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陜西主旋律電影藝術特色
——評電影《一件棉襖》

2023-02-27 16:52饒聰瑞周藝欣汪義會周潤澤杜清瑩
關鍵詞:順子郎中棉襖

馬 娜,饒聰瑞,周藝欣,汪義會,周潤澤,杜清瑩

(西安文理學院 文學院,西安 71006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被仡欀袊伯a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許許多多的革命故事被傳頌,紅色故事是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精神力量,傳承紅色血脈必須要講好紅色故事。紅色故事蘊含的是真善美,傳播的是仁義禮。講好紅色故事,不僅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開創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不但能夠利用國家搭建的平臺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而且能夠增強文化自信,加大文化輸出,講好中國故事。本文立足于前期對陜西文化資源的影視開發與傳播的大創項目研究,通過對影片《一件棉襖》背后的時代腳印、藝術特色作一學習和分析,旨在帶領大家了解歷史長河中邊遠地區一些不為更多人所熟知的小人物為革命隊伍默默奉獻、犧牲自我的故事,呼吁更多人關注陜西紅色革命文化,讓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助人功能得以發揮。

一、取景革命地,弘揚主旋律

(一)風格獨特的主旋律電影

“紅色經典電影”作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電影史上出現的一批具有鮮明新中國美學特征的作品,這一時期的影片不再僅僅單純講述紅色故事、呈現現實人民因戰爭帶來的苦難生活,而是更加注重體現人物鮮活性以及人性化,主要反映時代、政治特色,展現革命精神。

早在20世紀80年代,時任國家電影局局長的石方禹就提出要加強對主旋律的弘揚,推動電影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自此主旋律電影正式誕生。[1]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紅色題材電影開始在創作風格、表現內容以及美學特征上發生了一定改變,但終其不變的是影片一直秉持著傳播當代革命精神、弘揚社會主旋律的創作理念。改革開放以后,由于時代主題的變化,此前的紅色經典也不同程度地開始解構,但在電影創作中,“紅色經典”依舊留存,那就是主旋律電影,主旋律電影作為電影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種電影題材,具有其他類型電影無法比擬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為電影創作提供了可能性。

從2007年開始,主旋律電影就進入了大片時代,高成本的投入與特效加持逐漸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標配”。電影《一件棉襖》卻跳脫出這一“怪圈”,不同于《長津湖》《紅海行動》等主旋律電影,它沒有激烈的戰爭場面,沒有爆破與特效加持,更沒有刻意塑造的某個英雄形象,卻注重情節走向與人物內心變化,弱化打斗場面,只將戰爭作為一個故事背景而不是主要元素,是一部風格獨特的主旋律電影。

(二)獨特的革命取景地

主旋律電影在電影場景選景時格外注重,場景是電影創作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場景的設計對影片主題風格的展現起著關鍵性作用。高小衛導演的建黨百年獻禮影片《一件棉襖》,取景地為有著豐富歷史資源和紅色基因的革命圣地——陜西榆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標準“建設具有中國化的、時代化的、大眾化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實踐的深刻總結。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該片的上映時期。在百年黨史以及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榆林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西北革命斗爭歷史,毫無疑問地成為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榆林正是西北革命斗爭的發源地。[2]

米脂縣楊家溝革命舊址,是解放戰爭時期偉大領袖毛澤東率領黨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轉戰陜北時期在楊家溝村和周邊的鞏家溝、壽溝、岳家岔、李村疙嶗、衛家灣及綏德薛家河鎮錢家河村等7個村落駐扎期間所形成的一個紅色革命舊址集群。革命舊址主要包括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楊家溝生活工作的舊居和召開十二月會議等重要活動的場所。[3]選址在數名革命烈士的故鄉,通過影片和前輩一起見證歷史的硝煙,榆林作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戰場,留下了許許多多鮮為人知但令人敬佩的革命故事。

真實的選景使得觀眾眼前煥然一新,通過場景更能深刻體會該片的主題。運用真實的歷史場景來拍攝紅色題材電影,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更易使觀眾產生共鳴。影片開篇是現代背景為主錯落有致的現代化農村、燈火通明的繁華都市,以主人公回憶往事的方式將現代背景與戰爭年代的榆林進行鮮明對比,采用特殊的視角記錄著抗戰勝利后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坐在屋子里的主人公與屋內暖色燈光相應,渾然一體。

