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沉浸式活動課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023-02-26 09:56蔣國平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11期
關鍵詞:沉浸式讀本核心素養

蔣國平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了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定位,提出了“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基本理念?!读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高中)是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教材,也是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的良好契機。打造沉浸式活動課堂,要創設真實情境、實施階梯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倡導同伴學習,從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生動進入課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關鍵詞]活動課堂;沉浸式;核心素養;讀本

教育部在2021年要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高中)作為必修內容,由思想政治老師主講,進入中小學生課堂?!蹲x本》內容與高中政治必修課內容吻合度較高,如何在高一學生中教好這門課,上出新意、上出特色,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口入耳入心,是高中政治教師需要面對的新挑戰。筆者在教學實踐和觀摩中,嘗試、探索、學習,通過設計沉浸式的體驗活動,推進《讀本》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沉浸式活動課堂的內涵及實踐

學生的活動體驗是其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沉浸式活動讓人專注在設計者營造的目標情境下感到愉悅和滿足,如何設計包含豐富的感官經驗,又包含豐富的認知體驗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信度和效度,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是筆者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和理想之一。

案例一:筆者在《讀本》第五講第一框《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課中,設計了如下教學活動。

課前剛好是第五屆進博會前夕,筆者召集了班級幾個才子才女先瀏覽了進博會官網,學生自主選擇了非洲乍得的乳木果這個農產品作為情景劇的主要創意,以參展商、進口商為主要人物,模擬了進博會的一個小場景。情景劇很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之后筆者又設計了一個采訪環節,學生采訪主創人員,討論了其創作意圖。在第二個探究環節,課堂現場進入進博會官網網上展會,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產品瀏覽,也瀏覽了乍得乳木果這一真實的參展商品,通過小組活動探究,自然而然地呼應了新發展理念之開放發展、創新發展。這一活動設計是對《讀本》“延伸閱讀”材料的利用和拓展,教師主導了活動任務的設計,但又放手讓學生自己創作,自主選擇,利用真實的情境,既重視課堂預設,又巧用課堂生成,激發學生自主性、能動性,不斷優化和強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品質,將學生的知識世界與生活世界有機地統一起來,在合作探究的任務完成過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案例二:在《讀本》第五講第二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教學中,筆者在講授我國的政治制度時,設計了現場視頻連線我校江干區人大代表張清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現場采訪人大代表,直觀了解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筆者事先向張老師索要了他往年提交給人大的優秀建議,并布置了課后作業:學習人大代表優秀建議,結合社會現實,選取一個角度,寫一個議案。該活動設計基于真實情境,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又給學生的深度學習搭建階梯,讓學生在與同學、老師、資源的社會性活動中學以致用,堅定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自信,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公共參與素養,有利于促進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案例三:在杭州市教壇新秀評審活動中,筆者觀摩了幾堂《讀本》課堂教學。其中申遠老師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讓世界更美好》一課的教學活動設計頗為成功。其中最為出彩的第二個議學活動設計如表:

申遠老師在借班上課的前提下,根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方面內涵,設計了現場感十足的“抽盲盒”活動。在盲盒中,放置了話筒、口罩、絲巾、一瓶水、綠植五個道具,學生自然聯想到:對話協商,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建共享,建設普遍安全的世界;合作共贏,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交流互鑒,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綠色低碳,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五大內涵。這一活動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生動有趣,通過五個物件給予學生人類命運共同體具象化的聯想和理解。之后的活動推進水到渠成,學生紛紛列舉“一帶一路”“進博會”“全球抗疫”“雙碳目標”等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師生、生生互相交流和合作,課堂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師生都沉浸其中,享受課堂活動。該活動的設計基于學生可以感知的生活,基于事實增強了學生的四個自信,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激活思維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政治認同。

二、沉浸式活動課堂的策略及意義

筆者認為,打造沉浸式活動課堂關鍵是活動任務的設計,通過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系列化的活動任務,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學習,可以從以下幾點嘗試:

