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美學思考

2023-02-20 20:13
濰坊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延安馬克思主義

王 剛

(濰坊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無疑是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上的高峰之一,對馬克思主義普及乃至推進中國革命的勝利都功不可沒。關于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經驗,學界從當時的國內外政治環境、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特質、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和知識分子的努力等不同側面進行了總結闡釋,都極具參考價值。然而上述成果大都是從理性角度對馬克思主義傳播進行分析。問題是信息的傳遞與接受是否全部出于理性?其他因素在傳播過程中是否具有重要作用?美國心理學家拉斯韋爾認為,人的理性有時是無能的或變得極其有限,有可能“基于喜好、或是出于傳統的偏見”做出有悖其理性的行為。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審美體驗等感性因素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馬克思也認可美對于人的影響力,他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盵1]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得以順利推進,除了馬克思主義自身對中國革命的突出貢獻外,也與其契合了傳播美學的精髓密切相關。從美學角度對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傳播進行分析,有助于拓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研究視野,并為今天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實踐提供借鑒。

一、科學之美

馬克思主義之美首先在于其“真”。美與真密切相連,真是美產生的前提。當人在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逐漸認識并把握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亦即實現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客觀事物的存在就有了意義——使人產生審美體驗。由此,客觀事物自身也成為人的審美對象,人與審美對象構成了內在的統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加以革命性的改造,使社會主義第一次由空想變為科學。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人類走向自由人的聯合體指明了方向。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目的就是使革命群眾認識馬克思主義之真,進而有意識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密切結合,準確把握中國革命的規律,努力爭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這一時期中央主要領導同志對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的廣泛傳播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毛澤東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宣傳,他提出“在全黨中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這種理論,才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指南針?!盵2]毛澤東還親自講授《辯證唯物論》并參加學員討論,且規定政治局常委都要講課。[3]張聞天也要求全黨“學會用馬克思列寧的方法分析時局,學會馬克思列寧領導群眾的藝術?!盵4]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和編委會,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編輯發行馬克思主義理論……通過這一系列的傳播活動,使工農大眾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真理的魅力,對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產生了極大的信心,馬克思主義信仰也進一步深入人心。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產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創造性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歷史語境中的創造性轉化。毛澤東思想的真理性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之美。把毛澤東思想這一科學的理論應用于延安時期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使中國革命逐漸走向高潮并實現了歷史性轉折,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勝利提供了條件。

二、情感之美

馬克思主義之美,還在于其“善”。善是指“人的實踐活動的合目的性”??档抡J為美蘊含著“至高的善”。柏拉圖也曾指出:“尺度和比例處處都是和美與德行同一的”。從這一意義上講,人能動地認識和自覺改造客體之“善”,是“美”產生的前提??字枪庹J為:“對象化的‘善’與主體性的‘真’辯證統一,形成和諧自由的理想關系,這就是美的本質?!盵5]在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對象性實踐活動中,主客體相互作用,逐漸形成對立統一的關系。這種對立統一關系進一步物化,逐漸形成了審美體驗。而產生審美體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審美對象能夠給人帶來愉悅感。從根本上講,人類進行的一切實踐活動,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人幸福生活的需要。魯迅認為:“在一切人類所以為美的東西,就是于他們有用——于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別的社會人生的斗爭上有著意義的東西?!睆倪@里可以看出,符合目的性是美的前提,所以美必須依賴善而得以存在。無論是從形而上的哲學層面,還是從形而下的具體事物的狀態看,善與美之間都存在廣闊的交接空間,內涵和外延上存在廣泛的交叉性和相互包含性。審美體驗是一種積極的刺激,一種影響人們日常行為的基本情感。來自人機交互和消費者研究的證據表明,“情感上的積極刺激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為它們能夠引起觀察者的積極態度?!盵6]情感的積極刺激使人們不斷追尋美、探索美,愿意為美奉獻。他們積極尋求讓愉悅的氛圍包圍自己,去藝術畫廊尋求新的審美體驗,并將美麗的事物帶回家。馬克思主義信仰之“善”在于其堅定的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歷史規律就是人民活動的規律,社會歷史活動就是人民群眾在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利益的實踐。因此,馬克思主義堅持人民至上的原則,強調應尊重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應堅持以全人類解放為己任。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理念,具有鮮明的人民立場,為人類從“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信仰之“善”激發了人們的審美體驗,這種審美體驗又進一步加深了其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得以廣泛傳播,就在于它始終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寄托著革命群眾最深厚的情感。1945 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的《論聯合政府》的報告,告誡全黨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7]。他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盵8]劉少奇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提出,“我們的一切綱領和政策,不論是怎樣正確,如果沒有廣大群眾的直接的擁護和堅持到底的斗爭,都是無法實現的?!盵9]“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事業,都是人民群眾的事業”[10]。在實踐上,抗日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推行減租減息政策,推動了經濟發展,改善了民生;解放戰爭時期黨進行了土地制度改革等,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滿足了農民的土地需求,實現了“耕者有其田”。這些都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鮮明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博大精深,要想把握其精髓需要付出極為艱苦的努力,但即使在延安時期嚴峻復雜的斗爭環境中,根據地軍民也愿意去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因就在于馬克思主義之“善”,就是因為它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夠為革命群眾所依賴。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所以獲得了革命群眾的高度認同,由此產生了強烈的美的情感體驗,“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p>

