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問題分析

2023-03-12 16:40□劉
山西農經 2023年23期
關鍵詞:農村金融金融農民

□劉 娟

(閩南理工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福建 泉州 362700)

繼我國實施新農村建設以來,黨的十九大又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再一次將“三農”問題上升到一個新高度。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著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速度與質量,而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鄉村振興涉及農村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生態健康以及農民福祉等方面,涵蓋了宜居的生態環境、文明的鄉風、富裕的生活、有效的治理以及興旺發達的產業,這些方面互相影響、相互作用[1]。其中農村經濟是影響這些方面最直接最基礎的因素,只有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才能為鄉村其他方面的振興提供基礎支撐。鄉村振興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改善農村的經濟發展環境、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民收入,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經過三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我國農村經濟比城市經濟落后很多,主要是因為早期沒有相應的金融制度、后期的金融制度落后,也沒有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體系,農村的金融資源獲得性和使用性都不高。文章分析了我國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問題,提出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的對策和建議。

1 我國鄉村振興的現狀

目前我國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從頒布實施的各項意見、規劃、工作條例來看,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趨于完善,為建立領導機制、實施績效考核、落實責任提供了制度保障。從2021 年6 月發布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2020 年)》相關數據可以看出,超過1 000 萬人返鄉創業,人才回流到農村。農村環境優化治理成效顯著,基本實現了綠色發展,農藥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近80%的禽畜糞污得到了綜合治理和利用,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經濟方面,農民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8 萬元,農產品加工業收入超過23 萬億元,農村線上零售收入額近1.8 億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我國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2021 年上半年我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產量高達1 458 億kg,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0%,農業機械化覆蓋率超70%。鄉村休閑旅游業蓬勃發展,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從一片向好的數據來看,我國的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此基礎上,要實現產業興、農民富、縮小城鄉差距等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發展農村整體經濟。

1.1 產業振興

首先,要發展產業優勢,如一些古村落風景宜人,地理環境優越,稍加修繕整理就能煥發新的生機,可結合當地歷史文化發展旅游產業,吸引游客體驗鄉村生活,增加鄉村人氣。其次,要發展特色產業,如內陸城市潛江,由小龍蝦趟出了一條三產融合之路,當地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吸引在城市打拼的農民回村工作生活,農村有了基本的產業支撐才能留住人,才能有欣欣向榮的景象。再次,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技興農、智力支農已是必經之路??稍谵r作物耕種、灌溉、施肥、收割等環節展現科技的魅力,節省更多的資源,解放勞動力。最后,隨著現代化機器的引入,發展農村規模經濟、整合資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農業現代化也是發展經濟的必由之路。

1.2 人才振興

鄉村產業振興與人才振興相輔相成、息息相關。有健康良性的農村產業才能吸引人才回流,有技能、有頭腦、有思想的人才回農村發展才會使農村產業走向科技化,鄉村經濟才會活起來。隨著科技與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國農村社會也逐步朝科技化方向發展,但是局限于地理環境、經濟和技術的支撐,很多現代化的機器都不能推廣使用,所以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深入農村。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有技術、懂市場、懂生產,可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人,帶動家鄉振興,帶領村民致富增收。

1.3 文化振興

文化是軟實力,經濟技術是硬實力。農村社會文化經過長久的積淀,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村的文明程度應受到重視。應在保留農村淳樸民風的基礎上,從思想上消除城鄉對立及一些愚昧的舊俗。因此需要發揮文化的作用,讓農村社會進入嶄新的繁榮時期。

1.4 生態需求

鄉村振興后的農村面貌應呈現青山綠水、干凈整潔、空氣清新、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早期一味地追求經濟而忽視了環境保護以及生態的可持續性,耕地工業化污染嚴重、垃圾填埋沒有做好規劃、農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隨意砍伐樹木等都給農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局限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早些年很多農民家中沒有廁所,對家畜的排泄物處置也較隨意,這也致使農村衛生不達標,影響農民生產生活。所以鄉村振興需要在整治農村生態環境方面下工夫,生態環境好了也會吸引人才回鄉發展,從而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2 我國鄉村振興的金融需求

2.1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需求

農村基礎設施包括防洪筑堤、農田水利、鄉村道路、農村電網建設與維護、飲水安全以及公共廁所等工程。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都需要資金支持,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城鄉基礎設施水平差距大,農村基礎設施落后,這是鄉村振興的薄弱環節,但也是關鍵一環,因為只有完善基礎設施,改善鄉村風貌,才能使農民享受到鄉村振興的成果。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雖然有財政資金的支持,但是也需要農村金融機構根據政策創新金融產品、推出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產品、吸引社會資金,為農村基礎建設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

2.2 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金融需求

2017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田園綜合體,這是集生態宜居、文化傳播以及產業興旺為一體的農村新型發展模式。生態宜居的必備條件是青山綠水、藍天白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由于前些年大力發展工業,部分農村環境污染嚴重,為了治理霧霾、沙塵暴以及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源,不得不種植大量植被。文化傳播也需要有相應的載體,如鄉村休閑旅游、新型農產品研發、田園社區等,這些與農村產業集群的發展息息相關。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都需要綠色債券、金融顧問、產業基金等農村金融的支持。

2.3 農村產業發展的金融需求

農村產業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科學技術傳播。促進產業高效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農業收入。從種下一粒種子到糧食收進糧倉,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現代化的農業技術,研發和培育優質的糧食種子,創新便捷的灌溉技術、高效的現代化收割機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農村金融支持必不可少。

