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的八種思維

2023-02-07 01:14劉福軍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宗教界信教總書記

王 冉,劉福軍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 100101)

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兩個大局,深刻認識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提出一系列關于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中蘊含了豐富的科學思維,包括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群眾思維。這八種科學思維,也是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做好黨的宗教工作需要掌握的重要本領。

一、戰略思維:“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一)宗教工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在2016 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1],并用“四個關系”闡明了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一是宗教工作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宗教工作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只有高度重視和自覺做好宗教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我國宗教的積極作用,團結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二是宗教工作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信教群眾也是黨執政的重要群眾基礎,要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三是宗教工作關系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宗教問題是社會問題的一部分,與民族問題相互交織,具有特殊的復雜性和敏感性,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影響社會安定、傷害民族感情,不利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四是宗教工作關系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敵對勢力一貫把利用宗教作為對我國進行滲透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做好防范和抵御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活動,就會給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帶來嚴重影響。

(二)宗教工作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以宏大的國際視野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重大問題,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宗教問題十分復雜,且存在諸多隱形壁壘,能否妥善處理好與相關國家的宗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政治經濟活動的開展及其質量的高低,關系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世界上有2500 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2]??梢钥闯?,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時,還注意到了宗教信仰以文化共同體的存在方式來保障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興盛的作用和意義。

二、歷史思維:“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規律”

(一)遵循宗教規律

習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先后邀請省社科院和浙江大學的資深學者講授中國哲學、西方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對宗教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3]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宗教的發展規律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闡釋。他提出宗教是一種歷史現象,應該從現實社會的矛盾中去認識和分析宗教產生的根源,而“現實社會的矛盾斗爭和不平衡發展的長期性,又決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長期性,決定了宗教存在的長期性”[4]262,但宗教將會隨著社會發展而最終走向消亡。這說明,正確認識和研究宗教的方法就是要找出產生這種思想觀念的現實社會基礎,并從這一基礎出發把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宗教存在的階級根源已基本消失,但由于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習慣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失,高度發達的科學、文化、教育還需要經過長期的奮斗,種種艱難困苦還時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等因素的推波助瀾,社會主義社會中仍然會有一部分人選擇信仰宗教。只有社會形態演進到共產主義階段,當“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時候”[5],才是“使一切現有宗教成為多余并使之消滅的發展階段”[6]。

(二)遵循宗教工作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作為制定宗教政策、開展宗教工作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認為,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政治和宗教、教育和宗教必須分離,無產階級政黨處理宗教問題時要服從于黨的中心任務并團結廣大信教群眾、反對強行取締宗教等。這些理論觀點為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提供了理論遵循和政策指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了同宗教界的統一戰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黨的支持和鼓勵下,我國宗教開展了反帝愛國運動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確立了獨立自主自辦的宗教政策。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對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作出積極探索,全面確立了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就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對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規律,深入研究和妥善處理宗教領域各種問題,結合我國宗教發展變化和宗教工作實際,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1],在理論和實踐上回答了新時代怎樣做好宗教工作的重大問題。

(三)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與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不矛盾的

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或宣傳無神論的自由。堅持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是黨致力于使廣大信教群眾逐漸擺脫有神論精神束縛,實現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在人民群眾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7]的應有之義。列寧指出,對于國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但對于無產階級政黨而言,宗教決不是私人的事,而是全黨和全體無產階級的事。無產階級政黨要用“唯物主義觀點來說明群眾中的信仰和宗教的根源”[8]。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信仰科學而不信仰神學,具有向群眾宣傳科學無神論,幫助群眾認清宗教的本質、產生根源、發展規律,使他們樹立科學世界觀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也要尊重和保護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梢?,實施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等于放棄在群眾中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宣傳教育,而是更加強調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有潤物無聲的功夫,循循善誘、有針對性地對人民群眾開展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宣傳教育。

