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戰略思維考量

2023-02-12 21:44許偉蝦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戰略思維協同育人

許偉蝦

(1.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2.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福建廈門 361005)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薄坝说母驹谟诹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這是黨對新時代新征程中的教育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的最新要求。戰略是從大勢、長遠、全局上做出決策和判斷,戰略思維是在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和總體趨勢上做出具有統攬全局、高瞻遠矚的決策的一種思維方式。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基于戰略思維視角探討育人協同路徑是實現學科知識體系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統一,實現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全面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戰略思維邏輯蘊涵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3]。習近平高度強調戰略思維,重視從戰略角度看待黨和國家的事業。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工作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及開放性的工作,為實現系統各要素之間的有機整合,需先厘清內在邏輯,是戰略思維引領協同育人的起點。內驅外逼破解兩類課程各自為營所呈現的問題,是戰略思維引領育人協同的動力邏輯。辯證統一是戰略思維引領育人協同的思路邏輯,推動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內涵式發展。

(一)戰略思維指向邏輯:立德樹人價值指向協同

課程思政育人和思政課程育人具有共同的價值指向,是構建課程協同的邏輯前提。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共同承擔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是可以立足戰略思維進行統籌規劃的基礎和前提。一方面,思政課程發揮著主渠道的功能,承擔主要責任。根據課程目標的設置按照系統的教學安排,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綜合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是非觀、道德觀、法治觀、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另一方面,專業課程和通識課也發揮重要育人功能,根據學科和專業性質設置的專業類課程,深入挖掘其包含的思政元素,在傳授專業價值、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滲透和實現價值引領、文化精神激勵和思想政治教育。

(二)戰略思維動力邏輯:內驅外逼助推協同

謀篇布局,整體為要。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是一項具有普遍聯系的整體客觀事物,這正是首要特點為著眼于全局的戰略思維的適用對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體系有自身特定的內驅和外逼動力,推進課程和學科內涵式發展,助推高等教育育人實效。為適應教育變革,課程自身求變是育人協同的內部驅動力。思政課程是為貫徹高校意識形態領域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應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門要求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由于課程目標的差異以及教育思維的固化,思政教育存在“孤島”困境,與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等其他課程較難做到同方向共步調。高校發展的新困境、行業發展的新需求、國家發展的新特征是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發展的外部倒逼力,也是戰略思維應用于育人協同的基礎和前提。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是調整課程體系,促進行業在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突破行業局限,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踐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新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步伐。

(三)戰略思維展開邏輯:辯證統一推進協同

戰略思維的核心要義是以正確的戰略決策育新機、應變局、開新局。辯證統一的戰略思維是保證在不同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下,有著不同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的各類課程共同承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的時代新人的育人任務。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決定了二者協同育人也應遵循辯證統一思維。一方面,以主導和多樣的辯證思維推進育人協同。積極發揮思政課程的引領作用,在堅持正確價值導向的基礎上,將分散在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中多樣、隱含、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準確把握、挖掘提煉,充分發揮其自發、隨機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以外顯和內隱的辯證思維推進育人協同。為實現育人功能最大化,應將思政課程外在顯化引領與課程思政的隱形滲透有機統一。思政課“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剛強有力、有棱有角,絕對不能含糊其詞、模棱兩可、羞羞答答”的在課程內容和課堂教學中直接系統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4],促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價值觀。相較而言,其他課程思政具有較為間接的思政育人作用,通過合理利用和挖掘隱含其中的諸如道德品格、創新精神、政治認同等思政元素及思政素材,實現價值引導與知識傳授的統一。

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思維基本內容

“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是習近平對戰略思維提出的要求[5]62,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是開展各項系統性工作的切實需要。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是一項以貫徹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系統工程,應充分運用戰略思維系統,科學指導,貫徹執行,有效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戰略思維系統包含戰略目標、戰略判斷、戰略決策、戰略實施、戰略評估等五個要素,各要素有序運行、聯動集成,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邏輯體系。

