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實踐探究

2023-02-24 13:30張麗娟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實踐策略雙減初中英語

摘 要:在“雙減”推動下,教育更加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作業設計上進行更細致和全面的考慮,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興趣和能力進行差異化安排。文章以“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為主題,通過分析和探究分層作業在“雙減”背景下的設計原則和具體設計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更為合理和有效的教學方案,同時為教育研究者、學校管理者、家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議,以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雙減”;分層作業設計;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5-0059-03

“雙減”以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為主要內容,旨在創建更加平衡、更加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環境。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內容復雜,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如何在“雙減”的指導下有效設計課后作業,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已經成為值得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課題。分層作業設計不僅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使作業設計更符合“雙減”的要求。

一、“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針對性

針對性原則注重將作業內容和形式精準對接到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和目標上。與傳統的“一刀切”作業模式不同,針對性原則要求教師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學習動機、學習習慣、認知能力和已掌握的知識水平,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布置更合適的作業任務。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需求分析和診斷性評估。例如,在教授一個新的語法點或詞匯類別后,教師可以通過小測試、課堂觀察或與學生的“一對一”溝通來評估學生的掌握程度[1]。針對測試或觀察結果,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和重點的作業,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已經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布置更復雜和富有挑戰性的作業,以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對于尚未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練習和補充材料。學生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任務,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

(二)多樣性

在“雙減”背景下,多樣性原則在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強調全面適應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即作業設計不局限于某一種形式或內容,而應包括多種類型和難度的任務,除了傳統的書面作業,還可以加入口頭報告、小組討論、項目研究等多種教學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多樣性原則的實施有助于從多維度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能力[2]。例如,

對于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他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聽力或口語練習;對于閱讀和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布置更多涉及深度思考和文本分析的任務。教師通過這樣多角度、多層次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準確地評估學生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完成不同類型任務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還能提高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三)典型性

典型性原則要求作業內容和形式能夠代表或反映該學科或者該階段學習的核心目標和關鍵能力,簡言之,作業設計要觸及最核心、最關鍵的學習點,而非廣泛涵蓋所有內容,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3]。具體來說,典型性原則在“雙減”背景下尤為關鍵,可以使作業的數量和復雜度得到控制,教師可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縮減作業量。例如,教師可以選擇能體現英語核心詞匯和語法規則,或者能夠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任務,而非讓學生完成大量瑣碎或重復的練習。此外,

典型性原則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當作業能夠準確地指向學科的核心內容和關鍵技能時,學生更容易明確學習目標,也更容易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不僅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還能實現全面、健康成長和發展,有利于推動初中英語教學向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的實踐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評估系統,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

“雙減”背景下,在設計初中英語分層作業的過程中,建立多元化評估系統成為第一步且至關重要的環節,不僅需要常規的筆試和口試評估,還需要教師引入更多元和全面的評估手段。具體來說,除了用筆試來檢驗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的掌握情況外,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小測驗,專門針對當堂課介紹的新詞匯和語法規則,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4]。在口語和聽力方面,除了常規的口語測驗或聽力練習,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角色扮演或小組項目活動進行評估,觀察學生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表現,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學生間的互評以及自我評價機制,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也能讓教師從不同角度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和需求。例如,學生可以在小組活動后進行互評,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給予彼此反饋。自我評價則可以通過讓學生完成學習反思報告或自評表進行。教師綜合運用這些多元化的評估手段,不僅可以更全面而精準地了解學生在語法、詞匯、聽說讀寫等多個維度上的實際水平和需求,還能更靈活地進行分層作業的設計,使分層作業更加貼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Playing Sports

為例。首先,針對文本中出現的新詞匯和關鍵語法點,

教師可以在課后設計一份小測驗,以檢驗學生對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一步可以通過傳統的紙筆測試或者數字化平臺完成,便于教師快速收集和分析數據。其次,針對課文中討論的體育運動和相關話題,教師可以組織一次課堂討論或小組合作活動,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對運動的看法。這不僅有助于教師評估學生的口語和聽力水平,還能考查他們在實際交流中運用語言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一次與

“Playing Sports”主題相關的小研究任務或者項目,如讓學生調查班級同學最喜歡的體育運動,并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還可以加入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環節,如在小組活動或項目完成后要求學生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組內其他成員進行評價,同時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反思和評估,以從多個角度了解學生對Playing Sports這一單元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了解他們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考水平。

