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任務群構建策略初探

2023-01-20 18:51韓雪峰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古典名著西游記整本書

韓雪峰

(睢寧縣古邳鎮中心小學,江蘇 睢寧 2212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第三學段(5-6 年級)部分提出“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中對“整本書閱讀”做了如下闡述“本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边@是新課程標準對當下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閱讀碎片化現象的糾正,標志著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回歸。近年來,隨著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的開展,筆者大膽嘗試了帶領學生們將課外閱讀物搬進教室,從而使得整本書閱讀有了師生共同堅守的時空陣地。

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集中安排了古典名著的學習,該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編排了《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和《紅樓春趣》四篇課文,其間穿插了口語交際“怎么表演課本劇”、習作“寫讀后感”以及交流平臺和詞句段運用。這些內容緊密聯系,協同一致地指向了本單元的學習任務群“古典名著整本書閱讀”,這一學習任務群的落實集中體現在“快樂讀書吧”環節。閱讀整本古典名著對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對此,筆者從閱讀前的開發組織、閱讀過程中的跟進維持和閱讀后的交流展示三個階段進行整本書任務群的構建。

一、閱讀前的開發組織

在正式閱讀整本古典名著前,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整本書這個中心任務,整合教材選編課文和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等內容,落實“大單元”教學理念,構建閱讀前的子任務群:激發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選擇閱讀書目和制定閱讀計劃等。

(一)子任務1: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閱讀的發端和閱讀維持下去的動力。引導小學生進行整本古典名著的閱讀,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閱讀興趣,有開端才可能有過程與結果。教師要根據具體學情與閱讀書目的內容和特點等,采取有效方法讓學生產生閱讀原動力。筆者在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之初,通過使用影視作品等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閱讀。比如精選一些短視頻平臺關于《西游記》的剪輯作品,這些視頻3-5 分鐘時長,使用起來時間成本低,同時高超的剪輯特效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強烈的情感共鳴、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等可以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進一步了解作品,走進那個魔幻世界與孫悟空一起結伴上九天下五洋入地府的欲望。于是閱讀《西游記》的興趣就這樣被初步調動起來。

(二)子任務2:指導閱讀方法

雖然本冊“快樂讀書吧”以“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為主題,意在引導學生閱讀古典名著,但“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教材選編的課文無不指向這一要素的落實,從教學實踐來看,閱讀方法教學也應滲透在課文教學之中。筆者在本單元每篇課文教學時均結合課文選自古典名著的回目,引導學生理解古典名著的體裁“章回體”,使閱讀更加順利地展開。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后再對比回目標題,不少學生發現一回的標題能概況這個章回的主要內容,一回或者幾回能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中讀一讀書中的某一回,再結合回目的標題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鞏固這一關于“章回”體裁的閱讀方法。于是,課內學習的方法就遷移到了整本書的閱讀中。同樣其他一些閱讀方法都可以從課文學習中遷移到整本古典名著的閱讀中來,比如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跳讀”;比如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時可以聯系上下文猜測,或知其大概意思,或明白其作用,或感受其情感傾向等即可;再如可以借助資料或者結合有關電影、電視劇等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等方法。

(三)子任務3:選擇閱讀書目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部分列舉了《西游記》和《水滸傳》兩部古典名著,當然這些僅為列舉,對于古典名著閱讀書目的選擇應該以“激發學生讀書興趣”“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為出發點,同時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本單元的課文編排和“快樂讀書吧”的內容設置來看,本學段古典名著閱讀書目首先推薦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紅樓夢》。從教學實際出發,這四部古典名著短時間內都讀完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難度和任務量都超出其承受。筆者在長期的教學觀察和學情調查后發現大多數學生對《西游記》的閱讀興趣尤其濃厚,且閱讀難度相對較小。所以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首先引導學生選擇閱讀《西游記》。在《西游記》閱讀完成后,再根據個人閱讀能力和喜好選擇閱讀《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中的一部或數部。實踐中有的教師根據不同學情對這四部古典名著的閱讀順序和數量做出不同安排,或者采取以閱讀相同書目為依據分組閱讀的方式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在選擇閱讀書目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古典名著的版本選擇十分重要,不同版本有不同的閱讀難度,會影響到學生閱讀興趣的維持和能否讀下去的問題。所以教師首先要了解市場上的主流版本,了解這些版本的編排特點、閱讀難度等,根據學情推薦適合每個孩子個體需求的版本。

(四)子任務4:制定閱讀計劃

小學生的注意力和閱讀興趣很難自覺維持長久,所以有效的閱讀計劃對整本書閱讀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教學中通過“分組討論+個別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閱讀計劃。不少孩子對自己的閱讀速度沒有清晰的認識。筆者曾嘗試采用以下方法引導孩子們了解自己的閱讀速度:讓他們先試讀幾頁,記錄下所用時長,再計算出每頁的閱讀時間,反復幾次,就可以得出比較準確的單頁閱讀時間,從而大致計算出整本書閱讀的預計時間,再以此安排每天或者每周的閱讀量,進而把握閱讀進度。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閱讀速度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學生的閱讀速度大致近似,這樣也可以為分層次閱讀提供依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生閱讀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們制訂出來的閱讀計劃足夠包容,給一部分學生更長的閱讀時間。

