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調查》中蘊含的主要方法、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2023-03-13 18:01穆阿妮王珊
桂海論叢 2023年6期
關鍵詞:歷史意義現實啟示調查研究

穆阿妮 王珊

摘要:調查研究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毛澤東同志非常重視在黨內倡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通過大量實地考察農村情況,逐步探索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其中《農村調查》中蘊含的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積累的寶貴經驗等,不僅為黨內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適應了整風運動的需要,而且對當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關鍵詞:《農村調查》;調查研究;歷史意義;現實啟示

中圖分類號:A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3)06-0039-06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對外援助工作的歷史與經驗研究”(19CDJ022)。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盵1]34這一論述彰顯了調查研究作為中國共產黨傳家寶的重要地位?;仡櫚倌赀M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始終將調查研究視作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作為黨內調查研究之風興起的開創者,毛澤東同志強調:“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盵2]267“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盵2]268在革命形勢極其復雜的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多次調查農村并整理出系統的農村調查報告,包括《興國調查》等重要文章被收錄在《農村調查》中,以此作為了解中國社會性質的重要基礎。這實際上是毛澤東同志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在實際工作中的必然結果,不僅克服和肅清了在黨內長期占統治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也探索出了開展土地革命的正確策略,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重溫毛澤東同志在《農村調查》中的經典論述,學習掌握其中蘊含的工作方法,對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方位下應對和解決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毛澤東同志重視農村調查的原因

毛澤東同志一生極為重視調查研究,他組織過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毛澤東同志從參加共產主義運動、締造我們黨的最初年代開始,就一直提倡和實行對于社會客觀情況的調查研究,就一直同理論脫離實際、一切只從主觀愿望出發、一切只從本本和上級指示出發而不聯系具體實際的錯誤傾向作堅決的斗爭?!盵3]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在贛南、閩西等農村地區進行廣泛調查,撰寫了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報告。

(一)毛澤東同志注重躬行實踐的個人品質

1914年,毛澤東同志編入崇尚學以致用的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校規定的《教養學生之要旨》專門列出:“國民教育趨重實際,宜使學生明現今之大事,察社會之情狀?!盵4]23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時期已經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他在《講堂錄》中寫下:“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盵4]23為了豐富實踐這本“無字之書”,毛澤東同志于1917年暑假同蕭子升游歷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個縣,在游覽大好河山的同時了解到社會不同群體的特點。毛澤東同志傾向從實踐中獲取真知灼見,他在到達井岡山后,就如何開辟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調查研究,他撰寫出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等文章構成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主要內容。毛澤東同志重視對不斷變化著的實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這種注重躬行實踐的個人品質使毛澤東同志能依據現實需要不斷開展目的明確的調查研究。

(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

近代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五四運動后,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挽救民族危亡方法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注意到了底層勞動群眾的力量。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其大部分工作主要圍繞如何動員工人階級和組織動員工人運動而開展,但“正全力從事工人運動的毛澤東,沒有完全忽視農民問題”[4]110。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過了強調農民地位和作用的《農民問題決議案》,毛澤東同志在會上指明了農民問題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認為有結合小農佃戶及雇工以反抗宰制中國的帝國主義者,打倒軍閥及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紳,以保護農民之利益而促進國民革命運動之必要”[5]。1925年以后,毛澤東同志在韶山組織農民協會開展“平糶阻禁”斗爭等實踐,為創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據。1926年,他在一篇題為《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的文章中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6],這道出了農民階級在中國社會結構中的特殊地位。1927年,毛澤東同志歷時32天,通過實地考察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情況,寫出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黨內外認為農民運動過火的錯誤言論予以有力的批評。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深入寧岡、永新地區,主持制定出《井岡山土地法》,幫助農民解決最關心的土地問題??梢?,如果脫離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這一實際,就無法真正解決中國問題。

(三)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極大危害革命的發展

大革命失敗后,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人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將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在自身力量弱小的情況下仍堅持攻打大城市,不僅導致許多黨員同志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極大地損害了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形象,也使得革命力量遭受嚴重損失。針對黨內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錯誤,毛澤東同志認為有必要幫助全黨同志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思想路線。1940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集中論述了黨的歷史上存在的“左”傾錯誤,并將反對教條主義的問題提到黨性的高度。1941年,毛澤東同志親自校讀了保存下來的調查材料,編為《農村調查》一書,并寫了“序言”和“跋”。1942年,黨中央把《農村調查》的“序言”列為22個整風學習文件之一,要求全黨干部結合實際認真地學習這個文件?!掇r村調查》中的“序言二”強調:“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查。對于只懂得理論不懂得實際情況的人,這種調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則他們就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盵7]17只有堅持調查研究才能精準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才能真正解決中國革命所面臨的具體問題。

