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普通話教學改革探討

2023-02-12 05:53許湘云朱廣黔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普通話發音教學

許湘云,朱廣黔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依托無線網絡、計算機網絡以及衛星等途徑,以及計算機、手機與Ipad等智能終端設備,為使用者提供信息與服務的傳播形式[1]。盡管被稱之為“新媒體”,然而其仍然屬于媒體范疇,傳播媒介在傳統文字、圖片基礎之上,還擁有了視頻、音頻等傳播方式。新媒體是互聯網時代下的產物,突破了傳統媒體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具有容量大、交互性與實時性強的特征。新媒體擁有十分廣泛的服務面,教育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2]。

當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不斷深入,各種新型教育技術被廣泛使用,新媒體技術在教育創新中展現出了越來越高的運用價值[3]。新媒體技術不僅有效轉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模式,同時也促使老師不斷創新自身的教育方式與方法。近幾年來,微課、MOOC等新教學方式快速發展,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網絡教學更是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展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在經過20多年的發展后,普通話測試工作已經邁入到規范化、信息化以及制度化時期,在我國普通話推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高校普通話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為此,本文探討了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普通話教學創新與改革中的應用。

一、新媒體概述

(一)新媒體內涵

在全面邁入到新媒體時代以后,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其進行了詳細且深入的探討?,F階段,學術界還沒有針對新媒體給出統一的標準定義,然而不同學者對新媒體概念的解讀也存在較多的相似性[4]。事實上在還未全面進入到新媒體時代時,一些學者就明確提出新媒體并非是一個明確的概念,僅僅是基于有關概念分析了技術、媒體與生活三者間的相互滲透與影響。從本質上來分析,該內容與傳統媒體之間并不是成對立關系。緊接著隨著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新媒體才慢慢突顯出“新”的特征,同時其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清晰,即新媒體通常表示為數字媒體,依托于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現代化新型技術來實現內容的傳播,同時基于計算機、智能終端設備等媒介提供良好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5]。

(二)新媒體特征分析

在對人類的傳播方式與特征進行深入探究之后可以發現,在早期時候傳播方式主要是建立在口傳心授基礎之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紙質媒介產生以后,該傳播方式有效彌補了以往口傳心授中的時空限制問題,預示著正式邁入到大眾傳播時代。緊接著隨著電話的正式問世進一步延伸了人們信息交流的地理范疇,然而由于電話只能夠實現一對一的信息交流,所以電話只能夠看成是一種加強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隨著廣播以及電視等媒介的產生,才將傳統一對一的傳播方式拓展到一對多,也促使人們全面進入到大眾傳播時代[6]。

從以上傳播媒介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在新媒體還沒有正式產生之前,信息傳播方式主要還是依托于一對一或者一對多兩種形式,同時信息傳播也只能夠順著某個方向進行單向傳播,傳播方式十分固定,表現出較強的模式化特征。然而在邁入到新媒體時代以后,因為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等各種新型技術的產生,傳播方式逐漸發展成為了多對多的形式,任何一個信息受眾也能夠成為信息傳播者。人們能夠根據自身的具體需求獲取相應的內容并進行傳播,同時能夠使用多種途徑來實現信息傳播。此外,在當代各種新型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受眾在獲得相關數據信息之后,能夠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逐步改變了以往信息傳播中主體和客體相對立的關系。另外,每個受眾在進行內容傳播過程中也表現出較強的個性化特征,能夠全面展現人際交往的本質特征,并且也充分展現出新媒體時代的優勢。

二、高校普通話教學面臨的困境

普通話是當下我國漢民族統一使用的語言,推動普通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普通話是教師群體必須要掌握的職業語言。師范類高等院校學生都要取得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將會對教師資格證的獲得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并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密切相關。提高普通話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現階段我國高校普通話教學現狀來看,仍然面臨一些難題,具體如下。

(一)生源種類多樣,導致眾“口”難調

當下社會交通越來越發達,無形之中增加了人們的活動范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往往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在進行普通話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有針對地改變學生平翹舌音問題,向學生詳細講解發音方法。比如,老師先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產生的原因,“zh、ch、sh”錯發成“z、c、s”;之后向學生傳授發音原理,讓學生用舌尖抵在上齒齦位置,再改變舌體狀態,精準定位發音位置,保證舌體可以靈活伸縮,防止出現聲音僵硬或者模糊的問題,最后開展辯音練習。然而,由于許多學生有著濃重的口音,給普通話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難題。一些學生普通話發音錯誤主要是由于方言過重,所以要想切實改變學生普通話發音中的問題,首先要確認學生錯誤發音是因為何種方言的影響。例如,河南地區方言中將“h”發成“f”,讀“回去”為“肥去”等。在確定發音問題所在后,便可以有針對性地改變學生發音問題。然而,大多數南方老師不了解北方方言,而北方學生普通話發音錯誤是因為方言的影響,一些沒有接受過北方方言培訓的南方老師往往難以很好糾正北方學生的口音,反之同樣如此。來自不同區域的學生,在各個區域方言的影響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語言習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無法統籌兼顧,給高校普通話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7]。

