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的三重維度

2023-02-20 05:38任行偉吳宏偉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金融學思政金融

任行偉,吳宏偉

(淮北師范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思政課程在當前高校課程體系中是作為公共基礎課形式開設的,這與當前我國高校長期強調的“立德樹人、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相吻合。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思政課堂上,還要融入高等教育的各個環節、各門學科。金融學是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在培養學生掌握金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要實現“樹人”與“立德”同向同行、協調推進[1]。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要在金融思想發展中發掘思政元素,在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中融入思政元素,積極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一、西方金融學在我國的傳播及其蘊含的思政元素

近代以來,西方金融理論在我國的傳播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二階段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第三階段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2]。我們不妨稱之為金融學的三次西學東漸。

(一)金融學第一次西學東漸及其蘊含的思政元素

在悠久的傳統社會中,中國生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風靡歐洲。英國、法國等借工業革命發展起來,急需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但他們生產的呢絨、羊毛等工業制成品并未得到中國老百姓青睞,致使中英貿易逆差越拉越大。英國為改變這種局面,就采取向中國輸送鴉片的卑劣手段來追逐利潤。清政府進行禁煙運動,于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從此開始了中國百年的屈辱史,同時也開始了金融學的第一次西學東漸。金融一詞來自明治維新的日本,日本近代以來模仿歐美模式并致力于“脫亞入歐”[3]。20世紀初的25年間,中國陸續翻譯出版了一批稱為《貨幣學》的外文著作,清華大學開設了貨幣銀行學課程。王怡柯在編譯美國金萊《貨幣學》(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時,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了中國貨幣狀況的內容,可謂西方貨幣金融學“中國化”的最初成果之一。

金融學第一次西學東漸蘊含的思政元素主要是熱愛祖國、自立自強。中國人民遭受了來自西方列強的迫害,但始終堅持自立自強,并清醒認識到只有自立自強才是出路。學者們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堅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把有價值的西方金融思想引入中國,為金融學人才培育和理論發展貢獻力量。這些思政元素可以融入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有助于提高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金融學第二次西學東漸及其蘊含的思政元素

基于當時國際形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蘇聯建立密切關系。中國與蘇聯于1950年2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一批優秀人才赴蘇留學,學成歸來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聰明才智。金融思想第二次在國內的傳播和發展就是從學習蘇聯開始的,編譯蘇聯經濟學以及貨幣信用學領域的教材和論著漸成風氣。劉鴻儒教授于1955年赴蘇聯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學習深造,回國后長期擔任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工作重要領導職務。除了到蘇聯留學,有條件的學校聘請蘇聯相關領域的專家手把手培養國內教師,再由國內教師講授給學生。知名金融學者黃達教授就曾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蘇聯的金融知識。

金融學第二次西學東漸蘊含的思政元素主要是熱愛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當時學習和研究金融理論的目標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課程思政教學的生動資料。赴蘇聯留學的一批學子學習蘇聯金融思想之后回歸祖國,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一大批留洋科學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紛紛回國,錢學森、趙九章、王大珩、郭永懷等科學家為我國科技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今大學生應以先輩們為榜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民族復興為己任。

(三)金融學第三次西學東漸及其蘊含的思政元素

伴隨中蘇關系惡化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國內擯棄蘇聯金融知識體系,歐美金融思想重新在中國大地上發展起來。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標志著美元成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歐美的金融知識體系逐漸成為各國學習的標本,出現馬科維茨、麥金農、愛德華·肖等金融學家。改革開放伊始,中國各項改革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批金融學著作給中國金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敦泿藕托庞美碚摗贰秱惏偷诮帧贰敦泿?、就業和通貨膨脹》《理性預期》《1914年以后的貨幣與外匯》等均由商務印書館譯介。茲維·博迪和羅伯特·默頓合著的《金融學》在全球廣為流行,在我國也再版多次。這些著作既豐富了我國金融知識體系,也拓寬了國人的金融研究視野。與此同時,一場關于“貨幣銀行學屬不屬于‘正宗’的金融學”的論戰在一批歐美海歸人士與國內從事金融研究的學者之間展開。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明在借鑒西方金融學理論中要避免食洋不化,要立足于我國實際。

