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主體: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邏輯蘊涵

2023-02-24 21:14許光偉
關鍵詞:中國式邏輯現代化

許光偉,胡 璇

(江西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引 言

與《資本論》書寫商品歷史世界不同,新時代社會主義著眼于走出經濟肉身羈絆的“人的世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謀劃主體發展,重建世俗世界,存續市民社會“偉大的文明作用”。人民主體,而不是市民主體,成為生產實踐和社會主義經濟工作的出發點,深入解決由價值形式引發的商品拜物教問題。走出資本惡,堅持自主勞動,以社會主義國家和黨的領導為本位,人民經濟學將“共同體價值”視為走出價值幽靈的工作規定。這樣就有了和商品價值不一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范疇,有了經濟形式的新的對象性規定——人民主體的“幽靈證成”?!坝幸环N可笑的見解: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作為關于‘市民社會’的理論,馬克思經濟學作為關于‘市民社會批判’的理論,二者既在‘非批判’和‘批判’含義上對峙,又在工作內容(非批判即實證的和批判的)上相輔相成,是理論學說的繼承和發展?!钡?“這樣的辯證法形式化理論以及邏輯分析忘記了勞動作為‘類存在’規定,是一個始終處于生成之中的歷史存在,其轉化為社會存在則是社會過程;所謂‘歷史地獲得’,其實是對社會生成(規定)的不斷涵容?!盵1]

現在,存在于面前的不是商品兩儀,而是共同體和商品這一“新時代兩儀”。因而人民主體的證成活動并非由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開始,而是從共同體和商品的道路斗爭開始。然則,“人民主體范疇→人民主體思想→新時代人民主體思想”理論證成路線是對“以人民為中心”作為社會主義的歷史主體規定區別于資本主義“以資本為中心”的確證。須知,由馬克思言說的人類發展的三大社會形態在主體邏輯發展線索上看,即勞動二重性的誕生史、勞動二重性的成長史、勞動二重性的解放史。其中,只有第二大社會形態被表述為“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其確證人的獨立性原則。瓦解和解放之路由“商品形式(價值形式)”開始。在資本惡體制下,價值形式是統治場,作為商品規定之勞動力價值同時是資本算法的經濟實現。這并不意味著它是一種“外在的價值實體”。藏形而造形,造形而賦形,賦形而脫形,勞動力商品的“實體—形式—生活”鏈條對資本統治勞動的路徑進行著特別的演繹。勞動力價值的任何空殼化的理論見解,都會削減人們對社會共同體的正確性認知,直至以“冒充的共同體”“虛假的共同體”掩蓋和替換“真正的共同體”。然則,必須在斗爭的實踐地基上重建“社會共同體的勞動力價值”。社會共同體總是同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相聯系。關鍵在于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勞動二重性(人民本位的勞動二重性)語境中生產勞動本質的社會證成性,將之看成人的實踐活動的時間場,堅持作為主體邏輯蘊涵歷史主體,而非經濟活動的“社會虛空間”。勞動是反映人類本質“物質的鏡子”。勞動始終在場,從而本質上是“對象化的實踐活動”。勞動物化之作為“非對象化”,是異化運動使然,由資本所致。面對資本惡,勞動仍然是“不在場的在場”即主體反抗性?!皬那暗囊磺形ㄎ镏髁x(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盵2]因而,這不是勞動力價值消失的場域,不作為非對象化,恰恰作為對象化勞動的自我證成活動。

進一步,現代化的道路理性委實內在于主體邏輯與資本邏輯的歷史較量之中。對于主體邏輯而言,現代化是把主體性的人發展擺在首位,體現對統治的走出、對異化的揚棄;對于資本邏輯而言,現代化把物的景觀性擺在首位,呈現現代性的沉落?,F代化應作為兩面性的規定:一面是主體反抗性——主體邏輯,一面是主體異化性——資本邏輯,必須解決二者如何疊加的歷史發展問題。從主體邏輯看,社會主義現代化說到底是人的全面發展意義的現代化?!叭说默F代化不只是個體現代化,還是人民現代化。人民不但在個體意義上變得更為獨立自主,在整體意義上也變得更加凝聚成具有共同意志、共同行動的共同體。中國社會并沒有變成一種‘原子化的、各領域分立的、個人主義的’西方式現代社會,而是成為既個體自主又有機團結,既分工又緊密聯系,個人與集體、國家命運相聯的新型現代社會?!盵3]其致力于消滅奴化和異化現象,實現“有機構成的人”的全面發展。在此語境下,中國式現代化可以視為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體思想論述。這一道路邏輯沿著大前提(人民主體)→小前提(社會主義制度)→結論(即新時代)的路徑前行。

