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記憶與文化認同:對文山“三月三”節的文化人類學解讀

2023-02-07 01:24王倩倩
民族藝林 2023年4期
關鍵詞:三月三文山壯族

王倩倩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81)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文山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地處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上,是云南走向大海、溝通東亞、南亞的交通樞紐,形成了內陸開放高地和西部大開發的文化走廊,有著強大的文旅資源優勢。文山州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承載著多個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并且通過這個節日,人們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尊重和傳承多元的民族文化,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文化多樣性?!皞鹘y節日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的產物,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傳承載體。保護、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節日文化,一定程度上關系著國家文明脈絡的延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社會發展的和諧?!盵1]文山州“三月三”節通過各族同胞的廣泛參與,增進了情感溝通,傳播了優秀民族文化,振奮了民族精神,也在各族人民生活實踐中不斷豐富著節日文化的內涵。通過民族節日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向上向善的社會風氣,推進新時代文明發展實踐。本文通過梳理文山“三月三”節日發展的歷史脈絡,挖掘各民族集體記憶的構建方式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并從文化人類學視角探索“三月三”節所構建的豐富多元的文化空間和民族精神世界,挖掘傳統民族節日深厚的文化內涵。

一、“三月三”節發展源流及其對民族集體記憶的構建

文山“三月三”節集中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下的民族傳統,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長期積累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展現了各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歷史觀、團結奮進的民族觀以及各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觀。文山州有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從中孕育出燦爛多姿的民族文化。文山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毗鄰曲靖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與越南接壤,東與廣西百色交界,被喻為“滇桂走廊”。全境地勢較高,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風光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段纳矫缱濉芬粫涊d:“全州轄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廣南、富寧8 個縣102 個鄉鎮,居住著漢、壯、苗、彝、瑤、回、傣、布依、白、蒙古、仡佬共11 個民族?!盵2]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孕育了文山地區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傳統和民俗風情,民族文化燦爛多姿。文山有“歌?!敝Q,能歌善舞的文山人民從田野勞作、日常生活中獲取的靈感,通過藝術加工創作出優美的詩歌,與其他民間習俗一起構成了節日內容,這一文化傳統是文山地區人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留下了多民族共同的絲路文化印記?!叭氯惫澥菈炎宓膫鹘y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集體記憶的構建密切相關?!叭氯惫澰趬炎迳鐣钪芯哂猩詈竦臍v史文化背景,成為民族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通過世代相傳的慶?;顒?、歌曲、舞蹈等,壯族人民將自己的歷史、傳統和價值觀融入了節日之中。這些元素的傳承不僅豐富了節日的內涵,還為民族集體記憶的傳承和構建提供了實質性的載體?!叭氯惫澗哂兄卮蟮南笳饕饬x,代表著壯族人民的團結、希望、繁榮和文化認同。在這一節日中,人們穿著傳統服飾,表演傳統舞蹈,歌唱傳統歌曲,通過這些文化符號,壯族人民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情感共鳴,進而鞏固了民族集體記憶。隨著社會的演變,現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三月三”節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大。雖然節日的慶祝方式有所變化,但核心的文化元素和意義仍在延續。同時,一些現代化的活動和媒體通過對這一節日的傳承和弘揚,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進來?!叭氯惫澋陌l展源流與壯族社區的歷史、文化聯系緊密,成為民族集體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世代傳承,延續了壯族人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和情感連接。

