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師范類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隊伍的管理與培養

2023-02-12 05:53黃倩倩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師范類學生會師范生

黃倩倩

(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高職院校的生源參差不齊,要帶動學生群體,必須從學生干部入手。學生會是學校與普通學生溝通和傳遞信息的橋梁,更是培養學生干部的重要組織。在高校管理中,他們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的主體,是服務普通學生的抓手。但在當前師范類高職院校中,出現了學生會學生干部與普通學生聯系不緊密的問題,這與“服務”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解決學生會學生干部的管理和培養問題是當務之急。

一、師范類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先天優勢不足,素質參差不齊

高職院校學生的錄取批次在本科批次之后,他們缺乏先天的“成績優勢”,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學生的“天賦”不足,客觀上也意味著其自我認知水平存在片面性。事實上,我們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發現學生相對來說缺乏“靈性”、缺乏“創新性”。對于一個師范類的高職院校來說,要培養的是未來的“教師”,缺乏以上兩個特點,就會導致師范生培養質量不理想,對教育的長遠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學生會的學生干部需要更詳細、更耐心的教導,才能發揮他們的服務作用,更有利于師范生的養成。

(二)功利思想較強,責任意識缺失

高職類的學生干部,普遍存在理想信念薄弱的情況,對功利主義的追求欲望更為突出。在獲取一些榮譽或崗位時,對自我認知過高、缺少客觀的評價,官僚主義較為明顯,導致他們缺少奉獻的精神,責任感也有所缺失,以利益為出發點開展工作。師范類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更看中的是道德和品質,如果長期受功利思想的影響,培養質量令人堪憂。在現實中,很多師范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也經常出現工作難以推進、推脫工作等情況,使得整個活動開展不暢,活動效果差強人意的局面。

(三)管理方式陳舊,培養機制不健全

高職院校只有三年學制,相較于本科,學生干部的培養時間較短,培養質量也受較大影響。以本科的學生會為例,學生干部在大一時,從干事開始入門,學習部門業務;大二時,逐漸熟悉業務后競選部門負責人;大三時,了解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能夠統籌和管理學生會的運作,這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生干部培養周期。因為時間的限制,高職學生在大二階段,本該是業務“最熟練”的時候,卻面臨升為畢業班的窘境,不得不“換屆”,開始新一輪的干部“換血”。在流動性如此大的情況下,干部培養的效果無法凸顯。目前,大多數師范類高職院校仍然使用舊的管理方法,忽略了學生干部培養機制的完善,無法補齊學制的短板。

(四)學業成績不佳,模范作用不凸顯

學生干部應是優秀學生的代表,不僅是學習成績優秀的代表,也是工作能力突出的代表。學生干部既要有過硬的工作本領,又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有超常的表達能力以及豐富的知識經驗。對于師范生來說,以上能力需要比一般的學生更為扎實。當前,即使是師范類的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干部的成績并沒有達到年級的前30%,甚至達不到年級排名的前50%。除了學業成績不拔尖,還出現了個別學生會干部掛科的現象。學業應該是學生的主業,但身為學生會干部卻沒把主業修好,在學生群體中難以起到模范作用,作為學院和普通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這樣的學生干部難以服眾。

(五)入會動機不純、考核制度不完善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越來越注重簡歷上的工作經歷,希望通過學生會干部經驗來豐富自己的履歷,在就業市場中可以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對于師范類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動機不純的他們在進入學生會一段時間后,開始出現懈怠、推脫的情況。由于學制的限制,一旦度過試用期,基本上就不會變更。另外,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會對干部的考核也停留在學期末的考核,通過述職、匯報等方式進行,缺少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體系,導致一部分學生干部認為只需要在期末蒙混過關,就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甚至比其他學生更有機會獲得一些評獎評優的資格。

(六)學業任務較重,工作學習有矛盾

由于學制的問題,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的理論課和專業課集中在大一、大二學年。對于師范生來說,要學的理論課程不僅僅局限于專業技能,還包括一些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課程,考核標準比起其他非師范類的學生更高。近年來,隨著二級學院權力的下放、自主權的強化,學院開展的各類活動更加豐富,導致課程和活動沖突較大,學生面臨學業和工作之間的選擇。學生難以兼顧兩者,大部分選擇更加偏向于學習。對于新生來說,剛進入學生會的時期是積極性最強的階段,在面臨兩難時,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就逐漸降低,開始變得按部就班,敷衍完成任務。不要求工作質量或者效果的態度,也就難以形成向心力,各個部門之間缺少溝通和業務往來,協作性也隨之降低。

二、學生會干部隊伍培養在師范類高職院校中的重要性

(一)實現院校管理的重要方式

對于學校來說,“立德樹人”的任務需要落實到每一個學生中。如果沒有學生會學生干部這條紐帶,學校的管理層與學生將出現脫節的情況,僅僅依靠教師的力量,難以組織數量巨大的學生。除了人數上的劣勢,還存在思想上的差異。對于教師來說,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年齡差距,活動開展過程中,如果缺少學生干部的智慧和力量,舉辦的活動將“不接地氣”,甚至無人參與。高職院校為了保障師范生培養的質量,的確需要組織更多的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有關學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一些訴求,需要學生干部作為“送信人”,學校才能得知并幫助解決。因此,脫離了學生也就意味著脫離了教育的根本任務。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比起非師范生,師范類的學生更需要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個人品德,需要更加全面的發展。學生會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平臺越多,機會越多,鍛煉越多。學生干部也可以利用學生會提供的平臺,獲得更多歷練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豐富自身的經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未來面臨就業時,師范生學生干部也能利用學生會工作經歷豐富簡歷,因為各級教育單位或機構除了對師范生有基本的學業成績要求,更重視在校的表現情況,重點考察他們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因此,師范生的學生會干部經歷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開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