一、中國式現代化:因何以主體邏輯為指引

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是新時代十年尤其是黨的二十大以來的研究熱點。就文獻發展的內在邏輯看,人民主體論全景式、立體化、多層次地科學總結與深入闡發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特征、內涵及其實踐路徑選擇。作為“方法論具象”,具有如下四個路向的思想推進路線:一是圍繞主體現代化的《資本論》研究和政治經濟學解讀;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尋根,從中明確中國實踐的“如何來”,從而中國理論的相應“為什么”“是什么”;三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關聯;四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邏輯展開:從人民主體論到社會主義現代化。

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主體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其定格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邏輯。然則中國式不作為單純“話語權爭奪”,在于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屬性,在于中國式道路對人民主體規定的落實。離開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主體邏輯的“中國式現代化”,在語義學上好似言中式與西式、中式與世界式乃至中式與美式、歐式和俄式發展模式的異同關系。然而,其對象性規定絕非共性(一般)與個性(特殊)關系的語義學問題,事實真相絕非如此。(1)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是不可言說的“語言幽靈”。之所以如此,在于它超出了現代化的物質肉身和經濟物象。從人民主體的內涵看,社會主義現代化內在結構為“主體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機理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主體邏輯,理論基礎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勞動價值論?!?參閱許光偉.主體邏輯與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人民主體論的理論主線考察[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3,44(03):1-10)中國式現代化解決現代化孕育的文明矛盾,并不是在其現代化的一般性基礎上,再尋求反映“社會主義要求”。(2)對“現代化一般規律”的理論渴望,促使人們在既有經濟學框架內尋找所謂現代化的“一般標準”和“國際標準”,簡單加以修改后,變成“中國化的應用”。這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可能和“品質生活”劃上了等號,“全體人民共同富?!本妥兂扇说默F代化的同義詞,只是和“以資本為本的西方現代化”有著經濟路線的對立。畢竟一切的追求還是“收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其唯一目的就是創造中國奇跡的“經濟利益”。其絕非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對話語境的術語串燒,爾后扣上“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帽子。中國式現代化不是關于“中國式”和“現代化”的語義拼湊,不能拆成兩個獨立的意義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意指“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其內涵意義指涉:(1)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歷史方位;(2)以唯物史觀方法論(主體邏輯)為導引;(3)重塑“人的邏輯”與“物的邏輯”統一關系;(4)突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方向的人民性。思想內核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核心要義在于堅守人民主體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是對主體現代化的內在接應。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邏輯不是對“式”的意義解析,更不是“式的話語”求索。(3)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形態,就是形式之式;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活動,就是方式之式;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樣態,就是模式之式;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結構,就是構式之式;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程序,就是程式之式;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則,就是法式之式。有了五花八門的“式的解讀”,似乎就可以組裝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式”??墒?這一理論創造顯然違背了“百年中國歷史主體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即沒有說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充滿活力的“主體性”“創造性”,何以匯聚而成一種“歷史主動性力量?!?參閱郭湛.百年中國歷史主體的主體性和創造性[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22(1):5-13)很明顯,立足社會思潮批判與“話語創新”語境——在驅除西方現代化意識形態的同時,并不能夠確保新時代的中國現代化不會落入錯誤思潮的話語陷阱。主體邏輯是語言背后的工作幽靈,如生產方式的商品兩儀和新時代兩儀。(4)《資本論》在這方面樹立研究典范:將主體邏輯確立為對象思維學的工具,從物質資料生產引出勞動過程,借由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經濟形式運動,從勞動過程進而引出價值增殖過程,最后引出資本積累。正是這一連串的“主體邏輯運動”,交代清楚商品不屬于“物的世界”。不同于“商品——貨幣——資本”的資本現代化鏈條,中國式現代化是對中國傳統民為邦本這一民本思想的承應,在新時代語境下乃作為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向度展開。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四種理解維度:(1)歷史時間維度:從上下五千年延伸到1840年以來的中國現代化運動,再引申出“百年黨史”的理論與實踐理路;(2)社會主義維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重規定性,即社會主義屬性、人民屬性、民族屬性;(3)民族工作維度:這是對社會主義維度民族向度的再引申,目的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拓展共同體價值的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的經濟社會涵義;(4)新時代維度:將中國式現代化確認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新時代具象”。四種維度皆突出主體方法論,旨在以主體邏輯彰顯主體范疇,提煉歷史認識論。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黨和人民百年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如今,百年黨史再鑄輝煌。顯然,它不是對物的景觀性“西方遺產”的繼承。

