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古鎮記

2023-01-28 09:19燕華君
蘇州雜志 2022年6期
關鍵詞:古鎮

燕華君

蘇同黎公路全長約40公里,依次緊挨著幾大名鎮。我此番要寫的同里、黎里和蘆墟古鎮則像三顆夜明珠似地串綴于公路兩旁,令人注目。

這是我筆記里的零零碎碎:《同里志》說,五湖環繞于外,一鎮包涵其中。黎里,舊稱黎花村;蘆墟有廢舊窯墩近百只;葉小鸞分湖竹枝詞,荻花灘息白鷗機,灘上行人日暮??;分湖里有眾多的圩,獨腳圩,搖來圩;古鎮保護既是保護也是開發,維系的是文化延伸和歷史繼承……

春風,夏雨,秋水,冬雪,在江南,四季輪回如此清晰豐沛。細雨濕流光。好天氣,我決定先去黎里古鎮。

心里黎里

在黎里,李海珉老師絕對是文化江湖上的傳奇。關于古鎮保護和非遺申請,他有太多話要說。

修舊如舊,它是一個浩大的面子工程,比如專項整治這一塊,就有橋梁整治,駁岸整治,綠化整治,外立面整治和燈光整治等等;比如拆遷,則是一部跌宕起伏、懸疑百出的章回小說;比如恢復古跡和部分老屋,說說容易,真正做起來則要涉及到許多方方面面,是煩瑣的管線入地,路面修復,河水清淤,駁岸整修,綠化補種,景觀亮化,公廁改造,停車場建設,民居修繕解危等等一系列舉措,是龐大又細致的工程。

李海珉認為,古鎮維修、保護、申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雖然難,難上加難,但在成功一瞬間,完全抵消了那種千難萬難的難。那種難是個人的,成功卻是普羅大眾,是可以一直傳承下去的東西。

關于黎里古鎮,李海珉心里有一本明細賬,鎮上古建筑多,明清兩代古建筑有97000平方米,加上民國時期,再加1970年以前的老建筑,有的是磚木結構老建筑,這些統統算起來有將近16萬平方米。李海珉說,往前推個十年二十年,那時的人哪怕是文化人或者專業搞文物保護的人,也沒有這個保護意識,時代不同經濟不同觀念不同,格局肯定不同??赡芫褪且驗楫敃r黎里偏居一方,交通不發達,來的人少,很多古、老、舊的東西反而能夠保存下來。

☉ 黎里古鎮

李海珉做過教師,喜歡寫寫文字,研究南社,后被調到柳亞子紀念館。冥冥之中他有著強烈的使命感。當時老館長1987年創建整個紀念館,李海珉覺得他是種下一棵樹,后者去乘涼。老李感覺自己也要種樹,種一棵大樹,讓后人乘涼。黎里古鎮保護及申遺想法在李海珉心里播下種子。他直言,1996年,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個任務落到他肩上。一直到2005年,等了整整九年,九年里兩次申請都沒有成功,李海珉說這是我必須要完成的事。2005年秋天可以申報,李海珉這次特別慎重,借來南通市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城市本子,黎里申請名鎮,南通申請名城,大了兩號。大背景也越來越好,20世紀90年代初,周莊因為陳逸飛一幅畫,同里因為一座退思園都申報成功歷史文化名鎮。

天造地設,感天動地,這次終于成功,李海珉的心情可想而知。

與李海珉老師漫步在黎里古鎮,聽他講一些陳舊往事,舒服。李老師說,你看柳亞子這個房子是1780年以前造的,乾隆四十五年已經造好,但它不是全部乾隆時代建筑,它是利用明代建筑,有個術語叫“明基清建”,明代基礎,清代重建。所以里邊的古建筑往往是宋元明清的東西都有。幾個大的古建筑,七開間門面的,不是隨隨便便能造的,以前七開間必須是正二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造,你官做到三品或五品就只能造五開間,平民百姓最富有也只能造兩開間。

