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UMU互動,有效促進勞動教育深度學習

2023-02-20 08:23天津市河東區友愛道小學尹春舫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關鍵詞:經驗勞動深度

■天津市河東區友愛道小學 尹春舫

2005 年,深度學習由我國學者黎加厚教授首次引入,將國內教學目標分成六大層次: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淺層學習停留在“識記、理解”層,深度學習體現在“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為進一步引發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深度學習,我通過運用UMU互動策略,引領學生進入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之中。在UMU互動學習平臺上,可以方便實現資源共享,開展教學活動,增加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利用UMU創建課程,設定教學任務,而學生通過互動碼或者掃描二維碼加入教師創建的課程,參與課堂的互動。學生加入后可以在線學習,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通過“中控臺”,可以控制課堂中各項互動活動,還可以查看活動的參與情況。

因此,UMU互動因其時時互動、時時反饋的特性被眾多教師借鑒到教學之中,其豐富的互動環節能有效促進學生討論、交流、提問等思辨的學習過程,促進其核心素養的發展。文章從UMU互動在勞動教育中的運用、深度學習在勞動教育中的表現及UMU互動下的深度學習給勞動教育帶來全新變革等方面進行研究,并重點借助UMU互動如何促進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五個特征的發展進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尋求如何更好地借助UMU互動為勞動教育助力。

勞動教育因其獨特的學科特性深受學生的喜愛,良好的勞動教育能夠使學生逐步形成適應未來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價值觀、必備勞動品格和關鍵勞動能力,在培養勞動創造力、珍惜勞動成果、學會生活自理、養成良好勞動習慣的過程中,發展勞動價值觀和勞動品質。勞動教育不僅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且承擔著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合格勞動者的時代重任。

筆者經過實踐探索發現,將UMU 互動作為載體,融入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深”到勞動教育中去,主動參與,重構勞動知識和技能,輸出內化為自己全新的勞動知識與經驗,塑造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有效促進勞動素養的發展。

一、UMU互動與勞動教育融合擴展了勞動教育途徑

在教育信息化全方位推進的背景下,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一種常態。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促進了課堂互動與反饋效果,更推動了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UMU互動從理解到記憶再到應用,形成了以學習效果為導向的學習和發展過程,被很多教師借鑒到教學中。

由于在勞動課程中動手實踐內容居多,各種演示和講解會時常出現。因此,筆者嘗試將UMU互動運用到勞動教育中去,在延伸和拓展勞動教育的深度與寬度的同時,也為勞動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徑。以往的師生交互多以口頭表述為主,表達和溝通方式簡單,影響了教學交互內容向多元化拓展;學生互動受益面狹窄,再加上互動時間和方式的限制等,影響著對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挖掘和了解。借助UMU互動的語音微課、視頻、文檔、圖文、問卷、提問、討論、拍照、簽到和考試等模塊,能夠快速實現教學素材的制作和發布,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實現勞動課堂教學上的知識自學、技能演示、測試、討論、交流、提問和成果展示等學習過程高效轉換。

二、深度學習在勞動教育中的表現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郭華指出:“所謂深度學習,就是指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眲趧咏逃龑W生而言并非零經驗,學生通過日常耳濡目染,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淺顯的勞動知識、經驗與價值觀,對單純的勞動有其認知體系,能在前人所累積勞動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完成勞動教育的基本學習。教師以此為基礎,恰當地指導學生從事更深層次的勞動學習也相對容易了許多。

美國科學家費曼最著名的“費曼學習法”,其核心是“以教代學”,他指出,“如何檢驗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某些知識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嘗試教會別人;當我們有能力教會一個之前完全不懂這些知識的人時,就代表我們真的學會了?!崩纾涸谝酝膭趧咏逃胁浑y發現,有的學生對某項勞動技能的學習及掌握非???,并能主動幫助他人。這表明這部分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有了深層的認識和理解后,能借助原有的知識結構與經驗,經過反思和自我診斷產生更高階的認知結構,然后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人,并且樂此不疲。其實,這樣的學生已經達成了深度學習,完成了“以教代學”的升華。類似的場景在勞動教育中比較常見。因此,深度學習與勞動教育具有天然的親和力。

