染。劉增兵等[11]曾報道結合皮瓣修復技術治療指骨骨感染,其改善了指體局部的皮膚情況,增強局部抗感染能力,但存在早期的局部死腔未徹底消除,二期手術的植骨空間受限等問題。目前應用最多的就是結合抗生素骨水泥技術進行綜合治療。郭亮等[12]曾報道利用抗生素骨水泥鏈珠填充并消滅死腔,對治療掌指骨骨感染獲得良好的效果。雖然散在鏈珠接觸面積大、抗生素緩慢釋放,藥物濃度可長期保持在較高水平,但因沒有堅強的骨架支撐,無法做到去除外固定后的早期康復訓練,即便最終獲得骨質的順利愈合,也由于長時間的固定引起關節僵硬、韌帶攣縮,引起繼發功能障礙。張光輝等[13]曾報道行帶病原菌敏感抗生素骨水泥栓置入骨髓腔,對治療指骨骨感染獲得良好的效果。受其啟發,我們將抗生素骨水泥制作成稍粗于指骨直徑的骨水泥棒一期固定于骨缺損區,在骨水泥棒假體+指骨的骨架支撐下,可早期(術后3周)去除內固定行指關節的功能訓練;二期骨水泥棒取出后,其遺留的誘導膜下有相對規則空間,可將修整后的張力髂骨段植入并固定,也便于操作。

3.2 改良髂骨移植治療合并大段骨缺損的指骨骨感染的可行性探討

通常所說的髂骨移植屬于非血管化的自體骨移植[14],這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治療手段,其操作簡單,供區損傷小,主要修復較小的缺損。而隨著膜誘導技術的引入,使其修復較長的骨缺損成為可能。血管化自體骨移植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有效的、確切的骨缺損修復手段,當然也存在手術難度大、手術時間長、臨床推廣受限等缺點[15]。劉增兵等[8]通過改良的膜誘導技術,先控制骨慢性感染,再在誘導通道內植入自體髂骨松質骨碎塊或片狀皮質骨,獲得良好的骨愈合效果。唐陵等[16]也采用自體髂骨移植治療掌指骨缺損獲得良好效果,在進行髂骨移植時將髂骨塊皮質面朝向傷口,以抵擋細菌侵入,剩余缺損采用“米?!睒铀少|骨填充,但這種采用髂骨碎塊形式的植骨存在容易吸收、爬行替代過程緩慢、固定困難等缺點。其實對于髂骨移植的形態方式有多種,每個術者的理解也略有不同,有髂骨條、片狀皮質、單純松質骨碎塊、髂骨塊、髂骨段等不同的形態。我們知道骨移植的愈合機理就是骨的破壞與吸收、新骨的生成與結合,而自體髂骨移植后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哪種形態的骨吸收更符合生理需求,哪種形態移植骨的成活更有保障,仍需要繼續探討研究。孫衛強等[17]就針對不同形態的髂骨移植方法進行了研究,他認為應用髂骨段張力植骨技術較其他形態加速了骨折愈合進程,就是髂骨段塑形長度要大于骨缺損長度2~3 mm,植入后維持適當的張力并提供有力的支撐,便于骨組織的爬行替代進程;但較長的游離髂骨段的血供與成活問題仍值得商榷[18]。為此,本組7例均采用張力髂骨段+“米?!彼少|骨塊聯合移植來解決上述問題。將髂骨段植入誘導膜內以支撐整個指體骨架,還縮短了碎骨塊之間爬行替代所需的時間;另設計髂骨段要稍長于骨缺損1~2 mm,進行張力固定,給予骨折端適當加壓便于骨折愈合,以避免較長的髂骨段植入后出現壞死、吸收而失去植骨作用。我們同時聯合膜誘導技術植入“米?!睜畹乃少|骨塊,填塞誘導膜內剩余空間。誘導膜表面富含多種生長因子,可促進移植骨的皮質化和血管化,加速骨質愈合[19];還可以隔開骨塊周圍肌腱避免收縮滑動時可能存在的不良干擾,維持力學的穩定,降低骨吸收的發生。通過上述兩種髂骨移植方式進行優勢互補,讓移植骨愈合形成雙保險,而早期的張力髂骨段固定,可及早去除外固定物,解放鄰近指關節,縮短固定時間,符合快速康復理念,使手功能得到良好恢復時有良好的基礎。

3.3 本術式的注意事項

⑴在清創時去除壞死炎性骨質,剩余骨斷端為新鮮骨且滲血活躍,出現“紅辣椒”征;⑵在制作骨水泥棒時,其長度要稍長于骨缺損長度,直徑略大于指骨直徑,以軟組織包容為準,塑形后填入骨缺損區后要充分支撐指體骨架,期間要把握好骨水泥硬化的時間;⑶取骨水泥棒時要小心剝離,盡量不破壞骨誘導膜;⑷取髂骨段時可不攜帶髂骨內板,保持骨盆內壁的完整性,并充分止血放置引流,勿損傷股外側皮神經;⑸第二階段手術時,如指關節面已毀損,可行指關節成形術或功能位關節融合術,在選擇固定時,盡量不跨關節固定,可早期帶克氏針行手功能訓練。

綜上所述,采用上述改良的髂骨移植方法,聯合抗生素骨水泥技術治療合并大段骨缺損的指骨骨感染可提高植骨后骨架支撐的穩定性,縮短移植骨的爬行替代過程和固定周期,融入快速康復理念,為更好地手功能恢復提供有利條件。另外本方法病例數偏少,還需要通過增加樣本量,進一步對比研究這種植骨方法的骨質愈合速度以及骨成活的情況。

猜你喜歡
大段指骨髂骨
鋼絲橫穿末節指骨法治療錘狀指的臨床療效
單枚克氏針髓內穿梭法閉合復位內固定治療兒童Ⅱ型指骨頸骨折
夜,想要告訴我些什么
你是我模糊的地名
指骨基底髁角的臨床意義
愛體育更愛藝術的段爺
髓芯減壓術自體髂骨移植術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術聯合治療戰創傷致早期成人股骨頭壞死
墓地上的雛菊
微型鋼板治療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犬髂骨體骨折內固定5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