(一)協同育人戰略目標思維

戰略目標思維是戰略思維全過程的主導因素,回答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朝哪個方向和目標做的問題,它是一個整體指向性和具體貫通性的統一,指向戰略實施最終實現的效果和實施過程中所要完成的具體戰略任務。明確戰略目標是實施協同育人戰略的核心,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高校最基本的要求,貫徹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戰略目標。高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貫徹在教書育人的整個環節。著力于將能力培養、知識傳授和價值塑造三者融為一體,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正是此人才培養的必備內容和應有之義。

(二)協同育人戰略判斷思維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判斷思維是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思維展開的首要環節,圍繞諸多可能影響戰略目標實現的條件展開,回答戰略處境與趨向問題的主觀認知活動。是透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的雜多表象揭示育人本質規律的追蹤尋源。具體而言,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判斷思維包含戰略形勢判斷、戰略定位判斷、戰略趨勢判斷[6]。戰略形勢判斷是指以掌握客觀現實為目的,對高校當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現狀進行資料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對協同育人建設成果、發展需要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等進行基本認知和評判。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工作中重要戰線是抓好教師隊伍“主力軍”,不斷推進課程建設“主戰場”,縱深發展課堂教學“主渠道”。戰略定位判斷是在形勢判斷的基礎上,對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工作進行科學定位,是五育并舉全面育人教育體系的關鍵,是我國教育現代化“四梁八柱”的核心。思維主體根據形勢判斷和定位判斷,運用建設理論對戰略未來進行預測,對經驗素材進行加工就是戰略趨勢判斷。

(三)協同育人戰略決策思維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決策思維是回答戰略做什么的問題,在形勢研判的基礎上,以戰略目標作為指引,對實踐活動做出科學合理、縱觀全局的戰略謀劃。由決策方針、決策重點、擬定措施等要素組成一個完整的戰略決策過程。戰略決策方針是高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在實現戰略目標的行動指南,是實施決策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習近平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5]378。這也是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戰略決策重點是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協同育人的決策重點是明確課程思政不是把專業課、通識課上成思政課,也不是增加一種活動或者增設一門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創新。發展戰略措施是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舉措,是以實現戰略目標而制定的具體措施。

(四)協同育人戰略實施思維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發展戰略實施思維是回答戰略如何做的問題,是聯結戰略思維和戰略實踐的中間環節,是對戰略實施環節的運行管理、過程組織和詳細規劃,是實踐活動在人腦中的預設和推演。具體包括戰略實施準備、戰略實施部署、戰略執行3 個階段。戰略實施準備是在對既有現實條件進行綜合分析、權衡考慮后,為有利于戰略實施所做的前期準備,包括思想、環境、人力方面等。首先思想上需確定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建立目標協同觀念,明確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都服務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時代新人的教育目標。環境準備主要是創建校園文化及新媒體育人環境,加強校風、學風和教風建設,積極構建兼具教育性、思想性和時代性、娛樂性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其激勵、規范、凝聚功能。建立用于傳播優秀文化、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的新媒體平臺,集服務性、知識性和思想性于一體,更好服務協同育人體系發展。人力準備主要是要打造一支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協同育人師資隊伍,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次,戰略實施部署具體包括組織動員和任務分解,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科學規范的協同育人體系,應從教學管理、課程建設、方法途徑、教學內容、保障體系和考核評價等方面入手,進行組織動員和任務分解,使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最后,戰略的執行是將思維轉化為實踐的過程,是協同育人的具體落實。