三、UMU互動下的勞動教育為深度學習帶來了全新變革

UMU互動在課前或課后的線上問卷、考試及課堂上提問、討論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對勞動教育中學生的深度學習效果產生了全新的影響和改變。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學生在知識學習、學科學習和深度學習等內容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教師借助其豐富的模塊對學習中的互動環節進行巧妙設計,引導學生去完成有一定難度的學習過程,課堂中高質量、有意義的互動,無疑會對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有所裨益。UMU互動對勞動教育的加持,拓展了勞動教育學科中深度學習領域的研究視角,有效促進了深度學習五個特征的發展。

(一)UMU互動促進了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聯想與結構的發展

學習學科的基本結構,以聯想、結構的方式去學習,是深度學習的重要特征;這種基本結構,是普遍的、強有力的適用性結構;只有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才能明了學科的一般圖景,弄清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布魯納指出:“掌握事物的結構,就是以允許許多別的東西與它有意義地聯系起來的方式去理解它。簡單地說,學習結構就是學習事物是怎樣相互關聯的?!币虼?,在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要激發學生從已知經驗和認知結構出發,在糾正知識結構中“誤差”的同時,通過觀察、思考和改造,促進經驗與知識的相互轉化,使當前學習內容與已有的經驗建立內在關聯,并實現結構化,而結構化了的知識與經驗在下一個學習活動中才能被聯想、調用。

教師在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教學中,應注重知識和經驗之間的聯系,通過課前問卷,調查學生已有勞動知識結構和技能掌握程度,分析并調整相關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借助UMU 互動的微課功能,引導學生發散原有知識結構,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共同探討、交流、質疑、反思,激活學生思維,建立彼此關聯、共享的學習氛圍。UMU 互動能有效幫助學生共享所學知識,摒棄原有認知結構的“誤差”,生成并掌握更高階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這有助于推動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聯想和結構的發展。

(二)UMU互動推動了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活動與體驗的發展

對于勞動教育來說,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環節,一方面,學生勞動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都伴隨著感知、經驗、沉淀與轉化,并衍生出與之相對應的勞動素養、勞動技能、勞動品質,并在不斷地重復實踐中磨練、強化和發展;另一方面,在勞動實踐中,學生內在的各種心理活動和情感更是非常重要的活動與體驗,因此,對于深度學習而言勞動教育無疑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實踐具有把思想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的特性。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闭n堂中一切的活動與體驗的最終目標都是以實踐去驗證真知的過程,UMU互動下的勞動學習,能將學生學習中認知水平的提升、思維活躍程度、互動溝通情況、技能學習掌握情況和疑惑、解決問題能力及情感態度變化等多維度展現出來。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學習感受借助互動環節中的筆記或發言等形式呈現出來,在求證的同時可以獲得同伴的點贊。此外,學生在完成相應的互動實踐后能夠獲得學習證書,以激勵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和愉悅,在充分發揮UMU互動優勢的前提下,有效推動了勞動教育中深度學習活動與體驗的發展。

(三)UMU互動增進了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本質與變式的發展

深度學習要求學生能把握教學內容的本質屬性,充分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能從實質上推出若干變式。更重要的是把握知識本質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對學習對象進行深度加工的意識與能力,提升學生的智慧水平,加強學生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它在勞動教育中體現為,當學生獲得了某項勞動知識或者技能的精髓后,經過對知識的“質疑”“探究”“歸納”等深度加工,根據重新生成的經驗進行舉一反三的靈活運用,不拘泥于固定的知識與經驗,亦是一種發散思維方式的體現。