另外,要想農村產業興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從農產品的加工生產到銷售流通,需要建設農業產業鏈,尤其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些農業龍頭企業為了擴大規模需要資金支持,這就要求農村金融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和多元的融資渠道[2]。

3 我國鄉村振興金融需求的特征

3.1 金融產品呈綜合化、多樣性的特點

相較于傳統的農業生產,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產業發展層次多樣,涉及多方面利益主體。傳統的農村生產基本上是季節性的或短期的資金需求,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初始點,而且涉及的主體單一,對金融支持的需求簡單。鄉村振興背景下,從業主體涉及新型職業農民、傳統農民、龍頭企業、家庭農場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方式涉及農產品的加工、銷售,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推廣運用等方面。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與服務需求上不能僅滿足于單一的資金借貸,需要提供理財咨詢、期貨、貼現等復合型、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鄉村多元化發展也增加了對除銀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機構的需求,如信貸公司、擔保公司、金融保險等機構[3]。

3.2 信貸資金趨于長期化、大額化發展

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我國多地開始了農業規?;l展。規?;r業需要大量的農機設備,一般先進的農機設備價格不菲,需要的信貸資金額度也較高。另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耗資大。隨著農村產業的多層次發展,一些新型職業農民和家庭農場開始發展農家樂、養殖業。建立冷庫及擴展生產線,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相較于早期農民的資金需求,現階段農村金融的需求呈現大額化、長期化的發展趨勢[4]。

3.3 農村金融呈現信息化發展

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農民接觸外界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但并不是信息量越大越好,農民受限于自身的知識水平,不能及時捕捉有效的信息,這就要求金融服務機構能有效篩選對農民有用的信息,過濾一些虛假不實的信息,避免農民上當受騙。另一方面,在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迅速被應用,惠及到資金流動的各個環節,尤其在資金結算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網絡化和信息化服務,能夠幫助農村產業主體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和資金配置[5]。

4 我國鄉村振興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4.1 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和保障體系

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宅基地也屬于村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立,使得農村地區房屋產權的界定以及產權的流轉相對復雜,加之我國農村地區金融行業擔保機制滯后,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這就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在融資擔保過程中承受巨大的風險。2015 年9 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于全面推進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農村地區應加快建立市場化、地域化的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積極引入社會征信機構,加強社會資本吸收,鼓勵成立獨立的第三方征信服務機構。以甘肅省為例,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金融征信服務平臺較少,建設過程緩慢,很多數據采集工作流于表面,已經搭建好的金融征信平臺業務模式也很單一,基本上只提供一些咨詢服務。經濟發展緩慢、落后的地區基本上沒有金融征信服務平臺,由此可見,金融服務平臺覆蓋率較低。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金融行業對于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較欠缺,由于農村地區金融知識普及不夠,大多數人缺乏專業知識,在消費過程中容易遭遇金融欺詐,制約了正規綠色金融產品的推廣,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環境的良性發展[6]。

4.2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單一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金融體系也日趨完善,尤其是銀行業的發展超過了保險和信托等其他金融機構。目前我國銀行業自上而下由大型商業銀行、城市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機構組成,調查發現,這些機構真正能夠解決“三農”問題、為鄉村振興助力的服務內容并不多。商業銀行主要以盈利為目的,西北農村地區經濟落后,商業銀行可發掘的盈利業務不多,所以當地基本上看不到農村商業銀行網點。當地最普遍的是郵政儲蓄銀行,但是郵政儲蓄銀行以儲蓄業務為主,不提供貸款業務。近年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下滑,美國硅谷銀行倒閉為金融業敲響了警鐘,商業銀行可能承受更大的金融風險,因此其更傾向于投資風險較小的政府基金類項目,而不愿意投資風險大、回報周期長的農業生產項目。

5 我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策略

5.1 完善農村金融制度體系

農村金融助力農村經濟發展對鄉村振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谀壳安煌晟频慕鹑隗w系,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門檻,允許小貸公司進入農村地區,為當地農民提供金融服務。政府應鼓勵資本將保險或者信托等金融機構設立在農村地區,多種類的金融機構進駐能夠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也能起到積極的競爭作用。政府應設立民間監督機制。雖然金融機構有銀保監的監督,但缺乏民間監督,有效的民間監督能對完善農村金融制度體系產生積極作用,避免出現套取國家財政資金的金融機構。

5.2 提供多元的金融服務

文化、風俗等因素注定了農村地區的復雜性,因此也決定了農村經濟的復雜性。農民的思想觀念和投資觀念比較保守,大多數人很難接受不熟悉的金融產品,尤其是有過被欺詐經歷之后更難接受除了存定期之外的其他投資理財項目,更不用說投資農家樂、田園社區等鄉村振興項目。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提供正規且多元的融資服務,如推出期限長、利率低、擔保抵押門檻低的貸款品種,并且派專業人員為農民詳細講解,對貸款合同條款一一解讀,普及一些金融知識,將選擇權交到農民手上,在農村社會形成寬松、平穩的金融環境,進一步推動農村金融發展,從而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6 結束語

我國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農民的生活環境也有了質的改變。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宜居的生態環境、良好的基礎設施、農村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基礎,發展農村經濟離不開農村金融,由于歷史的局限性,農村金融發展緩慢,不能適應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存在農村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機構單一且覆蓋率低、提供的金融產品較少等問題,金融服務也基本流于形式。因此,為了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農村經濟、完善農村金融制度體系、提供多元的金融產品迫在眉睫。

猜你喜歡
農村金融金融農民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饸饹面“貸”富農民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農村金融要多些“鄉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夢
P2P金融解讀
農村金融扶貧 脫貧要“精準”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