創設真實情境。學科核心素養實際上是一種把所學的學科知識和技能遷移到真實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要養成這種素養,學生應在基于真實生活情境的學習主題中通過體驗、探究、發現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養成自己的品格。設計沉浸式的活動體驗必須創設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真實情境。在案例一中,在學習“新發展理念”一課中,筆者創設了國際進口貿易博覽會這一真實情境,先瀏覽網上進博會,再設計了“假如你是進口采購商,你會選擇哪些商品或服務?為什么?”這一探究活動,這一活動可操作、可把握,學生有新鮮感,有創造性;在案例二中,從學生身邊的人大代表到“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引發學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嘗試公眾參與,通過創設具有現實意義的真實問題情境,培養對個體和社會都有用的高層次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利用階梯式教學法。階梯式教學要基于學生的發展現狀,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學生的自覺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要立足學生實際,掌握學情,設計進階式的學習任務,從具體到抽象,從理論到實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跳一跳、夠得著”。在上文案例三中,教師設計了序列化的活動任務:從具體的物件聯系到抽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從五大內涵的理論到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的實踐、再從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的實踐中提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這三個階梯設計基于學生發展潛能,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同時也可以采用范例教學模式,如上文中案例二給予學生的真實的人大代表建議,再讓學生嘗試寫議案,使學生從個別到一般,掌握帶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從而能舉一反三。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融入思想政治課,會使課堂更加靈動,發揮學生“學”的自主能動性。開放式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利用網絡鏈接真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自主搜集、甄別、交流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進而激發學習興趣。如案例一、二中筆者通過學生瀏覽網上進博會、課堂視頻連線人大代表等,增加了現場感和浸潤感,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知識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借助技術力量,把學生帶入教師設想的教學情境中的“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虛擬場景中拉近理論與現實的距離,促進學生對抽象思政課內容的理解,這可能是未來思政課的發展趨勢之一。

利用同伴學習方法。青年學生受同齡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學生間的互助學習,有時甚至比教師的輔導更有效。在課內外的互助氛圍中,通過小組討論、互助學習、游戲競賽等多種參與性強和互動性強的方式,讓學生共同發展。筆者在設計案例一情景劇的活動任務時,只是找了一個較活躍的學生,確定好主題,演員的尋找、劇本的修改都是幾個互相熟悉的學生一起完成的。學生更了解學生,教師的放手會促進學生的成長。在上文案例三申遠老師的課堂上,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小組成員互看、互說、互幫、互考、互評,學生有話題、有體驗、有感悟、有提升,一個小組的精彩表達的激勵作用引起了其他小組的互動,形成了良性循環,從而使不同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實現伙伴雙贏。

總之,教師打造沉浸式的活動課堂,應該在遵循教學規律、尊重學生的實際的基礎上,成為真實情境的創設者、階梯教學的實施者、信息技術的利用者、同伴學習的倡導者,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助力。

三、沉浸式活動課堂之拓展及延伸:

《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科內容采取思維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呈現。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通過創設真實情境,模擬體驗式活動,如模擬人大、政協、公司、聽證會等,其優點是不受物質資源、法定年齡、社會配合等外部條件制約,是學生開展真實社會實踐活動的認知和共情基礎。這類活動型課堂已經有了很多探索和實踐,但要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科學精神和法治意識,僅靠課內是不夠的。學生應該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把政治學科知識運用于實踐。目前高中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列入學生的必修學分,但該社會實踐并不是政治學科的專屬,政治課堂的拓展還是要利用課外時間。政治學科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采訪等還是少數人的活動。筆者認為:在課堂模擬體驗類活動的基礎上,能否在每一學期規定一定的課時,讓學生走出教室,把政治課堂搬到市場、農場、工廠、社區、法庭、政府等,把原先個別、零散的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變為整體性、學科性的活動型課程,創造真正的零距離的、沉浸式的高中政治課堂。生活是最好的課堂,體驗是最好的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并把所學的知識、技能道理通過實踐加以強化,外顯為自己的行為,或在實踐中進一步加以驗證,并用實踐的結果反過來修正自己的思想,從而不斷促進和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當然,政治學科社會實踐類活動型課程不僅需要制度保障,還需要家校共建、校社共建,需要物質基礎,更需要理念的轉化。

基于高一學生在學習高中政治必修一、二教材的同時,也在學習《讀本》,部分學習內容有重合,關于如何處理這兩個平行的內容,筆者認為將《讀本》課程內容活動化,以“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導向,設計沉浸式的活動任務,讓學生自己真正學起來、探究起來、思考起來,讓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探討,將課程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相鏈接,把學生所學的學科知識和技能遷移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在沉浸式學習中通過體驗、探究、發現來建構自己的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養成自己的品格,通過人與真實生活情境之間持續而有意義的互動中,在真情境、真體驗、真活動、真感悟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朱明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教師指導:思想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2]呂娟.優化活動設計 實現深度生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7).

(責任編輯:劉瑩)

猜你喜歡
沉浸式讀本核心素養
雛燕
散文詩小型張讀本
新時代機關黨建簡明讀本
《中華家教》親子讀本
初中語文沉浸式散文教學研究
“沉浸式”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索
藝術與技術:“沉浸式”的歷史對話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