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弘揚

2023-03-13 18:01葉政王菲
桂海論叢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

葉政 王菲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全球化形成和全球化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從經濟、政治、文化、資本主義發展趨向等多重層面闡述了全球化思想的主要觀點。全人類共同價值與全球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全人類共同價值旨在克服資本主義主導全球化的價值局限和固有矛盾,是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思想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探究《共產黨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內涵,有助于深入領會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時代意蘊及價值引領作用?!豆伯a黨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對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有著重要的啟示。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踐中,必須凝聚各國價值共識,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支撐;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價值準則;促進世界文化融通,為重塑文明間關系提供價值指引。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全球化;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A8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3)06-0024-05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基金項目“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WK211107000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盵1]全人類共同價值與全球化的發展密切相關,是符合人類共同利益、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的價值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思想在當代的發展。在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時代,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開始顯現。在《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審視了全球化的起源,分析了全球化的歷史作用,指明它最終導致全人類解放的歷史走向。當今時代,全球化正深入發展,《宣言》對全球化本質屬性、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向的理論闡發,仍然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探析《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深刻內涵,并揭示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啟示,對深化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思想和全人類共同價值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宣言》中關于全球化思想的理論闡釋

《宣言》中雖然沒有全球化的明確概念表述,但在對人類走向“世界歷史”和全球化早期形態的理論表述中,已經蘊含著對全球化本質、邏輯、過程的深刻洞見與論述。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經濟擴張的歷史,指明了隨之而來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全球化走向,并在此基礎上預測了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資本主義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

(一)世界市場的開拓,形成了經濟全球化的雛形

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進程以資本全球擴張為先導進而開啟了人類社會的全球化時代。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資產階級通過帶有侵略性質的暴力征服等非正當手段進行掠奪。資本增殖的動機推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催生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由此帶來生產力的巨幅提升,引發了工業革命,取代了過去效率低下的手工工場生產。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機器大工業階段后,“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2]401,助力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活動。在此基礎上,商業、航海業等領域得到了巨大發展,又反過來為大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助力。在資本逐利的擴張邏輯下,資本主義開拓出的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2]404。世界市場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打破了各民族和地方過去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形成了世界經濟聯合的雛形,奠定了經濟全球化的堅實基礎。

(二)資本邏輯的全球擴張,延拓了世界政治發展的空間

《宣言》中強調了與資本邏輯相伴的政治發展,“資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的進展”[2]402。隨著資本占據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局勢的形成,國家也將政治活動延展至世界范圍,涉及政治方面的全球化成為現實。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里。由此必然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獨立的、幾乎只有同盟關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關稅的各個地區,現在已經結合為一個擁有統一的政府、統一的法律、統一的民族階級利益和統一的關稅的統一的民族?!盵2]405然而,資本邏輯在全球范圍的拓展,資本主義利用其在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殖民體系,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暴力統治下,資產階級首先在本國內,使得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又在世界范圍內使得東方附屬于西方的統治。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上建立的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秩序,既維護了這些國家的既得利益,也掩蓋了他們對發展中國家的壓制和剝削,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三)全球化的普遍交往,奠定了交流融通的世界文化格局

隨著世界市場的拓展,各民族和地方走出了封閉自守的狀態,“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2]404?!缎浴氛故玖巳驅用娴馁Y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拓展和文明的廣域傳播趨勢。伴隨著經濟和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作為從屬于經濟和政治的上層建筑,也隨之進入全球化的范疇。資本主義在全球各地的延展和擴張,使得資本主義文化以資本主義經濟的商品、資本等為載體,以附屬品的形式被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客觀上促成了不同民族文化間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普遍交往使得各個國家和民族建立了相應的現代工業和與之適應的生活方式,致使不同國家間形成了許多相似的文化觀念,進一步促進了文化的全球性傳播和融通。全球的交互往來,使得文化不再為某個民族某個國家所專屬,“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2]404,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產品成為世界人民共享的公共產品。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里所闡發的文化全球化思想,主張和支持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的基礎上平等地進行溝通和對話并相互借鑒,意在突破狹隘的民族、國家界限,以實現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世界文化的共同繁榮。

(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被取代的命運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并沒有因資本主義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用而回避其終將走向滅亡的結局。資產階級日復一日地使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聚集起來,不僅導致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在國際上也使得國與國之間發展水平差距不斷增大。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日漸顯示出它的落后性,高度社會化的現代生產力同資本主義所有制關系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由于資產階級不斷追求剩余價值而導致生產相對過剩,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統治地位,利用它在全球市場中的優勢地位,讓世界共同背負經濟危機的惡果,肆無忌憚地在全球暴斂財富,破壞全球經濟穩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無法承載自身所創造的生產力,逐漸由生產力的推動力量轉變為世界市場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桎梏?!缎浴妨⒆阄ㄎ锸酚^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明確指出資本的全球化擴張使全球范圍內充斥著資本主義積聚起來的各種矛盾,資本主義“不再同社會相容了”[2]412,由此預示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取代的必然趨勢。