三、辯證思維:“必須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

(一)宗教是一種積極性和消極性共生共存的社會現象

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角度來看,宗教是反映社會存在的意識形態,同社會有內在的聯系并發揮著復雜的社會作用。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大肆實行愚民政策,利用宗教剝削、奴役百姓,發揮了消極作用。隨著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取得巨大進步,社會意識逐漸從以“神”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宗教的權威性和神圣性也逐漸弱化,此時宗教的社會作用便通過其世俗功能的發揮來實現。宗教世俗功能的發揮并不是弱化宗教的社會作用,而是指宗教自覺地適應所在社會,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更多的積極作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宗教是一種積極性和消極性共生共存的社會現象,要“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宗教團體在社會公益事業、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宗教存在的消極作用也不可忽視,要注重防范宗教領域里的風險。全面認識宗教的社會作用,有利于克服人們在宗教價值觀問題上的模糊認識。

(二)堅持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

用辯證思維方法分析和處理宗教問題,要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既要認識宗教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又要有重點地抓住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堅持“兩點論”,不能因為看到宗教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就盲目樂觀地助長宗教而忽視宗教的消極作用;也不能因為看到宗教界出現的某些亂象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就只強調宗教消極的一面而打壓宗教甚至取締宗教。另一方面,要堅持“重點論”,重點把握宗教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的主要方面。發揮宗教積極作用的主要方面,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我國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使廣大信教群眾同全黨和全國人民一道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同時抑制宗教消極作用中的主要方面,要規避宗教教義教規中不利于社會發展進步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方面,注意針對各地區宗教領域的新情況和宗教工作中存在的疑難雜癥,有針對性地解決其中的突出問題。

(三)最大限度地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

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處時代決定了他們在有關宗教社會作用的論述中更多地強調宗教的消極作用,揭示剝削階級利用宗教奴役麻醉人民、阻礙社會進步的反動本質。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審視這一問題時,既不能忽視我國宗教被敵對勢力利用從而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又要從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認識并發揮我國宗教的積極作用。例如,我國宗教界在對外交往活動中向國際社會大力宣傳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行情況,為樹立我國保障人權、維護和平的國際形象作出了貢獻??傮w上看,我國宗教工作形勢是好的,宗教發揮的主流社會作用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辯證思維告訴我們,在把握“兩點論”和“重點論”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

四、系統思維:“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作”

(一)宗教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

系統思維是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也為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提供了科學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0]117。對于宗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同樣秉持系統思維的原則和理念,指出宗教工作“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1],各項工作“要一并研究、同步推進”[11],“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12],要把宗教工作同其它各領域工作當做一個整體來謀篇布局。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宗教工作所涉及的范圍領域十分廣泛復雜,是一項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各領域、各方面協同配合,才能夠推動宗教工作有序發展。

(二)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各有關部門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人民團體要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宗教工作?!盵1]做好宗教工作僅靠某一個部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發揮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把宗教工作納入社會治理體系,由統戰部門負責牽頭協調,宗教工作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宣傳、網信、外事、教育、國家安全、民政、司法等部門以及各人民團體,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各部門橫向聯動、齊抓共管的合力,共同把宗教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注重對宗教工作干部隊伍和宗教教職人員的培養工作。做好宗教工作的前提是進行基礎性建設,這包括建設一支能夠應對復雜形勢、艱巨任務的高素質宗教工作干部隊伍,同時還要注重推動各級愛國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幫助他們培養具有較高宗教造詣、能廣泛聯系信教群眾的教職人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支隊伍”,大力加強宗教干部隊伍、宗教界人才隊伍、宗教學研究隊伍建設,全面做好宗教工作。

五、創新思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和“不斷提高‘導’的能力”