三、境界之美

馬克思主義之美還在于它為人類解放描繪了極為美妙的前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止于至善的境界之美。如前所述,美在本質上仍是為人們的功用目的而存在的,但美同時又是對功用的超越。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審美體驗區別于非審美體驗在于其沒有功用性。托馬斯·阿奎那對此進行了闡發,認為美是對功用欲念的超越??档聫娬{美是自由的情感,是人的心靈的解放。席勒進一步指出,審美意識是“完全的人”所進行的“自由活動”,它既不受感性物欲限制又不受理性法則限制。[11]按照這一理念,美來源于現實,同時又是對現實的超越。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不僅有對現實的觀照,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向往。馬克思為未來的人類社會構建了一個高潔的“自由王國”—“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痹谶@樣一個聯合體里,消滅了剝削,消滅了兩極分化,人人平等,共享勞動成果?!耙呀浄e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盵12]在這一社會狀態下,“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盵13]這樣一個社會形態是極為美好的,人最終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獲得了精神上的超越與解放,最終實現“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14]。這一美好愿景,表現出一種對人的終極關懷——“每個人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發展”,從而為人們的現實生活生產出“意義”。這樣一個境界,是人類追求的終極境界。它所展示出來的美使人心馳神往,愿意為之奮斗終生。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大力宣傳共產主義,使工農大眾了解到共產主義社會的美妙,從而對實現這樣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迸發出高度的熱情,積極投身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學習與實踐。為使群眾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境界之美,中共中央設立編譯部,組織富有扎實外語功底和豐富編譯經驗的翻譯人才編譯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同志也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圖景進行了擘畫。1938 年,他在《論持久戰》中提出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1940 年,他在《新民主義論》中設想的新中國“不僅有新政治、新經濟,而且有新文化”。1945 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描繪了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中國”。在延安時期革命運動如火如荼的情況下,這些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構想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境界之美,具象的新中國正是從這些美好的構想中起步。除了在各種場合通過會議、演講、著述、討論等方式宣傳馬克思主義外,毛澤東還創作了大量詩詞。其作品大氣恢宏,意境高遠,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境界之美的重要體現。如《沁園春·雪》《七律·憶重慶談判》《五律·喜聞捷報》等作品,體現了共產主義者慷慨豪邁的藝術情懷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蘊含著極為澎湃的境界之美和情懷之美。柳亞子認為《沁園春·雪》“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后”。劉少奇在延安時期寫了《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提出“共產主義要最后地消滅剝削、消滅階級,……把人類社會推進到空前未有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幸福境地?!盵15]張聞天在其《論青年的修養》一文中,論述了抗戰初期的革命青年應該怎樣將共產主義理想同抗日戰爭的現象結合起來,保持其純潔性。延安時期領導人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深刻啟發了根據地軍民,對于他們領會馬克思主義境界之美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四、儀式之美