二、《農村調查》中蘊含的主要方法

《農村調查》一書中,包括《興國調查》《東塘等處調查》《木口村調查》《贛西土地分配情形》《江西土地斗爭中的錯誤》《分青和出租問題》《分田后的富農問題》《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土地法(一九二九年四月)》《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11篇文章。這些文章是毛澤東同志在長期中國革命實踐中經實地考察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其中蘊含著實事求是、躬身深入、密切聯系群眾等重要方法,為中國共產黨人能夠依據實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實事求是

堅持實事求是是調查研究的精髓。毛澤東同志將實地調查作為了解事物最直接的方法,指出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8]801。毛澤東同志認為:“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盵8]789-7901930年,贛西南土地政策發生分歧,毛澤東同志在尋烏縣進行充分調查后提出解決富農問題的方法:“假若對地主一點土地也不分,叫他們去喝西北風,對富農也只給一些壞田,使他們半饑半飽,逼得富農造反,貧農、雇農一定陷于孤立?!盵7]22這為實施“抽肥補瘦”分配土地的正確政策提供了實際依據。毛澤東同志一向反對從主觀想象出發,強調要根據實際情況得出結論。他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作出了科學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盵8]801調查研究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形成對事物規律性的認識,從而在思考中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躬身深入

調查研究需要選擇最了解實情的人作為調研對象,中國共產黨人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真正懂得人民群眾最迫切的需求。毛澤東同志在開辟贛南、閩西根據地時十分注意了解當地的革命斗爭情況,常常走到哪里就調查到哪里。當時擔任紅四軍參謀處處長的郭化若同志回憶道:“毛澤東同志每到一地,總是擠出時間做社會調查,以便了解情況,決定政策或檢驗改進已定的政策。凡是有地方黨組織的,都找當地干部談話,指導他們總結斗爭經驗,指出當前的任務和工作,著重講黨的政策和策略?!盵9]毛澤東同志反對走馬觀花的形式主義,主張領導干部必須親自出馬搜集和掌握真實準確的資料。1933年,毛澤東同志在興國縣長岡鄉和上杭縣才溪鄉與貧民同吃同住,通過召開有區鄉干部、工人、農民、耕田隊長代表參加的專門座談會,了解到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真實情況。毛澤東同志認為開調查會是深入群眾的基本方法,“那種不開調查會,不作討論式的調查,只憑一個人講他的經驗的方法,是容易犯錯誤的。那種只隨便問一下子,不提出中心問題在會議席上經過辯論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確的結論的?!盵7]9他在討論過程中經??趩柺謱?,由原始資料整理形成的《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豐富了調查研究的理論內容。

(三)密切聯系群眾

毛澤東同志認為,密切聯系群眾是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根本遵循,因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8]790。在談到選擇被調查者的問題時,毛澤東同志申明:“到會的人,應是真正有經驗的中級和下級的干部,或老百姓?!盵7]16興國調查和長岡、才溪兩鄉調查的座談會代表均有鄉級干部和農民,毛澤東同志還在這些報告中詳細記錄了參會者的姓名、年齡、職業、主要經歷等信息,以表達對群眾的深厚感情。毛澤東同志在長期調查研究工作中始終甘當小學生,真誠向群眾請教,運用“以心交心”等典型方式進行訪談,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和尊重。在興國開展調查時,參加座談會的8位農民最初充滿疑懼,不敢講話。后來毛澤東同志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他們,請他們吃晚飯,又給他們溫暖的被子蓋,他們很快被毛澤東同志平易近人的態度打動,在座談會上熱烈討論,親切得像自家人一樣。毛澤東同志認為,讓群眾敞開心扉就是“要在談話過程中和做朋友的過程中,給他們一些時間摸索你的心,逐漸地讓他們能夠了解你的真意,把你當做好朋友看,然后才能調查出真情況來。群眾不講真話,不怪群眾,只怪自己”[10]。在長岡鄉調查時,毛澤東同志通過走村訪戶,了解、掌握并記錄群眾的生動實踐。如《長岡鄉調查》通過對比分析米、油、肉、衣等生活必需品的用量和價格,基本梳理清楚了當地的經濟狀況。關心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將他們的分散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新的認識,再用于指導新的實踐,以達到調查研究的目的。

