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賦能“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現實路徑研究

2023-02-24 03:16陳思楠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Z世代紅色數字化

陳思楠

(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2247)

紅色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政治底色,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彰顯了無數共產黨人的革命斗志。大學生紅色教育是以教育為落腳點,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所產生的先進人物、革命故事、紀念物品等為載體,以革命文化與革命精神為基本內涵,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境界與政治素養,堅定其對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盵1]這是我們黨首次將“推進數字化”寫入報告中,意味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國教育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任務,未來教育數字化的發展擁有了明確的行動綱領,為我國新時代教育指明了方向。當前,基于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元宇宙等前沿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高度重視利用數字技術推動紅色教育的創新性發展,使紅色文化資源得以被活化利用,進而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鑄魂育人的功能。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發展的中堅力量,充分把握現階段大學生群體的特征,以數字技術為依托,探索數字化時代紅色教育的現實路徑,對于我國在新時代繼續加強大學生紅色教育,使其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并外化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際行動中,進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1 “Z世代”大學生的內涵及特征

1.1 “Z世代”大學生的內涵

通俗來講,“Z 世代”是一個群體的代名詞。在我國,從時間角度來劃分,“Z 世代”指的是1995—2010 年這一時間段出生的人群,即95 后和00 后,它是人們為簡單的概括當代新青年的群體特點而總結出來的詞語。而之所以將時間的范圍劃定在1995—2010 年,是因為這是一群與互聯網相伴成長的人,自他們出生便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數字信息技術、智能移動設備等在其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較為突出的作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Z世代”群體在互聯網的活躍用戶達2.75億,他們是網絡的原住民,與網絡信息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當前,“Z世代”大學生群體則正處于身心急劇發展、變化和成熟的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逐漸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向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過渡[2]。而處于這一時期的個體也極易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沖擊與影響,從而誤入歧途。因此,對“Z 世代”大學生的意識形態的成型穩固與價值引導至關重要,加強其紅色教育,廓清其思想迷霧勢在必行。

1.2 “Z世代”大學生的特征

“Z世代”又被稱為“網代生”。由于受網絡信息時代的影響,誕生于“Z世代”的大學生具有獨特的價值判斷和話語表達,其社會心態也呈現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2.1 失去對尋常事物的好奇心而渴望追求更高層次的新鮮事物

作為人的一項本能心理,個體的好奇心會受到生活環境以及環境影響下的人格結構影響,從而呈現出不同的層次?!癦 世代”大學生成長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隨著QQ、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廣泛應用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迅速發展,這一群體隨時隨地便能接收到來自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大量信息,這也使他們對于普通事物、大眾事物不再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出現更高層次的求知欲。這一特征的出現也就導致了在對“Z世代”大學生群體進行紅色教育時,傳統的教育方式將不再受用,教育工作者應當創新教育方式以更好地適應“Z 世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1.2.2 崇尚極簡而個性化體驗

近年來,抖音、快手、B 站等一系列短視頻應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刷短視頻,看網絡直播成為了“Z 世代”大學生群體娛樂的主流方式。據CNNIC 于2021 年8 月27 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20~29歲網民短視頻使用率高達97%,直播使用率超過73%,占據各年齡段的榜首[3]。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等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各種數字化應用通過強大的大數據算法充分掌握用戶的喜好與需求,精準地向用戶推送各類個性化服務,作為短視頻、直播使用率位居各年齡段榜首的“Z 世代”大學生群體自然深受其影響。一方面,他們逐漸習慣于碎片化的學習娛樂方式,從而追求短平快的網絡節奏。他們希望獲得即時的快感,而對于時間稍長的事物就會失去耐心,進而展現出一種崇尚極簡的審美心態。另一方面,精準的個性化推送也促成了“Z 世代”大學生個性化特征的形成?!癦 世代”出生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他們的物質生活富足,在經濟上基本能依靠父輩支持。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個體的低層次需要(生理、安全等)得到滿足,便會出現較高層次的需求。因而,“Z世代”大學生更加注重個性化的體驗。

1.2.3 政治冷漠與政治熱情并存[4]

