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三維審思

2023-02-24 07:46李鐵英張豪永
關鍵詞:思政課二十大現代化

李鐵英,張豪永

(東北林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150040)

黨的二十大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向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昂首邁進的重要節點,對黨、國家、人民來說意義重大,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貫穿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始終。于高校而言,思政課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大學生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悟透、入腦入心入行的重要途徑。當前,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成為高校思政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積極探索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有機融合的主要內容、價值意蘊和實踐進路,是新時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課的重要任務,成為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值得深入研究。

一、融入什么: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主要內容

黨的二十大精神內涵豐富,系統涉及了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及各個領域,“以學習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建設教育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1]。在選取精準融合的內容時,需從不同角度對內容進行深度解讀,為高校思政課提供內容創新、為大學生提供價值塑造。

(一)歷史厚度:將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融入高校思政課

新時代以來,十年間我國發生了偉大變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這些偉大變革在理論上是原創性、首創性的進步,在制度上是開創性、整體性的進步,在實踐上是根本性、戰略性的進步?!斑@些重大成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盵2]將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融入高校思政課,為高校思政課提供豐富思想素材的同時,堅定了大學生的共產主義信念,使得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道路上更進一步。

新時代十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就,均可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政治方面取得的“兩個確立”重要成就,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形成了政治新格局;“經濟方面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國民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萬元增加到8.1萬元”[3],完成了經濟新發展;文化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堅持將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堅持“兩個結合”,實現了文化新繁榮;社會方面取得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偉大勝利,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社會保障體系、教育體系,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社會新和諧;“在生態方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立起更加健全、更加管用的生態文明制度,讓我們祖國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實現了生態環境更美好?!盵4]

總而言之,將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融入高校思政課,就要將偉大成就背后的歷史故事、發展背景、發展過程與高校思政課有機融合,講出新時代十年背后的歷史厚度。

(二)理論深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融入高校思政課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行了大量的論述,說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創新?!盵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的建設實踐意義非凡,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舉足輕重,蘊含著深刻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其融入高校思政課中,不僅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貫穿于高校思政課教學之中,也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成才提供思想引領和方法遵循。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融入高校思政課中,主要包括:將堅持人民至上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認識“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將堅持自信自立融入高校思政課,把堅定“四個自信”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增強歷史主動,堅定歷史自信,以中國特色培養大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的內在精神品格;將堅持守正創新融入高校思政課中,教育引導大學生科學把握事物規律,在守正中創新,以特定目標對現有事物進行改造創新;將堅持系統觀念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系統思維能力;將堅持問題導向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引導大學生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尋找破解之道、脫困之道;將堅持胸懷天下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引導大學生以包容的胸襟、開闊的視野看待事物。

因此,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融入高校思政課,應把握好“六個必須堅持”與高校思政課的融合機理,將理論知識講出深度,講透其核心內涵。

(三)情懷溫度: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融入高校思政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6]2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和重要目標,現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中國式現代化來推進。在新的歷史起點團結全國人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出了光明的道路。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融入高校思政課,為大學生堅定在黨和國家領導下蕩開層云千疊,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念。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上許多國家現代化的共同特點,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盵7]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融入高校思政課中,首先將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點與思政課系統結合。把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講清、講深、講透、講實、講活。其次在高校思政課中著重講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強領導者,是我們持續平穩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的有力引領者,是我們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的有力保障,是帶領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使全國各族人民充滿信心、奮勇前進的引路人。在未來,我們需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繼續堅持奮斗精神,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堅毅前行的信心、強大的勇氣共同面對一切困難。

因此,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融入高校思政課,需講出深刻把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溫度,引導大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厚植家國情懷、人民情懷。

(四)政治高度:將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融入高校思政課

2022年10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盵8]新時代新征程,要堅持新時代“兩步走”的戰略總安排、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融入高校思政課,就要把政治上的高瞻遠矚與思政課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從專業化、科學化的角度為大學生提供學習素材。

