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發展路徑研究

2023-03-12 16:40莊緒晗
山西農經 2023年23期
關鍵詞:沂蒙紅色旅游老區

□莊緒晗

(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三農”問題的深刻解答,為新時代用好紅色旅游資源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紅色旅游也由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質的需求轉變。鄉村振興戰略是推動沂蒙老區紅色旅游向高質量發展轉化的科學指引,依托鄉村振興戰略,沂蒙老區紅色旅游也迎來了向高質量發展轉化的重要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紅色旅游作為涵蓋農村經濟、生態、文明等多方面的價值綜合體,是沂蒙老區圍繞“五個振興”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陣地。同時,鄉村振興戰略將農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了旅游資源的增值空間,為沂蒙老區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 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價值

1.1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增強產業振興優勢

2019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搞活了農村經濟,是振興鄉村的好做法?!盵2]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問題的前提。紅色旅游是沂蒙老區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契合沂蒙老區農村經濟社會新舊動能轉化、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需求,同時具有很強的關聯效應、乘數效應,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和“催化劑”。從紅色旅游本身來看,其深刻的文化底蘊能夠改善傳統旅游過度商業化、人文氣息不足的情況,推動旅游業進一步提質增效,向縱深發展;從經濟效益視角來看,發展紅色旅游能為沂蒙老區帶來充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輻射帶動當地特色餐飲、民宿及周邊文創產品等蓬勃發展,催生新產業,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協調發展,形成系統、完善的農村產業格局,促進鄉村內生型振興。

1.2 賡續沂蒙精神紅色基因,夯實文化振興底蘊

黨領導沂蒙老區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沂蒙精神蘊含的紅色基因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沂蒙紅色革命根據地。這些紅色資源不僅是傳承和弘揚沂蒙精神的重要載體,也為沂蒙老區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獨特優勢,是推動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發展動能。依托沂蒙老區的紅色文化和資源,打造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產業,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紅色品牌,能夠進一步推動沂蒙老區紅色旅游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實現沂蒙精神和相關紅色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于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3]。沂蒙老區紅色旅游尤其需要弘揚革命文化、賡續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

1.3 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鞏固生態振興成果

生態文明是紅色旅游發展的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4]。紅色旅游是一種將政治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有效渠道。相比于傳統工業,紅色旅游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發展紅色旅游不僅能夠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還能讓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經濟體轉變為田園綜合體。農業、文化、旅游三重產業不斷改革創新、統籌兼顧、整體推進,能夠激活農村土地、房屋、人力等多種要素,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鄉村新舊動能轉換提供經驗。同時,以紅色旅游為核心的復合型生態旅游項目前景廣闊,觸摸紅色脈搏、感受優良生態也成為公眾喜愛的出游選擇。在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紅色資源的開發也能積極保護生態脆弱地帶和生態敏感區,實現集約高效生態化運作,提高經濟效益,逐步完善生態產業鏈。

2 鄉村振興背景下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發展的現實困境

2.1 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影響游客體驗感

沂蒙老區是山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被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紅色旅游已經成為沂蒙老區經濟發展的一面重要旗幟。雖然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發展迅速,但是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游客需求。沂蒙老區紅色旅游景點地理位置特殊,大多數處于沂蒙山腹地,前往景點的路途遙遠,上山道路狹窄、數量少,道路情況也比較復雜,彎道多、坡度大,道路兩側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夠健全??土髁慷嗟臅r候經常出現交通堵塞的情況。雖然已開通旅游專線和城鄉公交,但因為班次少,線路覆蓋區域小,未能提高游客和部分山區民眾的出行便利程度。就接待服務設施來說,現有基礎設施與景區旅游需求不匹配。景區內設置的便民服務點及公共廁所數量少,雖有一些民宿和酒店,但住宿設施整體較為簡陋。游客服務中心還存在功能不夠完善、布局不夠合理、服務欠規范等問題。

