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

2023-01-20 18:51田召鳳李曉妍
讀寫算(上) 2022年12期
關鍵詞:前導音樂課程

田召鳳,李曉妍

(山東省桓臺縣特殊教育學校,山東 桓臺 256400)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推行與實施新課改教育政策,要求學校與教師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如何有效開展音樂課程教學,也成為音樂教師深入探究的問題。毋庸置疑,教學是一個整體性的過程,其主要包含了課堂導入、課程實施、課后安排等內容,每一個內容與環節都對高質量教學的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導入便是整個教學環節中的起始階段,直接決定著整節課堂的學習氛圍。積極、良好的課前導入,可以引導學生迅速融入預設的教學情境,跟隨教師的腳步積極開展知識學習,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質量。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新思想,樹立“慎獨”的教育理念,善于分析原有教學中存在的缺陷與問題,科學挖掘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與方法??茖W設計與巧妙安排課前導入,通過全面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興趣,兼顧課時主題,設計創新性的課前導入,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心理體會與精神收獲。

一、課堂導入的內涵

課堂導入是最前端、最基礎的教學環節,是教師科學運用教學方法與技巧,激起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的關注,從一開始便激發學生對課時內容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明確本次課時的任務目標,并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各個教學環節與過程。其直接影響著后續教學的開展,對后續教學的實施有著基礎的鋪墊作用。課程導入不同于課前準備,而是直屬于課堂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是需要教師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教案進行實踐操作,做好基礎教學情境的構建工作。如若將課堂教學分過程為一個時間軸上的不同節點,那么課堂導入便是起點,其不僅對整個教學過程有著領軍作用,更對教學結果有著巨大的影響??茖W、有效的課前導入,能夠極大地增強教學實施過程的順暢度,確保課程內容的高效開展,反之則會嚴重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人們做一件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例如準備好所需的物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等,而課堂導入也同理。在帶領學生進入新的課時主題前,教師要幫助學生轉換學習心理與學習狀態,以便更好地接收新知識與新內容。而課堂導入的關鍵功能,就是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預設的教學情境與學習狀態中,從而使學生迅速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到教學點上,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情境與氣氛,從而推動后續課時內容的科學開展與實施,全面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科學、有效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全面激發學生對課時教學內容的興趣,引導學生集中精力參與教學過程,幫助學生高效吸收教學內容,更能有效地推動音樂課程的順利實施,更好地實現新課改教育政策目標,讓學生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掌握音樂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從而全面培育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具體而言,課堂導入對課程教學的完美實施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音樂始終處于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附屬地位,學校與教師對音樂課程的重視度也不夠高,大部分教師在開展與實施音樂課程時,便會采取直入式的教學模式,沒有做好基本的課前導入與過渡,單刀直入地開始音樂歌唱練習。這不僅造成了學生學習的斷聯,更讓學生產生了枯燥乏味的學習心理,以至于許多學生對音樂課堂的期待度越來越低,教學質量與效果也大打折扣。而教師通過設置巧妙的課堂導入,便可以有效地激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從根本上激發小學生靈活的學習思維,推動后續課程內容的高效實施,從而逐步增強學生對音樂這一學科的喜愛程度。通過環環相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音樂細胞,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培育。

(二)降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難度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課便是釋放壓力,展現真正自我的良好課程。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小學生都喜歡聽音樂,并且都非常愿意參加音樂課程教學。其主要原因在于,音樂屬于一門藝術類課程,在教學改革之前,大部分的小學仍未開設或較少實施音樂這門課程。而現如今,國家教育部門大刀闊斧地開展教育改革,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要求學校與教師堅持“立德樹人”與“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積極開展與落實美育教育。在此背景下,音樂便成為眾多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成為學生熱愛的藝術課程。然而由于許多小學生初次接觸專業化的音樂課程,對許多樂理知識以及音樂情感缺乏正確的認知,以至于很多音樂教師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教學內容的情感與內涵。而巧妙的課堂導入,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具體而實際的教學情境,隨著教學的逐步開展,學生也漸入佳境。這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認知,全面集中學生的專注度,從而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難度,增強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構建心理相容的師生關系

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課堂已成為過去式,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呼吁下,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轉變“教”與“學”的身份,通過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全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與興趣。這也是實現新型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教師在設計與開展課堂導入的過程中,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出教師的教學準備與專業水平,而教師展現出的人格魅力與教學內容,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激發學生跟隨教師開展課程學習的熱情。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又能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從而營造出科學、開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更能滿足小學生開放性與發散性的學習思維特征,以此助力音樂課程教學的高效開展。

三、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導入的原則

課堂導入的科學開展能夠為教學效果錦上添花。但作為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在開展與實施的過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確保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學效果。

其一,堅持音樂性原則。這一原則是基于音樂學科特點而言的,音樂本身是一門強調音樂節奏與旋律美感的課程,教師在開展課堂導入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音樂的情緒帶動作用,通過選取適宜性的音樂曲目與旋律,讓學生的情緒得到感染,從而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預設的學習情境中,增強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專注度。

