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朗讀“教”與“學”的行動探索

2023-01-20 18:51李叔霞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課文情感過程

李叔霞

(廣州市荔灣區河沙小學,廣東 廣州 510163)

情感教育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而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此,朗讀教學可以通過“喚情”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一、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朗讀教學對實施情感教育卓有成效

格式塔心理學學派認為,情感是伴隨著力的活動而產生的,情感的本質是由力的形式決定。讀音的節奏、韻律的變化,構成力的形式在情感中樞進行信息轉換,激發其情感體驗。當教師、學生有感而發地朗讀時,能調動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化課文中的無聲語言為有聲。引人入勝、情感充沛的語言,能使學生的情緒得到陶冶,激發學生的情感,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

(二)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新時代中學生必備的言語涵養。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逐步進入青春期,他們對外界事物更加敏感的同時,周圍的學習、生活環境都變得更多姿多彩,良好的朗讀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生活和學習中的交際能力和自信心。例如在新課改背景下,可以開設類似“朗讀欣賞課”的校本課程,以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信心,有效促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進步,提升當代中學生必備的語言修養。

(三)朗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進入小學階段,隨著學科科目增多、作業量增大,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斷減弱,他們學習效率低,上課走神。教師若能以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定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朗讀教學中,根據具體學情以及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選擇點讀、分角色讀、接力讀、聯讀、寫讀等多種朗讀教學方式,學生感到新鮮的同時又參與其中,將大大減少學生上課走神等其他與教學無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朗讀時間不足,對于朗讀的認識不足

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在設計教學環節中往往忽略了朗讀教學時間。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這種現象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教師已經意識到朗讀教學的價值和傳統朗讀教學中的不足,針對這些問題做出了適當的調整和優化。但是,仍然有教師對于朗讀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在開展朗讀教學過程中涉及的教學環節不全面。部分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讓學生掌握生字生詞,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朗讀情感和語感,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朗讀形式多樣,但是不夠明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形式多種多樣,相比較傳統單一、枯燥的朗讀教學而言,現階段教師在朗讀教學中可以使用更多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比如齊讀、接力讀、角色扮演朗讀等,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保持更加愉快的心情參與到朗讀教學活動中。但是,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沒有深刻地理解,許多時候在朗讀過程中僅僅是為了應付教師的要求,沒有在朗讀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另外,由于學生存在著不同的個體差異,如性格、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等,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的設計,對朗讀的要求比較籠統,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感覺比較困難,久而久之,導致朗讀教學沒有實現理想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方法不科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普及,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選擇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白板、直播課堂,順應了現代技術手段與教育結合的趨勢。但小學語文教師將語文朗讀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合理、不科學的現象。在語文課文朗讀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自己在朗讀方面沒有音頻朗讀專業,因此經常使用音頻朗讀,甚至是過度依賴現代教育技術,將音頻范讀代替教師范讀,減少了師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情感交流,更不用說師生產生情感共鳴。

(四)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評價體系存在不足

評價是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朗讀教學評價對于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其他教學評價不同的是,朗讀教學評價更具公開性、及時性以及直觀性,評價的語氣語調、方式方法等不但對被評價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以及整個學習表現有影響,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主動、積極地投入語文課堂。筆者經課堂觀察和單獨訪談發現,在朗讀評價主體上,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以教師評價為主,沒有注意到評價主體多元性;在朗讀評價內容上,沒有注意到對學生的句調、停頓、語速、重音、情感表達等多方面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也較單一。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小學語文教師朗讀教學觀念,實現教學相長

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朗讀教學觀念,讓朗讀不再流于形式,成為公開課課堂的“點綴”,或是為了朗讀而朗讀失去了朗讀本身的意義,而是應該真正讓朗讀貫穿于語文課堂,幫助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摸索前進,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找到一種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現代化朗讀教學方式,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能力的提高。然而,教師對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不能全盤否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借鑒好的語文朗讀教學方式,從而開拓出一條全新的朗讀教學的道路。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多開展朗讀沙龍座談會,讓每一位學生自由分享自己對朗讀的感悟和心得,可以是自己朗讀的小技巧,也可以就具體的某一篇文章、某一個段落,甚至某一句話展開朗讀方面的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的積極性不斷高漲,生生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教師也能夠不斷改進自己的朗讀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相長。

(二)明確朗讀的目標,重視學生朗讀技能的訓練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需要準確、流利以及富有情感地進行朗讀。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流利地將課文正確朗讀出來,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將情感融入朗讀過程中,學會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描繪的人物美、形象美、意境美等。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地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備課過程中制定明確的朗讀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從而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比如,教師在講授《柳樹醒了》這篇課文時,首先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能夠讓學生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掌握好朗讀的語速,能夠不加字、不漏字。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讓學生帶著感情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體會大自然頑強的生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進行想象,充分發揮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變化。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盲目朗讀、隨意朗讀的狀況,有效地實現了朗讀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想要開展有效地朗讀教學,對于教師來說首先需要熟悉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明確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小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于許多知識和技能都處于初步學習階段,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指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教師對于朗讀教學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朗讀學習的態度。有效的朗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符合新課程標準中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因此,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在開展朗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不斷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朗讀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必須端正朗讀教學態度,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四)充分尊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學主體性

在開展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探究語文朗讀教學的知識內容。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形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學科、各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成課件,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把朗讀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展示,創設朗讀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生動、形象地掌握朗讀技巧。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指導,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朗讀教學設計中,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對朗讀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比如,教師在講授《我真希望》這篇課文時,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學習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周圍的環境,使學生能夠產生環保意識。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都能得到提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安排教學,尊重學生的朗讀體驗,讓學生愿意朗讀哪一段就朗讀哪一段,鼓勵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另外,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到“生活環境已經被污染,必須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在朗讀課文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得到提升。

(五)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

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朗讀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需要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開展教學。

1.范讀。范讀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最好的引導方法,學生通過聽教師朗讀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比較差,朗讀文章比較少,學生不能掌握連詞、標點符號、語速等表達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范讀,可以有效指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自讀。學生通過自讀可以更加深入思考課文中的內容,有利于學生進行反復朗讀。學生在自讀時,教師需要進行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在朗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在朗讀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自主朗讀也有助于學生讀出自己對內容的真實感受。

3.分角色進行朗讀。分角色進行朗讀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出適合分角色朗讀的課文,在開展分角色朗讀之前需要讓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讀出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分析角色的情感,根據人物的特點討論如何朗讀。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進行分角色閱讀,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朗讀效率。

4.表演讀。表演讀是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動作進行朗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如負責表演、評論等,讓學生用一邊朗讀一邊表演的形式進行學習。這種朗讀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將自身融入童話故事中。

(六)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提升學生的自讀自悟能力

朗讀教學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主要是因為朗讀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悟的方式理解課文中的精神實質。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句、段落,啟發學生進行朗讀?,F如今,現代教育技術為朗讀教學提供了便利,豐富了朗讀教學的形式,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朗讀教學,但要科學、合理,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設備。首先,在示范朗讀課文時,教師盡量自己讀,加強語文課堂上師生情感交流,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其次,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可以打破傳統中直接提供配樂、配圖的方式,給予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閱讀感悟自主選擇配樂、配圖以及動畫視頻。最后,教師在選擇樂曲渲染情境時,不能僅限于現成的音樂,師生可以拍手、跺腳打節奏,或自制樂器進行配樂朗讀。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朗讀教學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發展學生的語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需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由地朗讀,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可持續性發展。

猜你喜歡
課文情感過程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背課文的小偷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情感
詩歌與情感的斷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背課文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