2.2 品牌影響力低,宣傳方式單一

紅色旅游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踐行方式,是黨員干部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資源,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因此,黨和政府在沂蒙老區進行紅色旅游宣傳中始終占據主導性地位,采取的傳播方式以報紙和雜志等印刷媒體及廣播、電影和電視等傳統媒體為主。盡管傳統媒體在紅色文化傳播中具有信息傳遞一致性的優勢,但其傳播范圍小、內容形式單一的缺陷突出。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的品牌影響力主要在山東省內,省外絕大多數的游客對沂蒙老區知之甚少。同時,相比于傳統旅游,紅色旅游更加突出的是紅色教育功能,但是紅色教育的受眾基本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小范圍群體,與范圍更大的其他群體的核心旅游需求并不相符,并且針對這一群體的紅色教育資源不足。

2.3 紅色旅游資源分散,難以發揮規模效益

雖然沂蒙老區的紅色資源豐富,但是因為景區面積大、景點交錯復雜,再加上旅游管理者開發意識淡薄、資源整合力不足,紅色旅游資源流失嚴重。即使相關縣區建立和開發了一些旅游景點,但是發展極不平衡,使游客在選擇和規劃旅游時面臨困難。這些因素使得沂蒙老區紅色旅游沒有起到應有的品牌效應。從臨沂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重點抗日戰爭遺址名單可知,沂蒙老區紅色資源分布不均,其中沂南縣、莒南縣、沂水縣數量較多,占總數的50%以上,河東區、蘭山區、羅莊區等地數量較少,沂水縣有A 級景區40 家,其中4A 級景區6 家、3A 級景區16 家、2A 級景區18 家[5]。在區域性協調開發不足的情況下,核心景點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一味依賴已有的著名景點而不共同轉型發展,難以實現共贏局面。

3 鄉村振興背景下沂蒙老區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推進路徑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3.1.1 完善交通要道及重要樞紐建設,扭轉景區區位劣勢

景區交通是影響游客判斷旅游景區優劣的第一因素。在保護革命老區原生態面貌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建設。

要實現“快進”。充分發揮臨沂作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優勢,依托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機場等全面拓展“對外進出”大通道,將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五大區域連接起來,提高旅游景點的便利性。另外,要實現“通暢”。通過改造升級國省道、縣鄉道,提高重點景區、鄉村旅游點的通達深度和通行效率,著力構建“快進便捷、慢游順暢、直達景點、直通民宿”的文旅交通框架。借助便捷的農村公路,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在“紅色之旅”全線增設旅游公交專線,提高山區群眾和游客出行的便利度。

3.1.2 推動接待服務設施功能性升級,提升景區軟實力

首先,增設旅游集散中心、咨詢服務中心,強化服務和導覽、咨詢等綜合管理服務能力,提升游覽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素質。其次,適當增設便民服務中心點、紅色驛站和公廁,并進行合理布局。設置綠化景觀、大地景觀、雕塑小品等,用多種方式整治優化沿線環境。再次,將民宿作為紅色旅游新業態,在中、大型旅游景區內外、鄉村旅游集聚區、田園綜合體等區域建設精品民宿,使其成為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的新增長點。最后,在景區周邊建設農家樂等沂蒙特色餐廳,利用本地無公害蔬菜和家禽等,既能讓游客感受“舌尖上的沂蒙”,充分感受沂蒙紅色風情,又能拉動農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3.2 利用融媒體宣傳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

3.2.1 探索宣傳手段,創意輸出景區形象

沂蒙老區紅色旅游宣傳要順應新興媒體融合傳播的趨勢,充分利用融媒體的傳播效益,不斷加強對紅色文化網絡媒體新渠道、新形式、新內容的挖掘和開發,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實時互動平臺開展文化傳播和推廣。

要“走出去”,在新聞發布會、旅游資源推介會、博覽會等活動中向外界傳達沂蒙老區紅色旅游的魅力和價值。將重點紅色場館、紅色景區納入旅游宣傳推介計劃,同時開展線上推廣,創新推介方式,開展自媒體推廣、在線直播、短視頻大賽等系列活動,激活當地旅游市場,促進紅色旅游客源市場的增長。同時,要“請進來”,組織各級各類媒體來沂蒙老區考察、采風,圍繞核心產品元素和歷史人文標識,開展特色宣傳促銷活動,展示沂蒙紅色旅游美好形象,打響“人人都說沂蒙山好”的品牌。

