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背景下高中數學“浸潤式”教研實踐探索
——以貴州省M 市為例

2023-02-06 19:30張玉萍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新教研員新教材

張玉萍,李 玲

(1.畢節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貴州 畢節 551700;2.遵義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6)

近年來,“三新”(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是學界研究的熱點。高中數學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1]。高中數學教學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提倡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1]。新高考命題已經從原來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轉變為素養導向,注重融入數學文化,以問題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要落實“三新”改革,更新教學理念,讓教研立足于教學、服務于教學,讓教學更深刻、更有效,擁有更多的教學智慧,就必須轉變教與研的方式,讓教研員主動“浸入”課堂,把教學與教研結合起來,開展“浸潤式”教研。因此,分析“三新”背景下高中數學“浸潤式”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以及探索開展區域“浸潤式”教研的有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浸潤式”教研的內涵及意義

1.1 “浸潤式”教研的內涵

“浸潤式”教研是指借助一定的教研手段,創設特定的教研環境,使得教研主體“泡”在易于理解、樂于接受的教研環境中,并逐漸滲透教育理論與實踐智慧,激發教研雙方主動參與教研的情意,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有效提升的一種教研方式[2]?!敖櫴健苯萄惺墙萄袉T與教師共同成長的教研。教研員深入一線“浸入”課堂教學實踐,以“浸染熏陶”為主要的教研方式,以教研員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基于課堂教學的教研為抓手,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受到“浸潤”,提高教研的有效性,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2]。

1.2 “浸潤式”教研的意義

1.2.1 “浸潤式”教研可以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

受應試教育影響,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傳統?!叭隆北尘跋?,雖然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變化不是很大,但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的性質、目標、基本理念卻有了新的變化。數學文化不僅融入正文內容之中,而且還以“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欄目為載體,對數學文化提出了具體的學習要求[1],更加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教研員深入教學一線,通過同課異構、講座培訓、評課交流等“浸潤式”教研,能夠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并能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

1.2.2 “浸潤式”教研可以加深教師對教材新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數學知識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的橋梁和媒介,數學教師要善于發現并抓住問題的本質,把抽象的變直觀,把難懂的變容易,把復雜的變簡單[3]。例如,M 市在一次圍繞“全概率公式”開展的“浸潤式”教研中,教研員與教師一起學習課程標準,解讀“全概率公式”在概率與統計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起研讀教材內容和教師教學用書,共同挖掘教材、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一起討論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教學的各個環節;一起設計教學、討論課件;分組同課異構,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通過這次“浸潤式”教研,引發教師思維碰撞,共同解決教學難點,加深了教師對教材新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1.2.3 “浸潤式”教研可以優化教學方式

課堂是教研的主陣地,教研員浸入課堂,通過“浸潤式”教研,開展集體備課、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習慣,進一步優化教學方式,重視情境教學,以及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促進教師更加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可以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1]?!敖櫴健苯萄?,讓集體的智慧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得以充分體現。

1.2.4 “浸潤式”教研可以有效發揮區域教研的價值功能

“浸潤式”教研可以有效發揮區域教研的價值功能,把區域教研營造成一個分享與理解教學的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區域教研的有效性,參與教師和教研員可以獲得對“浸潤式”教研內涵與價值的新認識,進而從被動參與教研向主動參與教研轉變,真正實現以“研”促“教”,不斷滿足教師發展需要。例如,M 市開展了優質課觀摩研討活動和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引導教師整體把握教學內容,將每一節課都融入所在單元甚至整個高中數學課程中,把握數學內容本質,注重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精心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將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突出地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從課中“跳”出來,進入主題式教學設計和實施,把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

2 高中數學“浸潤式”教研現狀及原因分析

2.1 “浸潤式”教研現狀

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教研機構要重心下移,緊密聯系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教研機構應充分發揮在推進區域課程教學改革、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培育推廣優秀教學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M市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加強校本教研,教研員深入學校與一線教師一起研讀課標、研究教材、研究課堂教學,形成教研共同體,營造良好的“浸潤式”教研氛圍,發揮教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但在開展教研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研員主要忙于一些事務性的淺層次工作,只“研”不“教”或“研”多“教”少,教研能力有待加強;二是教研不能很好地服務于教學,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教研方式傳統,教研內容單一,校本教研流于形式;三是教師埋頭教書,只“教”不“研”或“教”多“研”少,教學方法傳統,重結論輕過程,重教師的教輕學生的學,不關注教學新方向,不主動改變教學方式方法來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需要。

2.2 原因分析

2.2.1 教師對教材研究不足

在日常教學中,有的教師既沒有認真研究新課標,也沒有認真研讀教材,更沒有認真研究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等,僅憑自己對舊教材的理解或沿用已有經驗來開展教學。

