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

2023-02-07 01:19
學術研究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中國式中華民族現代化

殷 倩

一、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邏輯關系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雹倭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 年10 月16 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21 頁。而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從統一認識到治國理政戰略部署及落實,到理論的創獲,再到成為大眾行為遵循,都離不開大眾情感認同。情感是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產物,既作用于個人的思想與行為,也影響國家、民族、政黨和社會的發展。從情感維度展開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應當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②陳金龍:《中國共產黨第三個“歷史決議”的情感意蘊》,《江蘇社會科學》2022 年第1 期。這也是由其情感維度所蘊含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及理論邏輯所決定的。

(一)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歷史邏輯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蘊含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輝煌的民族情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從1840 年鴉片戰爭至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拯救民族危亡及實現民族復興,中國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實現現代化,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國窮民弱,任人宰割,中國探索現代化的進程屢屢被打斷。1921 年,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即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初心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向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中國國情,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現代化道路探索結合起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越來越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情感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開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惠及人口最多、規模體量最大的小康社會,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跨越。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基本特征、本質要求、戰略安排等進行了系統性論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重點進行了具體部署,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更加系牢了中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情感紐帶。

(二)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現實邏輯

近代以來,以現代化探索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所累積的家國意識和民族情懷,成為今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最堅實的精神基礎;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歷史使命和戰略部署,內在地包含著推動目標導向及策略認同的現實訴求,不斷促進大眾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關聯及生動體驗。面對這一現實,當前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宣傳教育方式和敘事方式不能停留于宏大敘事及策略表達,還要更加注重沉浸式、互動式、分眾化、對象化的宣傳教育,從情感涵育的角度進行價值塑造,力爭達到精準、精細、精致、精到效果,挖掘“述情力”。尤其是國內外經濟形勢更趨復雜,現實情況疊加新媒體環境下虛擬集成的交往形態,使得個體情感要么“多情”“表演”的交往方式大行其道,要么“去情”“焦慮”的心理體驗泛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情感疏離。與此同時,智媒和網絡時代又凸顯中國人“重情”的族群文化特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激發全民族動力活力,更需要來自上層建筑的“道始于情”“政以正情”的情感引領,將其轉化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強大動力。

(三)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理論邏輯

目前國內對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的相關論文成果頗豐。以中國知網為例,截至2023 年10 月底,輸入“中國式現代化”,以“篇名”檢索,顯示相關論文22292 篇;以“主題”檢索,顯示相關論文18856 篇;以“關鍵詞”檢索,顯示相關論文9190 篇。從數量上看,2021 年下半年增量顯著;從論題上看,主要集中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基本特征、基本內涵、內在機理、世界歷史意義以及與其他主題的關聯系列等問題。但整體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歷史情境、社會心態等研究較少,缺乏“人”“情”滋潤的理論闡釋,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情感”研究不足,不能很好應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沉積下來的“現代性”“去情化危機”,長此以往容易導致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內在機理和大眾認同內在機制的協調程度不高。本文嘗試闡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即從性質上看,是中國共產黨以民族之情、人民之情等情感驅動帶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主體性行為;從內容上看,其內在地蘊含了對歷史、對人民等豐富的情感表征;從發生機制上看,其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策略為情感敘事載體,形成與大眾的情感聯結;從目標上看,能夠推動學界重視情感培育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建設和實踐推動的探索,為中國式現代化認同機制提供更多學理支撐。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

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發展是中國現代化進程內生性演化的結果,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及其歷史進程的尊崇,源自中華民族5000 年文明史的精神滋養,體現了對中國現代化的實踐探索,表達了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關照,融入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情感回應之中,也體現在激發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傳承中華文明深厚底蘊的民族擔當之中。

(一)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有機統一,飽含了對歷史的尊崇之情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追求,同時也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和豐富的歷史性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薄拔覀兯七M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第367 頁。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了基于實踐探索的歷史主動,飽含著對歷史的尊崇之情。

“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再向知識社會和更高階段社會轉型的過程?!雹诙≈緞?、熊凱:《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四重邏輯:基于中西方現代化的比較》,《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 年第2期。其作為世界性現象,涵蓋著經濟發展、科技革命和制度變革,是人類文明的深刻變化和系統變遷,集中體現了世界各國各民族對文明進步和發展的追求的必然趨勢。在這一社會發展規律之下,舊的文明形態必然最終被新的文明形態所取代,呈現出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態勢。傳統中國的歷史進程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所打斷,中國正是在這一被動狀態下開啟現代化道路的探索。隨著對西方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和認識的深入,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即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的文明狀態,但實現這一進程的具體路徑不是唯一的,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必須遵循自己的民族歷史因素,具有中國特色。

可見,中國式現代化正是在與西方現代化所形成的現代文明形態的比較下,熔鑄于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清醒,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基于實踐探索的歷史主動,超越了西方固化衰敗的現代化模式,開創出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批判和超越中更深層次地展現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歷史尊崇。

(二)中國式現代化堅守人民性的本質屬性,彰顯了對人民的敬重之情

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主體性為動力源泉,回應了中國式現代化“依靠誰”的重要命題,中國式現代化著力于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回答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了誰”的重要命題,實現了尊重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的實踐歷史地位和尊重人民的價值主體地位的有機統一,熔鑄了敬重之情的現實路徑和價值邏輯,從而奠定了對人民敬重之情的根本基礎。