榆林地處黃土高坡,大大小小的土窯洞坐落其中,電影中高德信、褚順子去投奔共產黨時走在山坡上狂風席卷而來,山中無一棵樹木,色調大多以黃土高坡的土黃色為基調,更加展現環境的艱苦與寒冷,貧瘠的土地與稀疏的植物體現出抗戰人民所處的惡劣環境。

影片取景宏大、視野廣闊,用史實和美學相交融的方式再現了革命歷史,呈現出獨特的視覺美感。此類影片題材的構建,擁有真實的戰爭場景極為重要,需要透過視覺效果烘托出戰爭的殘酷、抗戰人民求勝的心情。該影片戰爭場景中運用雪地對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戰場進行拍攝,豐富的鏡頭運用和構圖技巧、炮彈碰擦等特效畫面重疊渲染于抗戰士兵肉搏的驚險中,鮮血與槍火融為一體,展示了戰爭的殘酷血腥,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

二、聚焦小人物,展現大主題

(一)故事內容梳理

故事圍繞“一件棉襖”展開敘述,凸顯一個個小人物的形象。電影的主角是褚順子,他作為一根線串聯起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褚順子本是山西嵐縣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后來因為日本人的大肆燒殺搶掠,其父親及兄長被迫充軍,從此失去音信。母子二人也被迫流離失所、四處逃難,而母親也在這樣身心艱難的生活中積勞成疾。褚順子覺得是自己連累了母親,常常內疚不已又別無他法。這一天,城門邊在發放補助金,他便興沖沖地跑去登記了姓名,然后將領到的錢給母親抓了幾服藥,又買了幾斤糧食,不久便被通知加入部隊去其他地方作戰,從此便與母親分離。這是當時許多人曾面臨的困境,褚順子只是諸多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

1947年褚順子所在部隊被共產黨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他便帶領部下四處躲藏。有一位年齡尚小的部下二柱中彈奄奄一息,褚威脅村里的郎中師徒二人醫治二柱,結果人未救過來,但褚并未置二人于死地,而是放了他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褚順子本性善良,與他身邊毛毛躁躁心狠的手下形成了鮮明對比。

后來陰差陽錯之下在路途中褚順子一行人加入了共產黨的隊伍,而這時的他看來,共產黨是他的敵人,倉皇而逃之下跌落山崖,又被行路的郎中師徒二人所救,在徒弟準備奪命報仇之時,郎中及時制止并對他細心照料。影片中的人物設立很有意思,褚順子與郎中性格相似,兩人都是小人物中的典型。

郎中得知共產黨的隊伍在附近扎營,便動身前往營地為褚順子借一件棉襖御寒,而解放軍戰士及營長的熱情招待,令郎中倍感溫暖。在郎中、師徒二人的悉心照料下褚順子日漸好轉,三人在窯洞里度過了難得開心的一段時光。不料后來遇到國民黨部隊,褚順子為了報答二人的恩情,便借機幫助他們逃跑,而郎中卻不幸中彈犧牲。悲痛不已的褚順子遵照郎中的囑托,帶著沾有鮮血的棉襖和徒弟一起加入了解放軍,這一加入就是70年。他也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褚德信,替郎中老哥也是替自己、更是替億萬萬呼喚祖國統一、結束苦難生活的同胞們完成這份使命和擔當。故事內容簡單曲折,感人至深。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不懈奮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設史”,在發展中累積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是指在中國歷史不斷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陜西紅色文化歷史悠久,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孕育了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楊明軒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4]值得一提的是,《一件棉襖》這部電影與省級大創項目——陜西紅色資源的影視開發與傳播的研究內容不謀而合,項目的主要內容是以抗戰歷史為背景,以小人物為依托,為大家打通一個從不同角度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從小人物的角度了解抗戰歷史,傳承紅色文化。陜西省的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致力于對紅色文化的開發,以吸引更多人來到陜西,從而促進陜西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影片人物分析