2023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F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F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F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黨要錨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順應人民對文明進步的渴望,努力實現物質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會安定、生態宜人,讓現代化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4]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探索的實踐成果,中國式現代化決不限于表象特征描述。在主體邏輯、資本邏輯、市場邏輯三者之中,這一主體發展的路線堅持的乃是主體邏輯,求取人民主體的證成之路。(5)以“全體人民共同富?!泵}立論,需要知曉這是社會主義肉身條件,人口規模巨大的背后隱含的規定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主體發展的邏輯。只有勞動起來反抗簡單勞動、勞動起來反對異化勞動,社會主義自主勞動才能實現!從而也不存在什么人口鐵律,“物象人口律”既然背離自主勞動原則,也就勢必倒向唯物質肉身的“經濟人口論”,脫離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指向性。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發展乃至允許少數的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導致“消費拉動”的政策效應失靈。這一點馬克思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一旦采取普遍的勞動同資本交換的經濟體制,一旦資本對資本的交換導致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運動縮減,危機就發生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紅利說”“人口流動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說”已經讓位于新時代“人的高質量發展說”,它要求整體走出勞動力商品的市場鐵律,同時,避免不恰當地把資本家個人的消費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接等同起來。其秉持“反異化”的社會主義勞動者成長之路,貫徹高質量發展的主體理性。然則,“依循人民至上,主體范疇落腳于主體現代化?!盵5]這同時意味著,“以人民主導的中國式現代化”乃是對“以資本主導的西方現代化”的文明超越。作為審美的勞動發展之路的主體現代化揚帆啟航,繼而昭示我們:“中國式現代化所追求的絕非勞動者的貧窮化,不是簡單勞動力的資本化使用,而是勞動力的社會主義高質量使用,追求勞動者品質化的生活?!盵5]由此,它得以落實自身的主體發展規劃,從社會主義勞動價值論的實踐理性角度,對勞動過程文明規劃的道路特征進行了時代性彰顯。

從主體邏輯來看,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的具象化總體把握住了中國式現代化沿著新時代兩儀而展開的工作線索。(1)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主體現代化,作為一種歷史主動,全面體現人民至上。為此,中國式現代化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向度上,是向“人的本質”全面展開的現代化進程和運動。(2)新時代新征程,關于人民主體的理論要義在于謀劃“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主體論’,以此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盵5]活的靈魂在于對人民主體論歷史把握,藉以確立社會主義勞動過程文明規劃的長遠謀略,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就具體方面而言,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邏輯展開的社會主義運動進程包括實現生產方式高質量的社會主義物質生態與經濟生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生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等等。(4)就歷史時空而論,“中國式現代化與百年黨史‘時空契合’……即在此處,作為實踐落腳的中國式現代化,乃是唯物史觀主體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問題的主體邏輯切入?!盵5]可見,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路徑,“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盵6]為此,馬克思始終把人作為自己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創造性提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作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仡櫄v史,“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發展了毛澤東的人民主體思想,使之提升到新的高度?!盵5]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既作為主體理論、又作為主體實踐,復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地基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征程。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社會主義主體內涵

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運動而言,不局限于方案的示范,更加是道路引領。所謂主體內涵,言中國式現代化集中提供“中華文明”“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言“中國式現代化內在地契合科學社會主義的理性原則”;所謂社會主義,言“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是一切依靠人民的結果,是堅持胸懷天下、關注人類前途命運的結果?!盵5]進一步,中國式現代化是人民主體證成的必由之路?!艾F代化”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高頻詞,前后提到次數達50多次。如前所論,社會主義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共同富裕的本義,也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顯著性特征,是從生產方式和分配制度兩方面對“勞者共貧、資本共富”的否定與內在制約。從根本意義上說,只有公有制才能實現和確保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社會主義道路的共同富裕不是別的什么規定,本質只能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意指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從總體看,這就是社會主義人的發展的規律,應從中提煉人口運動的社會主義因素,深入挖掘“中國式”方方面面的工作涵義。中心線索是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莊嚴宣告:新時代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7]15-16為此,“需要明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主體特征”,“其核心要義有二:一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二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盵5]