把新時代“兩步走”的總體戰略安排融入高校思政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相關詳細措施從多角度、寬領域、深層次進行細化,并與高校思政課融會貫通;增強大學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與決心,在黨的領導下繼續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發展現代化、治理現代化。

總之,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將黨的二十大中關于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作為重要內容凸顯出來,與高校思政課精準融合,讓學生在學習國家政策方針過程中學會從政治高度看問題,不斷提升自身政治覺悟。

(五)實踐力度:將黨和國家的最新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課

“三個務必”即:“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盵6]1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需牢記“三個務必”?!叭齻€務必”是從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中凝練總結出來的,具有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憂患意識。將黨和國家的最新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課,不僅可以作為精神動力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不斷進取,也可作為大學生人生道路上的精神指引與行動指南。

需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思政課形式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堅定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支柱這一信念,在黨的領導下發奮圖強,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初心和使命;將“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融入思政課,在物質充足的年代補足“精神之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把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發展牢記心中;將“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融入思政課,用“敢教日月換乾坤”的大無畏精神,向世人展現中國人民敢于開創新局面的勇氣。還要將偉大黨建精神、勤儉節約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融入思政課教學與實踐中,教育引導大學生“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9]273。

基于此,將黨和國家的最新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課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相關,賦予大學生人生關鍵階段特殊使命,激勵大學生群體走出課堂,深入實踐,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揚起風帆、高歌遠航。

二、為何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從戰略高度上為高校思政課提供了新的教育素材。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有機結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從宏觀層面來看,有利于黨和國家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從中觀層面來看,有利于高校思政課提質增效,從微觀層面來看,有利于將大學生培養成時代新人。

(一)宏觀促發展:有利于黨和國家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

第一,有利于弘揚和延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6]44可見,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既是要求和期待,同時又是使命和責任。通過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的融合,可以引導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堅定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大學生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自覺弘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血脈。

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盵9]276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通過學習相關內容,學生可直觀感受國家的發展壯大,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對國家崛起的認同感,自覺增強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可以激勵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內外聯動,自覺踐行。

第三,有利于傳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高校思政課面對大學生開展,而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全面落地生根,有利于廣大青年立志高遠、懷抱夢想、忠于祖國、熱愛人民,將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于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二)中觀助增效:有利于高校思政課的提質增效

第一,有利于推動思政課培育正確黨史觀。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盵10]這一重要講話說明我國需要形成正確認識黨、正確認識黨史、培育正確黨史觀的濃厚學習氛圍。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課中,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黨史相關的系統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對于推動高校思政課培養正確的黨史觀、提高育人實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有利于推動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精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知責盡責、勇于擔當的奮斗精神。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有利于將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健康的心態、優良的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等轉化為新的教育資源,對于推進思政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升其鑄魂育人的效果、全面提升思政課立德樹人實效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三,有利于推動思政課開創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為高校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等提供先進的社會主義思想、優秀的共產黨傳統和光榮的革命文化,還可以補充、提升和豐富現有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教學資源。二者結合有利于打破傳統思維方式,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筑牢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因此,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有利于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創新性發展,開創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現。

(三)微觀促培養:有利于時代新人的大力培育

第一,有利于樹立大學生的崇高理想。黨的二十大精神是一種具有獨特創新意義和發展意義的精神品質,是一把良好的思想教育武器?!坝乱闱靶小笔切聲r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發展道路上不斷前行的真實寫照,新時代十年來的奮斗歷程可以作為豐富而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指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和發展。十年來黨的不懈努力深刻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有利于激勵大學生將個人小我的發展融入于“偉大復興夢”的實現中,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崇高理想至關重要。

第二,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盵6]27人民立場一直以來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大學生作為新時代青年、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力量與接班人,需牢固樹立人民立場。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有利于大學生深入學習和了解黨和國家為什么能夠贏得民心、為什么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從而將人民立場牢牢樹立在心中。

