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探析

2023-02-07 01:14泓,逯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內涵式誤區思政

王 泓,逯 遙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123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盵1]2019 年3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內涵式發展”[2]。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既是高質量發展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實踐,也是高質量發展在高校思政教學改革過程的集中體現。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就是整合內部資源、優化內部結構、協調內部要素、破除內部瓶頸、激發內生動力,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內在平衡,提升質量與效益,這是其本質意蘊所在。因此,推動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正確把握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方向,將高校思政課打造成高質量“金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

一、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意義

內涵式發展源于經濟學術語,相對于外延式發展在數量和規模上的粗放型量變擴張,內涵式發展更注重質量和效益的集約型質變提升,更側重于發展主體內在需求的滿足。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與社會主義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相呼應,與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相呼應,反映出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決定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保障,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基本要求。

(一)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模式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三個“關鍵”的重要論述[3],這是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實踐的基本遵循,也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1.“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4]這明確了推動發展實踐的根本保障?!爸袊厣鐣髁x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盵5]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發展實踐的關鍵。我們黨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做出過重要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諸多重要會議和文件中做出針對性部署,體現出黨對思政課建設的政治領導,為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實踐提供了根本保障。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完善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制度體系,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的教育合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教育氛圍,形成“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對于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各級黨委列入重要督辦,高校黨委納入黨建考核,黨政真抓實干、全面推動,落地有聲、執行見效,實則也是在具體行動中捍衛“兩個確立”和踐行“兩個維護”。

2.“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4],這一重要論述明確了推動發展實踐的重要地位。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教育“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6]。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正是落實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思政課不同于其他專業課,是具有特殊屬性的理論課、政治課和信仰課,在傳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全面提升政治覺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而言,提升課程質量和效益是本質,而立德樹人決定了其核心要義,因此在推動發展實踐過程中,必須理解核心要義,強調重要地位,才能確保正確的發展實踐方向,并以“大思政課”理念為指引拓展至其他專業教學和社會實踐教育中,最終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盵4]這一重要論述明確了推動發展實踐的重要前提。教師隊伍建設一直是思政課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的主觀意愿和創新能力是提升課程質量與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2],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教師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的持續發展方向,其中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分別從政治信仰、人文情懷、教學理念、視域眼界、師德師范、人格品質維度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其蘊含的教學之“術”與教學之“道”實則也是教學內容與形式發展創新的基礎。在高校推動發展實踐的過程中,必須重點關注這一前提,切實增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傳道授業解惑能力,才能實現思政課建設的提質增效,實現思政課教學的思想引領,實現思政課學習的入腦入心。

(二)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模式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基本要求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盵2]這四個關鍵詞準確勾勒出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供給側改革的核心特征,為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基本要求。

1.高校思政課要飽含思想性,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信仰課”。思想意識是人區別于動物的特質,人從事的類活動通過意識自覺存在,用馬克思的話說,即讓人成為真正的類存在物。[7]相對于理論而言,思想更為鮮活。思政課注重思想引領,引導道德品質,引導理想信念,引導正確“三觀”,最直觀體現出對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精準落實。思政課的思想性更加考驗教學設計和教師能力,教材具有思想性,教師具有思想性,教學也要具有思想性,才能于教書中實現育人,使學生逐漸具有思想性。換言之,思政課的思想性更強調思政課教師要引導學生過一種精神生活,而不僅僅是學術生活。思政課教師不能只做兜售知識的商人,要做思想的傳播者和“靈魂的工程師”。提高思政課的思想含量,才能讓學生的精神本性從生活的單純中成長和升華,激發探索真理的熱情,積蓄理想信仰的力量,培植使命擔當的精神,迸發實踐奉獻的動力,成長為合格的接班人,通過知識載體實現價值目的,這也是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最終價值目標。當然,黨的全面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是思政課的思想性必須堅持的基本遵循。