“三月三”節起源于古代壯族人民的農耕文化傳統,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農歷三月三,又稱“上巳節”“三月歌圩”“三月三歌節”,它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古時稱農歷三月初三為“上巳日”,這是先秦時期已有的習俗傳統,在這個時節適合人們出門踏青,青年男女外出相會,對唱山歌表達情誼?!讹L俗通》云:“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于水上盥潔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盵3]“上巳日”是民間祈福免災的重要活動日,有著“除兇去疾”“熏香草沐浴”的禮儀風俗?!吧纤热铡逼陂g,人們來到水邊沐浴,洗滌塵垢,禳災祈福。東晉南朝時期,“上巳日”原有的節日意義發生了變化,其沐浴禳災祈福的內涵淡化和消隱,逐漸轉變為水邊游樂為主的禮俗活動?!叭氯?,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盵4]古人在蜿蜒流動的溪水旁舉杯暢飲,盡興歡愉,使這一節日增加了踏青和臨水宴賓的傳統活動項目。另有民間傳說中認為農歷三月三鬼神出沒,因而每逢夜幕降臨,家家戶戶在房間放鞭炮驅鬼,祈求平安吉祥。此外,“三月三”春季沐浴習俗也與“雩”這種民間活動聯系在一起。所謂“雩”,即儒教祈雨之禮。相傳,“三月三”是黃帝誕辰,因而有在當日紀念黃帝的風俗,并逐漸發展成一種較為普遍的民間傳統的習俗。漢朝時統治者將“上巳日”設置為法定的節日,并以“水濱祓禊”為主要內容,由此,“上巳日”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習俗轉化為法定節日,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傳承延續下來。漢代的“上巳節”已成為一種全民性的節日,除了貴族階層外,普通民眾也參與到這項活動之中,形成了熱鬧非凡的景象?!叭氯痹诤笫赖陌l展演變中,其內涵在不斷豐富拓展,不斷有新的節日活動和文化元素融入進來,成為節俗文化新的生長點。魏晉以來,“上巳日”改稱“三月三”,節期固定為農歷三月初三,歷代沿襲此節日稱謂,“三月三”逐漸演化成了各民族民眾在水邊宴飲賓客、賦詩助興、外出踏青游春的節日,節俗向娛樂化方向發展,改變了漢代以來原有的“上巳日”節日面貌。至唐代,“三月三”中的宴飲習俗走向制度化,還增加了泛舟、競渡、競射等民間活動,拓展了節日的活動空間。中唐時期詩人呂溫的《三月三日茶宴序》篇云:“三月三日,上巳禊飲之日也。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盵4]唐人宴飲“以茶代酒”,從而將飲酒習俗轉化為飲茶習俗?!叭氯币蚴艿浇y治階級的重視,在唐代盛況空前,大量的新的節俗形式也不斷涌現,極大地豐富了“三月三”節日的內容。與此同時,由于“三月三”節俗中傳統習俗的落伍與新節俗的不穩定因素存在,這一節日活動也逐漸由繁盛走向了衰敗。宋代,“三月三”開始走向衰落,與其相關文獻記載、民間節日活動也愈來愈少,隨著官方重視度的下降,這一節日由全民參與的節日轉化為民間偶然舉行的修禊活動,呈現出由全民性的節日向地方性的節日演變的趨勢,在中華傳統節日中的地位明顯下降,有研究表示,“‘三月三’逐漸退出中原地區,少數民族雖有所保留,但節俗分化且地方性色彩明顯?!盵5]梳理“三月三”的發展流變,可以發現其與人們的生活傳統和地方政策有著緊密的聯系。

云南文山州的“三月三”節日內涵深厚,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和鮮明的地方性民族文化特點?!叭氯辈粌H是當地壯族人民精神情感傳承的重要載體,還是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共享的文化節日,成為維系民族團結、文化認同和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共同構建了多民族集體的歷史記憶?!叭氯惫潅鹘y習俗源遠流長,作為文山地區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其中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在節日期間歌會十分盛行?!案枸住笔钱數孛耖g傳統的文化活動,而“歌圩”傳統風俗的特定形式更是與當地民族的“能歌善舞”民族特點密切相關?!叭氯惫澣掌陂g的民間習俗也寄托了人們祈求平安、風調雨順的美好祝愿。每逢“三月三”來臨,文山壯鄉會舉行民歌集會、趕花街等民間活動,載歌載舞歡度佳節,故而又有“三月三花街節”之稱。除了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外,“三月三”節日也與各種神話傳說產生聯系,豐富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在文山地區流傳著多種多樣與“三月三”相關的民間傳說,如“歌仙”劉三姐的故事、“狐仙”的故事、“歌圩”山會的故事等,現今我們很難去考證這些傳說故事,但從古代文獻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發現,早在宋代時壯族就已流行著“歌圩”的傳統習俗。宋代《太平寰宇記》載:“壯人于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盵6]由此可知,壯族傳統的歌節“三月三”與民間山會活動有關,是民間興盛的集會,男女盛裝出席,共同構建了民族集體記憶。

