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傳播人格化表達的困境及對策

2023-03-11 22:28常傲寒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22期
關鍵詞:人格化表達主持人

常傲寒

【摘要】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是近年來的新興研究方向,對新時代播音主持藝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的領域中存在空間受限、信息偏移、分寸模糊等困境,這是由媒體特性、社會傾向等原因所致,亟需通過強化人格特征、注重親身體驗等方式解決,本文針對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具體分析了其困境及對策。

【關鍵詞】主持傳播;主持人;人格化;表達;信息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22.040

1981年,電臺廣播節目《空中之友》欄目首次提出“主持人”的概念。自此,主持傳播作為一種獨特的品牌傳播形式在中國誕生,眾多著名主持人不斷涌現,如倪萍主持的《春節聯歡晚會》,趙忠祥主持的《人與自然》等。由于當時信息技術相對落后,信息傳播的速度具有明顯的延遲性,主持傳播中的傳受關系一直保持著不平等狀態,“你說我聽”的表達模式被受眾普遍接受。自21世紀以來,由于社會高度科技化帶來的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致使新聞傳播的底層邏輯發生巨大變革,傳受關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的不平等狀態?;谠摖顟B,受眾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對傳統的說教類表達模式予以排斥。由此,一種新的“人格化表達”模式應運而生,成為主持傳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高貴武教授曾定義主持傳播為“以主持人為主體的傳播活動,或者是主持人從事傳播活動的總稱[1]?!睂ⅰ叭烁窕币甑街鞒謧鞑ブ?,則是指傳播主體在傳播中,回歸“人際性”傳播,凸顯“人”的因素;具體來講,就是主持人將自身的人格化特質(如性格、態度、興趣等具有個性的表現)融入節目制作全過程,使某檔節目因特定主持人的參與而被貼上“獨家”標簽。

在央視《大國外交最前線》vlog中,新聞主播康輝向觀眾展示自己出差的行囊,通過有個性的人格化表達將原本嚴肅的時政類報道變成了輕松有趣的vlog報道,拉近了時政報道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節目效果甚佳;在央視綜藝節目《你好·生活》第四季中,主持人尼格買提·熱合曼和撒貝寧的角色并非如往常一般充當大型晚會的主持人,而是承擔導演、策劃的角色,向觀眾講述創辦“村晚”的經歷。過程中,主持人生活化的語言、深入民間的交流等均表現為富有特色的人格化表達,展現出了央視主持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人格化表達已然成為當下主持傳播領域的一大趨勢,具有龐大的受眾支持群體和社會傾向。然而,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固然存在局限性,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中的運用仍然面臨諸多困境,亟待解決。本文將從主持傳播的困境入手,通過分析其原因和解決對策的方法,以求對主持傳播人格化表達的理論研究做出一份貢獻。

1. 困境及成因

1.1 人格化表達空間受限

參照視聽語言相關概念,人格化表達可以分為視角的人格化、場景的人格化、內容的人格化、語言的人格化等多個維度,然而,任何維度的人格化表達,其發揮空間都會受到限制。

從新聞信息傳播角度來看,主持人可以融入個人的語言個性、表達習慣,卻始終無法跳脫出“傳達信息”的本質;近年來,各地市電視臺推出方言說新聞節目,如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的《拉呱》節目、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的《阿六頭說新聞》節目等,均獲得當地觀眾的一致好評;諸如此類節目中,主持人不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而是使用個性化的方言進行主持和解說;即便在聽覺表達上具有極強的人格化魅力,卻無法跳脫出其民生新聞節目屬性。從娛樂節目角度來看,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似乎具有更大的發揮余地,殊不知始終受制于節目定位的限制;如《你好·生活》節目的主旨是感悟生活的美好,節目中設置了運動項目體驗、美食烹飪、嘉賓訪談等多個環節,但主持人所有的個性、特色、興趣等均建立在節目主題基礎之上,主持人的人格化表達固然因此受到限制。

探究人格化表達發揮空間受限的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是由媒介經營管理的特性導致的。主持傳播包含于大眾媒介傳播的范疇內,其價值指向固然符合大眾傳播的規律,即媒介通過議程設置和意見領袖等方式,使整個社會維持在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這使得媒介組織在進行內部經營和管理時,會對主持人的表達樣式和個性化特點進行限制。

