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實類訪談節目《十三邀》敘事藝術創新研究

2023-03-11 22:28王昕雨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22期
關鍵詞:敘事藝術

王昕雨

【摘要】在泛娛樂化時代,紀實類訪談節目異軍突起。紀實類訪談節目輕娛樂、重思想,以“紀錄+體驗+訪談”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無論是節目形式,還是話語表達都深入人心。本文以紀實類訪談節目作為研究對象,對紀實類訪談節目的定義和特點做了概述,選擇了騰訊與單向空間聯合出品的深度紀實類人物訪談《十三邀》為研究樣本,對該節目敘事藝術進行了探索,以期對紀實類訪談節目在互聯網平臺實現更好的轉型、傳播和發展做出啟示。

【關鍵詞】《十三邀》;紀實類訪談節目;敘事藝術

中圖分類號:G24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22.046

在新媒體時代,訪談節目也在尋求變革,傳統的訪談節目日漸式微,《魯豫有約一日行》《鏘鏘行天下》《十三邀》等紀實類訪談節目應運而生?!妒肥球v訊與單向空間聯合出品的深度紀實類人物訪談節目,開播以來豆瓣評分從首季的8.2分到第二季的8.4分再到第三季的8.5分,在眾多紀實類訪談節目中脫穎而出。節目以“偏見”視角,獨特的形式和鮮明的風格吸引著大批觀眾。在紀實類訪談節目如春筍般涌現的大背景下,《十三邀》無論是節目樣態的突破還是訪談形式的創新,都有很多值得同類節目借鑒的地方。本文首先對紀實類訪談節目進行了解,其次,詳細分析了《十三邀》節目的敘事藝術,最后,深入探討了對未來紀實類訪談節目的思考,以期促進紀實類訪談節目的發展。

1. 紀實類訪談節目概述

1.1 時代變革推動紀實類訪談節目發展

訪談節目主要是指主持人和嘉賓在真實平等的交流氛圍中一起探討社會所普遍關注的問題,在西方國家被稱作是“脫口秀”。中國最早的訪談節目是東方衛視播出的《東方直播間》,但是標志中國訪談節目走向成熟的是20世紀90年代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由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節目,在這之后許多電視臺也紛紛開始出現了訪談節目。

隨著時代的發展,固有的訪談節目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訪談節目急需在捕捉時代氣息的基礎上尋求突破與創新[1]。于是,傳統訪談節目的形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類型融合的“訪談+”或“+訪談”節目模式。此時,紀實類訪談節目應運而生,該類節目采用“紀錄+體驗+訪談”的節目形式,這樣創新性的編排既保留了傳統訪談節目中的人文色彩,同時也滿足了受眾的消遣需求。

1.2 真人、真事、真感情貫穿節目始終

讓觀眾感受到“真”是訪談節目的核心特質,“真人”“真事”“真感情”——三個“真”字貫穿節目始終。

首先是人物要生動、鮮活。紀實類訪談節目是通過主持人和嘉賓交流的過程將嘉賓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生動形象地展示在觀眾面前。例如由江蘇衛視推出的女性紀實訪談節目《你好 大女生》節目中的嘉賓都是各行各業優秀的女性從業者,她們人物風格鮮明,通過主持人與嘉賓的交流過程以及對她們工作的探訪,觀眾可以真實地感受到這些女性身上的自信美麗、堅韌不拔的精神面貌。

其次是內容要真實。一個真實的節目內容才能支撐起這個節目。節目《鏘鏘行天下》的紀實性元素的多元化,為觀眾呈現出更真實的節目內容,節目主持人邀請嘉賓一起遠行。每一期節目竇文濤與嘉賓的暢談以及節目真實拍攝的人文風貌、自然風景,都生動形象地展示土耳其與希臘的文化。