儀式對于推進思想的傳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學上的無數案例告訴我們,優美的形象、動聽的聲音、雄偉的儀仗或者醉人的芬芳,都有可能使人被一種“美妙”的觀念所支配而心甘情愿的追隨。儀式往往集激昂、跌宕的音樂、崇高博大的畫面、動人心弦的氛圍于一體,讓人心醉神迷、神思萬里,所有人世間的煩惱統統都被忘卻,留下的只是喜悅,對世界、生活的無限希望。儀式中的崇高、雄偉、宏大、莊重等審美元素能夠促進人的情感升華,使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甚至會產生“如醉如癡”的“高峰體驗”。這種“高峰體驗”極易使人進入極度興奮、心神俱醉的極樂狀態,因此能夠對踐行信仰無怨無悔,矢志不移。來自神經影像學研究的證據也表明,美學上令人愉悅的刺激能極大地影響各種任務中的效率。與消極情緒的人相比,積極情緒的人完成某些任務所需的時間更少。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舉行了很多場聲勢浩大的儀式活動。據統計,“僅以中共中央名義舉辦或有中央主要領導人參加的重要政治儀式至少有121 例,平均每年超過9 例”[16]。儀式的主題涉及慶祝大會、表彰大會、紀念大會等,如馬克思誕辰紀念大會、干部學習動員大會、抗日軍政大學畢業典禮等。這些活動都是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對黨員群眾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臺。這些儀式活動通過大量的政治象征符號去感染參與儀式的黨員和群眾,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鞏固與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黨的七大為例,為召開七大而專門修建的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雄偉壯觀,風格莊嚴肅穆。主席臺上方懸掛大橫幅標語。主席臺正中懸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的大幅頭像,兩側斜立著六面中國共產黨黨旗。黨的七大會議布置集符號、演說、氛圍等于一體,具有鮮明政治意蘊,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具象化載體,能夠對與會者形成較強的感染力,使參與者于不知不覺中認同蘊含其中的政治信息,進而內化于心,生成堅定的政治信仰。

五、傳播方式之美

要想使理論為大眾所接受,只有精彩的內容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美的傳播途徑。尼采(Fredrick Nietzsche)說過:“在主觀和客觀這樣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之間,……的轉換,需要詩意盎然、創意自由的媒介空間和媒介力”。[17]審美是主觀性非常強的情感體驗。它與每個人的職業、年齡、受教育程度、愛好、口味等密切相關?!叭丝偸歉鶕约旱慕涷?,懷著習慣心理、求同心理或探究心理、求異心理進行審美選擇?!盵18]因此,根據審美主體的特點,采取恰如其分的傳播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延安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周恩來提出“在文字宣傳上要力求具體、通俗和生動,在口頭宣傳上要力求普遍通俗和扼要,在藝術宣傳上要更加普遍深刻和激越感人”。[19]這一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傳播采用的是分眾化模式:對普通民眾開展的是掃盲與社會實踐并舉的社會教育。具體通過夜校、冬校、識字班、識字組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對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是通過讀報組、干訓班、黨校訓練班等文化和政治理論學習班進行的,體現了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軍隊的教育是把嚴明軍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機融合,使戰士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原則;對知識分子的教育是通過眾多文化教育機構如中央黨校、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學校進行的。這些機構系統化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使延安軍民提升了馬克思主義水平。除了區分宣傳對象外,以延安文藝座談會為標志,黨根據當時根據地情況,通過戲劇、秧歌、詩歌等各種形式掀起了宣傳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的普及。例如秧歌劇《兄妹開荒》宣傳大生產運動,主題鮮明且通俗易懂:“趕走了日本鬼呀,建設新中國”[20],“共產黨一來到,邊區人人笑,這搭事事樣樣好”。[21]這些秧歌劇活學活用當地農村俚語,讓群眾感覺親切、熟悉并欣然接受,宣傳效果較好。艾思奇談到:“通俗的文章要求我們寫得具體、輕松,要和現實生活打成一片?!盵22]延安時期中共中央特別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創作優秀文藝作品、積極發展新聞出版事業等舉措,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谷哲娬髮W,陜北公學、中央黨校、魯迅藝術學院等學校蓬勃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了人才支撐。這一時期具有馬克思主義覺悟的知識分子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如《白毛女》《保衛黃河》《小二黑結婚》《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這些作品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典范,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了肥沃土壤。延安時期中共中央下大氣力推動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新華廣播電臺、《解放日報》、《文藝戰線》、《共產黨人》、《中國青年》、《中國文化》、《新中華報》等媒體成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工具。正是有了這些美的載體,馬克思主義之美就更易為革命群眾所接受。

基于人類對不同信息傳遞方式的接受過程和接受體驗的不同,需要從不同角度提高信息傳遞的效度。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傳播取得了較大成就,其經驗可以給今天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供啟發。實踐證明,把美學與馬克思主義傳播有機結合起來,是對民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歡
延安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到延安去
1940年代 奔向延安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新時代下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