其二,是由中國播音學的特性導致的??v觀中國播音學的發展歷程,播音主持工作的根本屬性是新聞屬性,這直接涉及到媒介組織的命脈——公信力。在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部分無法被證實、模棱兩可的信息,這些信息容易借助大眾傳播速度快、影響廣等特性產生放大效果,甚至產生誤導受眾的信息,直接威脅到媒介組織的公信力,不利于其生存和發展。

綜上,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受到媒介經營管理和傳統播音特性的束縛,是導致其發揮空間受限、發展空間壓縮的原因。

1.2 人格化表達信息偏移

著名傳播學者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在《輿論學》中提出“探照燈”理論,即傳播媒介總是用光束照亮一部分世界,而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僅是這些光束照亮的地方。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過程中,由于主持人融入了具有個人特質、觀點、興趣的信息,致使受眾尤為關注此類信息,這為信息點的偏移提供了可能。

河北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于2011年開創午間新聞脫口秀節目《新石門客?!?,節目中兩位主持人分別扮演客棧的掌柜和店小二角色,通過將新聞事件改編成情景劇、第一人稱講故事等形式,將新聞通過幽默、搞笑的方式傳播至受眾,每則新聞都以正能量的啟示收尾;從節目樣態看,該頻率在十年前開創新聞脫口秀廣播節目樣態實屬先見之明,在當時河北地區受到了強烈反響,該節目的收聽率也位居前列;但若細究其信息傳播的效果,會發現目標表達信息已然發生偏移——受眾將更多注意力置于幽默的段子和情景劇上,新聞事件背后更重要的啟示實則被很多人忽略。從這一角度看,信息表達的偏移實為人格化表達的弊端所在,也反向限制著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中的發展,其根本原因即在于當前大眾媒介的娛樂化傾向。

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曾提出“媒介即隱喻”的觀點,他認為媒介不僅具有承載信息的作用,還有反映文化形態的作用??v觀新聞傳播手段的演變發展歷程,從早期的口頭媒介、書寫媒介到印刷媒介,始終沒有擺脫時空形態的限制。因此,為了避免給受眾造成誤導,傳播的內容大多是嚴謹的、沒有歧義的信息。當發展至電子媒介階段甚至數字媒介階段時,由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度化和智能化致使媒介的共時空形態發生巨大變革,“時空”已不再成為限制媒介即時傳播的障礙,使得媒介信息的容錯度提高,碎片化、即時性的娛樂信息則獲得了滋生的土壤,“泛娛樂化”的趨勢油然而生。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談及“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2]?!痹诜簥蕵坊挠绊懴?,受眾更傾向于關注人格化表達中的娛樂性信息,反而忽略了主持傳播的真正目的之所在,使得主持人個性化表達的傳播效率降低,以此負反饋于媒介本身,致使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受到質疑。

1.3 人格化表達分寸模糊

在人格化表達中,主持人的分寸標準模糊,難以把控。2021年11月21日,天津交通廣播《紅綠燈》節目中,兩位主播以“北京是否是美食荒漠”為話題進行探討,其中不乏兩人觀點針鋒相對,這本是生活類節目因人格化表達而體現出的明顯優勢,會使節目的趣味性增強。然而,隨著兩位主持人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當談及“乾隆白菜是否是涼菜”時,男主持人情緒失控,摔門而出。該案例成為播音主持學界與業界廣泛討論的話題,人格化表達的“度”究竟如何把控?

在中國播音學的理論中,播音主持創作具有“三性三感”特點,其中即包含“分寸感”。播音員主持人在情感表達時應注重語言表達技巧,把握恰當的分寸感,使其生產的節目作品更易為受眾所接受,顯然,上述案例中男主持人的分寸感把控無法為受眾所接受。

現實情況是,在主持傳播中,人格化表達的分寸感時常難以把控,尤其是當下各類風格的節目百花齊放,以致人格化表達的分寸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標準;從受眾的角度看,聽上去、看上去舒服的節目就是分寸把握的基準線;從專業的角度看,主持人如何讓受眾聽上去、看上去舒服則沒有詳細的標準。這就將任務交至每一位主持人的手中,由他們自行把握分寸,一旦分寸拿捏失當,則會出現如上述一類的播出事故,后果慘痛。因此,人格化表達作為一類新興學術課題,亟待建立一套規范化的標準和培養體系,以更好地指導播音主持創作實踐,更好地促進人格化表達的發展。

2. 解決對策

2.1 強化人格特征,打造IP形象

霍夫蘭與耶魯學派曾提出“知名度理論”,即對于同一則信息,由不同的傳播者進行傳播,受眾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傳播效果更有所不同。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只有充分強化自身的人格特征,方可在人格化表達時具備更多的發揮空間。具體方法有。

