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計劃評估[1]

2023-02-07 05:57巴殿君左天全
和平與發展 2023年6期
關鍵詞:走廊印度經濟

巴殿君 馮 冠 左天全

【內容提要】 2023 年9 月,美國、印度及中東和歐洲多國出于對各自戰略利益的考慮,聯手推出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計劃。該計劃旨在整合走廊沿線的各種要素并建立協調實體,以解決走廊建設的技術、設計、融資、法律和相關監管標準等問題,通過加強亞洲、阿拉伯海灣、歐洲之間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來刺激經濟發展,并顯露出地緣戰略意圖。受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多國協調工作紛繁冗雜、項目建設資金籌措困難、美國總統大選前景不明等多重因素制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從規劃到落地尚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然而,若其成功實施,則可能對世界和地區局勢產生重要影響,并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地緣競爭壓力。鑒此,中國需予以妥善應對。

2023 年9 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歐盟領導人共同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宣布聯合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以下簡稱“印歐經濟走廊”)。這一計劃旨在整合沿線各種要素并建立協調實體,以解決走廊建設的技術、設計、融資、法律和相關監管標準等問題,通過加強亞洲、阿拉伯海灣、歐洲之間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刺激經濟發展。[1]“FACT SHEET: World Leaders Launch a Landmark 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 White House,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09/fact-sheet-world-leaders-launch-a-landmark-indiamiddle-east-europe-economic-corridor/.建設“印歐經濟走廊”的倡議是美國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其嚴峻的國內現狀下牽頭發起的,企圖通過構建“高標準”經濟合作框架對中國等國家進行排斥和打壓,對其盟友和伙伴等成員國進行拉攏與制約,以達到扭轉國際格局“東升西降”發展趨勢、鞏固美國全球霸主地位的效果。盡管該走廊的建設面臨多重制約,但其對世界、地區局勢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潛在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對該走廊進行系統分析和追蹤研究非常必要。

一、“印歐經濟走廊”的基本框架及特征

在2023 年9 月簽署的《關于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原則的諒解備忘錄》(MoU)中,美國與其他參與方對走廊的構建方向進行了明確描述,包括參與主體、既定目標、結構布局、基建領域以及實施與協調設想等。盡管關于“印歐經濟走廊”更為具體的合作細節和實施方案尚未明確[2]“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an India - Middle East - Europe Economic Corridor,” White House,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09/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on-the-principlesof-an-india-middle-east-europe-economic-corridor/.,但綜合各方已經發布的消息看,該走廊主要聚焦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和數字經濟三大領域,并初步呈現一些地緣戰略特征。

“印歐經濟走廊”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打造兩個交通運輸走廊?!坝W經濟走廊”是一個跨區域合作項目,目標是深化亞洲、阿拉伯灣和歐洲間之的經濟聯系。該走廊由相互銜接的東部走廊和北部走廊兩部分構成,東部走廊連接印度和阿拉伯灣,北部走廊連接阿拉伯灣與歐洲。為了實現多模式聯運,這兩段走廊計劃融合公路、鐵路、港口及其他物流基礎設施,構建一個可靠、高效的跨境船運轉鐵路運輸網絡,以補充現有海上和公路運輸方式的不足,確保印度、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約旦、以色列和歐洲之間的貨物和服務流通更為暢通。二是拓展清潔能源貿易路徑?!坝W經濟走廊”參與方計劃在走廊沿線鋪設電力連接電纜,并建設可再生能源氫氣管道,以整合能源網絡,為能源出口提供多元化的運輸選擇,促進該地區國家之間的清潔能源貿易。三是建設數字經濟連接通道。該走廊計劃在沿線鋪設數字連接電纜,構建一個安全穩定的數字互聯網體系,以促進沿線社區的連通性。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印歐經濟走廊”描述為一座“跨越大陸和文明的綠色數字橋梁”。[1]James Politi, Henry Foy, “US and EU back new India-Middle East transport corridor,”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ft.com/content/d33883cf-38b4-48e7-ab04-102e4ace7940.

