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文旅融合的價值功能及優化路徑

2023-02-07 10:42楊佳媛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優化路徑鄉村振興

作者簡介:楊佳媛(1999-),女,漢族,遼寧沈陽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摘要: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賦能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鄉村特有的自然資源稟賦和人文風貌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與重視,豐厚的資源經由適當地開發可以充分發揮出市場價值,帶動鄉村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服務業等多個產業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借力實現文旅融合新突破。文章探析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有機融合所蘊含的時代現實價值,以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為例,分析該地在文旅深度融合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存在的問題,探索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文旅深度融合優化路徑,以期激發鄉村文旅創新創造活力,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優化路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090-03?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F592? ? ?文章標識碼:A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相關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鄉村發展潛力得到激發,鄉村自然資源、鄉村文化資源的價值得到進一步挖掘,為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我國人均收入水平隨之上升,享受型消費占比增加,出門旅行的時間和頻率隨之增加,在旅行中,對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更看重旅行目的地的人文情懷,這也為鄉村開拓特色文化旅游市場提供了市場發展空間。許多鄉村積極培育打造鄉村旅游新業態,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推動農村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互聯互動、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鄉村要振興離不開文旅產業的助力。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壯大有利于促進地區經濟實力提升、生態環境的改善、產業的轉型升級,由此不斷推動鄉村向高質量發展。因此,要結合本溪桓仁當地實際,深度適度開發優質文旅資源,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溪桓仁實際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新道路,助力鄉村振興。

1? ?鄉村振興視域下文旅融合研究背景探析

旅游活動中文化體驗項目消費逐漸增多,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既是文化繼承與傳播的現實途徑,也是旅游發展的必然選擇,更為新時代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2018 年,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合并組建文化和旅游部,標志著文旅融合觀念、運營思維及管理機制正式確立。2022 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指出文旅融合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八大重點領域之一[1]。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盵2]鄉村文化與旅游的有效互動,以文促旅,把文化注入旅游產品、景區景點;以旅彰文,依托旅游市場激活拓展文化資源。讓文化走向“遠方”,讓旅游更有“詩意”,讓鄉村充滿“光景”。鄉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抓住旅游產業轉型機會、挖掘自身獨特的資源,把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有機融合起來,推進文旅融合深入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鄉村資源的整合與重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2? ?鄉村振興視域下文旅融合的價值功能

2.1? ?促進文化傳承延續,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魂”。鄉村發展文旅融合不僅使鄉村文化有了得以傳承的切入口,同時,發展文旅融合產業可以充分保護鄉村寶貴的民俗、服飾等優秀的非物質文化資源,還可以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及時代價值,使其發揮引領淳樸村風的作用,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精神支撐[3]。

2.2? ?帶動鄉村產業升級,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根”。文化旅游產業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型產業選擇。鄉村發展文旅融合以農業為基礎,以文化創新和旅游活動為途徑,實現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以融合來集聚地區資源,形成協同效應促進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2.3? ?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鄉村發展文旅產業能有效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風貌。通過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價值、拓展農業功能、提升農業效益,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斷提高村民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3? ?文旅深度融合的案例分析:以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為例

3.1? ?地理區位、資源現狀

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生態環境優良,自然景觀獨特、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依托優良的生態旅游,有力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出“賞楓季”“健康溫泉季”“文化交流季”等多種“旅游+”新形態,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2022年以來,桓仁縣文旅產業加快發展,成功通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復核驗收,五女山景區創5A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3.2? ?本溪桓仁發展文旅融合的成功經驗

本溪桓仁縣依托自身資源稟賦發展五女山自然美學文化,輔之以神話傳說為此地旅游資源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吸引游客來此游覽。并且完成了烽火系列連環畫編寫,舉辦版畫進京展等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既推動滿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又增加了游客體驗感和興趣,激發游客對地區故事的好奇感。