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民族節日保護工作的推進,“三月三”節作為文山州獨特的地域文化節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逐漸得到社區和地方政府的重視,發展成為全州舉行的民族節日。2015 年4 月22 日,文山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將壯族“三月三”節設立為全州民族節。這一舉措有助于弘揚和傳承壯族豐富的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壯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理解和合作?!叭氯泵褡骞澋脑O立不僅有助于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也為地區的文化多樣性、旅游和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叭氯惫澆粌H是文山地區地方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為展現中國多民族精神風貌和國際形象提供了舞臺,構建了新時代民族歷史記憶。在新時代,“三月三”節日文化活動的舉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促進民族團結、展示民族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三月三”節食俗傳統與文化認同

“三月三”節是多民族共同創造,也是體現民族認同的重要內容?!叭氯惫澲械氖乘孜幕瘋鹘y和相關的民俗活動擴展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著重大的社會意義。傳統節日的慶?;顒雍拖嚓P的食俗文化傳統能夠加強人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同時通過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推動文化的傳承,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多元發展?!叭氯惫澋氖乘讉鹘y和文化認同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家庭和社會的關懷,弘揚了民間文化和鄉土風情。通過食物的準備、儀式的舉行以及家人的聚會,人們在這個節日中傳承了正確的價值觀,強化了情感紐帶的聯結,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期盼。