金融學第三次西學東漸蘊含的思政元素主要是堅定理想、艱苦奮斗。在改革開放背景下,金融學發展堅持“洋為中用”,其中蘊含的理想信念等價值觀內容可以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西方現代金融思想基本能滿足特定時期學者們對金融知識的渴求,也能滿足特定時期政府對制定金融政策的理論指導。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人對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金融理論的緊迫性需求與西方金融理論局限性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需要建立發展契合中國現實金融問題的本土化金融理論。這是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在金融學理論本土化發展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廣泛,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法治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等,金融學理論本土化離不開國家大政方針指導,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研究。泱泱中華5 000多年歷史長河中,豐富的貨幣金融實踐不斷激發金融學理論的發展和更新?!豆茏印肥状翁岢鲐泿艛盗空?北宋沈括最早提出貨幣流通速度,明代邱濬對勞動價值觀點進行初步探討。我國古代很多金融學理論可以為現代金融學提供有益參考,可以為今天中國金融學的本土化發展提供豐富資源。金融學理論本土化發展需要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穩步推進,既要堅守文化自信,大膽創新,又要謙虛謹慎,積極借鑒西方金融學的先進經驗與先進理論?,F在,我國經濟的總量擴大和全球占比提高,學界出現西方金融理論無法解釋眾多中國現實問題。下面將通過對三個問題的分析闡釋西方金融理論無法解釋這些問題的原因,由此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努力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學。

(一)分析銀行業集中度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截至2021年6月,我國銀行業的資產集中度為43.76%。銀行業集中度是指在整個銀行體系中,幾個有影響力的大銀行所占整體市場份額之比,在我國是指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占整個銀行體系的市場份額之比。對此,有人認為我國銀行業集中度過高,這種結論是依據西方金融理論得到的。西方國家關于銀行市場集中度的研究主要源于對市場結構的分析,采用以貝恩為首的哈佛學派的產業組織理論的SCP(結構—行為—績效)分析方法,認為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決定市場績效,競爭度高的市場會帶來更多的社會福利,因此應提高行業競爭度,銀行業應降低銀行市場集中度。但是,我國是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利益至上,不能簡單使用西方標準,必須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去評判我國銀行業集中度。我國銀行自身在資產規模、服務質量、社會責任等方面都需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我國銀行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此而言,中國銀行業集中度不僅不高,反而偏低。

這些結論的得出遵循實事求是原則,銀行業運行既要遵循市場規律也要發揮政府調節作用。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核心,保障銀行業健康發展涉及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健康發展,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思想政治教育彼此一致、相輔相成。

(二)分析大國央行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自立自強精神

有學者鑒于美聯儲的資產負債結構,認為中國人民銀行算不上大國央行[4]。美聯儲的資產主要以持有的美國國債為主,負債主要以大量美元發行為主。英格蘭銀行的資產以貸款為主,負債以金融機構存款為主。中國人民銀行資產以外匯儲備為主,負債以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為主,中國人民銀行與英美兩國央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有很大差異。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央行,其資產負債表結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能以歐美央行的標準來刻意改變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勤勞的中國人民用努力和汗水換來了數以萬億計的外匯儲備,占到了中國人民銀行資產的70%。中國人民銀行的負債以存款準備金為主,這與廣大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生活水平的節節提高并沒有改變老百姓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邦A防性儲蓄”是中國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資渠道,穩定增長的儲蓄資金使中國人民銀行有底氣轉變籌資方式。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刻苦努力、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能夠激發學生們的自立自強精神。

(三)分析金融抑制論適用性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奮斗精神

國外專家認為,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存在錯誤選擇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的現象,表現為政府對金融活動強制干預,人為壓低利率和匯率,導致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皆停滯不前,這就是“金融抑制論”[5]。其作用原理是,較低的利率水平無法吸引大筆資金流入銀行體系,導致投資資金供給不足,削弱經濟增長的動力?!敖鹑谝种普摗痹L靡一時,但“金融抑制論”在我國并不適用。

中國經濟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長期保持較低利率水平,但較低利率水平并沒有導致較低的儲蓄水平。我國儲蓄水平長期保持較高增長,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中國老百姓在追求收益和資金的安全性上更傾向于資金安全,而儲蓄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方式;二是中國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完善,老百姓習慣用儲蓄方式來降低后顧之憂。長期的高儲蓄給投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長期保持較高經濟增長率。

“金融抑制論”在我國水土不服問題說明西方金融理論不是普世真理,金融理論發展要緊密聯系中國具體實際,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中國人民勤勞勇敢精神聯系起來。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契機,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金融理論,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才,在由增量經濟向存量經濟轉變的今天,更離不開高精尖人才。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這與西方現代金融學區別開來。金融學本土化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參與,金融學教學同樣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這既有豐富金融學課程教學的現實意義,也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政策意義。

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相結合的課程思政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6]思政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同時還要挖掘其他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金融學作為財經類專業的基礎課程,需要結合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趨勢,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金融理論密切結合的教育教學改革。

(一)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引,提升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水平

提升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水平,需要自覺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的指導,需要結合相關時事政治,激發學生理論學習的興趣和為國家為人民而奮斗的意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旨在促進亞洲區域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這是金融領域的一件大事,體現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擔當。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標志著我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同時也意味著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多了一個新的融資平臺。這是政府解決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政府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具體體現,不僅是對金融問題的治理和解決,也是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構建的征信體系,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解決個體、企業進行投融資時面臨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重要方式。