“印歐經濟走廊”的地緣戰略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集團封閉性。美國自對中東采取戰略收縮以來,為維持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除建立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及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外,2022 年7 月又宣布將在中東構建包括美國、印度、以色列和阿聯酋在內的“新四方機制”(I2U2)。本質上,“印歐經濟走廊”是I2U2 機制構建以來首個擬落地的合作項目,折射出美國以此展開結盟外交并構建跨越南亞、中東和歐洲的封閉式“小集團”的野心。二是政治排他性。目前,《關于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原則的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國均與美國保持較為緊密的關系,不僅包括在美國“印太戰略”中充當急先鋒的印度,還涵蓋了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及部分歐洲盟國。這表明,除了經濟合作,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在“印歐經濟走廊”的構建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正如阿拉伯研究與政策研究中心(Arab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Studies)在對該走廊進行評估時所闡述的,美國希望通過強化印度、海灣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孤立伊朗,并試圖阻礙印度與伊朗之間的經濟合作,尤其是印度對伊朗恰巴哈爾港(Chah Bahar)的投資,因為這是伊朗構建連接印度與歐洲的“南北走廊”項目的關鍵環節。[1]“The India-Middle East-Europe Corridor, A US Project to Confront China and Normalize Arab Israeli Relation,” Arab Center for Research & Policy Studies, September 18,2023, https://www.dohainstitute.org/en/PoliticalStudies/Pages/the-india-middle-east-europecorridor-confronting-china-and-normalizing-arab-israeli-relations.aspx.三是戰略針對性。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一直將經濟議題“安全化”、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工具化”作為對華戰略競爭的重要手段?!坝W經濟走廊”計劃推出后,拜登將其描述為“一項改變游戲規則的區域投資”。[2]“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on Support for Angola, Zambia and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s commitment to Further Develop the Lobito Corridor and the U.S.-EU Launch of a Greenfield Rail Line Feasibility Study,” White House,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09/joint-statement-from-the-united-states-and-the-european-union-onsupport-for-angola-zambia-and-the-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s-commitment-to-further-develop-the-lobito-corridor-and-the/.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喬恩·菲納(Jonathan Finer)則特別強調該走廊的“高標準”“非強制性”及“不試圖對任何國家施加壓力”。鑒于美國一直將中國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維護真正多邊主義的行為渲染為一種通過經濟杠桿獲得政治影響力的“債務陷阱”,美國通過“印歐經濟走廊”計劃強化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擠壓意圖不言而喻。

二、“印歐經濟走廊”出臺的動因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全球治理赤字消除任重道遠。隨著全球化、區域化和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正在日益成為全球各主要大國或國家集團開展地緣政治競爭的重要領域?!坝W經濟走廊”的推出是美國維護自身世界霸權地位和地區影響力的需要,也是各參與方謀求各自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的產物。

(一)美國維護自身世界霸權地位和地區影響力的需要

在21 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遷中,長期作為全球領導者的美國正遭遇空前挑戰,其在經濟、技術和地緣政治等領域的全球影響力有所減弱,重振全球領導地位成為其當前內外政策的主要訴求。美國主導推出“印歐經濟走廊”計劃便是這一訴求的重要體現?!坝W經濟走廊”盡管在地理上與美國相距甚遠,但美國對這一走廊的積極發起和主導顯露出深刻的戰略意涵,不僅揭示出美國對地緣經濟利益的追求,更展現了其在地緣政治層面的謀劃。

從地緣經濟角度看,“印歐經濟走廊”計劃體現出美國重塑全球供應鏈的戰略意圖。在技術、政治和經濟的多重因素推動下,全球供應鏈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作為全球經濟的領軍者,美國深知自身在供應鏈結構中的核心價值。尤其是在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系中,美國不斷強調自身過度依賴某一國家或地區供應鏈的潛在風險?!坝W經濟走廊”所涉及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達到約47 萬億美元,幾乎占全球GDP 的一半,并且覆蓋了22.5 億人口的消費市場,這預示著巨大的經濟增長空間。[1]Yagyavalk Bhatt, Jitendra Roychoudhury, “India Middle East Europe Economic Corridor:Bridging Economic and Digital Aspirations,” King Abdullah Petroleum Studies and Research Center, October 2, 2023, https://www.kapsarc.org/research/publications/india-middle-easteurope-economic-corridor-bridging-economic-and-digital-aspirations/.對美國而言,這不只是寶貴的經濟機遇,更是在其主導下重塑和加強區域供應鏈的有利時機,從而可進一步穩固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領導地位。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印歐經濟走廊”的結構布局凸顯美國的雙重戰略考量。其一,“印歐經濟走廊”有望成為美國加固全球盟伴體系的重要紐帶。自上臺以來,拜登政府一直企圖以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為切入口,拉攏盟友伙伴,構建共同針對中國的競爭性聯盟?!坝W經濟走廊”作為美國主導的基建合作計劃之一,有助于美國加強其與印度及中東和歐洲盟友的關系,維護其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形成遏制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對手國家影響力的陣營。其二,“印歐經濟走廊”是美國控制“邊緣地帶”的重要手段。地緣戰略學家、“圍堵政策教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認為,從控制歐亞大陸的角度而言,環繞歐亞大陸的沿?!斑吘壍貛А北戎衼喌貐^(所謂的“心臟地帶”)更重要,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統治了歐亞大陸,誰統治了歐亞大陸,誰就控制了世界?!坝W經濟走廊”從印度出發,途經阿聯酋、沙特、約旦和以色列到達歐洲的路線與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高度吻合。[1]杜哲元:《古典地緣政治理論的演變及認知誤區》,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8 月11 日,第3 版。在俄烏沖突長期化、美俄關系持續惡化和中美進行全面戰略競爭的背景下,一方面,“印歐經濟走廊”將從歐亞大陸的南部、西南部和西部將其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印度、中東、歐洲,另一部分是俄羅斯、伊朗、中亞和中國,以此切斷中國與非洲之間的“產能—資源”聯系,并構建威懾俄羅斯的包圍圈;另一方面,“印歐經濟走廊”與美國“印太戰略”在印度產生交匯,促成美國的“印歐”線路與“印太”線路在華盛頓形成戰略對接——一條線從華盛頓起步,途經布魯塞爾、伊斯坦布爾/比雷埃夫斯、特拉維夫、利雅得、阿布扎比、新德里、新加坡到堪培拉,另一條從迭戈加西亞出發,經由新加坡、馬尼拉、臺北、沖繩、東京、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渥太華,最終到華盛頓,從而強化美國對歐亞大陸的控制。[2]王鵬:《“印歐經濟走廊”暴露美國全球地緣戰略意圖》,載《世界知識》2023 年第22 期,第42—43 頁。