(二)“雙語”現象普遍,影響教學效果

“雙語”指的是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普通話,而在課后生活中又以本土方言為主。事實上,從高校普通話教學實踐中能夠看出,一些學生在普通話課程教學或者練習中都可以正確使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信息交流等,然而在課后交談中往往容易恢復到地方方言,存在非常明顯的“雙語”現象。另外,教師在開展普通話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然而卻忽視了對學生課后普通話的引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雙語”現象的出現。從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等級測試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確使用普通話完成第一題與第二題的詞語考核,然而在進行段落朗讀特別是命題解答時,吐字歸音便出現一定的生硬感,并伴有一些方言。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主要還是由于學生只注重課堂上的發音,而沒有將普通話學習延伸到課后,導致自身沒有養成較好的發音習慣,不具有較高的普通話整體語感。

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普通話教學改革的路徑

結合當下高校普通話教學中面臨的困境與大學生的具體特征,嘗試將新媒體技術應用到高校普通話教學中,推動對普通話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優化與創新。新媒體的輸出終端一般為計算機、手機以及Ipad等智能設備,而現代大學生使用較為頻繁的設備是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手機APP、公眾號等,如“普通話學習”軟件、智慧教育云平臺等,倡導學生積極利用智能設備開展普通話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改善普通話教學效果,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奠定基礎。

(一)延伸課程教學內容到課外

一方面,將翻轉課堂教學法應用到高校普通話教學中,對傳統教學流程進行顛倒,明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老師在課程教學開展前制作好相關教學視頻,并將其分享到智慧教育云平臺,學生只需要借助網絡與智能設備,便可以在任意時間與地點進行視頻內容學習,同時學生還能依照自身普通話實際情況與理解能力等科學規劃學習進度,設定滿足自身需求的學習方案。老師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練習過程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找出自身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優化方法,實現知識點與技能點的緊密融合。通過這種方式讓課內與課外聯通,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領悟,不斷提高技能點訓練效果。

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喜馬拉雅”等手機APP創建課下實踐平臺,逐步改善學生普通話學習“雙語”現象。學生可以在網絡實踐平臺中建立自己的電臺,打造與眾不同的電臺節目,讓學生在課下擁有良好的氛圍練習普通話。此外,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組為單位運營一個APP賬號,要求各個小組之間相互關注,同時對其它組進行點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競爭環境,促使學生共同進步。通過這種方式,在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的同時,也可使得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多樣,充實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二)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

計算機、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應用不僅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還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習慣。當代大學生以“00”后為主,對新鮮事物有著較高的興致,對智能手機更是有著較強的依賴性,智能手機已然成為了學生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為此,教師要注重發揮智能手機、計算機等的教學價值,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利用這些設備開展學習的方法,使得手機在學生學習中發揮積極作用,而非只是單一的聊天、打游戲。在進行普通話課程教學中,允許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依托于智慧教育云平臺,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簽到、探討、觀看視頻以及技能訓練等,組織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小組競賽等課堂活動,通過這種新奇且多樣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普通話課堂教學的豐富性與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求知。

(三)增強輔助教學,改善訓練效果

當下關于普通話學習的手機APP軟件類型多種多樣,使用反饋較好、應用較為普遍的軟件主要有“普通話學習”“易甲普通話”等,都是十分專業的普通話學習與訓練軟件。這些普通話學習APP軟件結合了AI語音識別技術,整合了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各個重要知識點,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聽、說、練的需求,讓學生課后自主練習過程中也能夠獲得泛讀、正音與糾偏等幫助。比如,在普通話中聲母與韻母發聲是否精準直接關系到字詞讀音的準確性,而聲母與韻母發音通常又受到了口腔中舌位唇形等重要部位動作的影響。在以往開展普通話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面向的學生人數眾多,一些學生往往不能夠清晰地觀看到教師發聲過程,相比之下,在普通話學習軟件當中有各種視頻教程,學生不僅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不同發音下發音器官的動作與氣流流向等,同時在課下也可以運用軟件中的跟讀對比測試功能,全面精準把握自己發聲中的問題,不斷改善學生的辯音糾錯水平。教師依托手機APP軟件,讓教學變得更加簡單、直觀;學生利用手機APP軟件,能夠在任意時間與地點開展學習,通過大量訓練,使普通話學習不再困難。

語言的習得,不僅要在碎片化時間內勤學多練,同時還應當要創建一個良好的語言輸入輸出環境[8]。方音一般是在學生兒時習得,長期受到某種環境影響導致的,因此不是在短時間內便能轉變的?;诖?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荔枝FM”“為你讀詩”等免費APP,利用碎片化時間多聽標準的朗讀短文音頻,依照語言習得規律,基于耳濡目染的形式強化自身的聽辯音水平,學習正確的發音,掌握正確的短文朗讀方法。

猜你喜歡
普通話發音教學
I’m a Little Teapot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如果古人也說普通話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17
Playing with u_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