2.高校思政課要富含理論性,成為學生情感認同的“說理課”。思政課的政治引導不是簡單的政治宣傳,而是“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盵2]從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發展規律的視角理解,大學階段的思政課要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注重解決思想認同和理論認同問題,著力于對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和塑造。大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期,學生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而是具有發展自身高階思維的強烈需求。思政課的“說理”,可以激發學生的理論興趣,鍛煉學生的理論思維,進而形成主流意識形態,發展創新思辨能力。理論性是內涵式發展之基,提高思政課的理論性,需要在教材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適度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經典理論以及其他學科的理論資源,還要結合學生的需求特點,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展現。

3.高校思政課要充滿親和力,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的“樂學課”。內涵式發展重在解決內在需求,作為課程主體的學生即是“現實的個人”,如果高校思政課不關心學生的現實需求,學生就不會真心喜愛思政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學生關注的、有疑惑的問題其實也就幾大類,要把這些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實和道理一條條講清楚?!盵2]提升高校思政課的親和力,教學內容和形式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特點,不同類型高校和不同專業學生要有所區分,貼近學生的生活閱歷和學習經歷,讓學生熱衷于參與體驗和理解思考,遵循新時代學生的成長規律,契合其認知特點和接受習慣,提升其主動體驗和主觀思考的能動值,讓親和力成為內涵式發展之本。

4.高校思政課要具有針對性,成為學生畢生難忘的“真實課”。高校思政課如果只講授抽象概念,不回應時代問題,就會成為學生眼中的“虛課”。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針對性,要充分開展創造性教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運用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和問題分析方法,抓住重點和難點,闡明內涵和規律,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深刻具體,提升獲得感,把課講實、講深、講透、講活。首先要回應歷史進程問題。結合近代救亡圖存歷史和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深刻領悟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8]。其次要回應時代熱點問題。結合國內外發展格局和社會發展現實,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再次要回應普遍關注問題。關注即重點,造成學生疑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各種社會思潮的眾聲喧嘩,“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辯證認識、理性分析現實問題,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對社會假惡丑現象的批判中弘揚真善美”[2],進一步提升思辨能力。最后要回應青年發展問題。青年的發展問題本身也構成時代問題。培養學生敏銳的思潮辨別力、準確的政治判斷力、堅定的政治定力,本質是精神思想內生需求的進一步滿足,這也是回應內涵式發展的最終價值目標。提升高校思政課的針對性,使教材體系的相對抽象向教學體系的針對具體合理轉化,借助多樣化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拓展“大思政課”育人模式,實現思政課的提質增效,這構成了內涵式發展之道。

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要深刻理解基本遵循,落實基本要求,探索實踐路徑,同時也要明晰和規避發展誤區,避免偏離內涵式發展軌道,影響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重數量輕質量的落實執行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推動工作的“虛而不實”,表現出以下一種或幾種形式:雖然高舉內涵式發展大旗,卻缺乏系統性、精準化的頂層設計,推動措施零星碎片化,單純看重粗放“創新”,缺少科學考核評價,調研訪查走過場,流于表面,看重形式、不求質量。此類誤區會助長“虛浮”之風,消磨團隊積極性,影響思政教師的成就感和學生的獲得感,不僅影響發展效果,還會浪費教育資源。誤區原因主要是對教育根本任務的認識不足,對內涵式發展的理解不深,對關鍵課程地位的把握不夠,背離了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實踐要求和價值目標,沒有平衡好優化內在要素結構和利用外在發展條件的關系。避免此類誤區,需要高?!爸笓]部”增加認識的高度和深度,提高頂層設計能力,完善評價體系和保障機制,真抓實干,當然也需要各級黨委的督導推動。

(二)重科研輕教學的教師導向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對科研的“重視失衡”,包括在思政教師工作和考核中對科研能力的過度要求,甚至出現“科研成果到位,不用教學”的過激聲音,也包括在思政專業研究生畢業時對科研成果的過度考核,甚至屢次出現因為過重的科研成果壓力而放棄畢業的現實案例。誠然,合理提升思政科研能力有助于提升思政教學能力,但是過度重視科研勢必會擠占提升教學能力的時間和精力,影響現任思政教師和潛在思政教師的積極性。誤區原因主要是源于外在科研任務的壓力以及過分比較和依賴科研成果的不良風氣。避免誤區,需要高校適度優化思政學科科研與教學的重視程度,達到合理平衡,當然也需要共同維護學術的清新風氣,消除攀比的不良傾向。