最神奇的事是,李海珉大半生兜兜轉轉,一直生活在黎里,他經常夢見自南宋以來黎里的兩位守望者,一是奠基者南宋趙磻老,二是編纂《黎里志》的徐達源。年輕時他教書,業余時間研究南社,中年時被調入柳亞子紀念館工作,他的住所正好位于紀念館對面,近老年時房子拆遷,搬家,貌似遠離紀念館,但他卻在心里種下一棵大樹:為黎里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三災八難挺過去,他做到了。李海珉感慨萬千,索性將新居起名“守望廬”,他的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守望執念。

一石激起千重浪,守望者的心相通相聯,李海珉朋友寄來書畫美術文字作品共206件,李海珉裝裱之后搞了一個專題展覽,隆重推出《2017年黎里中秋顯寶:守望古鎮——書畫集》。

好花好天,當然要顯寶,李海珉只覺任重道遠,道阻且長,守望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準備走坎坷的路。

黎里最奇妙的是弄堂,分為明弄和暗弄兩種。明弄不稀奇,直直走過去就是,有一些舊缸碎甏堆積,有一些小花小草生長;暗弄又叫陪弄、備弄或避弄,白天采光靠天窗和花墻洞,晚上則靠蠟燭照明,暗弄墻上每隔幾步遠有一個燈龕。

陰天時,弄堂里有點暗,一個恍惚,陪弄走出南宋趙磻老,清代徐達源,民國柳亞子,他們后面緊跟著李海珉,眼睛一眨,他們從容消失在黎里弄堂深處。

靜默蘆墟

四圍春水一蘆墟。

與蘆墟鄭一冰在微信上“認識”之后,慢慢喜歡上他的公眾號“分湖舊影”。關于蘆墟的一切,鄭老師無所不知,這是他的才情他的探究更是他的特別喜好?!俄涐u園老屋》,《重建在理堂橋》,《蘆墟人民食堂瑣話》,《蘆墟司浜里的官翅廳》,至于《蘆墟古鎮弄堂初覽》早已寫到第二十節。

阮儀三堅持的古鎮保護五項原則,在蘆墟得到印證:原材料,原工藝,原橋式,原結構,原環境。黎里李海珉羨慕周莊莊春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更有名人烘托,總之心想事成吧。與周莊相比,黎里經濟偏弱,好不容易盼來一個阮儀三,時辰又不對,一聲嘆息,幸虧有個固執李海珉,一而再、再而三發起古鎮保護和非遺申請,歷時將近20年光陰,黎里才漸漸有了今天的模樣。

鄭一冰羨慕的卻不是周莊,而是黎里。鄭一冰說,如果蘆墟有黎里那么多花頭經,我睏夢頭里要笑出來。鄭一冰眼熱黎里,要啥有啥,底子厚,名人多,更有一根筋似的李海珉,發癡一樣每天挖寶不止,挖出黎里歷史、文化、文物、建筑、古董、人物。

2006年5月,黎里與蘆墟合并成為分湖鎮,鄭一冰和李海珉都蒙了,努力了半天,找不到北,家鄉沒有了,兩個人急得跳腳!但是,令人驚訝,萬物有靈。人類歷史自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偶然會停頓,卻擋不住它螺旋式上升的步伐。

鄭李二人默默等待了六年之久,機會終于來了。鄭一冰不曉得,正是因為有了他日復一日看似枯燥實則意義重大的四處奔走,忙里偷閑地寫,逢人便講,去其他古鎮取經,我們才能看到今天的蘆墟古鎮,在眾多江南古鎮里,它的辨識度超強,是舊影里的秘密花朵,次第開放。

閑走蘆墟多么自在:大塊頭餛飩店,招牌隨便寫在窗玻璃上,店堂里人擠人,餛飩好吃:無論是冷拌還是紅油,餛飩在此已被賦予神秘使命;紅漆書寫的“新華書店”,門半掩著,沒人,一條狗三只雞搖搖擺擺走過去,再走過來,低頭啄土;好吃零食雪餃襪底酥油氽團子,一律放在玻璃罩里,恍如隔世;白墻灰房子,綠水青樹;許氏過街樓,西柵懷德堂,許家墻門,走著走著,這些老建筑就會橫在你面前,悄無聲息,暗暗地有一種看不見的生長;登云橋上的八寶紋圖案,喜氣又吉祥;滿目瘡痍舊宅院,敘說的卻是另一個詞:雕梁畫棟。

