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要義·價值: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論析

2023-02-12 04:25李鳳舞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

李鳳舞

(1.南京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2.安徽科技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 鳳陽 233100)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16-18。習近平總書記一方面從政黨發展和國家成長的維度闡述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強調做到“兩個結合”,賦予馬克思主義理論獨特的中國風格,才是真正地堅持和科學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業的征程中,科學地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尤為重要。

一、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生成機制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生成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系列主客觀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產物,探究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產生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必然,是科學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邏輯起點。

(一)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產生的必要性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是抵御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和廓清思想認識的需要。自20世紀末東歐劇變之后,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馬克思主義遭遇前所未有的非難。一些錯誤思潮如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等歪曲、否定和篡改馬克思主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定為“資本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和“新官僚資本主義”[2]110,以期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消解馬克思主義。新時代以來,西方意識形態的傳播和滲透趨向于“學理化、炒作性、教導化和具象化”[3],“分化”“西化”中國的戰略企圖愈演愈烈。同時,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在有的領域中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4]10,甚至還存在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意識形態說教論的錯誤認識。因此,這就需要中國共產黨人正本清源、廓清認識迷霧,回應馬克思主義是什么、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問題。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是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發展的需要。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應對氣候變化、世紀疫情、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導致世界經濟增長持續低迷和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重大成就,但在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收入差距、意識形態、官僚腐敗等方面,依然存在尚未解決的突出問題。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社會風險、動蕩變化的香港局勢、“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加劇了我國發展戰略環境的復雜性、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在這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時代,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破解時代難題、增進人民福祉,就需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汲取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精華,從而做出正確闡釋和科學回應。

(二)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產生的可能性

首先,以往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為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基礎。馬克思指出:“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盵5]7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盵6]111-112鄧小平同志認為:“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盵7]291江澤民同志認為:“如果不顧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的變化,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情況做出的某種個別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順利前進,甚至發生失誤?!盵8]282-283胡錦濤同志認為:“用發展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盵9]598先前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觀,有著一脈相承的理論內涵,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是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國共產黨人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結果。

其次,國際國內歷史正反兩方面的實踐經驗為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提供了歷史鏡鑒。馬克思“兩個必然”“兩個絕不會”的科學預言遭到懷疑但依然正確。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每一次從經濟危機中脫身,只能從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來尋求對策,通過宏觀調控解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如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究其原因在于沒有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審視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實際,如在土地革命戰爭階段,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有機結合,探究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取得前四次“反圍剿”和長征的偉大勝利。反觀王明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作用??谷諔馉庪A段,毛澤東首次倡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保持政治、組織和思想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摸索階段,中國共產黨人急躁冒進,思想嚴重超越實際,開展“大躍進”運動和發動“文化大革命”,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的災難。因而可知,馬克思主義觀的正確與否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成敗。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吸收借鑒國際國內歷史正反兩方面實踐經驗的產物。

(三)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產生的必然性

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了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盵10]211源遠流長的五千年中華文明發展史,積淀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百多年刻骨銘心的近代中國史,展現了中國人民英勇不屈、頑強抗爭、堅持不懈、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在苦難輝煌的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中,新中國成立實現了政治意義上的改天換地,改革開放推動了經濟意義上的翻天覆地,也鍛造了中國共產黨人攻堅克難、不懈斗爭的政治品格。中國共產黨從縱向維度把握歷史規律、解構歷史傳承和汲取歷史智慧,創造了奮發昂揚的革命文化和生意盎然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中國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為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生成注入了精神基因。

另一方面,持續地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歷練支撐了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習近平同志生于革命家庭,年少時就有了服務人民、投身共產主義事業的決心,在梁家河生活的七年,挑燈夜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人民在一起、為群眾辦實事,推動了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形成。求學期間,習近平同志始終堅持系統學習和深度研究馬克思主義,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問題和解決矛盾,譬如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在《擺脫貧困》中探索了反貧困的路徑和地方治理模式,真正做到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有機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深化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政黨理論、國家理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標志著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成熟,是中國共產黨人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新發展。