其二,以教材為主的基本原則。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節,這一環節的設計與安排都為后續的教學內容服務。因此,教師在設計與開展課堂導入時要根據教材內容與課程主題進行,從而幫助學生明確課時主題,讓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避免出現偏離教學主題與任務目標的情況。

其三,貼近生活的原則。音樂教學的開展不僅要助力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培育,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教師設計的課堂導入應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基本規律,從現實生活出發,開展科學性、現實性與合理性的課堂導入,從而全面突出音樂課程教學的價值。

其四,追求自然流暢的原則。課前導入設計的目的便是引導學生漸進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漸入佳境,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內容。因而教師設計的導入應具有銜接感與順暢感,避免出現牽強附會、為導入而導入的尷尬教學場景。

其五,堅持適時性原則。課堂導入具有它的重要價值,因此許多教師便會顧此失彼、本末倒置,在導入的環節中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反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按時完成。教師應科學把握導入的時間節點,將學生帶入預設的學習情境中便可,將具體的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科學發揮課堂導入的教學價值。

四、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導入技巧

(一)情境導入

情景導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以課本教材內容為基礎,為學生營造與創建體驗式的學習情境。這樣不僅能夠快速引領學生進入課時主題,更能有效地點燃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與興趣,更好地為后續教學做好基礎準備。例如,在開展《清晨》的教學時,在課前一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觀察清晨的變化,并要求學生用拍照的形式記錄每天清晨的風景圖,或是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的清晨圖片以及自然地理資料。教師利用學生收集來的圖片制作課前導入PPT,開課當天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播放完PPT 后,教師可以播放幾首關于清晨的音樂,并調動學生的熱情一起打節拍,增強整節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此奠定學生良好的學習熱情。

(二)問題式導入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疑問的出現便是思索與探索的起點,是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巧妙運用問題式導入,以音樂問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更好地營造積極、活躍的音樂課堂氛圍。例如,在開展《豐收鑼鼓》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音樂常識為基礎設計導入問題:“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場合會運用不同的樂器,同學們在哪里看到過鑼鼓?在什么場合會運用鑼鼓呢?”學生在思考一段時間后,會給出各式各樣的回答。有的學生說在電影里,有的學生說在鄉里的宴會上……接著教師繼續設問:“有這么多樂器,為什么偏偏會選鑼鼓呢?鑼鼓代表了怎樣的一種情感呢?我們來聽一下這首歌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呢?”緊接著教師便播放《豐收鑼鼓》歌曲。這樣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在疑問的誘導下學生會認真聽歌曲,然后進行發散性的學習思考,聽完后學生便會明白鑼鼓能夠表達喜慶、歡樂、幸福等感情。由此可見,在課堂導入中運用問題導入法,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索的興趣,更能讓學生在相應的教學環節中掌握基礎的音樂常識,從而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三)游戲導入

相對于初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小學生的心智年齡較低,人處于兒童階段,更喜歡游戲化的教學內容與形式。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可以全面學習游戲化的教學形式,掌握游戲化教學實施的原則與方法,根據學生的喜好設計游戲化的導入,從而為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增強音樂課時教學的實施效果。例如,在開展《陀螺》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猜謎語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主題的神秘感,以游戲化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老師現在設置一個謎語,看看大家誰能猜出來。獨腳尖尖身體圓,繩索繞在身上邊,拼命掙脫得自由,只在地上轉圈圈?!痹谡f出迷面后,教師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測,還可以引導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協作性。當學生猜出謎底是陀螺時,教師及時給予學生教學鼓勵,順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后續的教學環節,從根本上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四)故事導入

不管處于哪一學齡階段,學生都喜歡教師講故事,一方面是由于故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自身的權威性,兩個重要因素的交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在教育學中,也曾單獨論述了故事教學法,系統闡釋了該教學方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巧妙應用故事的導入法,最大程度地集中學生的專注度,增強學生學習的效果。例如,在開展《彼得與狼》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在電子白板上展示一張彼得與狼的背景圖,隨后教師再聲情并茂地講述“彼得與狼”的故事內容。教師要注意故事講述的生動性與感染性,通過變換音調高低與肢體動作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緒,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伐開展教學活動,為后續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學習水平、專業技巧做好情感鋪墊。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教育背景下,音樂成為小學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新課改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課堂導入作為教學的起始環節,對教學質量與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音樂課程教學的科學實施,離不開課前導入的精準鋪墊,只有科學設計與巧妙安排課前導入,才能更好地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率。因此,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在教學理念上關注課前導入,更要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重視課前導入,積極學習新課改教育政策的理念與要求,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科學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取向,通過結合課時主題、學生學習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合理、恰當、精準地設計課堂導入,從而為學生創造積極、活躍的教學情境與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音樂教學的熱愛,從根本上展現音樂課程教學的育人價值。

猜你喜歡
前導音樂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小學數學課前導入改進措施分析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基于“三思而行”的數學章前導學課設計——以《數的開方》(導學課)為例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NB—IoT系統物理隨機接入信道設計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