首先,就社會主義主體性而言,黨的領導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啊畠蓚€堅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保障,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主體發展的基本前提?!盵5]實踐是檢驗真理的第一標準,歷史是檢驗真理的終極標準。人民主體之“不可言說”,在于行動力!主體現代化錨定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力,中國式現代化反過來體現為社會主義主體性的規律表象。社會主義主體幽靈的“行動覺醒”繼而在于:主體現代化秉持人民至上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堅定的主體論工作理念。這是戰斗的主體邏輯,走出一條和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截然不同的現代化新路子。于是有人民主體的“歷史主動”與“歷史自覺”。(6)歷史主動與歷史自覺的根基在于人民,在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勞動史觀。所謂:“歷史主動一般是指歷史主體在推動歷史發展進程中體現出的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等品質,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推動社會發展的一種重要價值旨向和精神動力?!边M一步,“中國式現代化……開創、推進與拓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歷史主動?!?參閱季衛兵.以歷史主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內核與路徑[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01):9-15)說到底,“人民作為‘理論范疇’體現的是主體邏輯”,所謂:“主體邏輯是總的工作方法,從中可整體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特征(主體特征、實踐特征、制度特征以及系統特征),理解其各個屬性(自主性、人民性、規模性、全體性、協調性、和諧性、和平性、開放性、可持續性)的整合機理。換言之,在理論主線上主體邏輯必須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工具意義的方法論基礎?!盵5]

其次,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必須作為主體邏輯來研究,從中把握勞動解放之路。肉身的自我革命必須“靈魂化”,這樣才能真正避免“世情如鬼”,在主體抗爭中團結人民群眾,鍛造“社會主義真神”(主體幽靈)。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面臨新的偉大使命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皟蓚€全面”是時代之經,決定“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于解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不斷推進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然則,作為主體革命肉身即勞動和生產生活化之幽靈性,社會主義始終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道路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盵7]22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時代實踐必然以人民主體思想為理論遵循,就發展模式和成果而言,在于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解決堅持中國道路上的實踐矛盾與認識矛盾、結構矛盾與系統矛盾。新時代十年春華秋實,現代化今朝再啟征程;中國式現代化,說到底指示主體科學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指示人民主體觀下新時代的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相一致。

最后,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品格彰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中國是人口大國,中國式現代化始終離不開人這個中心,這是中國現代化國情的基本點。社會主義勞動具有自主屬性,作為“個人自主勞動”和“國家公共勞動”統一,旨在重建勞動本位的真實共同體。這是革命物象性的內在彰顯?!榜R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薄榜R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盵8]由此可推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力價值必然由高質量發展的勞動過程的生產社會生活資料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規定。社會主義文明規劃相應是勞動過程的人類文明模式的忠實捍衛者。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現代化=西方化”迷思,展現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從中理解到這一真諦:“習近平新時代勞動觀(勞動人本思想)不僅是對勞動的自由本性的本體論承諾,也是對勞動者生存境遇的現實觀照,具有鮮明的人文內涵和價值規定性。以勞動邏輯消解資本邏輯、以人本邏輯取代物本邏輯,是習近平新時代勞動觀的核心要義和價值旨歸?!盵9]

三、以人民主體性為思想遵循的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之路

新時代定格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語言幽靈”,生出主體邏輯的革命工具內涵——革命的形式邏輯、戰斗的唯物主義,生出理解對象歷史證成活動的時空的結構三維即“幽靈·肉身·物象”,具象化主體范疇對經濟范疇的“社會生長關系”。少年將何處,朝陽千萬峰;社會主義國家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但更加注重民族特性,更為強調人類現代化進程符合社會主義實際,具有本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在當前應尤其注重體現“第二個結合”。試想,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作為共同體價值的時代應用,人民主體思想“直掛云帆濟滄?!?樹立了“黨的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主體革命的大前提。只有尊重并切實采取走出價值規律的計劃理性行動,謀求主體發展,才能全面穩妥推進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根本制度上確保發展利益、發展成果為全體人民所共享。在新時代實踐的舉措上,為此應采取如下整體行動方略:

一是明確主體邏輯即“革命邏輯”“戰斗邏輯”。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現代化、不是物象學的景觀現代化,是主體審美而不是資本惡,故能避免人類世的“一切人和一切人的戰爭”。如果將生產方式、生產關系、交換關系設定為一個詞即“經濟”,則滿足了市場物象邏輯。須知,《資本論》以商品兩儀開局,以資本積累收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資本論》“主體危機/經濟危機”合并研究結構有所不同。社會主義作為“走出主體危機”的運動進程和作為人民主體“真幽靈”的文明規劃,致力于解決勞動的一個靈魂同另一個靈魂的矛盾,不斷推動勞動解放、求取人的全面發展。勞動的概念類集包含目的設定論之工藝勞動、實踐模式之社會主義勞動、社會中介之協作勞動與合作勞動、作為共同體價值實體的人類勞動以及作為共產主義文明基因之生產勞動規定性等。然則,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研究具有相對獨立性。所謂“革命肉身”(有機體),在于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道路的動力裝置,實現途徑形式是高質量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人民主體觀為實踐叩問,以新時代兩儀的沖突性為實踐的全面展開,以社會主義主體形式的時代建構為革命抓手,一個協調、穩定、可持續、有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代誕生,蓬勃發展。這一方略的實踐性在于以強大的民族向心力紐結主體特征(制度特征)與實踐特征(系統特征),落實中國式現代化主體向度“三重規定性”的統一。

二是明確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價值取向,全方位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對最廣大勞動人民主體意識的召喚,是對人民主體的時代確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相協調旨在揚棄物的邏輯與人的邏輯的共情兼美。牢記人民至上的范疇是主體,著眼主體論布局,重心始終是人。人是社會主義之本、社會主義之體、社會主義之魂。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經濟范疇,目的不僅僅在于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訴求,更重要的是追求物質富足與精神富有的協調一體,使之成為共同體價值的一身兩面。實現途徑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塑造社會主義主體文明形態?!皥猿贮h管人才原則,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導廣大人才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盵7]37

三是明確以主體邏輯為總攬、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價值指向、以新時代的主體革命為發展時空,全面開拓和平和諧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是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新時代;新時代,是主體現代化落腳為中國式現代化之新時代;新時代,是整體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特征之新時代;新時代,是全體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實現自己社會主義宏偉理想的團結奮斗的世紀征程。黨在新時代對社會主義事業和發展作出了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把人民和諧幸福放在心上,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信心,以最大程度和最大限度的和平發展努力推進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在國際方面,中國積極維護健康和有序治理的國際秩序、創造有利于和平發展的國際空間,以共建共治共享推動“中國之治”“世界之治”,引領世界人民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是明確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以共同體的價值訴求為動力全面推進和開拓開放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主義本質屬性貫徹于人民主體性。主體性統領人民性,得到人民主體性;唯有人民主體性,確證“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主體性統領自主性、斗爭性,繼而得到社會主義制度屬性;唯有社會主義,能夠使現代化道路免遭資本邏輯傷害,除了社會主義,別無選擇!沿著這條路徑,主體性統領時代性、實踐性,落成新時代性。實踐沒有止境,創新創造沒有止境。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實踐形態更好回應人民的關切,妥善解決好百姓的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既增進當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孫后代權益,促進全人類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新時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筑牢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現代化的一切成果為人民共享。不僅如此,就實踐本位而言,現代化在文明進程上同樣需要堅持發展智慧靠人民、發展方式由人民決定。在開放中追求可持續,在可持續中守護開放。人民性就是開放性,主體性就是可持續性。社會主義勞動過程文明規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目標,也就決定推動改革的力量仍舊是人民,奮斗的人民群眾是改造世界、改變歷史源源不竭的動力。

總而言之,這就是高質量(尤其“主體”)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和平和諧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開放而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發展方略。中國式本質上是一種歷史敘事,是關于勞動過程文明規劃的道路理解。唯經濟的研究和敘述完全不合時宜:既違背“論資本”的宗旨,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不相符。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新時代實踐既然是對人民主體范疇的確證,就必然由革命物象而革命幽靈,由運動而生生不息。一句話,社會主義的人民主體性(大前提)、自主性與斗爭性(小前提)以及新時代結論,將定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唯物史觀科學品性。

猜你喜歡
中國式邏輯現代化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式民主
邏輯
創新的邏輯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女人買買買的神邏輯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式失敗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