(一)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 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并在2016 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全面闡述了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他在2021 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引導和支持我國宗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盵10]264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就是要將宗教信仰價值體系中所表達的諸如真善美忠信愛等精華部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機融合,發揮宗教道德和教義教規在人們精神生活中的批判功能以及宗教方面有利于社會進步的積極因素,構筑有益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和話語體系,使其與中國當前的思想文化體系和社會結構和諧共處。同時,要在宗教界持續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加強“四史”教育,引導宗教界在“五個認同”的基礎上自覺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對重大原則問題的認識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致力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一觀點是黨結合宗教對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宗教存在的長期性、中國傳統文化中求同存異思想以及宗教工作實踐經驗等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表示,要把福建省廣大的宗教徒和善男信女引導到福建省現代化建設上來。[13]20他在浙江工作期間,不僅對引導宗教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貢獻、鼓勵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作出了系統論述,還對宗教方面所具有的某些道德規范功能給予了充分肯定。[4]264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 年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深刻總結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歷史經驗。2016 年4 月,他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從政治、法治、文化等角度闡釋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時代內涵,并提出了“支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1]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導”是對待宗教的正確態度

在對待和處理宗教問題上,主要存在三種態度和方法。一是“收”,認為宗教有百害而無一利,應嚴厲打擊宗教。二是“放”,認為宗教具有濟世安民的積極作用,應大力提倡。三是“躲”,認為凡是涉及宗教的問題和事務應盡量回避或保持中立,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煩。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黨的宗教工作歷史經驗和宗教發展客觀規律,創造性地提出“導”的宗教工作理念和宗教工作方法,強調做好黨的宗教工作、堅持好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就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準,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1]。這是黨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如何對待宗教的問題上作出如此清晰透徹的表述,是對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理論的創新發展,也是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重大貢獻?!皩А辈⒉皇亲審V大信教群眾放棄自己的信仰,而是引導宗教界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服務于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使宗教界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利用其中的積極因素為民族團結、祖國統一作貢獻。因此,要在對“導”的認識和方法上下功夫,形成彼此相互協調、雙向努力的良好局面。

六、法治思維:“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明確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目標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規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系”[1]。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政府對宗教事務的依法治理,對那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破壞活動、非法傳教活動,都需要依法堅決打擊。同時,要提高宗教工作部門人員執法意識,明確執法職責,有權執法的部門對涉及宗教事務的違法犯罪活動要敢于亮劍。要增強宗教團體、信教群眾和從事宗教活動的主體等對法律權威的自覺遵守與認同,形成良好的宗教法治環境,教育引導宗教界樹立法治意識,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做到自覺遵法守法。

(二)確立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原則

黨的宗教工作實踐經驗表明,如果宗教問題不能得到妥善處理,就會給社會發展帶來嚴重隱患。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國家主要依靠政策處理宗教問題。隨著國家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增強,黨和政府由加強對宗教活動的管理轉變為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并不是收緊政策限制宗教,而是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安定團結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2001 年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明確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主要內容和范圍:一方面,政府要依法管理宗教方面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和行為;另一方面,政府要對侵犯宗教界合法權益和正常宗教活動的行為進行依法管理。2014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遏制極端”,確立了“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14]的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基本原則。2017 年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將其納為重要條款,進一步細化了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七、底線思維:“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一)宗教領域安全是非傳統領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入新時代以來,宗教領域的風險日益成為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重要問題。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既能維護和鞏固經濟基礎,也能破壞和顛覆經濟基礎。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已經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宗教極端勢力得到有效遏制,但仍然存在不少挑戰,尤其是非傳統安全因素隱患更多。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從來沒有放棄對我國發動“意識形態戰”,往往借宗教之名煽動民族仇恨,制造社會動亂或培植聽命于他們的“小集團”,欲使其充當顛覆中國的政治工具?;ヂ摼W宗教現象也日益突出。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低約束性等特點攻擊黨的宗教政策,抹黑黨的形象。還有的以宗教名義在網絡上招搖撞騙,大斂不義之財。以上種種現象,如果不引起重視、不嚴加防范,將會給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這就要求我們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防范和化解宗教領域的風險。