3.2.2 弘揚沂蒙特色文化,凸顯品牌差異化亮點

提升紅色景區創意度、吸引力、參與性、體驗感,著力打造沂蒙紅色之旅亮點,是當前沂蒙老區紅色旅游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要深入挖掘沂蒙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英雄故事、模范人物、革命遺址,打造孟良崮景區、紅嫂家鄉旅游區、紅色朱村旅游區、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和八路軍115 師司令部舊址旅游區等紅色旅游項目和核心景區,推出和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觀光和山林生態休閑旅游產品,完整展示沂蒙革命老區紅色歷史文化底蘊,加強紅色資源與環境、地域鄉土文化、民俗文化、休閑養生的緊密聯系,以期給游客帶來更多層次的旅游體驗。另外,要提升與游客的互動性,增強游客體驗感。通過沂蒙紅色影視基地、天蒙、華東野戰軍紀念館等紅色展館、景區打造生態體驗劇場、沉浸交互展演小院、紅色劇本殺等,利用科技創新技術和服務,讓游客“穿越”回革命戰爭年代,身臨其境地感受沂蒙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使沂蒙精神的紅色基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傳承。

3.3 整合紅色旅游資源,發揮集聚優勢

3.3.1 強化區域主題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

只有整合開發各類紅色旅游景點,消除資源限制,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要打造適合全域的生活方式、商業方式、旅游方式,推動旅游業向“旅游+”融合發展模式轉變,促進生態、文化、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共建、共享、共榮。

可考慮推動沂蒙老區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型,充分展示沂蒙革命老區紅色黨史和發展史,加強紅色資源與自然風光、鄉土文化、民俗文化、休閑養生的深度融合,推廣多條紅色研學旅行和體驗旅游精品線路。同時,精心打造一批紅色文旅小鎮、紅色主題旅游休閑街區、紅色經典演藝劇目、紅色主題旅游度假區,推動紅色旅游規?;?、集群化、精品化發展,做大做強紅色旅游產業,形成紅色片區遙相呼應的良性發展格局。

3.3.2 促進產業鏈高效整合,提高客源利用率

將商業聯盟、商品直銷、休閑養生、文化之旅等多種產業整合到鄉村旅游的產業鏈中來,拓展鄉村旅游特色小鎮、旅游民宿、養生基地等多種旅游業態的發展[6]。以沂蒙老區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景觀為依托,推進紅色文旅與自然景觀的結合,將農業休閑、舞臺演藝、非遺手藝和康養度假等不同的新業態融合在一起,并通過引入一系列新穎的旅游項目來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例如,紅色山口觀光列車可以讓游客深入了解紅色文化遺產;帳篷營地和房車營地提供了不同的住宿選擇,讓游客能夠親近大自然,享受野外露營的樂趣;紅色劇本殺結合了紅色歷史背景和推理游戲元素,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等。通過新興旅游項目豐富紅色旅游業態,強化紅色文旅的綜合拉動作用。多業態融合的發展模式也有助于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提升景區形象。

4 結束語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推動沂蒙老區紅色旅游向高質量發展轉化歸根結底是為了“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助力鄉村振興。紅色旅游作為沂蒙老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需要講好紅色故事,加強紅色旅游融合發展頂層設計,不斷提高紅色旅游綜合效益,發揮紅色旅游文化保護與傳承、紅色教育、鄉村振興的功能和使命,助力新時代革命老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沂蒙紅色旅游老區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韓國漢詩中的沂蒙歷史名人形象研究
老區在努力奔跑
東征村:紅色旅游助力脫貧換新顏
紅色旅游
堅決打贏打好老區脫貧攻堅戰
描繪紅色沂蒙新畫卷
老區也需要一個節日
采取超常規舉措 打贏老區脫貧攻堅戰
沂蒙媽媽與八路兒子的母子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