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三全育人”背景下學生公寓育人實效

2023-02-20 20:13
濰坊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生公寓三全育人輔導員

付 璐

(濰坊學院 文史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學生公寓育人已成為新時代高校育人體系中的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大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成長、自我錘煉和課外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是高校輔導員、專業課老師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培訓教育的重要陣地,做為第二課堂的重要依托陣地正受到全社會愈來愈多的關注,因此學生黨建進公寓,開拓公寓陣地、抓住學生黨員這個“關鍵少數”成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徑。在高校中,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老師,是學校學生工作戰線上的中堅力量,輔導員要做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角色,將橫向維度的基層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學風營造推進學生公寓,推動縱向維度育人主體、育人載體、育人機制下沉到學生公寓,構建“三橫三縱”工作體系,推動學生公寓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提升公寓育人的廣度和深度。

一、橫向維度:推動黨建與學風營造、網絡思政、心理輔導“三面融合”

黨建工作在大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將黨建工作的發展融入到大學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利于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黨建引領促學風,開拓聯學共建新思路

學生公寓當今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學生公寓已經日漸成為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主題團日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領的重要場所陣地,以學生公寓為抓手和平臺,打造適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地,為聯學共建、資源共享、全員共育提供了新思路。

激發大學生學習內驅力是解決學風問題的關鍵。動機是激活和驅動個體行為的內部原因和動力,大學生只有在內心有實現某一目的的需要才會在外部行為上表現出自覺性,較強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奧蘇伯爾的成就動機理論曾指出,學校情境的實現中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動機成分,它們主要是:自我提高的內驅力、認知的內驅力以及附屬的內驅力。其中,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把學業成就的取得,進一步看成是獲得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個體能夠充分勝任學習任務和工作,并以此獲得相應的地位。認知的內驅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指向學習任務其本身的,主體以解決學業問題和獲得知識為目的的動機,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并能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附屬內驅力是指學生為了獲得教師和家長對自己的認可而產生的自我、自覺的學習動力,并加以完成自己的學業。無論是哪種內驅力產生的學習動力,都能促使學生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認真規劃學習計劃,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為達成目標付出行動。

學生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相應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學生黨支部依托“兩學一做”教育、“三會一課”制度、“濰大歷史”微信公眾平臺等,不斷提升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對黨章的認識和理解,樹立并堅定信念。

學生黨支部通過在院系范圍內開展“六個一”系列活動:一份學習報告·網課分享會、一篇學習心得·筆記風采展、一根筆芯的故事·筆芯創意賽、一張老照片·憶往昔歲月、一張軍旅照·慶建軍95周年、一段紅色之旅·喜迎二十大,讓更多學生感悟信仰的力量,樹立堅定信念在活動中,體悟我們黨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追問,“六個一”讓學生體悟到,我們黨從革命中來,從建設中來,從改革開放中來,從為人民謀幸福中來;我們要去往實現共產主義中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去,加強理想信念中去。通過在學生公寓中開展“黨建+學風營造”的活動,讓黨建更加深入到學生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體悟到黨的光輝力量和激人奮進的精神。

(二)黨建引領興網絡,注入陣地建設新活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媒體技術、短視頻、視頻號、網絡輿論場以及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以其強大的能量不斷重塑著年輕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人價值取向的形成和發展,在網絡空間方方面表現出了“話語內容的大眾化、話語樣式的精微化、話語生態的多樣化、話語形式的特色化”等特征,從各個方面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生活交流、工作交際、接觸接收外來新知識的方式,尤其是“00”后大學生的時代,他們對網絡的使用,網絡語言的表達更加趨于多樣化、個性化、大眾化,然而隨著網絡推送的個性化、話語空間的細分化、話語權泛化、話語形式多樣化的現實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也呈現出碎片化、零散化、去權威化的特點,這一問題引起了教育工作主體的極大的關注。充分利用宿舍環境,緊密結合網絡場域社群化、交互性和開放性等新特點,從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形式、傳播模式、話語方式、話語生態等方面,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隨著短視頻的不斷發展,抖音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我校學生粉絲量過萬的不在少數,積極引導并使用好這一批人,是我們擴大網絡思政影響力的又一重大平臺。我院某學生,用抖音記錄大學生活,記錄大學生公寓的故事,其視頻的大眾化、娛樂化、教育性意義頗深,隨著與其的不斷深入引導合作,能夠通過他的抖音短視頻向大學生更好更快地傳遞各類信息,無論是娛樂意義,亦或是教育意義,都得到了巨大的傳播。