(二)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在2021 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宗教工作面臨的復雜形勢,首次把宗教工作領域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觀范疇。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國家安全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這個重要論斷開創性地闡明了安全問題和國家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也從一定角度說明了做好宗教工作對于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意義。宗教功能的發揮主要是通過影響、控制信教群眾的思想和行為實現的,而敵對勢力利用宗教對我滲透,就是企圖利用宗教來發展、拉攏、控制信眾的思想和行為以達到顛覆中國的政治圖謀。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抵御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進行的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等相關工作。同時,在擴大宗教方面對外友好往來的過程中,我國宗教要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擴大,宗教界的國際交往也日益發展。在對外交往中,宗教界要用可信的事實向世界講好中國宗教故事,還要培養一批從事宗教方面國際活動的人才,加強對宗教界的教育引導,幫助他們正確區分對外友好往來和宗教滲透。

八、群眾思維:“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

(一)信教群眾是黨執政的重要群眾基礎

中國共產黨向來把廣大信教群眾看作我國的重要基本群眾,其著眼點在人而不在教。1982 年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明確指出,黨處理一切宗教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將全體信教和不信教群眾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這個共同目標上來”[15]60。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 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都是黨執政的群眾基礎”[10]264。宗教既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一種擁有大量信教群眾的社會實體。2018 年公布的《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顯示,我國信教群眾的人數已近2億[16]。由這樣一個數量龐大的信教群眾所構成的社會力量,必然是關系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觀上,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與宗教有神論是根本對立的,但在政治行動上,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與宗教有神論者可以結成為實現中國夢而團結奮斗的愛國統一戰線。因此,宗教界愛國人士和信教群眾始終是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需要聯合的對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最大限度團結信教群眾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打江山、守江山,是為了創造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生活,使包括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內的億萬人民的心聚攏在一起,過上美好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事業,必然也需要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作出積極貢獻。從歷史上來看,黨成立后不久就對團結宗教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認識。全面抗戰爆發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團結包括宗教界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1940 年1 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共產黨員不贊同唯心論,但可以在政治行動上同宗教徒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7]。1951 年2月,黨中央發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議要點》提出,必須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礎上將宗教界團結起來并加以教育。[18]1977 年9 月,鄧小平在會見來京參加國慶活動的海外華僑時指出,要把“宗教人士等等都更好地團結起來”[19]。1991 年1 月,江澤民在會見我國各宗教團體代表時提出,同宗教界的相處要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15]210的原則。2006 年7 月,胡錦濤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下使信教群眾“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20]。習近平在地方工作時也曾表示,團結廣大信教群眾既是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需要”,也是“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13]20的需要。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10]264,并強調尊重和保護信教群眾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不斷加強宗教工作中的黨群關系,同宗教界建立起深厚感情,進而使宗教界在社會發展、經濟繁榮中發揮積極作用。

(三)耐心細致做信教群眾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要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觸、多談心、多幫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1]。這些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群眾工作的思路和辦法開展宗教工作的鮮明特點,是對黨的宗教工作本質問題認識的深化,并且闡明了做信教群眾工作的具體路徑。做信教群眾工作,要求各級黨政領導特別是宗教管理部門的工作者,堅持不懈對信教群眾做好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政治覺悟,使他們認識到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支持鼓勵宗教界同黨和人民精誠合作,共同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的危害祖國和人民利益的破壞活動。同時,要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宗教界合法權益和正常的教務活動。對于一些地方出現的侵犯宗教界人士合法權益、干涉教職人員履行教務活動的現象要依法依規采取有效措施。而信教群眾也必須使各項宗教活動置于國家法律法規許可范圍之內,不得利用宗教干涉國家行政、司法和教育。此外,要善于同信教群眾交朋友。當涉及宗教方面問題時,要多接觸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當信教群眾出現思想認識問題時,要與他們多溝通。當廣大信教群眾和教職人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和重視,把“三多”工作方法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的八種思維相互聯系、相互交織、環環相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堅持辯證地認識和把握宗教工作所面臨的一系列新情況、新挑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思想,把八種思維方法貫穿于處理宗教問題、開展宗教工作全過程,不斷開辟宗教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歡
宗教界信教總書記
咸寧市召開宗教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會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培訓會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學校教育支持系統視角下信教大學生的理性回歸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總書記的告誠
“ 90后”大學生宗教信仰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
湖北宗教界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
新一代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問題探究
關于加強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思考——以濟南市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