(五)協同育人戰略評價思維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發展戰略評價思維是回答戰略怎么樣的問題,是對各個環節實施情況的評估,對實施結果的測評,是對戰略思維全過程的考量和重新審視。協同育人戰略評價思維是貫徹及時調整戰略實施方向的關鍵,包括評價標準、評價過程和評價反饋三個方面內容。戰略評價標準是評價思維有效反饋育人效果的前置條件,包含總體評價標準和具體評價標準兩個維度??傮w評價標準是結果考核,將協同育人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以戰略目標為標準審視戰略實施的結果。具體評價標準則是過程性考核,用戰略目標的細化指標來效驗實施過程。具體包括學生的學習感、滿意度、教師的獲得感、教學方式創新度等。評價過程是與評價標準相對應的,是應對多變的戰略形式,遵從人認識的規律性要求而所做的行為過程。評價反饋是以把握協同育人規律,實現戰略目標為最終目的,對戰略思維總體方案進行及時的修正、調整。

三、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思維實踐策略

在深入分析戰略思維五大要素的基礎上,把握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客觀發展規律,以習近平新時代戰略思維為指引,增強主觀能動實踐在謀篇布局中的有效性。戰略思維指引優化系統舉措保障協同育人的規范性。關注教學實踐環節,把握教師和課程兩大戰略核心,實現協同育人的實效性和超越性。注重結果復盤,增強協同育人的全局性,有力推動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深入協同發展。

(一)優化系統舉措,保障協同育人的規范性

戰略思維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系統工程實現平衡協調、總體最優目標的基礎前提是在正確戰略決策思維的指導下優化系統舉措,構建完善的環境條件,強化條件保障,促進協同育人的規范性與有效性。首先,組織強化領導機制,任務戰略的有效完成都依賴于有效的組織機制。為克服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意識差、協同層次低、協同力度弱、協同行動不到位等制約因素,建立協同的組織機制是關鍵。建立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系教研室落實推進的具備自身鮮明特色的黨委統一領導下黨政齊抓共管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 從頂層設計上制定“任務書”,謀劃“路線圖”。其次,制定整合資源規范政策。為推動協同育人有效運行,打破固有的制度障礙和思想壁壘,整合各項資源,需制定相應的政策規范,為協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具體包括完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建設標準、建立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改革制度等。深化育人共同體意識,提煉出專業課程的價值范式和文化基因,反哺于思政課程建設,共同促進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實現。通過設置合理的專業課程結構、調整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比例,增加通識課的可選擇性,適當增加實踐類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協同育人。最后,完善資金支持保障,資金保障是戰略實施的基礎,構建協同育人運行機制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不限于協同活動組織、協同平臺建設、師資培訓交流等,每一方面的開展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因此,提供專項資金保障是協同育人有效運行的關鍵。建立思政專項經費預算,加大經費支持的廣度和力度。

(二)把握戰略核心,實現協同育人的實效性

戰略思維就是方向、聚焦、要務等核心工作,為有效實施協同育人戰略,首要任務就是在全局中找出最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動作。教師作為育人主體,是學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負責人”。為把握協同育人戰略核心應抓住教師這一主體,明確“教師共同體”概念,伴隨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育人工作的承擔者已不僅僅局限于思政課教師,而是高校內所有科任老師及行政管理人員,打造和建設一支跨學科協同運行的教師“團隊”是高校貫徹協同育人落實立德樹人的前提和基礎,思想上強化“育人共同體意識”,行動中踐行“三全育人”教育目標,構筑協同育人共同體戰略定位。以此推動教師隊伍育人方式和目標的拓展轉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7]。教師團隊應在強化思想自覺和教學能力上雙管齊下,較為一致的思想價值理念是協同育人行動的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是高校實施協同育人的關鍵。一方面教師團隊應強化協同育人意識,結合專業特色和學生類型,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提升教育成效。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教師應自覺、系統、全面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正確把握與思政教育的關系,根據行業發展實際,切實增強協同育人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貫徹“課堂育人”“科研育人”“發展育人”為一體的教育觀。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經驗交流、實踐教學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教師對學生專業背景的深度挖掘能力,精準把握學生認知需求、學習規律,深度開發課程體系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和資源,提升課程思政育人能力。不同課程的教師需強化課程思政的滲透作用,匯集暢通何種思政資源??茖W利用新媒體媒介,以學生的切實需求為切入點,多形式創新課程設計,不斷提高協同育人的實效性。打造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其“領頭羊效應”與“頭雁效應”的標桿作用,使思政課名師做人治學、教學科研上的豐富經驗和嚴格要求的品質敦促、指導青年教師,傳經送寶,增強教師團隊思政教育能力,通過教師之間定期互助,逐漸形成常規化機制,實現協同育人。