一方面,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地位以及創造偉力形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樣態。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群眾為活動主體,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依靠人民群眾成就了歷史偉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亟需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創舉,不可能停留在理論上的應然性研討,更需要在實踐層面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使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獲得人民群眾源源不斷的支持。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雹邸读暯秸勚螄碚返?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27 頁。

同時,中國式現代化著力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并由此鏈接了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與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現實路徑,從而建構了對人民敬重之情的內在機理和價值邏輯?!豆伯a黨宣言》對共產主義作了科學揭示,但共產主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之上,這個基礎就是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下的共同富裕。因此,遵循著從“人民享有”到“人民滿意”再到“人民支持”的認同邏輯,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現實路徑,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價值旨歸,彰顯了對人民的敬重之情。

(三)中國式現代化以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指向,飽含著對民族的擔當之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一、權利和責任統一?!雹芰暯剑骸对谌珖箵粜鹿诜窝滓咔楸碚么髸系闹v話》,《求是》2020 年第20 期。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沃土,以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夙愿為目標指向,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追求,強調現代化實踐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通,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相貫通,飽含著深厚的民族擔當之情。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雹佟读暯秸勚螄碚返?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第312 頁。但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中,西方資本主義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文明和現代化的唯一“典范”。中華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他者,長期被西方社會拒斥。因此,在中國探究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歷史中,中西之間、新舊之間的沖突、糾纏始終伴隨著現代化的整個進程。而中西、新舊間的張力與矛盾焦點,又往往聚集在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取舍問題上。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以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更是直面西方話語霸權的窠臼與偏見,從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兩個維度,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對中華民族文化基因進行發掘,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傳統文化精華貫通,在“自信自立”的基礎上堅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在理論上,中國式現代化強調扎根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傳統與文明積淀。在實踐上,中國式現代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走了西方幾百年的路。在世界歷史上,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守正創新,秉持開放包容,建設超越文明隔閡論、文明沖突論和文明優越論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維護人類長遠利益、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價值,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

三、自覺拓展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情感維度

綜上所述,在多維視角的語境下,中國式現代化在歷史規律、人民信仰、民族擔當等層面都發生了深刻而顯著的變化,總體上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意蘊。但在現實世界,中國式現代化面對的是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需要聚焦于人的生活世界,在多元的社會情感交融匯聚中尋求思想上的共鳴、情感上的共振,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認同基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下達成心意相通,有效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掌握群眾”的本領,持續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共情體系。

第一,強化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的“述情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深入研習其中所蘊含的情感維度,體認其情感表征、歷史文化邏輯,將其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中,從而提高中國式現代化對大眾生活體驗和社會情感的回應提煉、表達分享、引領能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的“共情力”。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還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足民族近現代歷史,立足黨的探索,從歷史的生動鮮活的事例中敘述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感受近代以來中國的苦難輝煌,認識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風云激蕩道路的正確性、擔當性,從這些歷史中弄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強化“述情力”,提升“共情力”,凝聚共識,堅定中國式現代化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系統梳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民情懷與情感資源。中國共產黨一直重視敘事“情感”表達。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到“群眾路線”,從“軍民魚水情”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到“人民至上”,理論上的傳承和認知有其歷史演進過程,但人民情懷始終是貫穿于整個歷史過程的主線。實踐證明,若沒有人民情懷的滋養,黨的初心使命容易幻化為空洞的理論,黨的群眾路線也容易淪為脆弱的教條。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高度進行“情感認同”,這些情感資源的系統表達,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我們要加以梳理和挖掘,“情理相融”地探索其情感認同的情感聯結,“入情入理”地解釋中國式現代化的“合情合理”,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認同機制的“通情達理”提供更多學理支撐。

第三,深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情感維度的現實基礎。當今時代信息科技發達、新媒體盛行。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個“情感”外放的時代,又是一個感情泛濫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真情”匱乏的時代,包括抖音、快手在內的App 呈現歌舞喧囂,難掩個體內心中的焦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選擇,正在日益給人們帶來更多“確定”的期待與希望,有力緩解了當前焦慮的社會心態。我們必須從其情感維度,梳理中國式現代化演進的歷史邏輯和文化動因、情感屬性和實踐表征,積極回應新時代情感訴求,搭建與大眾的情感聯結,“入情入理”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構建整體性的解釋框架,“通情達理”地探索中國共產黨的情感表達。

綜上,中國式現代化源自中華民族文明史的精神滋養,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面臨的現實問題的反思回答,蘊含著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關照、目標指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情感取向和表達,即客觀地表現為:對歷史的敬畏之情、對人民的敬重之情、對民族的擔當之情。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情感維度,有效引導民眾的政治認同和情感共鳴,既是一個需要深入開展、持續進行的時代課題,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賦予當代人的歷史責任。我們需要不斷豐富實踐基礎上的情感資源和情感表達,在多元的社會情感交融匯聚中尋求思想上的共鳴、情感的共振,遵循“價值引領——理性籌劃——情感培育”,從而實現“情”“理”交融、“理”深“情”長,使“同情共鳴”產生的心理情感,持續強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共情體系,不斷厚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情感基礎,集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之力。

猜你喜歡
中國式中華民族現代化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