師范類院校對師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更高,高職院校也是如此。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會學生干部這座橋梁,讓他們真正成為開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思政工作是否能夠得到落實,需要學生干部來組織和協調,開展后的成效也需要學生干部來反饋。如果沒有這支隊伍,那么學校的執行層面無法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思政工作成效將大大減退。當然,干部隊伍及時、有效的傳達和反饋也體現著他們工作的水平。因此,要想成為學校開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必須有一支堅強有力、素質過硬、立場堅定的學生干部隊伍和穩定的組織來保證,有了人力保障和組織保障,才能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有利于發揮榜樣帶頭作用

在普通學生看來,學生干部是一群有著豐富的工作和交往經驗的群體。他們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標桿,在班級發揮著示范的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能起到以小見大、率先垂范的作用,高職院校的師范生也一樣,學生會學生干部不僅要成為合格的師范生,還要成為優秀的師范生。因此,他們除了在學習上要有引領作用,在入黨、參加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帶頭作用。在入黨推優、評優評先的過程中,他們也是先進群體的代表,體現著學生干部的優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學生當中具有較高的威信。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普通學生來說有信服力,也就容易帶動一群人“跟風”。

(五)提升文化建設質量的需要

學生會學生干部是校園活動的主體,他們是策劃者、組織者、實施者,他們來源于學生,開展的活動能反映出普通學生的需求,針對校園文化的薄弱環節,他們也更能有針對性地提升活動質量,從而更好地發揮校園文化活動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作用。如:運動會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社團活動可以豐富他們的學習興趣,文藝活動可以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涵養,競賽類互動可以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如果沒有學生會干部組織活動,缺少活動的鍛煉和熏陶,那么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質量將大打折扣。因此,對于師范類高職院校來說,利用學生會干部進一步提升和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任務迫在眉睫。

三、師范類高職院校學生會干部隊伍管理與培養方式探究

(一)加強思想教育,做好思想引導

師范類的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更高。抓好學生會學生干部的思想引導、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要讓這支隊伍在校園里得到價值感,必須以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能力標準時刻嚴格要求他們,對其進行正面的管教,讓他們在開展和組織校園活動中,始終保持和善的原則和堅定的態度,才能贏得學生的擁護,從而樹立師范生的權威??啥ㄆ诮M織他們進行理論培訓,加強理論知識的儲備;可在他們當中樹立榜樣,使得正確的思想觀念入腦入心;可開展形式多樣的團建活動,使得他們的政治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二)建立科學制度,完善考核標準

隨著高職院校生源的復雜性,學生干部組織活動的難度也隨之加大。一個活動要辦的有成效、有特色,需要學生會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推進,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應該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可采用定期召開總結會議或部門之間互相監督等方式。當出現權責不清的情況時,應及時理清并完善,各部門要有自己的工作手冊和改進工作的記錄??衫玫诙n堂的成績單制度,健全學生干部的評價體系;可制定輪崗制度,鼓勵學生干部在不同的部門、組織中鍛煉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嚴格選拔流程,加強后續培訓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制限制,在選拔學生干部的時候,需要將已經具備良好品質的學生選拔出來,規避后期可能會出現半途而廢情況的風險。選拔過程要傾向有奉獻精神和責任意識以及具備更多“內在”素質的學生,重視信念的重要性??上蚋靼鄬W生、輔導員及班主任等對該生進行“政審”,盡可能地全面了解學生。選拔結束后,在設定的試用期內安排理想信念培訓,使得他們原本具備的信念更加堅定。此外,可對他們任期內的表現進行考核,除了根據完成任務的情況,也要根據近期是否出現思想偏差進行綜合考量。

(四)教師樹立榜樣,發揮激勵機制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隊伍基本上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他們跟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更能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對于學生干部而言,一個能成為知心朋友的教師,更可能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在指導和管理學生會干部的過程中,教師的示范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干部會下意識地參考或者模仿指導教師的做事方式、方法,指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要充分發揮指導教師對學生會學生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雙方在相互作用下,共同提高開展活動的質量,共享活動開展的成果。

(五)朋輩多指引,業務傳幫帶

與學生會的指導教師相比,學生干部進入學生會時接觸的第一批人是部門的學長學姐,比起教師他們更忠于學長學姐的教導。因此,培養學生干部隊伍要發揮好“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原則,讓一個成熟的部門負責人帶動一批干事,讓一批優秀的學長學姐帶動整個學生會,真正做到傳、幫、帶三管齊下。傳就是傳授工作能力和經驗,幫就是提供相應的幫助以及協助,帶就是指導和引領。只有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經歷,對學弟、學妹開展工作的過程進行及時的干預和指導,并進行及時有效的幫扶,才能真正達到部門業務傳幫帶的效果。

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區別是,高職院校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側重于實踐技能的培養,培養的是生產一線高等專業技術人才。高職院校在學制較短的情況下,要培養專業的人才已存在一定的難度,對于師范類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師范生的難度更大。因此,師范類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會學生干部這個群體,做好他們的管理與培養,才能最終實現推動高職院校發展的目標。

猜你喜歡
師范類學生會師范生
學?!皶浻屑s”走進學生會改革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閱讀與寫作:高職師范類學生語文課堂核心教法初探
學聯選舉結果名單
浙江:中職非師范類專業新教師需進課堂下企業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高校學生會組織的構建及運行
基于Grails的學生會工作管理系統研究
中小學師范類與非師范類教師的教學能力差異狀況及成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