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個性化學習觀的小學英語微課導學功能研究

2023-03-09 03:40|許
小學教學設計(英語) 2023年12期
關鍵詞:導學學案個性化

文 |許 芳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在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精準地把握每位學生的特性,個性化地開展微課學習與指導,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并使之轉化為積極學習、主動思維、用心實踐的動力。微課的正確使用為學生自主性學習英語、個性化思維產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微課打破了英語學習所受環境的限制,給學生提供了新型的學習模式,豐富了英語學習方式與內容,讓學習時間、學習同伴、學習方式等都可自主化選擇,提高了學生個性化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微課學案指導,明確學習目標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筆者利用學案進行課前導學,幫助學生提前感知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了解知識結構,以及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利用微課的導學功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以合理為原則,精準設計微課學案

借用微課的導學功能,開展英語課堂的課前預熱,可使學生提前感知所學知識,但是沒有預習目標的微課則導學效果不佳。教師如果能在課前和學生一起設計好微課使用的學案,然后跟著學案要求與內容,一步一步完成微課的學習,達成每一步的小目標,就能夠更好地發揮微課作用,讓學生從中收益更多。

如在學習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之前,教師和學生一起設計了下面的任務單(見表1),讓學生根據任務單內容,自主學習微課。

表1 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學習任務單

學案的設計與應用,讓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在上課前就有所了解,并通過每一項任務的完成,達到復習本單元重點句型和詞匯、預習新文本的目標,同時也給學生一次語言輸出與交際應用準備的機會。讓學生根據微課的學習,對文本輸出所需要的語言組織有法可依,對新課的學習內化有了語言知識的儲備。

2.以靶向為原則,準確應用學案導學

針對每一節微課設計的學案,是師生智慧的凝練,讓學生能夠清晰明了地把握學習目標。那么,精心設計的學案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師,是至關重要的。將學案作為學習的目標靶,讓學生正確應用好學案,開展有效學習,可使學案的導學功能事半功倍。

如在使用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學案時,教師在旁邊備注了每一步的要求與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見表2),學生根據提示要求,一步一步學習微課,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表2 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學習任務單

學案的應用提示,讓學生的微課學習更具目標性,根據學案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有目的地開展微課學習,有利于提升他們的學后所得,增強個性化的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有指導性的學案導學,可使學生收獲得更多,為課堂學習奠定知識基礎,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

3.以優化為目標,答疑解惑活用學案

微課導學案是根據微課內容精準設計的,服務于學生。如何優化導學案的應用方式,更大地發揮它的功效,讓學生借用學案習得知識,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為學生提供了答疑平臺,學生在微課學習后,產生的有關詞匯應用、句型正確搭配等方面的難點問題,有了提問的平臺。同時,它能讓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在微課學習后的習得情況,在正確了解學情后,教師可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對這些疑難問題進行突破性講解。

如在使用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的學案時,學生根據教師的備注提示,一步一步完成學案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碰到一些疑難問題,可將這些疑問記錄在學案中(見表3)。在上課時,教師通過學案中的學生疑惑,調整教學步驟與環節,讓大部分學生的疑難問題得到解決,而個別問題,教師可一對一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答疑,讓每位學生的疑難問題都得到解決。

表3 PEP《英語》六(上)Unit 5 Read and write 學習任務單

導學案的疑難問題一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讓教師明白學生有哪些地方需要有針對性地輔導,哪些地方需要強調與重點講解,哪些地方學生通過微課已完全掌握,它將學案的導學功能更優化,讓英語課堂的課前預習更精準。

二、微課情景引導,接軌文本生活

語言學習離不開真實情景的支撐,詞匯、句型只有在適宜的語言場景中才能得以彰顯,融詞于文、融句于篇,能夠更直觀地體現詞句的意義與使用情景。情景性較強的微課可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接軌語言知識點的生活交際,進入沉浸式學習。多情景融合的微課形式對教材文本的多角度展示與闡述,可幫助學生群體實現對單元知識點音、形、義的深層次理解。

1.借微課之圖文并茂,激發學習興趣

微課的制作形式多樣,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利用音樂、動畫、多媒體等來營造相關的語言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詞匯應用、句型交際、語篇理解的學習深度。筆者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利用互聯網中的漂亮圖片,加上時尚的背景,制作精美的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在教學PEP《英語》三(上)Unit 2 Colour 這一單元前,教師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美食、服裝等多個方面的精美物品進行微課設計。微課介紹了Amy美麗衣櫥中的每一件衣服(見圖1),“This is a Tshirt. It’s green. It’s a green T-shirt. Green, green.Amy likes green.”請學生選擇合適的顏色對衣服進行配色“Red, red, I like red.”點擊相應顏色就會出現對應的顏色類單詞并給衣服重新著色。通過配色,讓學生感知學習各種顏色,并通過色彩亮麗的衣服與時尚搭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圖1 微課教學圖片

在服裝的一一呈現中,學生初步感知各種顏色,了解顏色類單詞的發音,并通過給衣服著色的環節,個性化地開展詞匯學習。筆者以類似的方式,用食物、體育等物品,讓學生對顏色進行多次的復現感知,借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的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微課的導學功能更強大。

2.借微課之情景交融,創設交際場景

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情景比較豐富,大部分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些語言情景需要教師來創設,如復活節的各類活動及邀請函的撰寫等,因此,筆者引導學生利用微課的學習,充分感知文本情景,讓語言的交流與發展在生活中真正發生。