國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多,消費逐漸轉為享受資料型消費,更加關注消費對于自身發展的影響?,F在國人對健康、親近自然方面愈發重視,本溪桓仁山中蘊含優質的溫泉資源,溫泉中含有鈣離子,對各類關節炎、風濕癥、四肢麻木、神經炎及各類皮膚病等均有治療作用,此地區精準定位中老年市場群體,配套發展針對中老年康養系列服務、醫療養老設施的建設,逐漸探索發展起“旅游+康養”鄉村度假模式,打造出“賞楓爬山+民俗體驗+溫泉理療”的精品旅游文化體驗線路。此線路的運行有利于改善本溪桓仁村民的就業問題、提高游客接待能力,讓村民參與并分享鄉村旅游的發展成果。

本溪桓仁充分挖掘有潛在開發價值的資源,不斷完善相關旅游產業鏈,努力配全配齊相關基礎設施,極力為游客提供更舒適、更方便、更有深度的旅游體驗,滿足旅游者們精神層面的文化需求,使游客在此地既能夠受到文化上的熏陶,也能夠體驗到清新有趣的旅游項目,享受到優質的服務,提升游客重返旅游率。在產業發展角度,有效地促進了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第三產業的提質增效,本溪桓仁不斷提高服務熱情與服務意識,提高市場吸引力,擴展旅游市場,吸引游客回流。在鄉村發展角度層面,讓鄉村“沉睡”的文化蘇醒、“深埋”的資源顯現、“停滯”的產業運轉,為當地居民增收致富提供機會,充分彰顯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功能,為鄉村經濟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4? ?本溪桓仁文旅融合存在的問題

4.1? ?地方性知識挖掘不夠

鄉村文化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文化,因此在發展鄉村旅游中,應注重鄉村文化的挖掘,充分利用特色來占領鄉村旅游市場?;溉十數靥厣幕?、地名內涵、民族服飾的挖掘深度不足,例如,地名內涵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進行展示,并未采用生動的動畫進行演示。挖掘地方性知識不足與對文旅融合認知不足有一定程度上關系,認為只是簡單地將文化堆砌到旅游項目中即可,未對其深層實質進行挖掘。未完全發揚地區文化精神,發揮文化精神力量的作用,使得游客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與喜愛程度有限。

4.2? ?技術賦能文旅融合不夠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文旅融合越來越需要科技的加持,本溪桓仁文旅融合發展缺乏科技要素的深度參與,未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營銷,缺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使用智能云平臺分析數據不夠,無法實現文旅服務與文旅產品的優質供給[4]。該地區旅游發展還處于等客上門階段,而非利用科技手段主動開拓市場、提升知名度,不利于市場版圖拓展。

4.3? ?產業融合深度不夠

本溪桓仁發展文旅融合產業時間其實較短,本溪桓仁鄉村在發展旅游時一二三產業融合粗放,旅游產業滲透不足,沒有充分利用好本溪桓仁特有的山區土地資源,與制造企業合作較少,造成地區旅游附加產品樣式單一,價格昂貴,收益欠佳;與農業聯動不足,農業資源利用率低,出現“脫離農業”“去農民化”現象,導致產業鏈條短,產品轉化能力有限。

4.4? ?人才素質不高

本溪桓仁旅游業從業者大多是當地村民,由于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質有參差,整個地區接待能力和服務意識有待提升。大多數從業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專門職業技術培訓的當地村民,知識儲備有限,對當地歷史文化了解較少,無法滿足游客多樣化、差異化的旅游需求。

5? ?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文旅深度融合優化路徑

5.1? ?深挖鄉村民俗文化,設計特色旅游產品

鄉村在社會變遷中始終留有珍貴的鄉土魅力。開發本溪桓仁鄉村人文資源時要實地考察當地鄉村的民俗文化、古跡故事、戲曲舞蹈等文化亮點,挖掘旅游體驗項目,提煉出各個鄉村獨有的文化特色,有力地推進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稍谠摰貐^舉辦滿族特色服飾的展覽,展現出民族服飾制作原料的精良、刺繡工藝的精湛、色彩表現的張力、圖案紋樣的精美;開展滿族特色的文化節慶、美食活動,讓游客能夠近距離直觀感受到民間手工技藝水平的高超魅力和傳統文化節日的魅力??梢赃m度設計一些平價的特色旅游紀念品,把鄉村特色文化符號融入到文旅產品中,將文化創意與鄉村符號深度結合[5],提升文創產品價值,讓游客帶走鄉愁、傳遞鄉土氣息,提升旅游產品附加值,發展旅游新業態,以文化與旅游助力鄉村振興[6]。