筆者經過多年的課堂觀察發現,關于正切函數的教學,有的教師總是將課題寫成“正切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憑經驗類比“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象與性質”,先研究函數圖象,再根據圖象歸納性質。其完全沒有注意到新教材中的課題已變為“正切函數的性質與圖象”,更沒有認真研究和領悟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新教材是根據正切函數的定義、誘導公式、正切線等研究函數的性質,然后再根據性質研究正切函數的圖象。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函數研究的更多途徑,在性質的指導下更加有效地作圖、研究圖象,加強學生的理性思考,全面體現數形結合思想[4]。

又如,2022 年7 月M市開展的高一教育質量監測考試中,要求教師與學生同考,其中有一道選擇題要求估計樣本數據的第三四分位數。在考試過程中,竟然有教師質疑“第三四分位數”的說法不正確。這充分說明,一些教師對新教材研究不夠、不熟悉新教材。

2.2.2 教師對教學設計研究不足

教學設計是課程標準、教材與課堂教學聯系的橋梁,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設計的科學性。然而,通過調查發現,一些教師不重視教學設計。如:有的教師課前沒有精心準備,或以《教師教學用書》《優秀教案》代替自己的教學方案,或從網上隨便下載一些資料應付了事,或沿用原來上課的舊教案,或簡單羅列要講的知識點及題目用所謂的集體備課教案代替自己的設計;有的教師沒有結合學情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進行二次備課,甚至沒有寫教學方案,僅憑自己的經驗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有的教師雖然有課件但沒有教學設計,且課件也是從網上下載的;有的教師甚至錯誤地認為寫教案是一種負擔,隨便下載一些資料打印出來應付檢查,存在課堂教學與教學設計“兩張皮”;有的教師沒有關注“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只關注要教什么,忽視為什么教、怎么教及教得如何,更是忽略學生需要學什么、怎么學及學得怎么樣,尤其是試卷講評課和習題課,很多教師都不去精心設計,只是簡單地講解題目的解答過程,等等。

例如,在一次教學視導活動中,兩位授課教師課前只是簡單地做了試卷,沒有對試卷進行認真分析,也沒有去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課堂教學缺乏設計,沒有學情分析,也沒有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完全按照試卷編排順序依次講了幾道選擇題。從試卷的第一題開始按部就班地逐一講解,對學生會與不會的題目平均用力,既沒有側重點,也沒有對試題歸類。其課堂教學方法單一,講解平鋪直敘,就題講題,只講怎么做,沒有講為什么要這樣做,重每一道題的解法,輕解題前的分析和解題后的歸納總結。整堂課都沒有學生活動,由教師從頭講到尾,不注重學生的思考、表達和體驗,課堂的有效性值得思考。這可以說是“三新”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縮影,反映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教學設計研究不足。

2.2.3 教師對教法、學法研究不足

在日常教學中,一些教師曲解了“素課”的要義,認為平時上課要去除“花哨”的表演,偶爾運用導學案、多媒體、微課教學,都被他們認為是“?;ㄕ小?。因此,他們的課堂教學方法比較傳統,熱衷于“題海戰術”,在教學中只重視教師的教而忽略學生的學,重結論輕過程,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導致其教學設計的情境創設、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環節最終流于形式,成為“四不像”。由于教師對教法、學法研究不足,導致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一言堂”“滿堂灌”“滿堂問”“教師包辦課堂”現象嚴重。

這位教師講解此題花了8 分鐘左右,且在講解過程中多次進行符號討論,弄得學生暈頭轉向。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沒有對此題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和研究。如果抓住三角恒等變換的特點靈活進行變換,將變形為,再變形為,解方程可得的值。這樣就避免了多次的符號討論和簡化計算,優化解題方法,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4 教師對新課型研究不足

“數學建?;顒优c數學探究活動”是高中數學的四條主線之一,屬于新增內容,是新教材中的一種特殊課型。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對這部分內容的重視程度不同,處理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在一次課題為“數學探究——用向量方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質”的集體備課教研中,筆者發現參加活動的100多名教師中只有三位教師按照教材要求上了這部分內容,其中一位教師通過專題講了三角形相關性質的應用,除此以外其他教師對這部分內容都視而不見,未作任何處理。在這次活動中,執教“數學探究--用向量方法研究三角形的性質”的三位教師,在教法、學法上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處理方法。其中,有兩位教師側重于知識方面,注重三角形重心性質的推導和應用,只有一位教師側重于數學探究活動的思路和方法。