如在教學PEP《英語》三(上)Unit 3 Read and write 前,請學生學習微課,閱讀文本,了解節日Easter的各種活動,并對活動進行羅列(見圖2)。通過繪畫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復活節的節日特色,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學會使用新句型在語境中進行真實的交流與表達。

圖2 Easter Party 的活動和練習圖

通過微課中復活節氛圍的營造,復活節派對所開展的各類活動的展示,讓學生提前感受節日氣氛,期待第二天的新課學習。很多學生通過學習,自己在家里實踐make Easter eggs、look for eggs 等復活節活動,這樣的英語學習趣味性特別強,學生很喜歡,即使是請大家羅列Robin 和家人的活動內容,他們都是樂此不疲,認真地寫下來,以此方式來掌握語言知識,提升英語運用能力。

3.借微課之知識聚焦,突破教學難點

微課的學習是聚焦知識點,開展動態化學習的過程,有視頻或圖片的資源輔助,符合小學生的認知需求,有利于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滿足個性化的培養。通過微課的學習,有效鞏固重點詞匯、句型,化解難點問題。

如在學習PEP《英語》五(上)Unit 3 Part B Let’s talk 前,教師錄制有關食物的微課,請學生聽讀已經學過的食物類單詞,并辨別健康食物和垃圾食物(見圖3),通過區分再次復習舊單詞和感知新詞匯。教師在微課中,為學生示范用食物來標識名字中的每一個字母(見圖4),并請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用食物來標識名字。

圖3 食物分類

圖4 用食物標識名字

微課中,用該課時所要掌握的重點詞匯ice cream、 salad、 tea、 hamburger、 sandwich、 cake、eggs...進行動畫移動,分成healthy food 和junk food兩堆,這樣的變化過程,十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從兩堆食物中移出以Sarah 名字拼寫為首字母的食物類圖片,排成一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大家心里馬上開始琢磨與自己名字相關的食物名稱。在思考、書寫、展示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提升了英語的創新思維能力及語言交際能力。

三、微課學生主導,內化學科知識

在個性化學習觀的理念引導下,學生結合微課導學案內容,依據微課每一個環節的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或個人或團隊,逐項完成相應任務。學生在不能及時得出結論的時候,可通過暫停及反復觀看多次學習,讓教學輔導點對點,更具針對性,為學生的知識內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1.學生個性化學習微課,精準分層增慧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后,會出現英語能力方面的層次差異,如果用同樣的學習目標來要求學生達成微課學習后的效果,勢必有部分學生吃不飽或嚼不透。因此,筆者根據學生興趣、習慣和學習能力等各素養綜合進行劃分,確定層次,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微課目標導學。

如在開展PEP《英語》四(上)Unit 5 My clothes Part B Let’s learn 的微課預習時,筆者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見表4)。

筆者根據每位學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在設計微課導學的學習目標時,將理解、實踐、創新三維目標從設置上進行了分層,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提升,充分利用學生的真實學情,開展有效學習,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提升、能力的發展。

2.學生組團式探究微課,團隊合作提質

組團式的微課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通過合作式學習,發揮每一位學生的特長,提升整組的團隊實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促使其感知、表達能力得到持續性提升。

如在滬教版《牛津英語》六(上)Module 1 Unit 2(Period 4)Friends of the Earth 的微課導學環節,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地球的呼救》動畫,通過地球痛苦的訴說,請大家幫助她,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環境保護志愿者的招募活動(見圖5)。通過小組討論、分工合作、集體匯報等環節,完成招募海報設計的活動。從小組討論到大家分工準備資料、一人設計整理,最后集體分享,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與責任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將自己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用語言正確表達出來并能落實到日常行動中。

圖5 招募海報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使教學難點得到很好的解決,每位學生根據性格特點、接受能力、表達技能等特征確定的小組團隊,有合理的結構劃分,學習小組的功能十分完善。微課的具體學習流程,是從學生的角度,針對重難點知識的解決所設計的,可保證學習任務難度適中,使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取得理想的效果。

3.學生目標性內化微課,理解消化啟能

學生有目標地開展微課導學,可不斷優化學習策略,調整學習節奏,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形成新舊知識網絡,大大提升學習的實效。微課導學的目標性原則以落實課時學習目標為重點,通過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生學習內化微課知識,理解消化微課重難點,培養提升個性化的學習能力,促進發展英語全方位學習效能,啟發增強綜合運用能力。

如在教學PEP《英語》五(上)Unit 2 Read and write 微課前,教師請學生帶著問題“What is Robin’s advice? Why?”認真學習微課(見圖6),通過微課學習,學生將課文進行梳理:

圖6 Robin’s advice

What is Robin’s advice?

Wu Binbin should play sports every day. He should play football on Mondays. He should play ping-pong on Tuesday...

Why?

(1)Wu Binbin doesn’t play sports very often.He doesn’t like sports.

(2)He often watches TV on the weekend.Sometimes he reads books.

目標是微課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學生英語課前學習所要達成的最終目的。目標化的微課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自學平臺,借用他們感興趣的視頻學習方式,將課文內容進行推進,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總結。通過微課的知識傳授、學法指導、能力牽引,讓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開展自我反思與監測,根據學習的需要及時調整,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與適應性。

猜你喜歡
導學學案個性化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三角函數考點導學
“概率”導學
鄉愁導學案
新聞的個性化寫作
函數知識快樂導學
上汽大通:C2B個性化定制未來
“閹割課堂”,本不是“學案導學”的錯
“比例尺(一)”導學案
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