最后就是情感真實。訪談節目唯有流露出真情實感才能真正打動觀眾,無聊套路、煽情作秀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由能量傳播、海峽衛視和東南衛視聯手打造國內全新真人秀式訪談節目《魯豫有約一日行》中,主持人魯豫到了貴州六盤水的海嘎小學,這所小學被稱為“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在這里魯豫和同學們一起上課、一起做游戲,觀眾通過鏡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其間流露的情感深深打動著觀眾。

2. 《十三邀》節目敘事藝術的創新

2.1 個性化敘事主體交流碰撞

2.1.1 主持人定位:“偏見”視角引發觀點思辨

《十三邀》節目的主持人許知遠雖然是具有豐富知識儲備和超群才能的個體,但是他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主持訓練,節目選取這樣一位從來沒有做過主持人的知識分子來做主持人,具有創新性定位。

許知遠和傳統訪談節目主持人不一樣的是他并不像一個高高在上的提問者,在節目中既可以看出他對知識的渴望,也可以看出他對某些觀點持有的思辨態度,他善于觀察也善于提問,從而引發觀點思辨。

節目中許知遠上鏡穿搭非常隨性,甚至在節目中抽煙、喝酒,完全將傳統訪談節目主持人的固有形象打破,以個性化的方式交流個性化的問題,給許知遠的個人IP打印上了強烈烙印。談起《十三邀》,大家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許知遠的“偏見”視角。人們對不同事物有了不同的了解,有了不同的個性,有時便成了“偏見”。正是帶有“偏見”視角的主持人及其訪談方式,使節目內容充滿觀點思辨。

2.1.2 嘉賓遴選:“精英”身份促進話題深入

訪談節目的嘉賓遴選十分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檔節目的定位?!妒饭澞康募钨e涵蓋了各個領域的精英,他們都是知名人士,有作家、導演、商人、知識分子等,這使節目的話題范圍非常廣泛,而許知遠經常會帶著他的“偏見”視角和嘉賓進行辯論,這就促進了話題的不斷深入。

例如《十三邀》第四季,許知遠邀請到牟其中來進行對話。許知遠在被采訪時說“你不得不說,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但是他這套思維方式,它不是什么更新的東西”。節目中,兩人在談到個人人生價值實現這一話題時產生了意見分歧。許知遠說:“但可能時代已經發生變化,那個價值的指向,不像過去那樣那么重要了?!蹦财渲薪又貞溃骸昂苤匾?,像唐·吉訶德挑戰風車那樣”兩個人雖然在思想上有了分歧,但是辯論并沒有停止,觀眾得以在他們的辯論中思考、感受認知的不同。

2.2 流動式敘事空間刻畫真實

傳統訪談大多都在室內進行,場景固定且略為簡單;而紀實類訪談節目的空間漸漸趨向場景化,且在訪談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內容的需要隨意變動,這種場景化敘事的訪談節目更加適應互聯網平臺,能夠引發用戶的觀看興趣。

例如《十三邀》第二季第九期對話李誕時,剛開始選擇的場景是環境嘈雜的烤串店,但是因為環境的影響無法進行訪談,隨后臨時決定更換談話場景,就是這種兩人說走就走的“臨時感”營造了生活中真實的談話氛圍。

訪談場景的選擇,通常與嘉賓的經歷、故事密切相關,這樣有助于節目刻畫更加真實的嘉賓形象。比如第四季許知遠對話音樂制作人張亞東時,就選擇了張亞東的音樂工作室作為訪談場景,在嘉賓熟悉的場景中進行對話,不僅會降低嘉賓的心理防備,而且可以更好地把嘉賓帶入生活中的談話氛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張亞東在對話中說他長這么大從來沒有做過自己,這種苦澀與工作室的工作特質融合在一起,讓觀眾能從這樣的空間與嘉賓的話語表達中體會到音樂制作人心中的苦澀。