影片的主人公叫褚順子,也就是影片開頭的這位生病的老人,拿出了對自己意義非凡的一件棉襖,影片沒有具體指明是哪一場戰役,而是把重點都放在了一個普通的小士兵身上。褚順子作為一名國民黨隊伍里的排長,在村里擄走了郎中和他的徒弟,并逼迫郎中救自己隊伍中的傷員,這時他還帶著國民黨式的粗暴,用槍頂著郎中的腦袋。雖然粗暴,但從另一個角度卻可以看出他的重情重義。

褚的本性并不壞,郎中和徒弟逃跑時他始終沒有下達開槍的命令,而是看著兩人走遠。同時他的反應與觀察能力也很強,第一時間發現國民黨軍隊是解放軍假扮的。褚順子既粗暴又夾雜著善良,這種角色的矛盾感給這個角色賦予了生命力,也為后來從國民黨排長轉變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做了鋪墊。發現假扮國民黨軍隊的解放軍后,他逃跑時不小心從山崖邊摔下,被他之前放走的郎中碰到,這里可以說是有些因果關系的。郎中決定救他,后來郎中向解放軍求得一件棉襖,這也是全篇的一個轉折點,由此褚順子明白了共產黨是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創立的,懂得了解放軍與國民黨的差別,最后郎中為他指了一條光明道路,也體現出這件棉襖的特殊意義與價值。

(三)主題升華

解放軍是普通的軍人,國民黨也是普通的軍人。這是一個在解放戰爭中發生過無數次的最普通的故事,電影在緩慢節奏中娓娓道來,雖然普通卻那么真實。沒有宏大的敘事和震撼的場景,展現西北地區人民的真實風貌,就是簡單的普通故事,卻代表了一個信仰轉變的過程。從年輕時為母親治病當兵,再到為了國家解放富強、人民幸福當兵,這體現的是褚順子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轉變與升華。雖然這件棉襖已經破舊不堪,甚至上面還有血跡,但這件棉襖卻是他們在這個寒冬中最溫暖的東西。

在這些鮮活的小人物的映照下,我們看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艱苦樸素、寬宏大愛的優良作風,正是因為他們為了解放普通貧苦大眾而奮起抵抗,才得到了中華兒女深深的敬仰和愛戴。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實現了解放全中國的美好愿景,那是一代代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生命之禮,而祖國的發展需要更多熱血奮進的愛國青年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創造屬于新時代的戰績。

三、獨特故事線,喚醒愛國情

(一)敘事模式的創新表達

《一件棉襖》作為陜西紅色主旋律影片,以現代背景下已是癌癥晚期的老人褚德信拿出一件珍藏了幾十年的棉襖并向兒孫們講述棉襖的故事為切入點,采用漸次回溯的非線性敘事邏輯,碎片化地講述了從褚順子到褚德信名字的轉變、身份的轉變、信仰的轉變。影片運用了順序、倒敘、插敘等敘事手段展現了褚順子從國民黨軍隊排長到加入解放軍的坎坷經歷,既讓觀眾縱觀歷史又走進人物內心,與人物產生思想共鳴。

另一方面,《一件棉襖》使用了設置懸念的敘事手法。電影一開頭,癌癥晚期的褚德信要穿著棉襖死,表現出這件棉襖的重要性,向觀眾提出疑問為什么要帶著棉襖走,并且呼應主題。這種敘事手法不同于其他宏大電影平鋪直敘的開場,既抓住觀眾眼球又引發觀眾思考,讓觀眾對后面的劇情發展產生興趣?!皬哪翘炱?我的名字就改成褚德信了?!瘪翼樧由碇夥跑娷娧b站在郎中墓前敬禮后走進了解放軍的隊伍,不僅僅是名字的更改,也是命運的改變。這部主旋律電影并沒有宏大的戰斗場面,卻能通過震撼人心的故事引發觀眾深刻思考。片尾一句“德信大哥,我是褚順子,來看你了,可想你了!我把棉襖給你帶來了!”讓觀眾的情緒瞬間破防。是一件什么樣的棉襖,會讓褚順子珍藏 70 多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又為什么要執意穿上這件棉襖,才能安詳地走完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程?[5]娓娓道來又充滿波折的情節設計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緒,引領著觀眾一步步感受蘊藏其間的深切情懷,這是一件棉襖的故事,但又不僅僅是。