二、閱讀過程中的跟進維持

有部分教師認為整本書閱讀教學對教師來說只有前期的準備和指導工作,然后就是學生的“自己讀”和“自由讀”,與教師無關。實際上整本書閱讀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引下的“自主讀”,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主讓他們發揮閱讀主動性,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即關注學生“讀到哪里”(閱讀進程)、“讀出什么”(批注、思維導圖等)、“讀得怎么樣”(閱讀信心和熱情)等,與此相對應構建閱讀過程中的子任務群。

(一)子任務5:樹立閱讀信心,維持閱讀熱情

閱讀過程中信心的樹立、熱情的維持不同于閱讀開始前閱讀興趣的激發,這一子任務要求教師在關注學生閱讀進度的同時,更關注其情緒的變化,一旦發現閱讀疲憊或信心衰減,教師就要及時介入,采取適當鼓勵措施,引導調整計劃。筆者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閱讀進展,每個小組長匯總本組成員遇到的問題,教師對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集體解決,個別問題針對性解決。整本古典名著閱讀過程中遇到“攔路虎”,興趣衰減,信心被打擊等情況常有發生,教師一定要及時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維持閱讀熱情。這是學生能夠將古典名著閱讀堅持下去,完成“整本書”閱讀的“潤滑劑”。

(二)子任務6:適時自愿記錄

為了加深對所讀古典名著的理解,增強記憶,提高閱讀效果,筆者時常引導學生做好閱讀記錄。閱讀記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通過批注表達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制作流程圖理清故事脈絡和線索;繪制思維導圖理清人物關系;定做人物身份證具化單個人物形象。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已經安排了批注閱讀方法的初步教學,通過一年的學習和應用,學生們已經能夠自覺使用這種讀書方法,也有所收益。如在閱讀《西游記》的過程中有些學生采用制作流程圖把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表現得清晰明了?!都t樓夢》中人物眾多,關系錯綜復雜,幾乎每個初讀者都曾有過對這個問題的煩惱,筆者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繪制人物關系圖譜解決了這個煩惱。人物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閱讀小說離不開人物形象的分析,《水滸傳》最大的藝術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英雄形象。教學中筆者通過引導學生給喜愛的水滸英雄定做“身份證”,把小說中描寫人物的文字轉化為直觀可見的“人物照片+個人信息”,既增添了閱讀的樂趣,又訓練了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再創作能力。比如,同是武松這個人物,閱讀同一版本《水滸傳》的不同學生選擇了根據小說中不同段落的外貌描寫,畫出了肖像不同的武松,也給出了有一定差異的人物信息。這既反映了人物在小說中的縱向變化,也凸顯了閱讀體驗的個性化,實踐了課程標準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如前所述,做閱讀記錄的目的是提高閱讀效果,實現更好地閱讀,所以做記錄不是閱讀的目的,教學實踐中有本末倒置的現象。

(三)子任務7:討論問題障礙,分享閱讀感受

小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古典名著的閱讀更是如此。為了有效解決時而出現的閱讀困難,教師應適時給學生分享和討論的機會,使得“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這一任務得以完成。對于閱讀過程中隨機出現的問題,筆者一般會在每節閱讀課的最后留出5 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必要時再做適當的指導。另外根據閱讀實際情況,筆者也曾有針對性地設計專題閱讀分享課,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讀到的故事情節、對人物的形象認知和閱讀過程中的感受等,學生表現得十分踴躍。

三、閱讀完成后的交流展示

當整本古典名著閱讀完成后,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展示活動。筆者在教學中通過綜合口語交際“怎么表演課本劇”和習作“寫讀后感”等教學環節,構建起閱讀完成后的成果展示任務群,這一任務群主要包括以下子任務:

(一)子任務8:舉辦班級故事會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所以為了避免“班級故事會”變成“個人故事會”,筆者的做法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講述自己感興趣的一個片段或者一個完整的章節,也可以是幾個章節組成的一個完整故事。然后小組內再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講。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分享故事的機會。

(二)子任務9:表演課本劇

從教學實踐來看,表演課本劇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展示方式。筆者在帶領學生完成《西游記》整本書閱讀以后,鼓勵他們自由結合組成“劇組”,選擇共同感興趣的精彩片段表演,形成了《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不同的“劇組”。為了在“劇組”表演中出彩,每位學生不但用心閱讀原文,還創造性地“添油加醋”,使得閱讀走向一定深度又得以展示,也培養了他們的分享精神,提高了對整本書的認知,豐富了精神世界。整本書閱讀完成后,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展示讀書筆記”“寫讀后感”等子任務。

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各子任務為依托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追求語言、知識、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發展的綜合效應。當然,任務群的構建和落實是一個各子任務相互協調、彼此滲透、共同推進的動態系統,也是一個教學資源不斷生成的過程。各子任務并非固定于閱讀過程中的某一位置,應依實際需要靈活安排。

猜你喜歡
古典名著西游記整本書
《論語》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2020年思辨式整本書主題閱讀1+2書單
初中語文古典名著教學探討
關于研讀古典名著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指導運用研究
西游記
西游記
閱讀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西游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