蘆墟三橋太平橋、泗通橋、永福橋構成一個“Z”形,好看。

靜默蘆墟鎮,是回不去的20世紀70年代情結。老的街,舊時光,簡單生活,不設防人心,在蘆墟散漫走著,突然被一道閃電照亮。驚愕之中,蘆墟山歌恰到好處響起,唱的是吳江農村日常,歌的是江南農民四季:四月里來是立夏,家家要拿青豆采,吳江青蠶豆有名聲,吃仔豆飯來秧田做得嶄……

相比前幾年,現在古鎮保護和非遺申請已然成為一道艷麗風景,政策,規劃,資金,人員統統到位,且不得馬虎,是作為政府的實事工程和面子工程來抓,真正的今非昔比。即便如此,鄭一冰一天天積攢很多想法。他建議,蘆墟古鎮原后河商港區改造應恢復原來的河道,一是恢復河道可節約雨、污水管道鋪設成本;二是恢復后河,有利于今后修繕大墻門老宅,重現江南大宅人家前跨街樓、后船棚、內河埠的建筑風格;三是可形成古蘆墟“金水繞堂”格局。在鄭一冰眼里,蘆墟古鎮有著如數家珍的寶物:有乾隆皇帝親賜牌匾的陸燿家豎頭齋匾弄;雕花曹家大廳的曹家弄;“亦有秋閣”的黃家弄;月餅進貢的“生祿齋”;窯業工會所在地“滄趣樓”,沈立人家“三鳳堂”;兄弟雙秀才同為南社社員的沈家沈氏跨街樓……

☉ 蘆墟古鎮

古鎮保護,說說容易,真正做起來難度很大。一切都只能邊實踐、邊摸索,這個過程叫做“摸著石頭過河”。人間從沒有過那種現成的所謂“真理”,因為人類歷史永遠都只能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

時光同里

最后落腳于同里,是一件妥帖又暖心的事。

同里時光,你在同里時光,早中晚,一天過去;春夏秋冬,一年過去;小菜吃吃老酒咪咪小樂惠中十年過去;時光流水,喧騰寂靜,百年也不過是一瞬。

劈面相遇同里的堂:崇德思本;晴耕雨讀。細節是魔鬼,古鎮里的一切諸如條石門檻,活絡門閂,風火墻,蟹眼天井,備弄,說不清;羅星洲的奇麗與禪意,南園茶室的綿長與靜謐,醉我非此酒,客留皆因茶。喝茶,發呆,虛度光陰;麗則女校和珍珠塔附近,靜謐與清幽一直讓人有種落淚的感覺;古鎮上,每隔幾十米,便有一些明清園林或老宅撞到眼前。

這是同里,既是古鎮也是鄉村,豪邁又細膩。

關于同里古鎮開發、保護及非遺申請等諸多問題,我想采訪兩個人,蔣鑒清和湯海山。同里古鎮的思路是:跳出以前古鎮開發模式,先保護文物,再慢慢去做旅游方面的事,繼而把古鎮保護這一內涵延伸開去,從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豁然開朗,水到渠成。

蔣鑒清對于同里開發的意義已無需多說,由于他年事已高,不便采訪,我是從吳江徐作家文章中略知一二。20世紀80年代初,省太湖風景區批準的第一個搶修項目就是修復退思院,蔣鑒清是同里“一園三堂三橋”修復的主要責任人;修復退思園時,蔣鑒清采取開座談會、走訪工匠、找老人詢問等方法,園內景點“鬧紅一舸”率先重建成功;蔣鑒清雖不是科班出身,但為人謙虛,做事有原則,喜歡刨根問底,他與退思園園主后人任家昆及園林專家陳從周的交往堪稱一絕,亦師亦友,往返千里,目的只有一個,即修復退思園;退思園歷經八年終于修復,實現了“修復退思園,搞活同里鎮”的目標;蔣鑒清對修舊如舊細節的把握令人難忘,比如尋找“蔭馀堂”匾額,一堆舊條石的來龍去脈,舊建筑已拆除,但仍有跡可尋的跨街廊、門廳、風火墻等古建筑的處置,明代特有的滿天星窗欞修繕……