二、從全球化視角看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深刻意蘊

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世界交往形成了全球化的格局,資本主義全球化所開創的世界歷史只是歷史的、階段性的存在。作為全球化時代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全球治理體系重塑的價值根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全球化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從價值導向層面實現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歷史局限的超越。它旨在摒棄資本邏輯主導下的“普世價值”,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創造,是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文明交往危機加深的時代背景下促進不同國家民族文化之間溝通的價值紐帶。

(一)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邏輯轉換

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開啟了全球化時代,也帶來了西方“普世價值”理念的全球性擴張?!捌帐纼r值”就其實質來說,是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的一種價值表達,是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特定產物,反映了西方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野心[3]。在西方現代文明中,“自我”是絕對的,而“他者”是缺席的,世界都被納入資本邏輯所建構的體系中[4]?!捌帐纼r值”將特殊性的西方價值包裝成普遍性的人類價值,以其對所有國家和民族的普適為名,行維護其階級統治、剝削其他國家和民族之實。它是少數資產階級利益訴求在價值觀上的表現,無法反映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意愿,更無法反映全人類的價值訴求。

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價值體系。世界經濟和科技的進展以及政治、文化等領域的交往活動,使得人類社會日益成為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體。在不同文明開放包容、交流融合的全球化環境下,全人類共同價值回應時代呼喚,凝練了不同歷史文化傳統中生成的價值觀念。

(二)全人類共同價值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創造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提出的關于人類共同利益、價值與追求的新主張,是解答時代之問、應對時代之變所作的中國答案。全人類共同價值主張世界人民攜手應對全球性風險和挑戰,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昂推?、發展”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和繁榮穩定的重要前提。正因為現實世界客觀存在著戰爭與沖突、貧困與落后,才更加凸顯和平、發展的價值?!肮?、正義”是國際交往秩序的倫理法則和道義規范。正因為國際社會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才更加凸顯公平、正義的價值?!懊裰?、自由”是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價值追求。正因為還存在文明歧視等國際現象,才更加凸顯民主、自由的價值。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應有之義?!缎浴分刑岢龅摹白杂扇寺摵象w”這一人類社會理想,要求各個國家把普遍真理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出各具特色的人類文明形態[5]。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一系列物質、制度、精神等文明成果,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具體的歷史的產物,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核心價值觀內涵的基本部分[6]。全人類共同價值是融合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創造。它既融合了馬克思主義寬闊的世界情懷,又傳承了中華民族胸懷天下的內在品格,彰顯出繼往開來的價值意義。

(三)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世界各國進行文化溝通的價值紐帶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在世界各國交往日益頻繁情況下,基于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凝結成的價值共識,是一種真正關注人類生存現實和前途命運的崇高精神。全人類共同價值站在全人類的視角上,充分包容文化價值的多元性,并充分尊重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具體實踐中實現路徑的多樣性[7]。全人類共同價值從多重維度表達了人類共同的美好生活愿景和道義追求,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在交往實踐中提供了價值理念的“最大公約數”。

全人類共同價值是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差異、不同國家和時代時空界限的人類價值新形態,匯聚了全人類普遍認同的價值理念,成為不同文化之間交流的價值基礎。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交流互鑒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各類文化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各文明之間地位平等,任何文明都沒有將自身價值強加于人的權力。作為凝聚了人類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全人類共同價值提倡維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奉行求同存異的理念,使得不同文化間得以更好地進行平等對話和交流互鑒。

三、《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對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啟示

當今時代,“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8]。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中國全面融入全球化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價值創造。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價值,在于其所關注并力圖解答的問題深度契合當代世界的重大問題?!缎浴分械娜蚧枷雴⑹疚覀?,一方面要辯證地看待全球化,另一方面要積極地應對全球化,以有效應對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