(三)重覆蓋輕主導的課程建設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課程設置的“失范失聯”,具體表現在:一是其他專業落實課程思政的“失范”,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方面缺乏規范性;二是思政學科內部課程的“失聯”,課程各自為戰,橫向無張力、縱向缺深度,缺少統一協作,無法形成育人合力。此類誤區容易造成思政課程的理論不強、深度不夠、目標不準,造成思政課程的內容重復、高度不夠、主線缺失,既影響教師備課和教學的效率,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疑惑,偏離內涵式發展的價值目標。誤區原因主要是思政關鍵課程的主導作用缺失,課程間的協同機制不夠完善。避免誤區,需要高校深化對于關鍵課程的認識,完善課程橫向配合與縱向銜接相結合的內涵式發展教學機制,科學優化內部結構,合理調配內部資源,營造齊心協力的課程建設氛圍,在“主導”與“協同”中發揮思政育人的高質量效能。

(四)重形式輕內容的教學設計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教學形式的“華而不實”,具體表現在:一是過分注重學生的“想要”,通過教學形式的“有趣”、“好玩”提升課程吸引力,提升學生“抬頭率”,而忽視學生的“需要”,即趣味性、理論性和思想性的有機結合。此類誤區容易造成課程的思想空虛和理論空泛,且任由發展會形成教師的群體效應和行為習慣,不利于推動發展實踐;二是過分利用豐富多樣的信息手段,對學生進行信息轟炸,使學生被動接受和疲于接受,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入腦入心更無從談起。此類誤區容易造成學生的感官體驗疲勞,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偏離教學設計的效果預期。誤區原因主要還是對于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理解不夠深刻,對提升思政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理解不夠準確。避免誤區,需要在思政教學體系改革優化的過程中,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實踐要求,從課程的價值目標出發,從學生的需求特點出發,設計教學形式,甄選信息工具,科學適度“包裝”教學,使形式的作用服務于內容,提升學生思想和理論的獲得感。

(五)重過程輕結果的實踐教學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實踐教學的“有而不?!?,具體表現為實踐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多以體驗感悟為主,缺乏參與或服務類教學實踐模式,缺少由“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初步嘗試過程,或者即使有行為實踐,缺少通過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融會貫通而實現的思想升華,缺少通過實踐感悟與思想升華反復交替而實現的行為養成,同時實踐評價多以教師為主,欠缺多元的評價體系,如學生互評和社會點評。此類誤區主要會弱化實踐教學對于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價值。誤區原因主要是實踐教學缺乏專業的整體規劃、層次設計和效果評估,沒有廣泛形成學校與社會的教育合力。避免誤區,還是要在實踐教學改革創新上下功夫,提升實踐教學的功能性作用,完善教學設計和效果評估。當然,提升實踐教學效果還需要社會力量的關注和支持。

(六)重分值輕實質的考核評價誤區

此類誤區集中體現為考核評價體系的“泛而不精”,具體表現為思政教師考核評價項目雖全面而具體,卻缺少能夠精準推動發展實踐的項目內容,思政課評價側重于關注課堂效果,欠缺價值評判,側重于聚焦學生成績的短期效果,缺少學生成長過程的長期評價。此類誤區容易造成考核評價項目對課程建設的意識引領欠缺,不利于激發教師的能動性,使思政教師更關注課堂的吸引效果和課程的短期效應,忽視課堂的價值目標和課程的長期效益。誤區原因主要是沒有充分理解和發揮考核評價體系對于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積極作用,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體系創新。避免誤區,需要高校提高認識,結合實際需求推陳出新,結合跟蹤調研持續優化,切實發揮出考核評價體系的推動作用。

三、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實施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盵1]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動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障,作為培養“堪當時代重任接班人”的重要陣地,高校必須與黨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來整體把穩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方向,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二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極端重要位置,高校黨委頂層設計精準化,主要領導帶頭推動,明確責任、理清思路、從嚴管理、科學治理,形成合力,營造發展實踐的優良氛圍。三是全面把握黨對課程意識形態的領導權,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推動黨的最新理論成果進課程,強化政治引領和思想引領,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和傳播,“教育引導青年正確認識世界,全面了解國情,把握時代大勢”[9]。