(二)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改變其全球基建競爭不利局面的舉措

“印歐經濟走廊”是美國主導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PGII)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落地項目。該走廊計劃之所以在當今大國戰略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被推出,與之前美國主導推出的基建計劃多進展不順利或以失敗告終不無關系。

近年來,為了平衡“一帶一路”倡議全球影響力的提升,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增強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國際合作,相繼推出諸多“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產品”,掀起了全球基建合作計劃的競爭熱潮。其中,美國主導和推動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基建合作計劃。2019 年11 月,美國聯合澳大利亞、日本在“印太商業論壇”上共同發起“藍點網絡”計劃(Blue Dot Network,BDN),旨在使美、澳、日等國的政府、企業和民間社會結合起來,以“共同標準”審核認證建設計劃。[1]“The Launch of Multi-stakeholder Blue Dot Network,” DFC, November 4, 2019,https://www.dfc.gov/media/opic-press-releases/launch-multi-stakeholder-blue-dot-network.2021 年6 月,在美國的主導下,七國集團(G7)首腦峰會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計劃(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旨在對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的既有互聯互通倡議進行全面協調和整合,擬在2035 年前為中低收入國家籌措40 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FACT SHEET: President Biden and G7 Leaders Launch 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 Partnership,” White House, June 12,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6/12/fact-sheet-president-biden-and-g7-leaders-launch-buildback-better-world-b3w-partnership/.但B3W 在美國國內的立法進程慘遭“滑鐵盧”,致使該計劃的實施陷入僵局。截至2022 年6 月,B3W 提出一年來美國的全球基建投資總額僅不到600 萬美元。[3]Charles Kenny, Scott Morris, “Biden’s Foreign Aid Is Funding the Washington Bubble,” Foreign Policy, May 6, 2022,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5/06/us-foreign-aid-bidenbuild-back-better-world-development/.2022 年6 月,為了擺脫B3W 出師不利的陰影[4]《美國擺脫B3W 陰影 分析:PGII 抗衡一帶一路更務實可行》,VOA,2022 年7 月22 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will-the-biden-administration-s-partnership-forglobal-infrastructure-investment-work-this-time-20220702/6643323.html。,美國等G7 國家在首腦峰會上又宣布啟動“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該計劃與歐盟的“全球門戶”戰略(Global Gateway)、英國的“清潔綠色倡議”(Clean Green Initiative,CGI)相對接,承諾在5 年內籌集6000 億美元用于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美國認購2000 億美元的份額。[5]“Memorandum on the 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White House, June 26,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2/06/26/memorandum-on-the-partnership-for-global-infrastructure-andinvestment/.當前,這些基建計劃基本停留在抽象的愿景層面,大多由于資金短缺或政策對接等問題并未在實踐中形成具體項目,總體上呈現出計劃多、落地少,及以新倡議豐富舊倡議內涵、以新倡議推動舊倡議進程的趨勢。

為推動“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計劃取得成果,2023 年9 月,美國在新德里G20 峰會上主導推出了“印歐經濟走廊”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洛比托走廊”(Lobito Corridor)兩個基建計劃?!奥灞韧凶呃取逼鹱园哺缋穆灞韧懈?,通過鐵路線將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贊比亞的礦山與大西洋連接起來。白宮隨后在情況說明書中強調,發展“印歐經濟走廊”和“洛比托走廊”是“全球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的目標。[1]《應對一帶一路 美國將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項目資金增加至300 億美元以上》,VOA,2023 年10 月18 日,https://www.voachinese.com/a/us-boosts-funds-for-infrastructureprogram-for-developing-nations-above-30-billion-20231017/7315125.html。