因此,不管是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金融發展實踐都蘊含十分豐富的思政元素,需要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進一步加以提取和凝練,用于當前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二)融入思政元素,推進金融學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改革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從落后的農業國演進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從溫飽不足的貧窮國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有制經濟和民營經濟共生共榮,經濟社會快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經濟發展的豐富實踐為思想政治教育和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素材。學界需要立足中國現實,研究中國現實金融問題,推進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進而推進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改革可以從不同角度展開,在案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一個有效方式。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一些金融學課程思政案例,希望能對從事金融學教學的老師有所啟迪。

案例一:“超低利率”成因。利息與利率是金融學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利率是借貸資本的價格,是剩余價值的一部分,資金閑余者向資金短缺者提供資金應得到一定的回報,這筆回報就是通常所講的利息?!俺屠省痹跉W美和日本等經濟體較為流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從未將利率水平降至零點甚至為負值,這是對儲戶的負責和保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可以從三個比較中得以體現:第一,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保護資本家的利益,執政者為資本家服務;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一切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人民服務。第二,資本主義制度延綿數百年,開始表現出發展后勁不足的制度缺陷;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公有制經濟提高了公眾參與經濟的積極性。第三,西方國家經濟發展過分依賴金融拉動,金融發展之初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但過度金融化會對實體經濟產生抑制作用[7];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始終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這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截然不同。

案例二:人民幣被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國際儲備主要包括貨幣化黃金、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及普通提款權等。特別提款權最早發行于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一種賬面資產,可用于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被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正式和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起成為特別提款權計價貨幣,標志著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地位的巨大提升,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反映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

案例三:巴林銀行倒閉。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是金融市場上重要的衍生工具。在講解期貨時,可以講解一下巴林銀行倒閉事件。尼克·李森是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負責人,他以巴林銀行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指期貨,并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由于阪神地震導致股票、債券市場大跌,該筆交易使巴林銀行損失多達十幾億美元,最終這家有著233年歷史的老牌銀行于1995年因虧損嚴重而倒閉。這是西方銀行面臨市場風險的一個縮影。相對而言,中國現代銀行體系較為穩健,這與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銀行制度有關。我國銀行體系具有以下優勢:第一,中國銀行業主要以存貸款為主營業務,并未像西方銀行那樣進行“混業”經營;第二,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的實施,使中國人民銀行更多向中央政府靠攏,當銀行體系出現問題時,中國人民銀行享有更多自主權去化解風險,保證銀行體系的安全;第三,當面臨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抉擇時,中國居民更看重安全性,西方國家居民更看重收益性,但往往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西方金融市場的投機性更強,西方銀行面臨更高的倒閉風險;第四,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比較完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構成金融監管框架,使我國金融市場更加穩健。四個方面反映我國金融體制的優越性,這既彰顯了我們的制度自信,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民銀行是負責任的大國央行。

(三)強化思想品德教育,提升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管是思政課還是其他專業課程,在課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極其必要的。思想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體現,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是課程思政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三觀不正的思想行為會給社會造成巨大損失,產生惡劣影響。對此,需要強化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各個方面進行,專業課需要承擔相應責任,而不能僅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我們在講授金融理論時,應當有意識地加強大學生思想品格教育,提升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金融投資時,常常會講“高風險伴隨著高回報”,風險和收益相伴。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的“餡餅”往往更可能是“陷阱”。教師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不斷提高思想品德素養。再如,貨幣有兩大屬性:交易媒介屬性和金融屬性?!皝喞锸慷嗟吕Ь场睆娬{,如果我們只關注貨幣的金融屬性,生活就變得岌岌可危了。對于貨幣,我們更應關注其作為交易媒介的屬性,如果只關注金融屬性,那么資金就會大量流入虛擬經濟體系,實體經濟融資就會變得舉步維艱。黨的二十大強調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對此,教學可以融入樹立腳踏實地的思想品格,杜絕投機心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四、結語

高校學子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學習專業課程,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放松。高校積極推動思政課程建設,積極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為國家事業發展、為創造人民幸福生活不斷輸送優秀人才。當前我國金融理論發展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課本所授金融理論與我國金融發展現狀相脫節,很多現實的中國金融問題并不能通過現成西方金融理論去解決。因此,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化金融理論,成為金融理論研究的神圣使命。發展本土化金融理論的一個重要契機就是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金融理論本土化發展融合起來,不斷推進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猜你喜歡
金融學思政金融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淺述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在價值投資中的應用分析
淺析數學方法在金融學中的應用
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