(三)黨建引領觀心理,實施心理賦能新常態

“寓”見你,美好生活從“心”開始。宿舍,一個承載了大學生活最多回憶與歸屬感的地方;宿舍關系,一個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期間,學生宿舍儼然成為了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主陣地,如何對學生進行正向的引導,對心理現象的疏導,便成了輔導員工作的主課題。積極召開“愛在宿舍”心理育人培訓會議,主要幫助學生了解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的相關知識,并列舉相關宿舍案例,詳細向同學們解釋如何在實踐中運用元認知干預技術解決宿舍矛盾和糾紛,再次強調用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解決宿舍矛盾,營造和諧良好的宿舍氛圍。

靈活運用心理育人四級工作體系開展工作。一級網絡:學校層面上,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關于心理咨詢及危機干預的講座;二級網絡:學院心理輔導站,作為心理輔導站站長,做好本學院學生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及時發現本學院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生并及時干預,每月召開心理委員會議,及時跟進了解每個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建立學生個人心理健康檔案,對于重點學生、特殊群體學生,做好談話記錄、跟蹤調查記錄,形成特殊學生成長手冊,定期開展心理活動,如“萱草午宴”、“心理劇”、“悅讀”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大學時光,做好自身心理狀態管理;三級網絡:班級心理委員,定期報告,每周向輔導員老師報送“班級重點關注學生情況”,利用瑞格網絡信息監管系統,開展對學生的談心談話和心理調查問卷分析,分別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維度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報告、匯總、整理、歸檔,提高危機事件敏感性,及時匯報反饋,第一時間上報輔導員老師,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四級網絡:宿舍心理信息員(宿舍長),這同樣是公寓心理育人的重要一環,公寓是大學生活的重要陣地,宿舍心理信息員積極關注本宿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帶領宿舍同學養成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生活習慣,營造溫馨和諧的宿舍氛圍,發現心理異常和需要幫助的同學,及時向輔導員匯報。

二、縱向維度:推動育人主體、育人載體、育人機制下沉到學生公寓

(一)激發育人主體活力,建設理論學習新高地

在高校,我們常見的育人主體主要有專兼職輔導員、專任教師、團學組織以及家企社會。全體專兼職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從青年學生的入學到畢業,輔導員的主體作用貫穿了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成長始終,通過思政小課堂、二十歲獻禮二十大、二十大知識我來講等思政活動,建設理論學習新高地。專任教師作為大學生專業課的教師,在網課期間也充分發揮“又紅又?!钡墓ぷ髯黠L,將網絡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以此來構建集創新性、趣味性、全員性的育人格局新模式,將思想政治的理論核心融入到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形成課程思政的協同效應,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將課程思政貫穿專業課學習的始終。在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育人工作中,團學組織中的團委、學生會、班級、團支部、社團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會積極組織開展“六個一活動”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各個班級以及各個團支部通過每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集中展示了學校社區網格化管理新模式、新態勢,各類社團也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如辯論賽、書畫展、心理劇等,讓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多彩。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通過召開線上家長會,與家長實時溝通、實時交流,讓家長朋友們舒心、安心、放心,通過聯系相關企業,召開線上招聘會,為學生畢業積極“訪企拓崗”,利用好宿舍大平臺,建設好理論學習新高地,服務學生新高地。