糯米在“三月三”節的慶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三月三”節期間,人們會舉辦糯米飯宴。這種宴席通常包括豐富的糯米食品,如糯米團子、糯米飯、糯米糍等。參與者可以品嘗各種美味的糯米食物,并通過宴席加強聯系和交流?!叭氯惫澩ㄟ^糯米食物、儀式和習俗,深刻地反映了人們對于自然和家庭的尊敬與關懷,以及對人生的祈愿。文山州以壯侗語族和苗瑤語族為主,這些民族是稻作民族,有著獨特的稻作文化傳統,人們以稻米為主要食材,糯米是人們待客和過節的佳肴,是節日食俗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三月三”節日期間,人們會舉行各種慶?;顒?,其中就包括食用糯米制作的傳統食品?!鞍僭阶鳛槟戏焦爬厦褡宓姆悍Q,分布的地域是相當寬闊的,從東南沿海到西南地區,都有百越文化的遺存。通過文獻記載與考古資料的相互印證,足以證明從上古開始,就有眾多的南方土著民族雜居于此,先民們就在這個廣袤的區域內棲息繁衍,遷徙交流,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諸多的少數民族?!盵7]糯米留下了南方多民族的農業文化印記,在節日期間食用糯米的風俗世代延續下來,共同記錄了善良勤勞的中華民族艱苦創業、繁衍生息的歷史信息,形成了南方民族的獨特的飲食文化特點和飲食結構,聯結了民族文化基因。使用糯米制作的食品在“三月三”節日期間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其中,糯米粽子(又稱“粽粑”)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人們會將糯米與各種餡料,如豆沙、紅棗、肉類等一同包裹在竹葉或蘆葦葉中,然后蒸煮而成。糯米粽子不僅是美味的食品,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示了人們對春季的熱切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月三”節也是文山群眾加強社會聯系和交流的重要時刻,人們會與親友團聚,一同慶祝節日?!叭氯惫澰趬炎迦嗣裰芯哂兄匾匚?,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會因此而加強聯系,促進社會交流與合作。每逢“三月三”節,當地人會準備豐盛的佳肴熱情地款待遠道而來的親人朋友。節日期間,親友們共同制作和享用美食,強化了親情和友情的紐帶作用。通常人們會在“三月三”節日之前的兩三天內進行一系列的節前準備活動,以家庭為單元,男女分工明確,互相協作。勤勞的婦女會在田間勞動時采摘新鮮的植物葉子和花瓣作為制作糯米粑粑、為糯米上色和制作彩蛋的原料,采摘活動往往會在清晨開始,這樣易于采摘到新鮮的植物,人們前往山區和溝渠附近收集各種顏色的花瓣和葉子,有時還會去山間采集野蘑菇、艾蒿,豐富節日的食材。女主人將糯米放在山泉水中清洗浸泡,然后將采集來的植物葉子清洗干凈,用植物枝葉浸泡并蒸煮糯米和雞蛋。浸泡工作往往會在節日前一晚進行,直到第二天早上取用并放到鍋里蒸煮。蒸煮糯米的過程也極其講究,按照民間風俗傳統,人們往往將未染色的白糯米放在最底部,把染色之后的“烏米”放在最頂層,其他顏色的糯米則可隨意擺放。民間習俗認為,五色糯米預示著糧食豐收、五谷豐登。人們還會制作白、紅、黑、紫、藍等各種顏色的糯米粑粑和彩蛋,將采集來的野蘑菇、艾蒿等食物與糯米面拌勻,炸成清脆可口的糯米粑粑。五色的糯米粑粑是文山地區的傳統食物,壯族人民將其視為吉祥和豐收的象征,這一傳統食物也是“三月三”節日民族文化記憶的重要體現。與此同時,家庭中還會挑選一位男子為代表挨家挨戶去負責收集購買節日物品的費用,作為節前的準備金。家家戶戶宰殺雞鴨用草藥浸泡蒸煮,并開始制作糯米粑粑和彩蛋。之后,主人家會將制作好的糯米飯放在特制的食品袋中,放入其他肉類、小吃,作為送客的禮品?!叭氯笔巢呢S富,其中包括酸筍、咸魚、臘肉、五色糯米飯等。這些食物味道鮮美,不僅反映了壯族人民的農耕生活和飲食習慣,還通過以食物祭祖的民俗形式體現了人們對祖先的崇敬。中國民間節日有著獨特的作用,“‘節日’將人從一種固定的社會關系中解脫出來,進入表演的想象性空間,進而在集體的狂歡中確認和釋放自身。與節日相連帶的象征性活動,也就成為一種狂歡化的儀式,上升為某個群體共屬的符號化展演,以期加固個體間的情感紐帶或社會秩序?!盵8]“三月三”節日期間,人們還會將制作好的食材分享給鄰居們食用,互相交流制作食材的經驗。這樣的食俗活動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以食物為文化符號,并賦予了其特定的文化含義,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寄托,從中體現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這些豐富的慶?;顒蛹訌娏宋纳礁髅褡?、民眾之間的社會聯系和人際交流,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文山州“三月三”節日期間還有一些與飲食相關的傳統娛樂活動,“碰彩蛋”是其中比較獨特的飲食風俗。彩蛋在節日期間被視為一種“定情信物”,人們將煮熟的雞蛋用天然植物汁液染成五顏六色。在活動中,人們可以輕輕地用自己的雞蛋去碰其他人的雞蛋,被碰破的雞蛋有特定的象征意義,通常與祈福、幸運或吉祥有關。當小伙子和小姑娘互碰彩蛋,若蛋殼裂開則證明兩人有緣,游戲之后會將彩蛋吃下,若沒有裂開則表明兩人無緣,會繼續尋覓碰彩蛋的對象。這一有趣的民間游戲不僅增進了青年男女之間的交往和互動,同時也形成一種融洽、和諧的社會氛圍,促進了民族交往和民族團結?!芭霾实啊弊鳛槲纳街荨叭氯惫澋囊徊糠?,充分展示了當地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在“三月三”節期間,文山州通過舉辦美食節,吸引當地居民和游客,展示當地特色美食,如民族小吃、手工藝制作的食品等。同時,在“三月三”節,人們可以參與各種食品品嘗活動,品嘗當地特色美食,了解文山州的飲食文化?!叭氯惫澰谖纳街莅殡S著各種與飲食相關的娛樂活動,讓人們通過美食和娛樂,共同慶祝節日,加強社交聯系,以及傳承和弘揚當地的食俗文化。這些食俗和娛樂活動豐富了節日的內涵,讓節日慶祝更加豐富多彩。

三、“三月三”節歌圩活動及其發展

歌圩活動是“三月三”節的重要內容,它不僅是壯族文化的傳承和展示,也是社會聯系和交流的關鍵環節,人們在活動中共同參與,共享文化體驗,加強了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系,促進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了社會凝聚力和促進了文化交流?!叭氯惫澋母枸谆顒釉趬炎逦幕J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八^民族認同是一個心理范疇,是民族成員(個體或群體)對民族群體的一種正向支持態度,包括認知基礎上的認可、情感意義上的歸屬、行為傾向上的支持意向?!盵9]文山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三月三”節日期間通過歌圩活動展現民歌的魅力,表現了中華文化認同。歌圩是壯族人民在“三月三”節期間舉行的一個傳統集市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流,同時還有物品交易和社交互動。歌圩活動反映了壯族人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人們在活動中穿著傳統服飾,演唱傳統歌曲,展示傳統舞蹈,傳遞著壯族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些表演不僅強調了文化的多樣性,還加強了壯族人民對自己文化身份的自豪感,促進了文化認同的建立。歌圩活動為人們提供了社會聯系和交流的機會。人們在這里可以結交朋友、親人,加強社會聯系,促進社會融合。通過互動交流,使壯族人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并在這種聯系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歌圩活動不僅是對壯族文化傳統的傳承,也是文化的發展和創新的一部分。新的表演形式、創作和交流方式有助于將傳統的壯族文化融入現代社會,并為民族文化發展奠定基礎。