5.2?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地區旅游精品

在信息發達的數字化時代,發展不僅需要自身的提升也需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是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丁笆奈濉甭糜螛I發展規劃》提出,“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智慧導覽等新型旅游服務”。[7]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要利用新媒體對文旅產業進行傳播,增強旅游資源的時代活力與傳播廣度??梢岳没ヂ摼W短視頻等吸引相關目標群體的瀏覽,錄制一些當地民宿文化的相關視頻,增加線上粉絲量[8]。同時在景區場景設計上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利用VR全景體驗、3D立體感受等現代技術手段,增強景區的科技感,加強文化場景氛圍營造,延長文化深度體驗鏈條,提升鄉村旅游品質。運用大數據平臺去跟蹤分析文旅融合項目的運營狀況、反饋評價、存在的問題,基于大數據的呈現不斷地去完善項目運營的形式,總結文旅融合經驗,提升恒仁旅游知名度、美譽度,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恒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9]。

5.3? ?鄉村產業聯動形成合力,完善相關配套綜合服務

文旅融合的深入實施,需要鄉村一二三產業朝著同一個目標通力合作,有效聯動,打造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本溪桓仁具有豐富的山地種植、養殖資源,例如:山野菜種植、蘑菇木耳種植、板栗種植、甜瓜種植、林蛙養殖等,可以依托當地優質的農業資源,設計山林采摘探索項目,讓游客走近自然。此外,發展鄉村旅游需要完善相關配套服務,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及游客服務中心平臺建設,滿足游客需求,積累游客的口碑,著力打造本溪桓仁旅游優勢。

5.4? ?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鄉村要結合發展文旅融合市場顯示市場需求,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知識儲備。爭取政府政策支持,與高校及職業技術院校合作,有效利用高校師生資源,在桓仁設立實習基地,提供實習崗位,讓學生將所學專業技術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本土從業人員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好的服務經驗,改進不足,從根本上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6?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中涵蓋著促進鄉村多個方面發展的內容,鄉村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是促進農業農村發展進程的重要動力。鄉村發展文旅融合過程中可以助力城鄉融合發展,延續中華傳統文化血脈,提高就業率,增加農民的收入,優化鄉村生態環境。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應該在發展文旅融合過程中精準定位市場,把握地區特色資源優勢,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從游客視角積極為游客打造獨一無二的旅游體驗。隨著文旅融合實踐的深入推進,桓仁鄉村文化軟實力和旅游競爭力顯著增強,面向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也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晴.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機制與路徑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22(04):61-69.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李文靜,蔡青.從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鄉村文化振興的力量[J].德州學院學報,2023,39(01):7-9.

[4]閆仲宇,張建軍,曾磊.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的美麗鄉村建設對策創新研究[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4):18-21.

[5]閆琳琳,李雙雙.回流農民工助推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J].黨政干部學刊,2022(12):44-49.

[6]方瑤,趙莎莎.共同富裕目標下宣城市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對策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2(04):30-33.

[7]中國政府網.“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EB/OL].(2021-12-22)[2021-12-2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7-

4298.htm?eqid=b6aa6e7b00030e3c0000000364644475.

[8]蔡亞天.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四川省內江市鄉村產業振興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01):183-186.

[9]王陽陽,王倩倩.鄉村振興背景下電子商務對農產品流通效率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23(02):99-102.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優化路徑鄉村振興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信息安全下企業經濟信息管理分析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新形勢下的黨群干群關系及優化路徑探索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