(二)敘事母題:家國情懷的轉變

敘事母題主要是指反復出現在不同電影里中相對固定的形式,湯普森在《民間文學母題索引》中將母題劃分為角色、背景、事件三種類別?!兑患抟\》創新了原有的敘事母題,褚德信入伍的初心只是為了掙兩塊大洋給母親看病。國民黨軍排長時期的褚順子,雖然本性不壞,但在對待老百姓的態度上還是帶有國民黨式的蠻橫與粗暴,言行令人心生恐懼。他遇到了解放軍偵察連扮演的國民黨軍,很快就發現了細節上的“不對勁”——這群人紀律嚴明、行動迅速,即便只有極差的伙食也毫無怨言。他立刻意識到這樣優秀的素質一定是解放軍。在養傷期間,褚順子從高德信口中聽到了很多關于解放軍的描述,他能聽得出來高德信對解放軍的贊賞與擁戴。漸漸地,他開始明白為什么共產黨所帶領的解放軍能如此得人心。

他開始思索,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存在著信仰層面的高低之分,最終讓他徹底醒悟的是他再次遇到了國民黨軍。此時,國民黨軍隊里的散漫、兇惡、無恥等惡習,已經讓他忍無可忍,他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高尚信仰而變得無法再接納這些人。他,必須走向高德信所指出的那條光明的路。后決定改名褚德信,穿上那件染上摯友鮮血的棉襖,遵循其遺愿投奔解放軍。

《一件棉襖》完成了由國家主體到個人主體的讓渡,但其中展現出的不斷奮斗的精神并沒有改變,家國情懷亦沒有變,從一開始為母親治病到后來為信仰而繼續跟隨解放軍的腳步,更加體現出信仰的強大力量。

(三)敘事語言:革命年代的傾情書寫

紅色電影先天帶有歷史的烙印,因為紅色電影的創作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真實歷史的再現,二是翻拍經典紅色電影,三是改編經典文學作品。作為一部向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獻禮的紅色題材戰爭片,電影《一件棉襖》中褚順子的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全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優待俘虜、教育解放兵,使其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奮斗的歷史。電影中沒有神劇劇情,解放軍是普通的軍人,國民黨也是普通的軍人。

這是一個在解放戰爭中發生過無數次的最普通的故事,電影在緩慢的節奏中娓娓道來,雖然普通卻無比真實。在那個戰爭年代,其實有許多像褚順子這樣受到解放軍感化而棄暗投明的人;而在今天,無數仍然健在的老兵默默教育子女奉獻社會,是值得人們尊敬的老人。

這部電影沒有宏大場面的制作,也沒有流量明星的參演,更沒有夸張的營銷,正如電影本身一樣樸實無華,用最接近現實的場面講述最溫暖的故事,是對先輩革命熱情的最大肯定,讓當代人可以感受和學習到中國革命戰士的崇高信仰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并給當代人傳遞正確的中華民族價值觀,為弘揚和繼承紅色基因帶來助力。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文藝工作的發展以及文藝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提出了明確的期許:“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奔t色文化承載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價值信仰,在建黨百年的光榮節點上,主旋律電影也迎來映照自身、尋求藝術與市場雙重突破的良好契機?!兑患抟\》作為高小衛的力作,以詩意敘事形式進行歷史重現,采用多種敘事手法,聚焦小人物,以小見大,從微觀視角對革命事跡還原,不同于其他利用宏大戰爭場面的電影創作。本片將信仰作為主題,彰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光輝色彩,展現出電影創作中比戰爭層面更高的藝術表達。在當代,針對紅色題材電影的價值轉向,需要人們了解歷史、走近歷史,汲取紅色文化中所凝聚的大眾經驗、美學經驗和民族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層面的指引。

猜你喜歡
順子郎中棉襖
貼心“小棉襖”
你是“急先鋒”還是“慢郎中”
貼心小棉襖
急先鋒和慢郎中
賬本
奧秘(2015年8期)2015-08-12
奧秘(2015年7期)2015-07-27
黍地里的秘密
1966年的棉襖
一件棉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