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維品質發展的小學英語課堂問題設計策略
——以《新標準英語》三(起)六(上)M6 U2 Please be my pen friend!為例

2023-03-09 03:40韓艷華
小學教學設計(英語) 2023年12期
關鍵詞:筆友語篇環節

文 |韓艷華 李 麗

教育就是教人思維。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由問題引發,又在釋疑過程中得以發展。課堂提問要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為目的,激發學生思考,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多角度、多方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闡明問題,啟動思維

課前活動是教學的起始環節,巧用提問機制,有利于在課堂伊始就為學生設疑布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活躍他們的思維,為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從而優化閱讀課堂教學(王梅,2016)。

《新標準英語》(三起)六年級上冊M6 U2 Please be my pen friend!核心語篇內容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中的“生活與學習”主題群,本單元內容圍繞Pen friend 這一主題展開,語篇是四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介紹中闡述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愛好,以征集筆友為目的進行的自我介紹。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通過提出指向明確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對自己和他人有清晰的認識,結交興趣相投、能力互補的筆友。

【課前Free talk 環節】

T: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hobby?

T: Can you run fast? Can you jump high?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T: 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What can you do on the computer?

S:I like listening on the computer./I can send emails on the computer.

T: Do you like reading English books? Can you write letters in English?

通過談話讓學生更喜歡與人交往,在復習“Can...? Do you like...?”句型的同時,為交友主題活動的開展做好語言鋪墊。這類日常問題的對話符合學生的年齡,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生活,易于啟發學生思維。

《新標準英語》教材以單詞、句子、文本語篇作為載體,培養學生積極用英語進行語言交流。教師利用問題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啟動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儲備,引發對新知識產生聯想,從而達到活躍思維、啟發閱讀的目的。

1.回顧內容,啟發思考。

Last lesson we knew Daming had a pen friend, Laura. Laura can write in English. Daming can writ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o,they can write in English to each other. Who can write in French,Sam, Amy, Tom?

2.觀看動畫,回答問題。

Does Tom want a pen friend? Because he’s too young.He can’t write. So he wants a phone friend or a Wechat friend.

We can make friends on line in many ways. As an adult,we can make Wechat friend,QQ friend... But as a pupil, like you,you can make pen friends best.

二、分析問題,推進思維

教師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分析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展開認知活動,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思維開拓能力。圍繞重難點,用“問題鏈”串起“信息鏈”。

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語篇學習的時候,要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有層次地設計問題,通過合理設問,促使學生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達到深化主題意義的目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積極引導學生梳理和歸納內容,從而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刻剖析。

【Presentation 環節】為學生搭建支架,幫助其提煉文本主要信息,推進邏輯思維發展。

1.Watch and think.

Today there are four friends come to our class. They say“Please be my pen friend!”

Q1: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m? Q2: 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啟發學生思考希望獲得的筆友信息,激發其交友愿望。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梳理出自己想要獲得的筆友基本信息。(Who? Age? Where?)

Q3: How old is Mike/Jim/Tingting/Linda?

Q4: Where is he/she from?

Q5: I like Tingting. Is she a Chinese girl?

...

2.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學生在了解筆友基本情況后,繼續梳理筆友信息。教師先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通過聽力輸入加深感知語篇,進一步提煉筆友信息。

基于Tingting 的個人能力及愛好,設計以下問題,增強學生結交筆友的意識。

Q1:Do you like Tingting?

Q2:Can Tingting write in English?

Q3:Tingting likes drawing.Do you like drawing?

Q4:Can Tingting be your pen friend?

教師先通過Q1 和Q2 引導學生仔細關注朋友基本信息。Q3 聯系個人愛好激發自己交友愿望。利用Q4 分析對比,更好地表達結交筆友的意愿。

本環節設計的主線問題清晰、層層遞進。學生通過構建完整的信息鏈,更好地理解文字內涵,促進思維能力發展。在課堂提問環節設計這樣的對話,能夠增強學生的分析、比較、推斷、評價能力。

三、解決問題,提升思維

語言學習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輸入語言、內化語言和輸出語言。輸出語言也就是展示學習成果的環節。引導學生通過綜合性、創造性的問題理解課文,通過設計真實的情境,為學生設計主線清晰、情景生動、層次分明的學習活動,學生的能量得到釋放,學習能力得以發展,從而更深入地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Production 環節】教師提出:Today, we have known these new friends. Who will be your pen friends? Why?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筆友信息。在尋找筆友的過程中認識自我、了解他人。

I like Jim, I can ride a bicycle.

I like Linda. She is 12. I’m 12, too. I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

教師以文本學習為基礎,設計應用實踐的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對淺層面信息的獲取,到深層次意義的理解,學生的情感、知識、語言、能力相得益彰,深化了對主題的探究,推動了語言能力的提高,思維得到持續發展。

【Summary 環節】Make pen friends, let’s learn more knowledge,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other countries. We can help each other, we can improve our language ability.

對Pen friends 這個話題,學生樂于接受,在交流與辯論中學生們表達了自己對筆友的認識。對于是否需要筆友,教師推出閱讀文本引發思考:How do you think about a pen friend?在學生接受語言知識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辯證思考,促使其深度學習的發生。

閱讀中,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強化了對知識靈活性的把握。教學中一系列圍繞語篇主題意義設計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結構化的構建??傊?,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要落到實處,離不開教師課堂提問的培養,也需要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

英語課堂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利用“問題鏈”,推動思維進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得以內化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提升認知水平,深化個人思維,最終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猜你喜歡
筆友語篇環節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一封烏龍的信
一封烏龍的信
我想和夏天交個筆友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論評標環節的優化與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