歌圩活動體現了民族集體智慧,在這些活動中,人們傳承和創新民族傳統文化,不僅展示了自己的藝術才華,還展現了人們對于生活、自然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壯族歌謠源遠流長,承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為“三月三”山歌會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發現的《坡芽歌書》是當地獨特的民歌集,作為一種古老的民歌形態,《坡芽歌書》是人們用原始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形符號記錄在布料上的民歌,濃縮了壯族民歌的精華,承載著壯鄉人民的智慧與熱情。有學者指出,“《坡芽歌書》是一部壯族的愛情組歌,反映了壯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全過程,展示了他們的熾烈感情和相互拷問的智慧。整部歌曲集中反映了一對青年男女相遇、相知、相戀并白頭偕老的情感歷程。鮮明地展現了壯族作為稻作民族的詩性思維特點和藝術表現技巧,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地域特色”[10]??梢钥吹?,《坡芽歌書》反映了民族勞動生活和民風民俗,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秹炎逦幕贰芬粫赋?,文山境內的“云南壯族源于古代越人。越人是我國古代南方最大的一個族系,有于越、閩越、東甌越、揚越、山越、滇越、夔越、南越、夜郎、西甌越、駱越等”[11]。追溯《坡芽歌書》的文化源頭可以發現,它是和中國古越人、駱越人一脈相承的文化體系,是處于滇桂接合部的文山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文化底蘊深厚。由古老的《坡芽歌書》傳承下來的壯族歌謠是人們在山歌會時常見的歌種,“三月三”的歌圩在內容上可分為儀式歌、情歌、賽歌等,在類型上又可分為節日、臨場和競賽性的歌圩活動。在文山每年有兩次大型的山會,山會的時間設置在農歷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叭氯备韫澠陂g,在政府或群眾自發的組織下在特定的地點形成了一處熱鬧的集會。人們除了舉行隆重的掃墓儀式之外,還會在節日期間進行農貿交易活動,設置擺攤地點,進行民間物資交易?!叭氯备韫潅鹘y的節日活動還有趕歌圩、對歌、拋繡球等,一般持續三天左右。人們用少數民族語言對唱山歌,表達情誼,唱歌盡興。壯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產生,是用以表現人們的生活狀態、抒發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