所以黎里李海珉才會羨慕地說,同里比我們早開發了七八年。

聽過蔣鑒清故事,關于同里古鎮保護,海山兄說了一些深刻的話,記錄在此。

一、從古鎮保護角度看,起點是退思園。它的歷史,比大多數江南名園都要晚,晚清建筑,卻很早就進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是一個奇跡。除了造園者的設計匠心,靠的是保護和修復;二、退思園最早的保護和修復,是1981年。當時同里經濟落后,財政匱乏,1985年鄉鎮合并時,全部財政收入只有八萬元;三、印象中,蔣鑒清有著天然而強烈的古建筑文化概念,他的難能可貴在于堅持原則,尊重專家意見,嚴格施工,確保質量。不粗制濫造,不急功近利。陳從周、阮儀三都給予指導,這點非常重要;四、退思園修復保護的重要性在于一園救活一鎮;五、從1996年開始,同里古鎮與大旅游掛上鉤,各種問題和困難難以想象,經濟落后是其軟肋,更大挑戰是人們的思維問題,沒有發展觀念,處處是糾紛和矛盾。白天黑夜連軸開會,討論、爭吵,不是兩種聲音,是多達五種甚至七種聲音,統一思想是最難辦的事;六、當年九月份到上海,在解放日報社舉辦同里旅游新聞發布會。江南古鎮旅游,怎么可能缺少大上海?這次發布會方式方法和效果,前所未有。這是同里大旅游的一個重要標志。從上?;貋?,黨委確定在1997春天舉辦首屆旅游文化節;七、1996年7月到1997年5月,不到一年時間,同里大旅游整體硬件格局形成,古鎮景區建設全面啟動:明清街建設完成,開始招商;開挖丁字河,構成三橋水系;建設三堂,恢復嘉蔭堂;重建羅星洲;復活同里湖度假村……此時決定同里古鎮的品牌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是同里首創,后來成為全國評選項目。大旅游軟件建設,最重要標志就是確立起一個整體性文化項目:每年4月18日,舉辦“同里之春”旅游文化節;八、所有一切的轉變,由衰及盛,由籍籍無名到名滿天下,最重要的是觀念轉變。文化是整體性的,整體之上的突破,才能稱之為大手筆。

致敬,江南古鎮守望者:周莊莊春地,西塘韓金梅,同里蔣鑒清,鳳凰姚明公,甪直嚴煥文,木瀆殷建平,東山金惠華,盛澤沈瑩寶,蘆墟鄭一冰,黎里李海珉,南潯沈嘉允,錦溪陸宜泰,朱角家吳玉泉。這些守望者各有自己獨特身份和精彩故事,莊春地引領并率先舉起江南古鎮旅游大旗;韓金梅從“玉成奏”堂名班子著手,挖掘民間非遺文化;蔣鑒清是同里古鎮“一園三堂三橋”修復主要責任人;嚴煥文四十多年來,收藏清末民初甪直水鄉婦女服飾100多套(件);殷建平從“非遺”入手,投身古鎮保護開發,喚起四月初八吃烏米飯習俗,讓瀕臨消失的木瀆堂名走上舞臺;金惠華2001年擔任東山旅游公司總經理,開發古鎮古村,整修惠和堂及會元、解元、探花牌樓,修復懷古堂、懷德堂、寶鑒堂、惠老堂、邃高堂、墩裕堂,整修施巷河、響水澗及沿街立面;沈瑩寶業余時間從事文學創作、盛澤歷史文化和絲綢文化研究,先后發表作品千余篇,結集、出版著作20余部,研究、介紹盛澤歷史文化專著10部……

目及皆是你。30多位守望者身上有著類似特點,一本地人,二曾經有一官半職,三會寫會講,最重要的是第四點熱愛,執念,迷戀,心向往之,事必躬親,舍我其誰?!

寫完守望者故事,看到一段話覺得蠻應景:最近,我總是想著明天的你入睡,想著今天的你醒來。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和你站在一起,成為你的力量。

成為你的力量。

猜你喜歡
古鎮
江蘇古鎮
織金平遠古鎮
木瀆古鎮
古鎮之旅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古鎮夢
千年古鎮
西塘古鎮
光福古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