(三)參與方出于謀求各自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利益的考量

除美國外,在推出“印歐經濟走廊”的過程中,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歐洲國家等其他參與方也都有著自身的地緣利益考量。

其一,印度企圖通過加入“印歐經濟走廊”謀求國家經濟增長和政治地位提升。一方面,印度可在拜登政府的支持和“印歐經濟走廊”聯盟的推動下,進一步塑造其發展中國家領導者的形象。一直以來,作為當今世界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印度選擇“全球南方”(主要指貧窮落后的廣大亞非拉國家)作為其外交策略的主要標簽,意圖成為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經濟體之間對接的橋梁,尋求在國際舞臺上獲得更顯著的地位?!坝W經濟走廊”的構建為印度實現這一外交目標提供了巨大助力。印度媒體將該走廊形容為現代版的“香料之路”,既回溯了印度在歷史貿易中的中心角色,也凸顯出其提高自身國際地位的強烈愿望。另一方面,“印歐經濟走廊”將為印度與沿線國家密切經濟聯系提供重要平臺。譬如,該走廊計劃在印度和阿聯酋之間開辟新的航運路線,并構建一條貫穿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約旦和以色列的貨運鐵路系統,從而實現貨物直接運輸至歐洲各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印歐經濟走廊”將把印度與歐洲之間的運輸時間縮短40%,成為連接印度、海灣地區和歐洲的最直接通道。[1]James Politi, Henry Foy, “US and EU back new India-Middle East transport corridor,”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ft.com/content/d33883cf-38b4-48e7-ab04-102e4ace7940.這不僅有助于印度吸引更多外國投資,也能為印度商品和服務提供新的出口市場。

其二,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希望通過加入“印歐經濟走廊”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阿聯酋是中東金融中心,兩國都抱有將自身打造成為連接東西方的物流和貿易樞紐的期望,以改變其經濟來源單一的狀況。沙特和阿聯酋既是“印歐經濟走廊”的參與國,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伙伴國。盡管“印歐經濟走廊”被視為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一帶一路”倡議競爭的又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但對于沙特和阿聯酋來說,該走廊并不能取代“一帶一路”倡議。[2]John Calabrese, “War delays but likely will not fully derail IMEC plans,” Middle East Institute, December 5, 2023, https://www.mei.edu/publications/war-delays-likely-will-notfully-derail-IMEC-plans.正如迪拜公共政策研究中心(B'huth)總干事穆罕默德·巴哈倫(Mohammed Baharoon)所述,“印歐經濟走廊”將與“一帶一路”倡議相互補充,共同促進全球貨物(包括能源)、資金、人員和數據的流通。[3]Nadeen Ebrahim, “New US-backed India-Middle East trade route to challenge China’s ambitions,” CNN, September 11, 2023, https://www.cnn.com/2023/09/11/middleeast/usindia-gulf-europe-corridor-mime-intl/index.html.沙特和阿聯酋通過參與“印歐經濟走廊”,可進一步促進兩國與印度和歐洲國家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不僅可以為兩國創造更多的經濟合作機會,還有助于增強它們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此外,它們在加入“印歐經濟走廊”獲得多種益處的同時,仍可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維護與各方的平衡關系,致力于實現地區互聯互通和國家利益最大化。

其三,歐盟國家試圖通過加入“印歐經濟走廊”助力地緣經濟結構的重塑。近年來,歐盟面臨經濟增長疲軟、債務負擔飆升、結構性改革受阻,以及在應對外部地緣政治沖突上的立場分歧等多重挑戰的困擾,并因此產生了深切的戰略焦慮。為了在中美全面戰略競爭中保持獨立性并避免被邊緣化,歐洲迫切需要重新激活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以重塑其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尤其是2022 年2 月烏克蘭危機爆發后,美歐對俄制裁及“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導致歐洲能源價格瘋漲,進一步加劇了歐洲經濟的不穩定性?!坝W經濟走廊”有望為歐洲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并重塑地緣經濟結構,為其拓展地區和國際影響力創造新的機會。一方面,“印歐經濟走廊”的建設可為歐洲提供一個保證能源穩定供應的運輸通道。另一方面,在與地中海、海灣國家和印度的合作中,該走廊有助于歐洲更有效地維護自身在西亞和南亞的利益。尤其是對于德國而言,因為其經濟增長模式高度依賴穩定的貿易路線和供應鏈,“印歐經濟走廊”將為德國陷入困境的出口驅動型經濟注入新活力。[1]Mohammed Soliman,“Everyone Wants the IMEC, but Not for the Same Reasons,” World Politcs Review, September 25, 2023, https://www.worldpoliticsreview.com/indiaeurope-trade-IMEC/?one-time-read-code=239986169634077790885.