(一)凝聚各國價值共識,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價值支撐

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當今世界已進入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狀態。世界范圍內的矛盾、沖突、戰亂、恐襲、貧困和災難時有發生,國際形勢動蕩不安,人類難以擺脫生存與發展的困擾。當下,各種全球性問題日益凸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社會價值觀的撕裂、沖突,其根源之一在于全球治理的價值根基不牢。為此,只有凝聚起世界各國的價值共識,兼顧全人類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才能探尋出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無疑是凝聚價值共識的一個基本路向。全球化的形成,使人類歷史從民族歷史邁向世界歷史,人類在交往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如果說,個人層面、國家層面需要價值規范來進行自我建構,那么,全人類層面同樣需要共同價值觀的塑造。全人類共同價值即是人類主體在當代實踐過程中,基于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發展所形成的共同的價值理想、價值原則和價值規范。它從共同價值觀層面上回答了世界、人類和文明的發展走向。正是基于共同的價值觀,不同民族、種族、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通過社會交往而整合在一起,引導和規范國家、組織與個人行為,消弭世界多元利益訴求和多元價值觀的差異,凝聚成命運相連的共同體力量,通過合作協商的方式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為價值支撐。全人類共同價值能更好地將世界各國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建設人類美好家園而積極行動。世界各國唯有站在全人類道義制高點,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精神紐帶,摒棄成見,同舟共濟,才能打造屬于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才能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行穩致遠。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必須正確認識國家、民族、階級利益與全人類共同利益的關系[9]。在國際關系中,維護國家利益是國家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但維護國家利益與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是并行不悖、相互促進的關系。國家利益的實現離不開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共處。

(二)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價值準則

回望歷史,世界政治格局百年來的變遷始終囿于資本主義國家的霸權邏輯。資本主義曾憑借其在世界市場中的優勢地位建立了以剝削掠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基本特征的國際關系舊秩序,其實質是維護資本主義強國的利益與地位。誠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言,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性布展,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2]404。資本主義主導下的政治秩序無視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與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理念背道而馳。

與西方霸權國家的全球治理規則根本不同的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所倡導的價值準則不是建立在強權政治和利益控制上,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公平、正義基礎上。在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礎上,推動全球化發展,需要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面臨全球治理難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10]。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應聯合起來,迎接挑戰、解決問題,積極友好協商,摒棄沖突和對抗,在各自能力范圍內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在國際事務中,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要堅持以平等對話的姿態進行交流、合作與協商,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打造合作協商的堅實平臺。

(三)促進世界文化融通,為重塑文明間關系提供價值指引

全球化交往的深入推進使得人類命運日益相互依存,產生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也促進了各國文化的交流互鑒,使得基于平等互利交往的價值理念——全人類共同價值成為當今全球化交往實踐的客觀社會存在[11]。全人類共同價值承認世界廣泛存在著價值差異,但“異”中有“同”,既展現了各民族的文化共性,又充分彰顯了各民族文化的個性,旨在實現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榮。

如同《宣言》中所預示的,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導致民族共性文化越來越明顯,“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2]404。在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形勢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需要正確處理本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首先,要傳承好發展好本國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要把握好文化全球化的機遇,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和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向世界彰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文化魅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支撐。其次,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著世界文化的同一以及民族文化的消融。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不同文明具有不同歷史、國情和文化背景,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全人類共同價值正是生發于豐富多彩、多樣共存的世界價值集群之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推動全人類共同價值在世界范圍內的認同和接納,要繼續推動不同文化間的互通共融,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優秀價值文化的合理性和先進性,不斷豐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內涵意蘊,助力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

四、結語

當代的全球化與170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宣言》時所處的時代相比,無論是在廣度和深度上,還是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宣言》對全球化實質和發展趨勢的闡述并未過時。全球化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密切相關。探究經典著作中的全球化思想,有助于感悟經典的當代價值,對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立足于全球化背景,著眼于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全人類共同價值既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也體現世界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對于推動構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應對挑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價值引領作用,為參與全球治理、應對全球性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虎學,陳婉馨.全人類共同價值與西方“普世價值”:界定、甄別與超越[J].治理現代化研究,2023(1):72-79.

[4]韓升,王朋朋.世界文明進步視域內全人類共同價值的闡揚理路[J].中州學刊,2022(8):94-101.

[5]宋才發.人類文明新形態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1):1-10.

[6]沈湘平.論人類文明新形態與全人類共同價值:基于特殊性與普遍性關系的視角[J].哲學研究,2022(4):5-14,128.

[7]韓驍.文明視野下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及其哲學意蘊[J].哲學研究,2021(8):21-29,128.

[8]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

[9]房廣順.全人類共同利益與對外關系的價值定位[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4(5):114-116.

[10]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

[11]李威威.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哲學基礎[J].哲學動態,2022(12):13-20.

責任編輯陸昱

猜你喜歡
共產黨宣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全球化陷阱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中國外交頂層設計
淺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的全面發展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共產黨宣言》教我們怎樣做合格黨員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