二、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換言之,在馬克思主義這一命題上,做到了正確認識和科學實踐的統一。

(一)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從政黨發展和國家成長的高度談馬克思主義是什么的問題。

近代中國革命需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1840年鴉片戰爭使中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救亡圖存,中國的仁人志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革命迫切需要科學的思想和堅強的組織,以凝聚革命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便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所接受的是真正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虛假的、修正的馬克思主義,因而中國共產黨確定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勇擔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彰顯了“不但注重科學‘解釋世界’,而且竭力積極‘改變世界’”[4]9的實踐品格。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4]13,是行動的根本指南,而不是僵化老套的教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只有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同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身處世的看家本領,增強靈活運用其分析問題和戰勝困難的能力,才能攻克長期未能解決的難題,辦成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

勇于推動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遵義會議改組中央領導機構,恢復集體領導權,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1950—1951年在全黨范圍開展整風、整黨運動,1951—1952年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1957年開展反官僚主義、反主觀主義和反宗派主義運動,以及1962年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執政黨自我革命的經驗初步形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思想,全面開始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領域的撥亂反正,逐步推動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11]26這一問題,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把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偨Y黨的百年崢嶸歲月,堅守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贏得歷史主動的關鍵。

(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結合中國具體實際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首要任務在于,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不能采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盵4]12如果沒有做到真學真懂,就不會真信真用,就不會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因此,全黨同志要養成讀、悟的生活習慣和高度的理論自覺,抵御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蝕?!皥猿竹R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盵4]13如果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時期、針對具體情況所做出的個別論斷,或者以經驗主義態度將馬克思主義奉為絕對真理,將會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造成災難性影響。

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關鍵在于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雖然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方向前景和依靠力量,但是沒有也不可能給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提供具體方案,因此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務必結合中國實際。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同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中,不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敵我力量對比和中國革命的動力,盲目照搬俄國“城市中心論”,導致三大起義的失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闡明了武裝斗爭的特殊性,論述了農村應該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為農村根據地的堅持和發展提供了開創性的思路和舉措,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采用武裝斗爭的方式,先占領農村后攻取城市。

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以后,如何開展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作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按照總的計劃增加國家工廠和生產工具,開墾荒地和改良土地”。[12]49馬克思、恩格斯強調的是,通過計劃手段開展社會主義建設,忽視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蘇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短時間內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和實現工業化,但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后來蘇聯解體埋下了隱患。鄧小平同志著眼于中國的具體實際,提出首創性的論斷,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黨的十四大,首次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及時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誠然,馬克思主義提供的是進一步開展工作所使用的方法,而不是陳舊僵化的教條。

(三)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共產黨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安時期,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此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繼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文化歷史遺產,反對“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13]79。鄧小平同志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丟老祖宗?!靶】怠备拍?便出自《禮記·禮運》描述的公平公正、團結和睦、安居樂業的大同社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另一方面應該科學地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結合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汲取其中的有益養分。

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將賦予馬克思主義理論獨特的中國風格。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盵1]18相應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融會貫通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才能實現自身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世世代代地做下去。一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格物致理的思維方法?!疤煨杏谐?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體現了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從周易八卦的陰陽到老子《道德經》的矛盾論,再到惠能《六祖壇經》的“對立統一”,充滿了“辯證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四個意識”和“六大思維”。二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經驗智慧。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吸收借鑒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傳統治國理念,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吸收借鑒以德為先、選賢與能的古代吏治思想,提出了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吸收借鑒親仁善鄰、和而不同的傳統邦交之道,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三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修身處世的道德理念,譬如仁者愛人、誠實守信、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理念,這些積極的價值取向為新時代背景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踐行,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根基。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文化自信?;跉v史和邏輯相統一的角度,揭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來龍去脈,從而更深刻地感悟其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增強歷史自覺和價值觀自信。二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根,在新時代背景下,要汲取其中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有益養分,以人們喜聞樂見的語言風格,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凝練符合時代發展和人民需要的內容,全程全方位開展主題教育。如此一來,一方面有利于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另一方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結合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融通人民群眾的共同價值觀念,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發展。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被賦予獨特鮮明的中國特征,從而實現了新發展新跨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賦予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被賦予時代發展和人民需要的新內涵,從而給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三、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就理論價值而言,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深化拓展了業已存在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觀,開辟了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新境界。就實踐意義而論,科學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有助于個體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