第三,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實干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真抓實干,狠抓落實,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做出實效?!盵11]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已經向世人證明,飽經風霜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續寫中國輝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堅持“實干才是硬道理”。因此,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有利于將大學生培養成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激勵大學生延續實干精神,以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艱苦樸素、堅持不懈的優良作風將分內之事做到極致,將分外之事做到穩妥,為建成現代化強國不斷努力奮斗。

三、如何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實踐路向

高校思政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需重點把握知識性與價值性相統一、普遍性與針對性相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實踐路向,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厘清思政課教學普遍性與針對性的辯證統一關系、正確把握理論與實踐在教學中的側重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入行動。

(一)結合教材: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需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盵12]因此,在融入過程中需注重與教材融合,進行教學內容優化,不僅需要梳理知識點,更需注重講出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教育價值。即: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相結合不能只做表面的說教。首先,需要以知識為導向,作為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價值支撐。這就要求教材與黨的二十大精神相融合時要簡單明了、高度凝練、銜接得當。如果教材不能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將知識羅列,則不方便學生閱讀、理解以及領悟出其中的深意,更不可能真正學習和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價值。其次,需以塑造價值觀為目的。教材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工具,學生能樹立起怎樣的價值觀與教材密不可分。因而教材需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價值以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形式撰寫。最后,需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知識與價值相統一。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內涵與理論知識為載體,以教師塑造價值觀為目的,在講解知識結構時,引導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引導大學生自覺養成自力更生、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鼓勵他們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扛在肩頭。

(二)結合專業:普遍性與針對性相統一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需堅持普遍性與針對性相統一的原則。普遍性指的是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知識與高校各類思政課程相結合,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等。針對性指的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結合不同專業進行教學設計,如文科專業、理科專業、工科專業,專業類別中又細分學科專業。普遍性融入確保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相結合,發揮思政課作為黨和國家意識形態課程這一本質作用,“針對性融入則是契合大學生思想實際的功能定位,即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和期待的需要?!盵13]其中,針對性教學設計可以從三方面進行:一是針對學科專業,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把握學生不同專業的重要地位。從各專業入手,探討各個專業為黨和國家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黨和國家、為自身專業而感到自豪,同時更容易牢記和自覺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二是利用好新時代十年來各學科專業中涌現出的杰出楷模、突出貢獻者,如醫者榜樣鐘南山、育人楷模張桂梅、工匠領域張黎明等。這些杰出楷模、突出貢獻者深刻詮釋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有利于學生直觀感受、感同身受,并激發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自豪感及學習動力。三是突出講解各學科專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貢獻與作用。展現出本學科專業在國家發展中可參與的領域,將黨和國家在未來的發展戰略部署以及偉大愿景轉化為學生學習動力,鼓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三)結合實踐: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需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在注重與課程結合的同時也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即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并重。理論性指的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講解黨的二十大精神相關內容時,要深入分析、解讀和闡釋,在理論課堂上以講解理論知識的形式為大學生講深、講透、講活其內在邏輯與科學意蘊。實踐性則是指學生在思政課課堂之外通過運用課堂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同時檢驗所學是否能夠掌握與領悟。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注意區別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應以理論為主,實踐教學是課后手段或課前調研搜集資料。即在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相結合過程中,要區別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操作為輔,用理論學習指導學生實踐。另一方面是要注意區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即在理論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而在實踐過程中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實踐尋找解決之道。實踐活動則需要讓學生自主發揮,留給學生實踐操作的空間,使之主動通過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偠灾?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確??茖W理論被學生接受,消除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的距離感和陌生感,讓理論學習入腦、入心、入行動。

四、結語

黨的二十大精神內蘊豐厚,意義深遠。高校思政課作為“鑄魂育人”的關鍵性課程,需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高校思政課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高校思政課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高校思政課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到各方面各環節的生動實踐中,是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發揮高校思政課育人功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能夠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現實需要。

猜你喜歡
思政課二十大現代化
二十大頌
喜迎黨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邊疆治理現代化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