三、對“印歐經濟走廊”的評估

當前,“印歐經濟走廊”雖已形成基本框架,但仍然處于建構階段。[2]“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an India - Middle East - Europe Economic Corridor,” White House, September 9,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9/09/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on-the-principlesof-an-india-middle-east-europe-economic-corridor/.該計劃的進一步推進雖然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但制約因素更為突出。鑒于美國在“藍點網絡”“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等計劃中的實踐現狀,“印歐經濟走廊”的實施可能仍會重蹈“雷聲大,雨點小”和“口惠而實不至”的前車之轍,其最終能否順利實施充滿變數。

(一)“印歐經濟走廊”的實施前景

“印歐經濟走廊”能夠得到各參與方支持并順利推出,除了各方的利益考量及對走廊未來所發揮作用的期待外,也表明該走廊的落地存在一定現實基礎。

其一,參與國既有發展戰略和鐵路港口設施或將為走廊跨境輪船鐵路聯運網絡的連通提供條件。在鐵路方面,“印歐經濟走廊”的互聯互通計劃可能與沙特阿拉伯的《國家運輸和物流戰略》(NTLS)及以色列的“連接以色列”計劃形成協同對接。NTLS 旨在將沙特打造成為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全球物流中心,以支撐本國的“2030 年愿景”,該愿景將運輸和物流視為推動沙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領域。而“連接以色列”計劃則注重提升以色列境內的鐵路連通性。[1]“Israel plans $27 billion rail expansion, eyes future link to Saudi Arabia,” Reuters,July 30, 2023,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israel-launches-27-bln-railexpansion-eyes-future-link-saudi-arabia-2023-07-30/.沙特阿拉伯與以色列的鐵路投資可能會為“印歐經濟走廊”的實施提供助力。在港口連接方面,“印歐經濟走廊”正在考慮多條路線,涉及多個現有的重要港口,如以色列的海法、希臘的比雷埃夫斯,以及印度的蒙德拉、坎德拉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等港口。在中東,預計將有5 個港口與印度的港口連接,包括阿聯酋的富查伊拉、杰貝阿里、阿布扎比,以及沙特的達曼和拉斯海爾等港口。最終的決策將考慮各條路線的貨物流量和效益,以確保走廊的高效運作。[2]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The Geopolitics of the New India-Middle East-Europe Corridor,” The Diplomat, September 19, 2023, https://thediplomat.com/2023/09/thegeopolitics-of-the-new-india-middle-east-europe-corridor/.

其二,參與國既有電力和能源基建倡議及合作或將為走廊清潔能源貿易路徑的拓展提供支持。印度提出的“一個太陽、一個世界、一個電網”倡議(OSOWOG)的核心目標是,為基于太陽能的可再生電力發電提供全球框架,并構建長距離跨境輸電線路,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連接與傳送。這與“印歐經濟走廊”旨在通過公共電網連接不同區域電網,實現跨區域電力傳輸的計劃高度契合。近期,印度與阿聯酋、沙特阿拉伯之間在電力互聯領域的合作進展也將為“印歐經濟走廊”參與國之間的清潔能源貿易奠定良好基礎。2023 年6 月,印度與阿聯酋舉行會談,探討在電力市場、清潔能源投資及知識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并尋求簽署相關諒解備忘錄。[1]“India, UAE hold talks to link grids through subsea cables,” The Economics Times, June 16, 2023,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india/india-uae-hold-talks-to-linkgrids-through-subsea-cables/articleshow/101027556.cms?from=mdr.9月,印度與沙特召開戰略伙伴關系理事會首次領導人會議,雙方同意在電網、可再生能源及綠色氫能領域實現輸送通道海底互連,并將傳統的石油買賣關系升級為能源轉型伙伴關系。[2]Sanjay Dutta,“India, Saudi Arabia look to marry power grids with undersea cable,” The Times of India, September 12, 2023,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dia-business/india-saudi-arabia-look-to-marry-power-grids-with-undersea-cable/articleshow/103586545.cms?from=mdr.

其三,參與國既有數字合作成果或將為走廊數字互聯網體系的構建提供便利。譬如,目前印度的支付網絡RuPay 和統一支付接口(UPI)已經與部分國家展開合作。2023 年2 月,UPI 與新加坡的跨銀行轉賬支付系統PayNow 成功實現跨境對接。[3]Ritu Maria Johny,“ExpIained: India’s UPI, Singapore’s PayNow linked. Who will benefit?” Hindustan Times, February 21, 2023,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business/expiained-india-s-upi-singapore-s-paynow-linked-who-will-benefit-101676957866300.html.7 月,印度與阿聯酋達成共識,將印度的UPI與阿聯酋的即時支付平臺(IPP)進行互聯。[4]Basudha Das,“UPI linkage: India, UAE agree to settle transactions in local currencies,UPI for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July 15, 2023, https://www.businesstoday.in/latest/economy/story/bilateral-trade-in-rupee-india-uae-to-set-up-framework-to-settle-transactions-inlocal-currencies-389875-2023-07-15.此外,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印歐經濟走廊”公布時表示,該國的“藍色拉曼”(Blue Raman)項目將有助于連接歐洲與亞洲。此項目由谷歌公司發起,計劃連接意大利、希臘和以色列(作為“藍色”電纜系統部分)及約旦、沙特阿拉伯、阿曼和印度(作為“拉曼”電纜系統部分)。[5]“Announcing the Blue and Raman subsea cable systems,” Google, July 29, 2021, https://cloud.google.com/blog/products/infrastructure/announcing-the-blue-and-raman-subseacable-systems.這些數字合作項目不僅將為“印歐經濟走廊”的實施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還將為沿線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和互聯互通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當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基建計劃普遍進展有限的背景下,“印歐經濟走廊”的實施面臨多重可行性挑戰,導致該計劃的落實前景很不明朗。