政治冷漠是與政治參與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主要表現為不參加政治生活,面對政治問題或政治活動時,表現較為冷淡、漠不關心。而“Z世代”大學生的政治冷漠則主要體現在線下生活中,例如對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論課程學習不感興趣,對各類選舉活動、社區事務等沒有參與熱情等。與此相反,“Z 世代”大學生在網絡上面對一些宏大的政治事件卻表現出高漲的熱情,例如對于女權主義、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很多大學生有著高度的熱情,甚至出現不理性的激進情緒。

2 “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現狀審視

2.1 數字技術促進“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創新發展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紅色教育的載體、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創新。一方面,紅色教育載體不斷豐富。全國各地相關政府充分挖掘當地紅色資源,打造各類紅色教育基地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立多個紅色文化教育培訓點,旨在為紅色教育提供優質的教育場所,鼓勵和支持人們對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從而在全國范圍內營造出濃厚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引導群眾尤其是“Z 世代”大學生群體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除了線下教育場所的打造,我國也不斷加強線上紅色教育。如設計紅色教育網站、打造紅色革命云紀念館等,以線上新媒體的形式,模擬線下展廳場景,通過圖文、視頻、虛擬講解、AI互動等方式,向群眾講述紅色歷史,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人們對紅色教育的方法、手段不斷創新。各地政府運用VR、AR 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紅色教育的數字化、智慧化發展[5]。如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紅巖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全息投影等技術再現名人身影、紅色文物等,其沉浸式體驗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傮w而言,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我國紅色教育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豐富了我國紅色教育的載體、方法及手段,實現了紅色資源的潛在價值及現實價值的充分釋放,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Z世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促進了紅色教育的發展,因而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利用其優勢加強對“Z世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2 “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發展存在掣肘因素

雖然當前我國利用新技術對“Z世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教育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礙紅色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2.2.1 “Z世代”大學生對紅色歷史出現記憶斷代

當前我國“Z 世代”大學生群體基本都是00 后,他們對于紅色歷史的了解大多數僅來自于課本、網絡或是長輩的講述,生于和平年代的他們沒有對紅色歷史的切身體驗,很容易將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內涵等同于抽象的教科書式概念[6]。此外,“Z 世代”大學生作為同互聯網一起成長的一代,他們更習慣于在網絡上接受紅色教育,而VR、AI 等數字技術的出現,進一步加大了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技術鴻溝。

2.2.2 “Z世代”大學生碎片化的學習娛樂方式割裂了紅色教育的整體性

“Z 世代”大學生習慣于碎片化的學習娛樂方式,追求短平快的網絡節奏。為迎合這一特征,當今主流傳播平臺習慣于將紅色歷史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呈現給用戶,而對歷史背后的深層次內涵缺乏挖掘,使用戶僅能夠在表面化、碎片化的層面學習紅色文化,從而割裂了紅色教育的整體性。

2.2.3 傳統的教育手段束縛了紅色教育在數字化時代的發展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歷史感極強的文化形態,在未曾經歷過那段歷史的“Z世代”大學生心中往往是“革命”與“斗爭”的代名詞,因而在新時代社會中不易發展。如今數字技術的出現為紅色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多樣化的方式,然而,當前我國紅色教育對數字技術的利用還不夠充分,大部分紅色資源都是通過傳統圖文或視頻的形式呈現在教育對象面前,尤其是高校教師對大學生進行紅色教育時更多的是采用報告式、學究式的刻板方法,從而導致紅色教育缺少吸引力與感染力。因此,這樣的傳統教育手段難以激發追異求新的“Z 世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情感認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紅色基因的傳承。

2.2.4 “Z世代”大學生個人紅色文化體驗不夠

受當今社會多元價值文化的影響,“Z 世代”大學生有著多樣化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征,表現出一定的政治冷漠。主要表現在部分“Z世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既不感興趣也毫不關注,進而對學校、社團、社區等組織的紅色知識競賽、紅歌比賽以及紅色閱讀等活動避不參加。此外,由于紅色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以及個性化體驗的不足,部分“Z世代”大學生在參觀游覽紅色景點時只是走馬觀花,并不能真正體會到紅色文化給人精神上的洗滌,從而導致個人紅色文化體驗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紅色教育的發展。

