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實踐
——以譯林版《英語》六(上)Unit 5 Signs 為例

2023-03-09 03:40羊秀明葛連干
小學教學設計(英語) 2023年12期
關鍵詞:觀念建構素養

文 |羊秀明 葛連干

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可以引導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從關注碎片化的語言知識教學到強化素養立意,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方式。本文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Signs 教學為例,探討如何開展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一、聯結主題意義,提煉單元主題大觀念

王薔教授將英語學科大觀念分為語言大觀念和主題大觀念,主題大觀念承載著英語學科育人的價值,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最重要的大觀念,而語言大觀念指向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感知與體悟的關于語言是如何理解和表達意義的知識結構、方法策略和學習觀念。二者相互依存,互相補充(王薔,2022)。本單元的Story time 是小學生日常生活對話。主要講述Mike、Helen 和Tim 兄妹三人在購物中心,觀察到四個公共標識“Wet floor/No littering/No eating or drinking/No smoking”。圖一和圖二,故事從Tim 的視角去詢問標識、學習標識。圖三和圖四,Tim 開始主動去思考、探索標識的意思并且告知他人去遵守標識,形成本單元的第1 個課時小觀念:“初步了解公共標識的含義,根據指示規范個人行為”。Cartoon time 板塊講述了Bobby 和Sam 在戶外遠足時打算吃香蕉充饑,意外發現樹上貼有一張禁止吃香蕉的標識,正納悶時出現一群猴子的故事。該語篇借助故事的趣味性引發學生思考:標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規范作用和指示作用,我們要時刻遵守公共規則,做文明公民。Culture time 板塊是有關“地鐵”及其標識在美國(subway)和英國(underground)的不同表達,該語篇旨在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體驗文化的多樣性,體現“標識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本單元的第2 個課時小觀念可以建構為:“深入學習更多公共標識,理解公共標識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Checkout time 為公共場所設計標識,并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宣傳,所以提煉出本單元的第3 個課時小觀念:“從我做起,號召他人一起遵守公共標識指示,共建和諧文明社會”。(單元主題大、小觀念建構如圖1)

圖1

二、把握知識本質,建構單元語言大觀念

語言大觀念作為輔助主題大觀念建構的重要中介工具和過程載體,體現在主題大觀念建構的全過程中(陳則航,2022)。為了提煉本單元的語言大觀念,教師對本單元各課時的核心詞匯、核心句型以及技能與策略學習要點進行了梳理、歸納。通過梳理,本單元涉及以下詞匯和表達方式的理解與運用:第一課時是描述有關標識含義的詞匯和表達方式,通過句型“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It means...”來詢問和應答有關公共標識的信息。第二課時是描述標識的name、colour、shape、type、content 以及function 的含義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和命名,推測標識傳遞的意思,深入了解標識。第三課時是從What、Where、Why、How 四個方面全方位闡述標識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涉及“We can put it on/in/at... It tells us to... It warns us not to...”等。由此提煉出本單元的第1 個語言小觀念為:“圍繞語義,觀察標識的圖片和文字信息,整合性學習詞匯和表達方式”,第2 個語言小觀念為:“運用目標語言介紹并說明生活中的標識或者小組合作設計的標識”,并最終建構本單元的單元大觀念。(語言大、小觀念的建構流程如圖2 所示,單元大觀念的建構流程如圖3 所示)

圖2

圖3

三、拓展觀念建構,融合課內外資源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本單元的單元大觀念,教師需要對單元內各板塊進行重新整合,并且需要適當補充課外閱讀資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單元大觀念,實現語言、思維和文化的協同發展,從而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本單元七個語篇之間雖存在一定的關聯,但是缺乏層層遞進的顯性邏輯關系,學生很難在教材各語篇間建立有機的關聯,深入挖掘語篇的主題意義,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教師基于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基礎,在深入研讀各語篇內容的基礎上,圍繞Know the sign、Notice the sign、Follow the sign 這樣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補充相關課外閱讀資源,將單元板塊內容進行重組。重組后的教學內容既要符合子主題的要求,也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幫助學生能夠更深入挖掘語篇的主題意義,構建基于主題的大小觀念,發展語言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培育文化意識。第一課時教師補充視頻“No parking”“Danger”,視頻來源于學生真實的生活片段,視頻內容與書本學習內容密切相關,加深了學生對Story time 語篇主題意義的理解;第二課時補充繪本“A book about signs”,學生從colour、shapes、types、contents、fuctions 等方面深入了解標識,認識到標識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通過不同的呈現方式和表達方式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從而讓人們去關注標識,進而遵守標識;第三課時補充繪本“Signs are everywhere!”,學生通過閱讀,認知從What 層面進階到How層面,切實提高了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見表1)

表1 課內外資源整合

教師通過融合課內外資源,并對單元內容進行重組,依據“標識對個人作用的認識—對社會作用的認識—結合實際,解決問題”這樣層次分明的主線,幫助學生逐步構建關于標識的大觀念,形成對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

四、依托單元大觀念,設定各層級學習目標

在提煉出單元大觀念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構建由單元教學目標、語篇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組成的目標體系(教育部,2022)。陳則航教授認為,單元目標反映學生完成某一單元學習后的素養水平,體現學生形成的新的認知、態度、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陳則航,2022)。因此,教師在設置各層級目標時,要側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達成,在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基礎上,逐步建構和生成單元大觀念。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設定如下:(見表2)

表2 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

如上表格所示,本單元的目標設定依托主題大小觀念和語言大小觀念,遵循層次性、漸進性、可達成性的原則,構建了螺旋上升的目標體系,體現了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的融合與統一。

五、整體設計教學與評價活動,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新課標提出要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使學生成為意義探究的主體和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同時要推動“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幫助學生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教育部,2022)。在活動觀的指導下,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體驗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發展能力,形成素養。本單元的學習活動和評價活動設計如下:(見表3)

表3 單元學習活動和評價活動

本單元,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以及指向教學目標達成的評價活動。學習活動按照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三個層次逐步展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評價活動貫穿教與學的始終,評價活動注重對學生所學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單元大觀念的理解以及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從而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第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一個以目標語言支架搭建的調查報告。學生在梳理出故事中出現的四個標識后,自主選擇其中的一個標識,從意義、名稱、形狀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觀點:標識在生活中很重要,我們要學習標識,規范自己的言行;第二課時結束時,學生根據課堂所學將生活中的標識按照形狀、顏色、功能等進行分類,并完成“Signs in our life”的小作文,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真切地感受到標識的重要,從Why 和How 兩個層面重新建構和描述結構化新知,闡釋對主題意義的深層理解;第三課時結束時,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真實情境設計標識,并運用單元學習中建構的連貫的、整合性的結構化知識對自己的標識進行闡述,嘗試在新的、真實的情境中去解決問題,并且呼吁大家一起遵守標識,做合格公民,共建美好家園。學生主動進行主題意義的探究,并嘗試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最終實現對單元主題大觀念的建構,并且能主動地把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從認知層面轉化為實踐操作。

基于單元主題大觀念,教師將本單元的內容整合為三個課時,展示了完整的單元整體教學,三節課之間聯系緊密,呈現了螺旋上升的內容體系和目標體系,學生的認知也按照建構理解、能力提高、素養發展的要求穩步提升。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們需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學創結合,依托單元大觀念,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猜你喜歡
觀念建構素養
維生素的新觀念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健康觀念治療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