三、《農村調查》的歷史意義

針對黨內存在理論嚴重脫離實際情況的問題,毛澤東同志認為,調查研究是克服教條主義的根本方法。1941年,毛澤東同志決定在延安出版《農村調查》一書,該書由他在1930年至1933年期間所作農村社會調查匯集成。毛澤東同志為該書寫下“序”和“跋”,他強調:“出版這個參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個如何了解下層情況的方法,而不是要同志們去記那些具體材料及其結論?!盵7]171942年,《〈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作為整風學習文件之一為黨內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適應了整風運動的需要,其歷史意義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提供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調查研究是理論和實際相聯系的中心環節,毛澤東同志在撰寫《興國調查》時強調:“實際政策的決定,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東西,和看到的粗枝大葉的書面報告上寫著的東西,決不是具體的情況。倘若根據‘想當然或不合實際的報告來決定政策,那是危險的?!盵7]182毛澤東同志在《農村調查》中闡明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并將具體經驗提煉為富有創造力的理論總結,包括階級分析方法、開座談會調查、赴現場調查、聽取匯報調查、作典型調查等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將調查研究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有機統一起來,強調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為中國共產黨人同錯誤思想傾向作斗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掇r村調查》中完備系統的調查研究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政治、經濟、思想、軍事建設等領域靈活運用調查研究方法,改正了“有許多人,‘下車伊始,就哇喇哇喇地發議論,提意見,這也批評,那也指責”[7]17等浮于表面的工作方式,在掌握中國革命斗爭情況的基礎上成功開辟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特色道路,為中國共產黨在黑暗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尋找光明出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克服教條主義錯誤,興起黨內調查研究之風

出版《農村調查》是毛澤東同志力圖掃清黨內不正之風的重要一環。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同志決定將在全黨范圍內開展持久深入的調查研究活動提到黨的議事日程上來。1941年8月,中共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指出:“我黨現在已是一個擔負著偉大革命任務的大政黨,必須力戒空疏,力戒膚淺,掃除主觀主義作風,采取具體辦法,加重對于歷史,對于環境,對于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具體情況的調查與研究,方能有效地組織革命力量,推翻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11],強調了調查研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重點檢討黨在十年內戰后期的領導路線問題,許多干部以自我批評精神認真反思自己犯過的錯誤,對黨內歷次“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進行系統清算,為在領導層內基本認同全面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奠定基調。與此相應,中共中央還設立專門的調查研究機構,《中共中央關于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規定,設立中央調查研究局,由毛澤東同志為局長、任弼時為副局長,調查研究局內設調查局、政治研究室、黨務研究室,承擔國內外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社會階級關系等各種具體情況的調查與研究,作為中央一切實際工作的助手。這不僅為扎實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也促進了黨員干部弘揚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優良作風,在增強理論聯系實際自覺性的同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三)深化黨員干部愛民形象,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

《農村調查》中蘊含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延安時期,在毛澤東同志的大力倡導下,中央機關、地方組織以及延安地區的各種類型調查團廣泛深入地展開調查研究工作,一大批黨員干部始終秉持“尊重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工作態度,在調查研究中貫徹群眾路線,由此筑牢中國共產黨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西北局調查研究局考察團是第一個大型調查研究組織,包括劉瀾波、柴樹藩、于光遠等30多名同志歷時兩個月,在陜甘寧邊區綏德、米脂特區,對與農民密切相關的農業生產概況、土地分配現狀、土地糾紛、農村階級關系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考察和研究,其中《綏德、米脂土地問題初步研究》這一代表性調查研究成果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共產黨人知民之所需、察民之所急、應民之所盼的真摯感情。1942年1月,由張聞天同志任團長的“延安農村調查團”到陜甘寧邊區的神府、綏德、興縣等地實地調查,寫出的《米脂縣楊家溝調查》一書詳細記載了楊家溝馬姓地主集團的發家過程以及租戶的變動和借貸關系等復雜情況。經過調查,張聞天同志認為黨員干部需要加強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要從實際出發,要認識實際,其基本一環,就是對于這個實際的調查研究。沒有這一基本工作,一切關于從實際出發、要認識實際一類的話,仍然只是毫無意義的空談”[12],還要親自深入群眾中,因為“接觸實際,聯系群眾,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終身事業”[13]。在實際調查研究中,黨員干部要貫徹群眾路線,關心民間疾苦,切實解決各種疑難問題,既能夠更加自覺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政策,也與群眾形成了融洽深厚的情感,這對動員組織全民族抗戰、奪取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產生了重要影響。