其一,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坝W經濟走廊”經過地區歷來各種民族、宗教矛盾層出不窮,沿線某些國家政局不穩,地區恐怖主義勢力猖獗,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可能會為該走廊各參與國之間展開合作造成障礙,進而影響地區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都是“印歐經濟走廊”的關鍵樞紐,但雙方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2023 年10 月7 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倪M程被迫再次中斷,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整體關系也急劇惡化。印度作為美國的追隨者,曾為加入“印歐經濟走廊”投資數十億美元購買以色列海法港的使用權,而隨著巴以沖突的持續升級,這一投資面臨巨大風險。同時,印度支持以色列的立場可能引發中東國家的反感,從而損害印度與中東國家之間的項目合作。此外,被排斥在“印歐經濟走廊”外的中東國家的反應和立場亦是影響走廊建設的重要地緣政治因素,埃及和土耳其是其中兩個較為關鍵的國家。[1]Dr. Mohamed ELDoh,“The India-Middle East-Europe Corridor: Challenges Ahead,” Geopolitical Monitor, September 26, 2023, https://www.geopoliticalmonitor.com/the-indiamiddle-east-europe-corridor-challenges-ahead/.“印歐經濟走廊”作為蘇伊士運河通道可能的替代路線,將對埃及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構成挑戰,從而可能導致埃及對走廊的推進持保留或反對態度。而對于土耳其來說,“印歐經濟走廊”項目一經提出便招致其堅決反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明確表示,沒有土耳其的參與就沒有“印歐經濟走廊”。

其二,多國協調工作紛繁冗雜?!坝W經濟走廊”的物流連接工作復雜、所涉國家較多且各國利益訴求和國家政策差異較大,這增加了各國達成共識的難度,進而會對走廊的落地產生不利影響。首先,所要打造的多式聯運走廊面臨從船舶到鐵路和從鐵路到船舶的多次裝卸操作、保險復雜性及跨境物流銜接等諸多問題。加之走廊的參與國家多非基建強國,進一步增加了項目的復雜性。譬如,從產業結構看,與基建能力密切相關的美國制造業已逐漸空心化,印度的制造業只占其GDP 的15%[1]施丹輝、黃鄭亮:《莫迪政府經濟改革的內部制約因素分析》,載《印度洋經濟體研究》2020 年第6 期,第126 頁。,中東國家雖然在能源領域表現出色,但制造業相對較弱,歐洲雖然制造業相對健全,但面臨著成本和人力資源的壓力。其次,在“印歐經濟走廊”的推進過程中,維護各參與國之間的團結與合作面臨巨大挑戰。各參與國因其獨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往往在經濟和政治議題上有著不同的優先考慮,這可能影響走廊的順利實施。此外,計劃中的“印歐經濟走廊”橫穿亞歐多國,但目前其中一些國家并未公開表示參與意愿。比如,約旦作為該走廊的中心節點,迄今仍對是否參與保持沉默,這為走廊的建設前景增添了不確定性。再次,“印歐經濟走廊”各參與國之間政策和法律制度存在巨大差異,實現這一跨大陸走廊需要在多個國家之間協調不同的法律體系和行政流程,這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最后,美國在協調國際合作方面能力有限,拜登政府盡管在“小多邊”合作上協調有方,但每當涉及主導大型國際框架時,卻常因無法突破實質性障礙而備受詬病。[2]潘曉明:《“印太經濟框架”展望及其對亞太經濟融合的影響》,載《國際問題研究》2022 年第6 期,第119—134 頁。