2.3 獨特的敘事方式引人入勝

2.3.1 鏡頭的原生質感

傳統訪談節目是在演播室坐著進行,只需要對嘉賓和主持人采用固定機位拍攝后進行剪輯即可,畫面穩定、質感清晰?!妒返呐臄z手法則有所區別,節目采用具有原生質感的紀錄式拍攝手法,真實呈現對話場景。在節目中可以看到,攝像老師大部分是手持攝像機進行跟拍,用晃動的鏡頭來呈現許知遠在節目當中沉默、糾結的時刻,這樣的拍攝手法使得人物的情緒得到增強,敘事情節表現更加豐富,削弱了純對談的枯燥性,增強了節目的觀看性。

2.3.2 時間的顛覆倒錯

《十三邀》中,還使用“預序”“倒敘”等敘事結構增強節目的可看性。

預序是指事先講述或提及故事發展到現階段之后的事件?!妒访科诠澞块_頭都會插入預序,預序的內容有這期節目的混剪或者主持人許知遠對嘉賓提出的犀利問題等,這樣做不僅能夠吸引到觀眾,還相當于是對本期節目內容作出一個預告。

倒敘是指顛覆日常時間線,通過時間倒錯的手段進行敘事,避免了傳統訪談節目按照線性時間進行敘事的平淡、無趣。如在第四季第二期許知遠對話陳沖時,節目最開始播放的不是訪談內容,而是兩人在洛杉磯見面的場景,這次的見面已經是對話結束后的第二年。

“倒敘”和“預敘”的運用不僅緩解了觀眾的視覺疲勞、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也使節目更加具有故事感。

2.4 豐富的敘事內容喚起共鳴

《十三邀》的選題偏向于人文社科領域,內容上既不千篇一律,也不煽情作秀,而是與嘉賓進行深度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第五季第二期,許知遠對話五條人樂隊時,仁科和阿茂帶著許知遠來到廣州石牌村,三個人一起游蕩在南方的夜色里,仁科和許知遠坐在一個祠堂門口開始對話,許知遠問仁科什么時候感覺到如此成功,這一刻是什么感覺。仁科的回答是“內心放煙花了”,許知遠隨之道:“也不擔心煙花散?”仁科說:“燃燒啊,就是一個消失的過程?!边@段話仿佛是在聊感受,但其實仁科的話語充滿哲思和人文藝術性——燃燒往往比默默無聞更重要。仁科通過自在和戲謔來消解功利和成功,而在嶺南隨處可見的祠堂門口,他們聊著生命終將如煙花般散去的話題,能帶給觀眾無限的思考空間和情感共鳴。

3. 基于《十三邀》對未來紀實類訪談節目的思考

3.1 彰顯個體人格的魅力

在傳統訪談節目中,主持人首要的是職業身份,其次才是個人身份,因此追求的是客觀、中立、不帶個人色彩。而在紀實類訪談節目中,個體的人格魅力成為節目制勝的法寶,無論主持人亦或是嘉賓,他們的個性化經歷體驗、觀點感受、行為話語,成為節目表現的重點以及觀眾期待的看點。

這種由“中立”到“偏見”的轉型是紀實類訪談節目具有突破性的一次實踐。想要實現持續發展,紀實類訪談節目應打破傳統節目主持人的固有形象大膽探索,嘗試改變單一的節目形式?!妒纺芡黄浦貒?,在眾多節目當中脫穎而出,正是由于主持人許知遠的大膽探索,采用“偏見”式視角、個性化的采訪方式所帶來的。

《十三邀》節目當中許知遠和嘉賓都有著各自的思考,不同思考的激烈碰撞,使雙方沉浸在對話當中,將自我表達發揮到極致,讓觀眾獲得了滿足感。當代訪談節目可以嘗試去尋找個性化的主持人,一個有著自身鮮明特點與獨特IP的主持人能為訪談節目帶來與眾不同的節目效果。

3.2 營造真實多元的環境

一個好的訪談空間對于談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訪談的地基,只有將地基建好,才能在此基礎上營造出主持人與嘉賓更好的談話氛圍。

節目的真實以及節目所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是最能打動觀眾的,主持人無論面對德高望重的學者還是普通民眾,都應該不卑不亢、一視同仁。營造真實平等的交流氛圍,有利于嘉賓的自我表達發揮到極致。

