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項目式學習的開展路徑

2023-02-20 18:41王佳秋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開展路徑項目式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

王佳秋

摘 要: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重點學科,是學生培養良好品德、提高道德修養的重要學習陣地。教師結合項目式學習的相關理念與方法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實效。文章對項目式學習進行了簡要概括,重點探討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項目式學習開展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項目式學習;開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73-03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想方法;加強知識學習與學生經驗、現實生活、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1]。教師要深度探索大單元教學,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一系列高效的活動中加強知識間的聯系,活學活用知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深入貫徹項目式學習的理念,為學生搭建一個內容豐富、能夠培養技能的良好平臺,使學生深度學習,實現全面發展。

一、項目式學習的基本內涵與關鍵要素

(一)基本內涵

區別于傳統的學習理念,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具有建構主義性質的教學觀念與學習方法論。與單一的教學活動相比,系統化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串聯各部分知識,搭建有層次的系統知識框架[2]。所謂具有建構主義性質,是指項目式學習認為知識是逐漸建構起來的,它對學習者以往的知識經驗、學習背景等多種因素均有考量,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項目式學習下的學習者往往通過解決難度較大、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系的問題來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

(二)關鍵要素

1.項目式學習以問題為基本驅動力

一個科學的項目式學習模型需要設定恰當的問題作為驅動力,為學習者參與活動提供具體情境,激發學習者探索問題的欲望。項目式學習要求從學習者的角度設問,問題要貼合學習者的真實學習情境,難度要適中,問題涉及的知識要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達到促進學習者能力提升的目的。與此同時,問題解

決的過程與結果也要為學習效果提供比較直觀的判斷標準。

2.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計劃中心

項目式教學從目標設置、具體實施到總結評價等各個過程都要圍繞學生展開,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放在第一位;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考慮學生不同的文化學習背景與知識經驗,尊重學習者的個體差異,為學習者制訂個性化的培養目標。

3.項目式學習以學科融合為重點內容

在項目式學習中,教師可通過開展綜合性的活動,培養學生聯系知識、運用多種技能的意識。一個合格的項目式學習活動往往包括多個跨學科知識,需要學生調動自己掌握的技能,將開放的學習思維運用到課堂學習中,并在實踐中融會貫通,在解決問題、參與活動等過程中深入理解與掌握多學科知識。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意義探究

(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一環,是新課程改革的任務要求,也是項目式學習的重點目標。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開展項目式教學,引導學生在較復雜的活動中展開合作探究,關注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能夠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這突破了傳統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觀念,能夠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加強學生與他人的團結協作,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項目式學習更符合小學生接受與理解知識的學習習慣,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二)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提質增效

在將項目式學習觀念融入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結合課程特色設計出貼近現實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課內外實踐活動。在項目式學習理念的指引下,學生能夠實現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深度學習。教師將項目式學習理念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三、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的路徑探究

(一)合理創設問題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優化問題設計,促進學生學習實效的提升。教師要在深入研讀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問題的價值。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班級”為例,教師可以緊密結合本單元以班級為主題的內容,為學生設計一個核心問題:“如何使我們的班級生活更加美好?”然后將這一核心問題劃分為多個子問題:“我們愛我們的班級嗎?如何制訂與踐行班規?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班級值日生?如何裝扮我們的教室?”這四個子問題對應本單元的四個小節課程的主題。教師提出的問題遵循教材編寫與課程安排的順序,便于學生聯系前后課程的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應用。這些問題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設置的,有助于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愛班級、愛集體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注重問題的邏輯性與條理性。核心問題較寬泛,有一定的開放性,既能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又能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為后面小章節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四個子問題之間是并列關系,分別從班級情感培養、班規制訂與踐行、班級值日、教室裝扮四個方面著手,避免學生的思考方向偏離核心主題。核心問題與子問題相互作用,子問題是核心問題的具體表現,能夠為學生思考核心問題提供思路。核心問題是各個子問題的最終指歸。學生在解決四個子問題之后,核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師從學生視角提問,以班級生活為具體語境,有利于學生利用以往的知識經驗積累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思維素養與情感素養,進而綜合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