2.2.5 教師教學智慧不足

在日常教學中,有的教師憑借已有經驗進行教學,教學方法比較傳統,不僅用老觀念實施新教材,而且其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和課堂教學的掌控能力都有待提升;有的教師重視解題數量和解題技巧,輕視解題研究,不認真研究高考命題的發展趨勢,只關注講了某方面的知識與方法,也不思考怎樣講才更好更有效,教學智慧嚴重不足;有的教師總是抱怨學生基礎差,不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認真分析學情,不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也不對所學知識做鋪墊和搭建“腳手架”;有的教師對于學生易錯知識點,沒有讓學生討論錯誤、發現錯誤及分析錯誤,沒有讓學生在“做中學”,沒有利用變式教學,以及通過“找錯”“議錯”“用錯”“理錯”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驗證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例如,在一次全市開展的大型教研活動中,上課教師只是拿著學生寫在紙上的解答展示講解,大多數學生都看不清楚。這位教師并沒有靈活利用多媒體投影展示,或利用手機投屏,其教學智慧明顯不足。

3 開展高中數學“浸潤式”教研的建議

如何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式,讓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切實讓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落地,開展“浸潤式”教研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3.1 營造良好的“浸潤式”教研氛圍,形成教研共同體

著名教育學家葉瀾說:“教育生活應該成為一種有研究的生活,沒有研究就不會發展,沒有發展就會倦怠”。因此應將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充分營造良好的“浸潤式”教研氛圍,形成教研共同體。這種改變傳統的教研方式,能夠彌補教研員“研”多“教”少以及教師“教”多“研”少的不足,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增強教研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在2023年M 市開展的一次教研活動中,教研員深入學校,浸入教研組,與任課教師一起集體備課、同課異構,研討“極坐標與參數方程專題復習”。第一天的主題是集體備課,將所有人員分成三個組,每組由一位主備人、一名主持人和十余名教師組成,每組的主持人是教研員或兼職教研員。首先由教研員組織研讀課標、研究教材,接著由主備人展示前期教學設計,大家共同討論教學環節并提出改進建議,由主備人匯總意見后再進行教學設計。第二天的主題是教學展示、聽評課、研討交流,三位主備人代表各自的備課小組作教學展示,研討交流圍繞集體備課過程和教學過程開展教學反思。在這次活動中,每位參與人員都置身于教學中形成一個教研共同體,暢談自己備課、上課的體驗和感悟。

3.2 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浸潤式”教研,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

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教研員應經?!敖搿睂W校一線,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評課交流、專題講座、教師技能研討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浸潤式”教研,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诖?,M 市組織開展了一次集體備課“浸潤式”教研。在活動中,教研員引領教師認真研究新課標,整體把握新課程理念,一起研究新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重視教材的每一個概念、公式和定理,以及每一道例題、習題,探索其蘊含的數學核心素養,尋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落腳點。共同探討課堂教學,研討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方式,努力發揮集體智慧打造優質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形成教學智慧,再借助反思、總結提煉教師教學經驗。

3.3 落實教研任務,促“教研”相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敝挥薪o教師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才能帶給教師理智的挑戰、認知的沖突和內心的震撼。教研員要進一步規范“浸潤式”教研,落實教研任務。經常性地開展基于問題解決的主題教研,重視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培訓,讓每個教師都參與其中,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再認識課堂教學。在每一次的“浸潤式”教研中,教研任務都要有所側重,努力做到提升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案例分析、數學教育研究、信息技術使用等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教研的針對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實現“教學”與“研究”相長,“教師”與“教研員”共同成長,促進教學高質量發展。

3.4 要重視教研活動反思與行為跟進

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浸潤式”教研,教研員和教師要重視活動反思與行為跟進,在多途徑多形式的教研活動中,教研員和教師要力求實現“反思、學習、成長”的群體蛻變[5]。

2023 年5 月下旬,M市舉辦了一次高中數學優質課觀摩活動,組織參賽選手和觀摩教師進行了為期5 天的觀摩活動。在活動中,要求觀摩教師結合聽課進行評課并撰寫評課稿,然后根據比賽課題進行同課異構。這一過程猶如照鏡子,觀摩教師在審視別人工作的同時,結合自身經驗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形成新的教學理念。觀摩教師在交流分享中紛紛表示,今后要向優質課獲獎選手學習,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教研成果運用于教育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教研員是教學研究的先行者,更是新課程理念的共同實踐者,其研究內容只有來自教學,才能最終服務于教學[6]。教學實踐的道路永無止境,教育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斷探索[6]。開展高中教學“浸潤式”教研,最終的目的是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滲透數學文化精神、融合課程發展、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研員要全方位多角度打開工作思路,開展“浸潤式”教研,充分發揮市級教研的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形成“教研-培訓”一體化。要不斷轉變教師的教研觀念,真正做到以“研”促“教”,在“研”中行,在“教”中學,實現教研員與教師專業共同成長[7],促進教師教學水平與教研、科研能力不斷提高,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三新教研員新教材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下)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上)
全國第三屆“三新”作文教學研討會論文大賽啟事
縱覽之“三新”
縱覽之“三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