紀實類訪談節目應延伸訪談空間,將日?;纳顖鼍白鳛閷υ捒臻g,傳統訪談節目的錄制環境難免會讓嘉賓拘謹,不利于嘉賓更好的表達自己想法。想在這種環境下與嘉賓在思想上碰撞出有價值的觀點十分困難,但是將嘉賓帶入熟悉的環境當中,嘉賓更容易打開內心,主持人和嘉賓也可以對宏大議題進行深度交流并且產生思想交織。

3.3 結構跌宕起伏的故事

紀實類訪談節目雖然在不斷更新迭代,但是真正有趣并且擁有思想價值的節目少之又少。美國作家威廉·E·布隆代爾曾說“給我講一個故事,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讓它有趣一點?!惫适率羌o實類訪談節目的主體。敘事內容如果無聊、平淡,沒有沖突性就無法讓大眾從節目當中引起共鳴、引發思考。

在對話中應該向受眾呈現出更加激烈的觀點碰撞,一般訪談節目呈現的都是其樂融融的節目氛圍,所提出的問題都太過表面,經歷這樣的訪談過后很難再帶來后續的思考?!妒饭澞烤秃芎玫貙敶怂箲]并且矛盾的議題呈現出來,與嘉賓進行激烈討論,引發觀眾沉思。紀實類訪談節目應借鑒《十三邀》增加節目“沖突性”“故事性”,結構跌宕起伏的故事吸引用戶目光。

3.4 追求理性思考的愉悅

在大眾文化視域下,文化產品作為一種商品,在滿足受眾的娛樂化“游戲”心理的同時,對于文化品格和審美價值的追求更是不容忽視[2]。

在泛娛樂化的時代,人們由于陶醉在短視頻的領域中,無法自拔并且失去了思考能力,紀實類訪談節目要想改變這種境況就要在節目嘉賓以及內容深度思維上做文章,注重內容的重要性。

紀實類訪談節目應打破原有訪談對象圈層,去挑選不同領域嘉賓。不同嘉賓帶來的是差異化的思想交織,主持人與嘉賓的對話拓寬節目格局的同時帶領受眾認識人生價值的豐富與多元。如果想要滿足受眾追求高層次的精神拷問,可以加入宏大的議題,帶著深度理性的思考和廣博的學識,發出文化價值的聲音。

4. 結束語

紀實類訪談節目以弱娛樂、高品質、思想性的敘事內核,彰顯了新時代精神與人文思想價值的回歸。在新媒體時代,節目制作者努力為紀實類訪談節目開辟一條廣闊的市場道路,以《十三邀》為代表的紀實類訪談節目已經積極向我們提出了探索的方向:展示敘事主體的個性化、拓寬敘事空間、豐富敘事內容、采用獨特的敘事方式為用戶呈現完整的人物故事。而紀實類訪談節目發展形勢是否會隨著用戶審美喜好的變化而再次改變,則仍需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梁軍童.自媒體脫口秀節目的敘事話語分析——以《羅輯思維》為例[J].出版廣角,2020(20):74-76.

[2]龔菊.探析《十三邀》的"偏見式"訪談節目特征[J].新聞研究導刊,2018(4):88-89.

[3]邵穎.從十三邀看談話類節目的創新之路[J].北方傳媒研究,2021(8):57-61.

[4]陳成.網絡自制訪談節目的創新路徑研究:以《十三邀》為例[J].視聽,2018(6):49-50.

[5]崔曉靜,李皓楠.由中立到"偏見":紀實類訪談節目的流變與思考[J].新媒體研究,2020(17):63.

猜你喜歡
敘事藝術
《太陽的后裔》:以受眾為核心的敘事藝術
《孔雀東南飛》的悲劇根源及敘事藝術
《城南舊事》中敘事藝術的應用
論金朵兒兒童文學系列作品的敘事藝術
以水墨而文學
解讀《林海雪原》的敘事內涵
古代小說敘事藝術研究的教學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