(二)設計模塊化作業內容,強化對特定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在“雙減”背景下,模塊化作業設計旨在使分層作業更靈活和個性化,并降低學生的學業負擔。具體來說,這種模塊化的方式允許教師將一個龐大或者復雜的作業主題拆分成多個更小、更專門的模塊,且每個模塊都是針對某一特定的技能或知識點設計的,如詞匯、語法、口語表達、閱讀理解等[5]。

以“環境保護”為例,這個主題可以分解為多個模塊。第一個模塊可以是詞匯學習,專門針對與環保相關的單詞和短語;第二個模塊可以是閱讀理解,包含幾篇不同難度的關于環保的文章,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閱讀水平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練習;第三個模塊可以是口頭報告或小組討論,讓學生選擇一個與環保相關的子話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展示;第四個模塊可以是實踐活動,比如組織一次垃圾分類或社區清潔活動,并要求學生用英語寫一篇活動總結或反思報告。這種模塊化的設計方式有很強的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興趣選擇需要完成的模塊,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與自己能力匹配的模塊。這不僅有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 Keeping

Healthy為例,模塊化作業內容的設計可以強化學生對特定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詞匯模塊,專門針對與健康相關的核心單詞和短語,如nutrition、exercise和mental health等。學生可以通過填空、搭配或造句等形式練習這些詞匯。教師還可以設計閱讀理解模塊,提供幾篇不同難度級別的健康主題文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水平選擇相應的文章深入閱讀,回答問題。教師還可以設計口語實踐模塊,如通過角色扮演,演示醫生和病人的對話,或者組織一次關于如何保持健康的小組英語討論活動。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寫作模塊,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個人健康習慣的英語短文,或者制作并展示“如何保持健康”的PPT。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將所學的健康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最后,為了增加實用性和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個人實踐模塊,如要求學生記錄自己一周的飲食和運動情況,并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和總結。這樣的模塊化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在多個方面鍛煉和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能使作業更靈活和個性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模塊進行深入學習,強化對特定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利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完善后續作業

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數字化工具和在線平臺已成為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雙減”背景下,它們為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提供了豐富且高效的方案。通過這些工具和平臺,教師能更便捷地布置、收集和批改作業,同時也能實時追蹤和分析學生的表現和進度。例如,某些在線教育平臺有能力自動收集學生作業和測試的數據,然后運用算法進行分析,自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并推送難度適當的后續作業。同時,這些數字平臺通常還能提供多種互動功能,如在線討論、即時反饋、虛擬課堂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為教師提供更多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反饋的渠道,進一步細化作業的分層。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在線討論區觀察學生在應用新詞匯或語法結構時的自然表達,或者檢查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程度。

一些數字工具還有助于教師與家長更方便地溝通。家長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在各項作業和測驗中的表現,更了解其學習情況。這不僅可以提高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信任和滿意度,還更容易獲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進一步落實“雙減”目標。

以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3 Our Hobbies為例,數字化工具和平臺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后續作業優化方面。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在線教育平臺發布與“興趣和愛好”相關的分層作業,如詞匯匹配、語法填空、簡短的閱讀理解等。這些作業可以通過平臺自動批改功能進行批改,并生成數據報告。教師可以根據平臺提供的數據分析功能,如學生的完成速度、準確率、常見錯誤類型等,了解哪些學生在詞匯、語法或閱讀方面存在困擾,對學生進行更精確的分組,進而為他們推送更符合其水平和需求的后續作業。如果數據顯示某一組學生在詞匯部分的表現較弱,教師可以推送一套專門針對核心詞匯和短語的練習;而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推送更復雜、需要更高層次思維能力的閱讀或寫作任務。最后,教師還可通過平臺與家長溝通,分享學生的學習數據和進度,獲得家長的更多支持。這不僅使分層作業設計和實施更便捷和精確,還符合“雙減”對高效化、個性化教學的要求。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分層作業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滿足個性化教學的需求,還能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元化評估、模塊化作業內容以及利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等多角度的實踐探究,可以更全面、精準地應用分層作業策略。展望未來,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分層作業設計策略有望得到更廣泛和深入的應用。

參考文獻

傅惠玉.分層教學法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2023(23):166-168.

劉武蘭.“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研究[J].校園英語,2023(24):37-39.

梁裕青.淺探“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課后分層作業設計:以外研版《英語(九年級下冊)》Module 4 Unit 2為例[J].英語廣場,2023(17):133-136.

呂帥.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3(28):160-162.

張丹丹.“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研究[J].海外英語,2023(14):175-177.

作者簡介:張麗娟(1984.1-),女,福建南平人,

任教于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教研組長,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實踐策略雙減初中英語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的實踐策略研究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試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