其三,項目建設資金籌措困難?!坝W經濟走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投入,而其回收周期則相對漫長。美國作為走廊的主導國,其投資能力受到國內不斷攀升的國債總額和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限制。截至2023 年10 月,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已超過33 萬億美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務超過7 萬億美元。[3]“Understanding the National Debt | U.S. Treasury Fiscal Data,”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ctober 8, 2023, https://fiscaldata.treasury.gov/americas-finance-guide/national-debt/.加之在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中因提供援助而不斷增長的財政開支,美國的投資能力受到進一步限制。2022 年,美國對全球基建的實際投資僅600 萬美元。對于“印歐經濟走廊”的其他參與國而言,對投入資金與利益分配比的考量是擺在它們面前的現實問題。目前,只有沙特表示將為該項目投資200 億美元。同時,走廊的高建設成本和長回報周期特征可能會使參與國對私營部門的投資期望落空。

其四,美國大選結果難料。美國作為“印歐經濟走廊”的主導國,其政策傾向對走廊的發展前景具有決定性作用。2024 年美國大選將近,拜登政府能否在大選中獲勝連任充滿變數。當前美國兩黨政治分化嚴重,共和黨對民主黨政府的外交政策多持否定態度。鑒于特朗普執政時期曾宣布退出12個國際組織和條約的經歷,美國政局變化將成為決定“印歐經濟走廊”能否繼續推進的最大變量。若共和黨候選人在2024 年大選中獲勝,不排除美國退出“印歐經濟走廊”的可能性,這讓該走廊的未來命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二)“印歐經濟走廊”的潛在影響

當前看,拜登政府希冀借“印歐經濟走廊”向國內選民和盟友伙伴表達遏制對手、掌控中東的決心,將自身地緣政治企圖與沿線參與國的經濟收益預期進行巧妙捆綁。若走廊能夠順利落地,可能會激化全球基建市場競爭,加劇沿線地緣戰略競爭,并進一步強化對中俄等國的遏壓態勢。

其一,激化全球基建市場競爭。全球范圍內眾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疊加產生“意大利面條碗”效應,大國通過海外基建計劃提升國際影響力的競爭不斷加劇?!坝W經濟走廊”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相關地區的合作項目展現多個維度上的高度重合,預示著二者之間將不可避免地形成競爭。就地理區域而言,“印歐經濟走廊”所輻射的印度、中東和歐洲的廣大區域,與“一帶一路”的發展區域存在廣泛交集;就項目內容而言,“印歐經濟走廊”所計劃的基礎設施投融資,與“一帶一路”促進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存在明顯相似性,兩者在綠色能源和數字基建方面也方向一致。因此,“印歐經濟走廊”為南亞、中東和歐洲地區的國家提供了更多基建投資選擇,這不僅契合了那些持有“中國威脅論”觀點的國家打壓“一帶一路”的意圖,還可能會影響某些“一帶一路”參與國對項目合作的態度和決策。譬如,自“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印度的態度經歷了從觀望、疑慮到反對的變化過程。[1]吳兆禮:《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演化與未來趨勢》,載《南亞研究》2018 年第2 期,第24—39 頁。作為“印歐經濟走廊”的主要助推國,印度近年來已經愈發傾向于加入美國主導的各類合作框架,以對沖“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地區影響力的提升。[1]JAGNNATH P. PANDA, “India, the Blue Dot Network, and the ‘Quad Plus’Calculus,” Journal of Indo-Pacific Affairs, Fall 2020, p.5.此外,部分“印歐經濟走廊”參與國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伙伴國,“印歐經濟走廊”的推進或將給這些國家帶來“選邊站隊”的壓力,使其在“一帶一路”合作上產生猶豫情緒。譬如,作為G7 中唯一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意大利于2019 年與中國簽署了為期5 年的合作協定。5 年來,中意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各項合作取得豐碩成果,雙邊貿易額從2019 年的500 億美元提升至2022 年的近800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42%。然而,伴隨著來自美國的壓力上升和意大利政府換屆,2023 年以來意大利在是否續簽即將到期的“一帶一路”合作協定上態度模糊,“印歐經濟走廊”推出后有關意大利計劃退出“一帶一路”合作的聲音更是甚囂塵上。