四、《農村調查》的現實啟示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各個歷史時期精準判斷社會主要矛盾、制定正確政策的重要依據,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為新時代黨內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吹響了號角。毛澤東同志《農村調查》中的調查研究思想,蘊含著寶貴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對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等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堅持實事求是,深化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

毛澤東同志在《農村調查》中倡導的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科學方法是新時代深化黨的作風建設的銳利武器。調查研究始終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用于指導中國革命的科學方法,他認為,“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和審察,一味盲目執行,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為什么黨的策略路線總是不能深入群眾,就是這種形式主義在那里作怪”[7]3。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的優良作風,解決了在保持黨自身先進性純潔性的同時處理好了黨與人民群眾關系這一根本問題。中國治理問題宏大復雜,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13億人口,了解中國要切忌‘盲人摸象”[14]。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把握事物的必然聯系,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在當前的調查研究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有利于清除黨內不正之風,為深化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提供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科學的領導方法。調查研究就是要察實情、謀實招,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指出,“出臺政策措施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廣泛聽取意見,兼顧各方利益。政策實施后要跟蹤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完善”[15]43。當前開展調查研究工作,迫切需要糾正部分干部存在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擔當不作為、侵害群眾利益等錯誤思想,要求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做到“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16],以自我革命精神踐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自覺接受來自歷史、實踐與人民群眾的檢驗。

(二)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科學決策能力

問題意識是毛澤東同志開展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之一,他在《關于農村調查》中寫道:“今天無論解決任何問題,都應該以這個主要矛盾作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假若丟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細微末節,猶如見樹木而不見森林,仍是無發言權的?!盵7]25-26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積累的經驗時,也強調了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他指出:“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入調查研究,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銜接,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盵17]要“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1]13。一是發現問題。如果忽視層出不窮的新矛盾、新問題,就會導致積重難返?!耙忉尙F實的社會問題,開什么處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盵18]368只有做好調查研究,才能準確把握時代問題。二是分析問題。調查研究要學習“解剖麻雀”的典型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對搜集來的原始資料進行歸納總結,“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進行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確把握掩蓋在紛繁表面現象后面的事物本質”[19]102,將分散的認識系統化,為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政策奠定理論基礎。三是解決問題。要避免面對問題“怕”字當頭等現象,開展調查研究要“深入實際摸清真實情況,集合眾智提出解決辦法,努力使對策建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19]71。

(三)堅持人民至上,增強黨員干部工作本領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矢志不渝地踐行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毛澤東同志十分注重團結人民群眾,他強調:“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盵20]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認為,開展調查研究必須有甘為小學生的求知精神和關心人民群眾的滿腔熱忱。在他的大力倡導與影響下,無數蘇區工作者在長期農村調查中始終堅持依靠群眾、關愛群眾、拜人民群眾為師,形成了求真務實、不走過場、踏實肯干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也明確提出:“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和具體的實踐行動。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道理,深入群眾、深入生活,誠心誠意做人民的小學生?!盵18]108調查研究想要取得實際成效,必須要強化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領導干部應該警惕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等危險思想,在實際工作中要撲下身子,“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經常同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零距離接觸”[15]76,做到把準脈搏、吃透情況,在滿足群眾實際需要的過程中增長破解難題的勇氣,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求是,2022(21).

[2]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4-115.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第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檔案館.中國共產黨重要文獻匯編:第三卷(一九二三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3.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166.

[7]毛澤東.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郭化若.郭化若回憶錄[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26.

[10]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八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531.

[12]張聞天.張聞天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132.

[13]張聞天.張聞天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0.

[1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09.

[15]習近平.習近平關于調查研究論述摘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26.

[17]習近平.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98.

[18]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責任編輯陸昱

猜你喜歡
歷史意義現實啟示調查研究
東北抗聯精神對我軍改革強軍實踐的現實啟示
試論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延安整風”的背景及歷史意義
《整頓黨的作風》與黨的作風建設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西安體院學院體育專業學生人生規劃研究
西安市體育旅游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紅色娘子軍的成立、名稱由來以及歷史意義
延安時期黨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