3 數字賦能“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價值意蘊

3.1 打破時空限制,豐富教育資源

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一種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我們對“Z世代”大學生進行紅色教育的優質教育資源,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價值引領、道德培養以及精神激勵的重要作用。數字技術賦能紅色文化資源,可以打破時空限制,使紅色文化資源得到活化利用,豐富開展紅色教育的資源。一方面,數字技術的利用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出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實踐中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和深厚的精神文化資源,傳統的呈現方式不能夠很好地將其展現在大眾面前,而數字化技術可以將實體化的物質資源轉為數字化資源,也可以將無形的精神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化技術生動地展現并傳播,成為全國各地開展紅色教育共享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數字技術應用可以幫助人們將分散在各處的紅色文化資源有效地聚合起來。隨著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還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將不同地方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建立數字化紅色文化資源數據庫,使紅色教育資源庫進一步得到豐富、完善。

3.2 突破傳統模式,創新教育形式

數字技術的運用,不僅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還突破了傳統報告式、刻板化、學究式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數字技術的應用使紅色教育不再局限于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的形式,而是通過人工智能、VR 虛擬現實、AR 增強現實等技術為受教育者提供沉浸式體驗,使其身臨其境,從而增強其對紅色文化學習的興趣,讓紅色精神更易入腦入心。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應用使教育者在開展紅色教育時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新穎,為教育者創新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此外,數字技術可以使紅色文化資源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形式,能使教育者根據“Z世代”大學生獨特的心理特征進一步精細化教育方式,以發揮出紅色文化資源特有的育人價值。

3.3 契合學生特點,發揮引領價值

紅色文化是革命歷史的積淀,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光輝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新時代教育者要始終堅持用優秀紅色文化引領社會新風。利用數字技術開展“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可以很好地契合其心理特點。一方面,人工智能、VR、AR等新技術在紅色教育領域的運用為“Z世代”大學生帶來互聯網以外的新奇體驗,能夠勾起其對紅色文化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很好地契合了“Z世代”大學生群體渴望追求更高層次的新鮮事物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帶來的多元化體驗契合了“Z世代”大學生注重個性化體驗的特征。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使人們通過收集用戶的喜好與需求,為用戶打造出個性化的產品,運用于教育領域,便可為“Z 世代”大學生群體打造出具有個性化的紅色教育產品,激發其對紅色文化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紅色教育的效果。綜上兩個方面,數字技術賦能“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有利于喚醒“Z 世代”大學生的紅色記憶,活化紅色文化在其心中的精神內涵,有利于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賡續,發揮了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社會思潮的價值作用。

4 數字賦能“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現實路徑

4.1 發展數字化紅色教育新基建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Z 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首先應當發展融合高效的紅色教育新基建。運用AI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先進信息技術,賦能紅色文化產業云、紅色教育數字化平臺、紅色文化數字資源庫等紅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

4.1.1 面向目標群體建立以數據空間和數據管道為基礎的紅色文化大數據庫

在數字信息時代,數據的收集、整合、處理、優化以及展示極為重要。一方面要加強對紙質資料、文物藏品等實體資源的數字化處理,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數字紅色文化資源的管理。一是紅色文化資源的收集、整合。紅色資源的分布具有地域特征與邏輯性,各地應當堅持政府統籌,充分挖掘、調查并收集各類紅色資源,通過數字技術將各類資源實現數字化保存及呈現,使紅色實體數據信息和現有的各地紅色資源數據庫信息綜合集成到數據云計算系統[7],提升數字紅色文化資源的供給效率。二是紅色文化資源的處理、優化。利用數據云計算技術對收集到的各類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分類、匯總,根據紅色文化資源的不同特征建立專題化數據庫,借助館藏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專題化、流程化管理[8];創建主體化數據庫并實現紅色文化資源數據的動態匯聚與自動更新,提升其利用價值和教育效能。例如圖書館、檔案館等作為文獻檔案的重要儲藏場所,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實現數字紅色文化資源的有序管理,有利于紅色文化資源的永續傳承與有效傳播;博物館、紀念館等作為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場所,教育者通過其合理運用數字技術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展示,對“Z世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4.1.2 培養目標群體的數字素養