在UMU 互動中針對某一勞動知識或技能設置關鍵學習環節,學生通過比較、討論、交流、反思和評價,能獲得所學知識、技能基本原理或本質概念,在熟悉、了解其本質后進行延伸演化,即舉一反三產生相應的變式。如在橡皮章雕刻學習中,通過UMU互動的視頻微課對雕刻技法進行深度加工,利用正、反例對比,使學生在觀察、對比、分析、討論中找到雕刻技法的本質,經過反思后從本質衍生出變式。如學生發現,在雕刻時,刻刀要與雕刻面呈現一定的傾斜角度、“留白”要低于印章主體、直線雕刻一氣呵成能保證線條平直、雕刻曲線時以橡皮轉動代替刻刀旋轉可使曲線流暢等類似雕刻技法中的技術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按照雕刻技法的關鍵去舉一反三進行自主創作了。有些學生選擇水果或蔬菜作為創作主體,有些學生把陰刻和陽刻技法綜合法運用于一幅作品之中,有些學生用軟木進行創作。通過UMU互動的應用,學生在把握本質特征后去動手實踐并完成系統變異,從而實現本質與變式的發展,并為知識的遷移與應用打下基礎。

(四)UMU互動推進了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遷移與應用的發展

“遷移與應用”解決的是知識向學生個體經驗轉化的問題,即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問題;“遷移與應用”需要學生具有綜合的能力、創新的意識,同時,“遷移與應用”也正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意識的活動。對于勞動教育而言,就是將原有勞動知識、技能和經驗與新概念、新知識、新技能進行多維度的整合加工,促使勞動經驗、技能水平、勞動品質等素養的提升和擴展,將內化的知識、經驗、技能以成果的形式外顯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勞動素養。

在以往的勞動教育課堂中,由于學生性格等因素,總是有一部分學生被動接受學習,他們有疑問但缺乏對知識、技能和經驗的整理、加工能力,不能將知識、技能和經驗進行遷移與應用導致學習效果不佳。UMU 互動旨在打破這種被動學習的過程,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推進經驗提升和成果的外顯。這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UMU 互動融入勞動教育后,學生通過互動模塊中的提問、討論環節或借助各種互動環節中的評論功能,將自己的感觸、觀點表達出來,在與其他同伴的思維碰撞中提升學習經驗;在與其他同伴的點贊與評價中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效,并與同伴協作將知識活學活用外化為成果,提升自己勞動綜合能力和勞動創新意識??梢?,UMU 互動的運用能夠大大推動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遷移與應用的發展。

(五)UMU互動促成了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價值與評價的發展

“價值與評價”回答的是教學的終極目的與意義的問題,即教學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要以人的成長為旨歸;人的所有活動都內隱著“價值與評價”,教學活動也不例外;“價值與評價”不是教學的某個獨立的學習階段或環節,卻縈繞在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所有活動中。人類勞動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與勞動技能水平的發展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伴隨著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與自然界長期的斗爭中,在對知識進行批判、懷疑、重建、總結和凝煉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與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客觀規律相一致。

就勞動教育而言,教師應注重學生價值取向的培養,注重教學開放性與創造性的培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開展批評與反思。教師借助UMU互動中的問卷或考試模塊,通過創設邏輯性強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結構的認知和自我價值觀進行全方位價值判斷。通過照片展示環節,將學習實踐過程或作品集中分享展示出來,靈活地利用文字和語言表述,對自己與同伴分享的成果進行客觀分析、評價和建議。通過對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進行客觀審視,有助于學生逐漸形成用質疑、批判和肯定的觀點來認識與觀察問題,有利于培養和發展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及勞動素養,也更能促成勞動教育深度學習中價值與評價的發展。

目前,深度學習的理念已深入到各學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勞動教育與深度學習理念的契合更彰顯了勞動學科的育人目標。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研究,融合了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的勞動教育也在不斷嘗試、探索和實踐。但筆者發現,基于UMU互動為載體的學習過程,在促進勞動教育深度學習領域的實踐研究還相對較少,相信隨著UMU互動被更多教師了解、接納并廣泛應用于勞動教育過程中,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勞動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猜你喜歡
經驗勞動深度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經驗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深度觀察
熱愛勞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