(二)依托育人載體平臺,引領文明建設新風尚

創新黨建模式,打造“三個一”育人載體。將黨建與學科專業相融合,不斷創新黨建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廳、一文、一中心”“三個一”育人載體,“一廳”即“學習強國”放映廳,充分利用“學習強國”視頻資源,每周播放一場經典電影,既豐富了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又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實現了電影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頻共振?!耙晃摹奔础皩W生推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組織學生就當今的時政熱點問題,各抒己見,一方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的文筆寫作能力?!耙恢行摹奔础澳晕幕芯恐行摹?,促進莫言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國潮風尚引領文化自信?!拔幕孕湃蝮@,廣袤涯際虹媚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進程中,堅持文化自信是我們實現文化強國的重要支撐,青年學生文化自信的樹立和發展,對實現文化強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必須要樹立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國潮”長紅,當以國為內核,“國潮”意味著這種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與傳統文化價值觀密不可分的時尚,要立足于我們所擁有的文化傳統做教育,我院的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漢語言、旅游管理等專業在傳播國潮風尚的方向上積極貢獻中國力量,科創產品“袖珍博物館”、文旅產品“人間煙火姑蘇城,頤養休閑綠色游”……都以其獨有的傳統文化底蘊為水墨中國勾勒出濃墨重彩的畫卷。從經典國貨的煥新升級到新消費品牌火爆脫銷,再到“中國智造”引領文化、科技蓬勃發展,當前“國潮”所代表的意義,不再局限于本土潮流品牌的打造,更是中國自信引領的全方位潮流涌現,是民族文化和大國科技驅動的全面創新。

(三)完善育人機制建設,激發創新創業新動能

高?,F在已經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隨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杯”等創業項目的發展,培養了一批批的創業人才,更大地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為大學生畢業提供了就業方向,在現在的社會背景和發展狀況下,進一步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環節。在2019 年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中,明確指出了推進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建立健全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我院積極開拓多方面育人機制體制,針對大一學生,及早普及當前職業需求;針對大二學生,將焦點放在專業技能的培養上;針對大三學生,相應地開展創新創業技能培訓;針對大四畢業生,通過“訪企拓崗”開展線上招聘會的形式,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構建校企協同培養人才的評價機制。一是建立“學校+企業+第三方”的評價組織機構。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過程中,我們尤其注意育人實效,對于夏季高考的旅游管理學生,我院注重育人實效與專業知識的相結合,對于春季高考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我院更加注重于實踐,以就業為導向,以實戰為基礎,培養學生實習結束即可馬上投入到崗位中的狀態。二是建立校企協同育人評價大數據。在理論考試的形成性考核過程中,提交人才培養的教學階段評價,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提交人才培養的實踐階段評價。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不再僅僅局限于一紙成績,而是從學生的實習表現、支教表現、顧客評價、學生評價等多維方式建立對學生的考核機制,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弱化書本知識的比重。三是建立學生自評模式。增強高校學生對自身能力、缺陷以及就業的認識,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查漏補缺,盡快將自己鍛煉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三、總結

學生黨建工作依托公寓新陣地,抓住學生黨員這項“關鍵少數”,成為了當代大學生開展黨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學生公寓陣地的建立,對于構建“三橫三縱”工作體系,發揮公寓育人的水平,提升公寓育人的廣度和深度,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管理的重要模式和重要主陣地,橫向維度上的推動黨建與學風營造、網絡思政、心理輔導“三面融合”,縱向維度上的推動育人主體、育人載體、育人機制下沉到學生公寓,也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學習,能夠實現輔導員和學生的“雙螺旋式”成長,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平臺上實現理論培育、靈魂塑造、實踐引導的根本統一,為培養有理想、能奮斗、肯吃苦、勇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貢獻高校輔導員的力量,為新時代培養有“干事”能力、具備“謀事”素質、養成“成事”習慣的當代優秀大學生。

猜你喜歡
學生公寓三全育人輔導員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學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學生公寓為例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學生公寓“五進”工作法治化的路徑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二次開發的學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學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標準修訂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