(二)加強學科融合

在設計任務、組織活動、探究實踐等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各個學科的融合,突破單一學科的知識限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精神,設計出多學科的活動與教學任務,為學生搭建跨學科的知識學習平臺。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留心觀察日常生活,幫助學生了解平時生活中的物品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調查活動,讓學生調查自己日常生活中涉及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物品,分析它們背后的生產過程與鮮為人知的發展歷程,并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品對我們實際生活有怎樣的影響。教師要適當提示學生重點了解這些生活物品的創新之處與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愛護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讓學生了解制作工業的發展歷程。在調查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一幅生活百景圖,感受現實社會生活的美好,珍惜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感恩情懷,或者讓學生寫一篇調查觀后感,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與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中總結本次調查活動的成果,反思活動參與中的不足,進而使學生通過自我總結、自我鞭策實現進步。

教師通過組織開展調查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與繪畫技能,促進語文學科和美術學科知識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相結合。如此,學生既可以培養道德情感,提高品德修養,又可以在活動中發展多項能力,實現對其他學科的深度學習。在項目式學習中,

教師要注意及時引導,使學生增強跨學科思維的意識,學習綜合性技能,更好地適應跨學科性質的項目式學習活動。

(三)促進合作探究

項目式學習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活動。當確定項目式學習主題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小組便成為探究的關鍵[3]。小組合作的探究形式能使學生發揮各自的優勢,

增強團結合作的意識,讓小組內各成員的學習主體性與創造性都充分發揮,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兩個課時“選舉產生班委會”與“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內容,

向學生發布項目式學習的任務。教師可先讓學生分小組自主討論并決定班委會成員。學生需要根據平時對班級同學性格、特長、優缺點等情況的了解,在小組內踴躍發言,積極提出有益的建議,推薦班委會的候選成員。小組內要推選一人擔任小組長,小組長要將小組內最后的商議結果匯報到班主任處,便于班級后續的民主評議。學生合作選舉產生的班干部成員更具公信力,有利于班委會真正在班級服務與管理中發揮實際效能。在正式的班委會組建完成之后,教師又可以“制訂班規”為主題,向學生發布新的合作任務。學生可以延續之前的小組形式,進一步加強與其他成員之間的合作。小組與班委會之間需要多溝通,認真討論班規制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與問題。在班規實行后,小組和班委會要根據實際情況再次討論,修改班規,促進班規的完善,使班規更具合理性與可操作性,

增強全班學生對班規的認同感,使全班學生養成遵守規則、維護秩序的行為習慣。

學生通過共同制訂班規與共同選舉班委會這兩項任務,協商班級事務,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鍛煉學生的分工協作能力,使學生明確自身在團隊合作中的定位,增強小組長的領導意識與小組成員的執行意識,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項目式學習任務。

(四)完善評價機制

教師要為學生建立與完善評價機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項目式學習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建議與理論依據,促進學生進步。

在學生完成項目式學習相關任務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鼓勵學生自我評價,

倡導小組內相互評價等。自我評價可以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小組評價能使學生加深對同學的了解,促進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此外,

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進行評價。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信息萬花筒”為例,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信息分辨能力等進行打分,還要看學生是否認識到互聯網信息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是否能抵御不良信息的誘惑,是否具備一定的隱私信息保護能力,等等。此外,項目式學習強調注重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果。因此,

教師不應將結果看作評價的唯一指標,而是應將評價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體現項目式學習模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

教師完善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評價體系,使評價的標準多元化,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4]。通過完善評價機制,教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培養學生的特殊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問題,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與解決問題。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學科之間知識的融合,使學生構建起系統的知識網絡,在分工合作中完成項目式任務,培養團結協作的意識[5]。最后,教師要采用多元的科學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使學生在項目式學習理念的指引下進行思辨與探究、實踐與創新、合作與表達[4],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林雅芳.項目式學習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23(19):64-66.

馬愛霞.小學道德與法治項目式學習的現存問題與解決路徑[J].新課程研究,2023(14):48-50.

郭詩云.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開展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探索:以二年級下冊《試種一粒籽》為例[J].福建教育,2023(13):49-51.

滕珺,杜曉燕,劉華蓉.對項目式學習的再認識:“學習”本質與“項目”特質[J].中小學管理,2018(2):15-18.

鐘海燕.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項目式學習的區域性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2(6):3.

猜你喜歡
開展路徑項目式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家具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開展路徑探討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和諧社會背景下校園黨建工作的開展路徑解析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開展群眾文化的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