(1)尋找不可替代性。AI時代的到來致使部分機械性播音主持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千篇一律的主持風格已然不受歡迎,主持人應充分挖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2)利用平臺優勢。充分運用主持人自身所在平臺優勢,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強化自身的人格特征,打造獨特的IP形象。

(3)利用融媒體趨勢。由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媒體融合大趨勢,為主持人打造IP形象提供了更豐富的機遇。主持人應嘗試在不同類型的媒介中展示自我,有利于其強化人格特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輝是《新聞聯播》節目的主播,無論在大屏還是小屏上,他呈現出的個性特征是沉穩、莊重和溫和。當康輝參加綜藝娛樂節目時,即便他與眾多嘉賓共同玩鬧打趣,觀眾依然會相信他的可靠,絕不會就此改變對他的印象;因此,他在央視的IP形象具有穩固性,且不會被撼動,則有了更多人格化表達的空間,如在綜藝節目中,康輝講述自己成為“貓奴”的故事;在《主播說聯播》中,他可以一改日常嚴肅的“播”新聞風格,以更親切的語態“說”新聞,在大型晚會上他也可以一展歌喉等。

2023年3月,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在慶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五周年座談會上指出,鼓勵支持總臺“網紅”記者、主持人施展才華,持續創新“好感傳播”。筆者認為,此舉正是在鼓勵“網紅”記者、主持人進行人格化表達,但其應當建立在已具有較強人格特征基礎之上,否則,形成具有公信力的IP形象實屬不易,主持人的“人設”也不具有穩固性。

2.2 重視親身體驗,做好演播空間處理

主持人在傳遞信息時,往往有多種方法,如信息轉述法、體驗感受法、現場采訪法等,其中最有利于人格化表達的方式是體驗感受法。體驗感受法,是指主持人在親身體驗中表達情感、傳遞信息,其具體方法即注重“一手信息”的獲取。

2023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辦,國內各大媒體均派記者前往現場進行報道。中國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彭譯萱在作vlog出鏡報道時,并未以重大時政題材作為選題,而是選擇用鏡頭記錄自己在約翰內斯堡當地的經歷和故事,例如體驗非洲辮、與非洲青年交流等,以此體現中非之間的情誼。彭譯萱的拍攝場景并不固定,如在車上、會場內、街道上等,甚至與街道上的非洲當地人隨機對話交流,雖然拍攝空間并不固定,似乎并不利于進行個性化的表達,但彭譯萱采取的“親身體驗”方法能夠將她很好地融入每一個演播空間,致使其自身的人格特點與環境、場景相互融合,人格化表達更自然。

近年來,視聽傳播領域對生活體驗類慢綜藝“去主持人化”的研究頗為豐富,究其原因亦是主持人的個性表達使得其“控場”、“走流程”的角色特性愈加淡化,人格化表達已然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與社會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田野調查類似,體驗式的主持傳播有利于主持人融入背景環境,進而使演播空間的處理更恰當,語言表達的分寸感得以精準把控,刻意性和擺拍成分大大降低,人格化表達則自然流露且不顯雕飾痕跡。

3. 結束語

近年來,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培養方向具有轉變趨勢——從“聲形俱佳”的技能化表達到“有內涵、有特點”的人格化表達。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高貴武教授也曾提出,“人格化是主持傳播的本質與關鍵”,由此可見,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且跨越新聞學、傳播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學等多領域研究內容。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主持傳播的人格化表達在其發展過程中固然出現由歷史或實踐等種種因素帶來的現實性問題,如表達空間受限、表達信息偏移、表達分寸模糊等,需要結合理論與實踐共同克服,致使人格化表達在主持傳播的領域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瑩.短視頻時代新聞人格化傳播策略——以《主播說聯播》為例[J].青年記者,2022(12):104-105.

[2]高貴武,楊航.AI主播與主持傳播中的人格進化[J].青年記者,2019(22):51-52.

[3]周勇軍.試論大眾媒介的傳播自我控制[J].湖南社會科學,2009(2):216-218.

[4]王星.融媒體時代主持人的人格化表達[D].鄭州:河南大學,2022.

[5]郭駿燾.融媒體背景下主持傳播人格化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0.

猜你喜歡
人格化表達主持人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之我見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油畫創作過程中的自我情感表達分析
“服務應特色化、人格化、生態化”——孫瑞哲談中國服裝行業服務升級
民營企業發展人格化模式簡析
從個性化、人格化和親和力來探究播音主持的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