數字素養是每一個處于數字社會中的個體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縱然“Z世代”大學生是網絡的原住民,是最能適應數字化時代的一代人,但其數字素養的培育仍然不足。數字技術為“Z 世代”大學生開辟了虛擬空間這一嶄新的生存維度,推動著他們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以及行為方式的多元化,但同時也極容易導致有的人被束縛于“信息繭房”之中,固執地堅持自己愿意接受的東西,對其余事物漠不關心,或是躲藏在數字化空間里,化身“鍵盤俠”“噴子”等數字化烏合之眾[9]。因此,培養“Z世代”大學生的數字素養,搶占紅色教育數字化新賽道是數字賦能“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重要現實路徑。

4.2 打造數字化紅色教育創意產品

“Z世代”大學生作為“數字原住民”,對數字時代的變遷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以及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時代背景下,人們利用數字技術開發紅色教育創意產品,是發揮數字化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價值的不二選擇。

4.2.1 要準確把握“Z世代”大學生的特點

“Z 世代”大學生從小或多或少就接觸到智能終端設備,受數字信息技術的影響較大,且他們的身心發展還尚未完全成熟,極易被具有個性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數字賦能“Z 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要準確把握“Z 世代”大學生的特點,設計出符合其特點的紅色教育活動,打造特色化紅色主題教育基地等。例如: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基地,將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以來的奮斗歷程與本土紅色故事相結合,讓“Z世代”大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并組織開展“研學紅巖村”“重走紅軍路”等沉浸式體驗教育活動學習、傳承和弘揚紅巖精神。

4.2.2 打造數字化紅色教育創意產品

數字技術賦能,可以增強紅色文化資源的直觀性、現代性和立體性[10],是吸引“Z世代”大學生興趣、推動紅色教育發展的重要路徑。因此,數字賦能“Z 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應當充分利用VR、AR 等新技術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創意產品,建設虛擬紅色情境世界,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虛擬世界中,讓“Z 世代”大學生在虛擬現實中重回革命年代,在混合現實中與歷史人物實現跨時空交流,從而突破記憶斷代的掣肘;利用全息投影、三維打印等技術復原重要紅色歷史場景,從而打破紅色文化資源的時空限制,引起“Z 世代”大學生的情感共鳴,更好地滿足他們對紅色文化學習的多元化需求,以提升紅色教育的實效性。

4.3 形成共享紅色教育新模式

共享紅色教育新模式是指開展紅色教育的主體間通過數字技術將數字化的紅色教育資源進行相互間的即時共享、精準共享、交互共享等。在數字化日趨成熟的時代背景下,共享紅色教育新模式的建立非常重要。

4.3.1 教育主體間紅色教育資源的共享

不同地區間的教育資源存在著差異,教育主體通過數字化的紅色教育資源分享到紅色教育數字資源庫中,便可實現不同地區間、不同教育主體間的資源共享,有利于解決地區間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4.3.2 教育經驗的共享

利用數字技術,教育主體間不僅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還可以即時共享教育經驗。例如:建立紅色教育經驗共享平臺,使全國各地的教育者都可通過這一平臺實時共享自己的教育經驗,有利于打開教育新思路,推動紅色教育的發展。

4.4 建立數字化紅色教育評價體系

在數字化時代要推進“Z 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發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在研究數字化教育的同時,也要建立數字化紅色教育評價體系,以評價引領紅色教育數字化的健康發展。我國傳統的紅色教育評價通常以筆試測驗為主要方式,通過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來評價教育的效果。這樣的教育評價方式信息模態較為單一,且缺乏過程性數據,信息反饋較為滯后,很難實現總體目標。因此,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建立科學有效的紅色教育評價體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同紅色教育相融合將在紅色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中發揮重要作用。

數字化紅色教育評價體系具有智能化的數據采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問題診斷能力、信息反饋能力以及改進效果評價能力,可以使教育者準確掌握“Z世代”大學生紅色教育的動態數據并及時地分析與反饋,具有全樣本、信息多維多模態、個性化以及反饋及時的特點,打破了傳統教育評價的局限性,提升了紅色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利用數字技術,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紅色教育評價體系,既有利于保證“Z 世代”大學生參與紅色教育的深度與廣度,也有利于紅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讓紅色基因得以永續傳承。

猜你喜歡
Z世代紅色數字化
紅色是什么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紅色在哪里?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中國“Z世代”:花得多擔憂少
截留“Z世代”
快手收購A站聽老鐵講述“Z世代”的故事
什么是“Z世代”(答讀者問)
追憶紅色浪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