高校黨委作為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頂層設計的指揮部和掌舵人,要精準化統籌布局。一是精準定位課程。高校黨委要將推動發展實踐納入學校整體規劃,達成廣泛共識,凸顯思政課的“第一課程”和“核心課程”重要地位,把思政學科列為重點學科,齊心協力抓好學科建設。二是精準定位目標。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接班人”是高校的重大責任,高校必須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的成長規律,精準定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并貫穿于學科建設和綜合管理各體系,融入到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各環節,融入到校園文化和社會活動各領域。三是精準定位措施。高校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供給側改革,明確推動發展實踐的具體保障措施,切實落實科研、教學、實踐等方面學科建設的政策保障措施,切實落實課堂、網絡、活動等方面教學支撐的體系建設措施,切實落實培訓、評優、評聘、激勵等方面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需求措施,切實落實資源、環境、服務等方面學生教育的優質需求措施。四是精準定位責任。依據《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高校黨委要明確推進發展實踐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完善各部門共抓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治理制度,確保信息自由流動和溝通雙向互動,主體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事,責任人深入一線、強化推進,推進效果跟蹤反饋、閉環管理,落實好從嚴管理和科學治理協調統一的執行要求。

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根本前提下,為推動發展實踐和破解發展誤區,在具體實施路徑上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依循職業發展過程,鍛造高質量教師隊伍

“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盵2]建設高素質的思政教師隊伍,需要依循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一是嚴把教師“入口關”。近幾年,各高校均在積極補充思政師資力量,大量聘用青年教師,促成剛畢業的博、碩士研究生進入思政教師隊伍。招聘過程要高標準、嚴要求,甄選政治過硬、思想端正、理論扎實、師德優良的高素質人才,確保新鮮血液的質量。二是完善能力“升級站”。強化新進教師的入職崗前培訓,強化在職教師的能力提升培訓,“分區域、分學科專業領域開展經常性的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10],優化科研與教學的考核激勵導向,鼓勵思政課教師參與各類教學技能比賽,創建助力青年教師教學提升的“工作坊”、“專家團”,鼓勵掛職鍛煉,關注國情、社情和民情,提升社會服務和實踐能力,結合內在需求特點,采用不同形式的有效途徑,使教師隊伍質量提升到“六個要”標準。三是重視上游“活水源”。高校既是優秀思政教師的需求方,也是供給方。尤其是具有思政專業碩博學位培養資格的高校,一定要夯實學生理論基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畢業考核適度關注科研成果,增加關注理論和教學能力,提升思政教師源頭活水的質量,以此破解重科研輕教學的誤區。

(二)把握思政課程基礎環節,豐富主渠道教學內容

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破解重覆蓋輕主導誤區的關鍵,牢記思政課程根基始終繞不開“內容為王”,豐富教學內容是推動發展實踐的基礎核心?;诟咝K颊滩膬热蒹w系規劃,豐富內容需要進一步融入經典與現實。首先是經典,要具有歷史厚重感。一是融入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解揭示發展規律的普遍真理,理解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加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的理解,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歷程的認識,培育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二是融入紅色經典。紅色經典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資源,包括多種形式的文化藝術,體現革命奮斗的偉大精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應成為新時代思政課的重要特征,以此增強學生的歷史自信,引領學生的思想價值,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三是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和文化基因,能夠滋養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通過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助力思政課教學語境的融會貫通,幫助學生開拓思想視野、提升個人修養、堅定文化自信。其次是現實,要具有時代敏感性。一是融入身邊事。如組織討論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融入國家事。如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深入解讀時事政策背景歷程,引導學生全面關心國事和社會發展。三是融入世界事。如俄烏沖突動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展等,客觀闡述國際發展形勢趨勢,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格局。此外,充分發揮課程內容價值效果,需要從思想上影響學生,從理論上打動學生,從視角上貼近學生,從形式上引導學生。