其二,加劇沿線國家的地緣戰略競爭。拜登政府在2022 年10 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定為其最大的地緣戰略挑戰。[2]“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he White House, Qctober 12,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s-National-Security-Strategy-10.2022.pdf.“印歐經濟走廊”一旦落地,必將成為美國等一些參與國爭奪地緣政治空間、消除中國對世界的吸引力、擴大自身影響力的重要工具。[3]“The India-Middle East-Europe Corridor, A US Project to Confront China and Normalize Arab Israeli Relation,” Arab Center for zResearch & Policy Studies, September 18,2023, https://www.dohainstitute.org/en/PoliticalStudies/Pages/the-india-middle-east-europecorridor-confronting-china-and-normalizing-arab-israeli-relations.aspx.盡管目前多數參與國對“印歐經濟走廊”持謹慎態度,但美國和印度等國的積極推動可能影響沿線地區不同安全主體之間的互動,改變沿線地區的基建格局,引發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以在全球地緣政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中東地區為例,2021 年以來,特別是烏克蘭危機爆發后,全球主要大國都將注意力由中東轉至歐洲,為中東國家內部開啟“和解潮”創造了窗口期。[4]Burhanettin Duran, “Türkiye and the Future of Normalization in the Middle East,”Insight Turkey, Vol.24, No.2, 2022, p.163.然而,美、俄、歐等各大國或大國集團減少在中東軍事投入的同時,卻加大了在該地區的地緣戰略競爭力度,主要體現為美俄之間的盟伴競爭、俄歐之間的能源競爭和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1]孫德剛、章捷瑩:《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中東地區格局的演進》,載《和平與發展》2023 年第2 期,第35 頁。美國主導“印歐經濟走廊”在具體項目上對數字化和綠色經濟領域給予了特別關注,以在中東地區確立排他性的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基建標準制定權;并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與印度和中東、歐洲等地區的美國盟友合作,將土耳其、埃及和伊朗等重要中東國家排除在外,以確保美國在中東發展治理領域的領導地位?;诖?,隨著“印歐經濟走廊”的推進,美國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自身在中東的經濟影響,尤其是在數字、能源和基建領域,同時鼓勵印度和歐洲在中東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以遏制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傳統影響力和中國在該地區的建設性角色。美國企圖以零和博弈思維在國際上制造分裂、挑動對抗,可能會對中東地區的穩定帶來挑戰,同時也為該地區“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前景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四、結 語

美國聯合其地區盟伴推出的“印歐經濟走廊”,是拜登政府參與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競爭、搶奪基建領域主導權的重要新舉措。盡管該走廊項目的落地面臨著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多國協調工作紛繁冗雜、項目建設資金籌措困難、美國總統大選前景不明等諸多因素制約,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基礎。若其得以實施,必將對全球和地區地緣政治、經濟局勢產生重要影響,也將對中國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競爭壓力。一方面,從“印歐經濟走廊”的初步框架來看,其很可能會延續西方國家一貫的手法,以數字網絡、綠色經濟等前沿基建領域為抓手,將經濟議題“政治化”“安全化”和“武器化”,在走廊沿線地區推廣一套基于西方“民主價值觀”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搶奪國際規則制定權,進而影響“一帶一路”國際塑造力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印歐經濟走廊”自提出之日起,便被西方官員或媒體普遍渲染為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代香料之路”,是對存在“債務陷阱”的“一帶一路”倡議的直接挑戰和代替??梢灶A見,一旦“印歐經濟走廊”開始實施,西方國家必將對中國“一帶一路”高質量共建發起更為猛烈的國際話語圍堵。有鑒于此,全面提升“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是中國有效應對美國等西方國家遏制打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應有之義。

其一,提升理論自覺,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耙粠б宦贰背h不僅是一個經濟合作項目,更是中國在國際合作中所持有理念和原則的具體體現。通過這一倡議,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共同繁榮和發展。中國國際合作理論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指向[1]門洪華:《“一帶一路”規則制定權的戰略思考》,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18 年第7 期,第36 頁。,而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依托,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中國應將中國國際合作理論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的實踐中,構建中國特色的“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促進中國在國際合作中的理論創新和模式推廣,為現有的國際合作理論貢獻中國智慧。

其二,保持戰略定力,優化擴展節奏和方向?!耙粠б宦贰苯ㄔO在過去10 年中已經在規模和聲勢上實現了較為全面的推廣,美國等西方國家近年來紛紛開始在全球各區域發起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基建合作計劃競爭。為避免在西方國家傳統勢力區域陷入與其搶占市場的盲目競爭,中國應在項目資源的投放中保持合理的節奏和方向。一方面,重點聚焦綠色、科技等高質量共建領域,積極探索和引導新興產業鏈的國際合作,與沿線國家共同構筑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另一方面,周邊地區是中國的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2]《新時代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展望》,外交部網站,2023 年10 月24 日,https://www.mfa.gov.cn/web/ziliao_674904/1179_674909/202310/t20231024_11167069.shtml。,中國應當優先深化這一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為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基建計劃展開博弈奠定重要基礎。

其三,完善治理體系,加強標準對接?!耙粠б宦贰背h的實施歷經由“初期的共建”階段向“高質量共建”階段的轉變。初期共建階段主要遵循討論協商的基本路徑展開。而在高質量共建階段,其實踐則應注重討論協商與規則制定相結合,充分調動沿線國家完善制度建設,通過整合分散的雙邊或區域合作機制促進沿線國家之間的關系凝聚。在此基礎上,中國應構建以國家關系為紐帶的規則體系,對國內國際兩類規則進行整合,促進國際規則國內化和國內規則國際化,實現海陸絲綢之路的相互對接及“帶路規則”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對接。

猜你喜歡
走廊印度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神奇的走廊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走廊上的時光
走廊上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將減弱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印度式拆遷
在走廊行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