(一)深化拓展了業已存在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觀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理論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大歷史觀,將馬克思主義置于5000年的中華民族發展史、500年的社會主義發展史、100余年的中國共產黨歷史、70余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和40余年的改革開放史這一歷史長河中考察,在繼承以往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科學詮釋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一本源性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明確了新時代背景下指導思想、國家成長和政黨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目標任務,描繪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路線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v觀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可謂舉足輕重,它既是對以往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繼承,又為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創新拓展了新局面。

(二)有助于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1]17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盵11]26不難發現,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貫穿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線索,即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基因出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推向新階段。因此,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深刻領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首先要把握貫穿其中的人民至上的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笆畟€明確”和“十四個堅持”都提到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古代社會治理注重百姓利益、德法合治、人才培養、官員正己修身、改革創新等,這些都能給人們以重要啟示。在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14]140。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有效協調生產力標準和人民至上,深化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次要把握貫穿其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比如“十個明確”中建設“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五位一體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等。一方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內外環境變化,對馬克思主義物質統一性原理的豐富和發展,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不應該采取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而應該順應自然、保護生態。

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后要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方法?!榜R克思主義中有決定意義的東西,即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盵15]809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易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德經》的“反者道之動”,蘊含豐富的對立統一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辯證法的精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唯物辯證法思想的理論成果,提出了以矛盾分析為核心的“六大思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發展變化的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以時代特征和中國風格賦予馬克思主義新內涵,推動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三)有助于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關系到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興衰成敗。如何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首先體現為思想理論上的先進性?!盵16]413保證思想理論先進性的基礎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動搖,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保證思想理論先進性的關鍵在于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就需要著眼于“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1]17,致力于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從而充分發揮其理論指引作用。

自我革命是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關鍵。2019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盵17]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無我”狀態,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因此,中國共產黨有開展自我革命的勇氣、底氣和自信。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跳出興衰治亂、打破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即通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和不變味,始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揮堅強領導核心作用。

推進實踐之上的理論創新和黨的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的核心要素。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永葆先進性,才能長期執政,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愿望。首先,推進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也隨之產生。其次,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卻永葆生機,原因在于直面問題、刀刃向內、不斷地自我革命,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真正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而不是生搬硬套,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堅持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虛假的意識形態??梢?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黨的自我革命是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本質要求??茖W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有助于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

(四)有助于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重要理論源泉。從國家成長的視角分析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了救國大業、興國大業和富國大業。關于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志指出:“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盵7]291-292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新民主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等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農村為工作重心,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理論,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新中國誕生后,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轉向鞏固政權和管理國家,先后開展鎮壓反革命、土改運動和“一化三改造”等,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在社會主義道路艱難探索階段,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和處理不同性質的矛盾,這是對現代國家管理的有益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撥亂反正以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對于國家的性質、結構、功能、制度、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等進行相關的實踐探究,逐步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的多次講話和中共中央文件系統闡述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原則及目標,初步形成了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

習近平國家治理現代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理論成果,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關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沒有現成的答案或模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沒有經歷過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蘇聯進行了探索但犯下嚴重錯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盵18]在建成強國目標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深化和拓展??梢?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植根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各領域各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四、結語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從生成機制、核心要義和價值意蘊三方面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有助于科學深刻地認識馬克思主義,篤定自信地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內涵豐富、體系完備,是主觀與客觀、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本文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觀的核心問題,將其作為一個整體去把握,是不同于以往拆分闡釋的全新視角,保障了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內在體系的完整性和理論研究的深刻性。此外,要從理論和實踐維度,全面把握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價值意義,一方面探究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在理論層面的新發展,另一方面揭示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在實踐層面的新推進。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理論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堅持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神秘的混沌理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