(三)統籌示范陣地,把握協同育人的超越性

戰略思維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是在統籌全局的基礎上抓住戰略核心,除了教師團體這一主觀載體,另一客觀載體就是優質課程。構建全面覆蓋、相互支撐、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的課程體系是促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同向同行的關鍵,尤其注重精品課程、課程思政示范中心等建設,其發揮著操作示范和價值引領的重要作用,帶動各級各類學校實時調整改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方向。具有思政目標導向的“金課”和課程思政示范中心是建設課程載體的核心?!敖鹫n”是具有高度知識性、學術性、價值性、政治性、實用性的優質課程,以“高階性、挑戰性和創新性”為衡量標準[8]。高校應結合自身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依托學科專業優勢,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思政校本課程,著力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由泛在化向體系化、特色化、品質化發展,發揮更大的思政教育效能。例如航天航空類院??梢猿浞掷米陨碣Y源優勢建立行業特色校本思政課程,開發“航空航天發展專題”“航空航天概論”等課程,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四史”教育、創新精神培育等內容。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知識背景、行為習慣、認知特點,結合不同專業價值理念、思維方法、課程特點的差異進行專業課程開發,將思政元素合理、自然、有效的嵌入專業課程建設中,進行系統的“課程化”設計,將協同育人機制落到實處、細處。

打造課程思政示范中心是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示范區”與“試驗田”,是各方面教學科研人才深耕與向往的教學科研高地。高校在貫徹協同育人戰略時應發揮各種資源優勢緊緊抓住這一核心,才能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以理工類高校為例,立足于自身行業專業特色優勢,諸如理工科事業特征、科技發展史、科學家精神等資源,對它們按照歷史、人物、事件、文化等不同維度脈絡進行整理篩選和提煉歸納,營造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課程思政示范中心,切實推動工匠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進課堂、進腦、入心、化行。依托課程思政示范中心載體,把握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通過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借助教學實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育人實效。

(四)注重結果復盤,增強協同育人的全局性

戰略評價思維是戰略思維的要素之一,是對戰略思維全過程的考量和重新審視。教育作為一種能動性活動,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建設是一項久久為功的長期任務,教育效果無法一蹴而就,更應建立系統完善、導向明確的戰略評價體系,突出各高校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注重協同過程的反饋環節,強化教育效果。一方面注重前期協同結果的總結推演。借用圍棋術語--“復盤”,抓準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戰略實施中成功的關鍵和失敗的原因。正視實施過程中的偏差、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傳承,通過對協同過程進行總結推演,固化協同流程,總結協同規律。具體而言,對協同目標實現程度以量化和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包括學生滿意度、學生獲得感、課程體系建設質量等,注重對演繹過程、關鍵資源要素和重要時間節點的總結,對育人協同行為和結果進行分析、描述和歸納。建立檢查和督導的工作機制,加強對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管理組織、協同活動、課堂教學、師資交流等過程的督查。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激勵約束引導等。此外,需預測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對未發生的行為進行虛擬和探究,并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協同效能。另一方面加強后期協同規劃的調整優化,這是戰略評價思維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要貫徹協同育人戰略應明確協同的持續性和常態化,保證育人效果需要對戰略進行不斷的反饋和調整。以行業特色高校為例,因相近且集中的學科生態,素材和邏輯的相通性決定著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目標上的一致性,但由于學科專業的具體不同,要求對協同的具體目標策略和具體細節進行調整,真正實現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育人目標。

猜你喜歡
戰略思維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戰略思維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四個全面”是辯證統一的戰略思維
協同進化
戰略思維:領導干部的必備能力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