(三)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模式的現代化網絡化

推動發展實踐,必須在教學模式上創新思維、改良效能,通常包括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借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使用創造性的教學方式。一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要求思政課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特點、內容安排和授課目標,合理綜合運用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互動式、專題式、分眾式等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提升課程效果。二是借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順應時代發展和技術革新,廣泛使用微信、微博、微視頻、自媒體、融媒體、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助推思政教學已成為必然趨勢,甚至虛擬現實教學、智慧課堂建設等新興模式也已經納入教學改革創新使用范圍。三是使用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專家講壇、專題講座、校園活動等形式,拓展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此外,教學模式創新需要在滿足內在需求、解決具體問題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甄選搭配,不斷探索能夠推動自身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的方法路徑,破解重形式輕內容的誤區。

(四)發揮思政教學聯動教育功能,形成大思政協同效應

推動發展實踐還要充分理解“大思政課”育人理念,注重其他專業課程思政、校園思政文化、社會實踐活動的聯動教育功能創新建設,發揮協同育人效應。一是與課程思政的協同。思政課應充分發揮出關鍵課程的重要作用,體現主導地位,與其他專業課程共同探索形成科學合理、具有高度深度的建設規范,實現課程的自然融合,提升協同育人效應。二是與校園文化的協同。高校黨委應發揮指揮官的作用,統籌布局校園思政文化建設,通過校園廣播、校園報紙、校園展館、校園環境等方式全方位覆蓋學生的學習、生活,潛移默化地發揮思政育人作用。三是與社會實踐的協同。按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社會實踐是一種主要的實踐教學方式,目前采用較多的是統一參觀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或組織紅色旅游。此外,從發揮學生自主實踐能動性的角度,還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助學助貧等活動,通過參與式的體驗教學,形成學生自發的思政感悟,部分職業教育高??梢越Y合教育特點和優勢,組織學生參加蘊含思政教育意義的實訓實習活動,發揮社會實踐協同育人功能,做好高校與社會的有效銜接,破解重過程輕結果的實踐教學誤區。

(五)圍繞多維考核視角,完善科學性評價體系

推動發展實踐,必須建立多維考核評價體系,以達到提升質量與效益的目的,破解重分值輕實質的誤區。一是要勇于建立頂層設計和聯合推動的自我考核評價體系,明確主體責任和協同責任,明確責任主體,制定推動發展的項目表、進度條和排名榜,以責任制定考核項,以效果評價完成度,定期考核評價相關責任部門和相關責任人的工作情況,以實現精準推動。二是完善教學動態考核評價體系,聚焦思政課教學目標、方法、載體、效果等方面,設置動態觀測點,形成可量化、可檢測、可評價的考核指標,設定專業考評人員,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創建科學化評價模式,及時動態反映教學狀況,提供問題預警,協助整改和優化,助力打造思政“金課”。三是完善教師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健全個人自評、學生評教、同事互評、督導點評的基礎考評方式,合理平衡科研與教學的考核導向,增加個性化的正向考評指標,如反映課堂教學能力的教學技能比賽獲獎加分項,反映實踐教學能力的學生實踐比賽指導加分項,反映“傳幫帶”效果的青年教師培養指導加分項,將評價結果與評聘、績效、津貼、福利等政策掛鉤,激發隊伍共同提升教學質量的能動性與創造力。四是完善學生立體考核評價體系,這是從目標結果視角直觀反映推動效果,故此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要考察學生的認知認同,還要考察其價值認同與行為認同,在堅持以班級同學、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或班主任為主體評價的基礎上,要實現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的結合、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的配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綜合、知識性評價與價值性評價的融合,跟蹤評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實踐能力。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是社會主義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關鍵課程地位、堅持師資隊伍建設是基本遵循,持續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是基本要求,鍛造高質量教師隊伍、豐富主渠道教學內容、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形成大思政協同效應、完善科學性評價體系是推動發展實踐和破解發展誤區的實施理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高校高質量發展現狀,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實現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此外,高校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還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激活社會“大課堂”,匯聚全社會育人“大能量”[11],合理利用各方資源,以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合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內涵式誤區思政
搶抓機遇 乘勢而上 推動新時代樂山市縣黨校內涵式發展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內涵式發展:“育新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冬季洗澡的誤區
三角恒等變換中的誤區警示
2018年理財,要警惕這些誤區
冬病夏治走出誤區才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