“三月三”節同時也是民間青年男女定情結緣的重要節日?!叭氯惫澸s花街是文山壯族各支系的盛會,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下共有的文化傳統?!段纳綁炎迕缱遄灾沃菝褡逯尽酚涊d:“廣南縣者兔、底圩、那倫、舊莫、夕板、甲板等地儂支系一年一度的趕花街,富寧沙支系語稱‘隴端’,是壯族青年男女聚會交流、認識的節日。是日,周邊縣、鄉的壯族男女老少、青年男女皆盛裝打扮云集街場或觀賞壯劇?!盵13]人們因為節日聚集在一起,得到了相識的機會,通過歌來歌往的形式對唱山歌,互表心意,也通過節日活動的舉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叭氯惫澤礁钑陂g,男女老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飾盛裝出席,參加歌圩活動,附近的群眾不論是什么民族、相識與否都會以飽滿的熱情歡迎到場參加節日活動的人們,在“三月三”節的歌會上,各個村寨的少男少女們會組織起來集體對唱山歌,對唱山歌往往以村寨為單位,唱歌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模式和順序,青年男女進入歌場后,先游覽尋找心儀的對象,唱“游覽歌”,之后唱初會的“邀請歌”再到“詢問歌”“愛慕歌”“送別歌”等,種類豐富,你問我答,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對歌時還包括“斗歌”“賞歌”“賽歌”“搶歌”等多種形式,歌詞皆即興發揮,自由表達,身邊的花鳥蟲魚都是歌詠的對象,貼合場景,內容豐富。在對歌的過程中還形成了“唱背標”的習俗,在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傳說故事?!肚鸨眽炎濉叭氯薄分兄v述了這個習俗的來歷:“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有一個品貌端莊、美麗動人、多才多藝的女兒,他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藝、人品出眾的青年做女婿。消息傳開,壯家小伙子一批接一批前來對歌,歌藝最好的一個小伙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壯族男女青年開始借歌傳情、擇偶,形成了‘唱背標’的習俗?!盵14]在歌圩上,人們還會舉行拋繡球、踩高蹺、千人竹竿舞等民間活動,在會場上商販云集,民間的貿易活動氣氛活躍,熱鬧非凡。在舉行歌會活動時,人們還會進行商品交換活動。男女青年對歌之后如果情投意合,就互贈禮品作為定情信物。在“三月三”節日期間還會舉行拋繡球的活動?!袄C球”的制作非常講究,由12 個花瓣組合成一個球形,代表一年中的十二個月,球體內部裝有豆子或棉花等植物的種子,外部繡著各種精美的圖飾,并裝飾有綢帶、絲穗、珠子等,它不僅是一種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藝,也是愛情承諾的象征。姑娘和小伙子們互拋繡球,如果在傳遞的過程中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會把繡球拋給男方,如果男方也看上女方,會在第二天以繡球為證上門提親,從而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緣。因而,“三月三”節也是文山地區民間的“情人節”,有著民族聯姻、交往交流的作用與功能,為未婚青年男女提供了結識的場所和空間。

文山“三月三”節歌圩活動期間還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其中踩高蹺、竹竿舞是富有代表性的運動項目。參賽者會踩著高蹺在賽道上互相比拼,完成速度快者獲勝。表演竹竿舞時,人們會隨著竹竿的分分合合有節奏地跳躍,展現優美的動作,大型的竹竿舞可容納上千人彈跳,富有動感和韻律,使節日的民族文化色彩更加濃厚,展現了獨特的民族魅力。通過歌舞的形式表現出生活、勞作與愛情,展現出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盵15]文山壯族通過“三月三”歌節活動的舉辦,傳承了民族文化,展示了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共同的文化觀念。

“三月三”節不僅承載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和鄉土風情,也在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保持著其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文化的發展,一些地區的“三月三”節逐漸演變成了更為盛大的民俗慶典。一方面,它仍然保留了傳統的歌詠表演、集市交易和游玩娛樂等元素,但另一方面,也開始融入了現代的元素和活動,以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游客。近年來,在“三月三”節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動,如話劇展演、短視頻大賽、助農直播、線上問答、特色文化體驗等大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推動商貿與旅游休閑活動的發展,形成文旅品牌效應,使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新的表演形式、創新元素不斷被引入,使節日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并豐富了“三月三”節的文化內容。在新時代,“三月三”民族節日也在不斷融合創新,傳統習俗和現代元素相結合,使節日更具吸引力?!叭氯惫澴鳛橹袊鴤鹘y的民俗節日,在保留傳統慶祝方式的同時,也在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展現出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和文化內涵,成為一個集傳統與現代、節慶與娛樂、民俗與文化于一體的節日盛宴。

四、結語

文山州的“三月三”節是一個富有深刻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的傳統節日。這一節日在壯族社區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涵蓋了文化認同、社會聯系、經濟交流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叭氯惫澩ㄟ^豐富的活動,如歌圩、歌舞表演、傳統服飾等,強調了壯族人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傳統的歌曲、舞蹈和食物等元素,不僅體現了壯族的生活方式,還傳承了文化價值觀。文山“三月三”節記錄了文山多民族共同的生活記憶,其形成的豐富多元的文化傳統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文化人類學價值?!叭氯惫潓τ诖龠M中華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具有獨特意義。在各民族交往與交流的過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創造了共同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記憶。從“三月三”節中不僅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尊重和對農耕勞動、社會生活的熱愛,同時也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了節日文化之中,促進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富了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尊重祖先、團結友愛、愛護家園的精神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文山人民的心中,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實現了傳承創新。

綜上所述,文山州“三月三”節弘揚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在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時,積極助力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譜新時代民族發展的華章。

猜你喜歡
三月三文山壯族
詩與象
詩與學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活動側記
四月里的“三月三”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