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院校心理治療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3-03-15 03:05劉洪銘張昭琳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心理治療治療師心理咨詢

劉洪銘,張昭琳,楊 帆

(1.山東省戴莊醫院, 山東 濟寧 272000; 2.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北京 100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自2012年,國家正式出臺《精神衛生法》以來,經過十余年的探索,社會各界進一步厘清精神治療、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的區別與聯系,不斷修正和完善相關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一系列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服務評價體系,尤其是取消了心理咨詢的統一認證,繼而發展起來更為規范的心理治療體系。然而,對于心理治療行為的屬性表述相對清晰,明確其為醫療行為,并且要求心理治療只能在醫療衛生機構之內進行。作為衛生專業技術職務,心理治療也于2022年開始了高級技術職稱的認定,與臨床執業醫師及執業護士等人員具有同等類別身份。如今,醫師護士等人才的培養雖然存在各種問題,但體系日趨完善,只有心理治療師的培養相對薄弱,依然沒有國家層面或教育層面的完善體系,導致心理治療發展相對滯后。由于教育的滯后,醫療機構心理治療人員配備不足,一些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心理治療人員由精神科醫師兼任,而精神科醫師則多為臨床專業出身,并未受過系統的心理體系教育,多數精神科醫師都是參加工作后,閱讀了一些心理學書籍,通過了心理治療的考試,即開展心理服務,甚至一些醫院的心理治療人員由外科、神經科等專業人員轉任,帶著明顯的藥物臨床思維開展心理治療工作,致使患者無法得到專業的心理治療服務。由此可見,建立心理治療教育體系尤為重要,而推動當下心理治療課程改革成為當務之急。

一、醫學院校心理治療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目標導向性不清

目前,多數高校沒有詳細區分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三者之間的培養差異。首先,由于國家層面尚無明確規范,且沒有制定相應的心理治療教育體系,心理治療行業缺乏統一的領導。心理治療人才是進入醫療機構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應與醫學生的準入一樣,設置準入門檻,以保證心理治療的專業性。其次,心理治療的涵蓋范圍相對廣泛,不僅針對普通心理咨詢包括的一般心理群體,也包括一些精神障礙群體,這就對心理治療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養的要求理應更高。但目前各類高校心理門類下課程設置大同小異、針對性差,培養目的性不強、方向不清,導致學生的職業選擇與職業規劃都出現了問題,專業性更難保證,嚴重地阻礙了心理治療行業的發展。最后,由于目標導向性問題,教材設置未成獨立體系,許多教材為精神醫學與心理咨詢結合的產物,沒有專門針對性教材。

(二) 師資配備專業化不強

當前,能夠為心理治療提供就業崗位的主要是各級精神衛生機構和設有精神心理門診或病房的綜合性醫院,可見心理治療的師資更應該醫療化。目前,全國各類開設心理學科的院校,其師資配備大多來自于師范院?;蚓C合院校師范專業,甚至偏重于發展與教育方向或者基礎心理學方向,而應用心理學方向下的臨床方向較少,更有一些院校配備管理心理、工業心理、設計心理甚至金融經濟方向心理學教師。師資配備專業化堪憂,致使學生獲得感不足、專業性不強,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校教師如果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課程教學,那么對其相應的心理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則會更高。如美國學校心理協會提出了心理學教師的十一項技能,僅僅教育與教學能力就包含了領會和運用團體動力學相關理論、對課程功能有深刻把握、課堂氛圍的營造、活動課的操作技術、把控課堂的能力、教學反思與反饋能力和人文關懷等7項能力。我國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心理學基礎知識和心理咨詢、心理測量、心理危機干預、課程設計以及與知識體系相匹配的技能等方面,如心理咨詢技能、心理測量技能、課題研究能力和授課技能等。

(三) 實踐教學水平低

理論培養與相關實踐沒有有效銜接,是當前在培養心理治療專門人才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由于實習醫院來訪者隱私性高,要求專業性強,現場無從觀察,醫院出于安全和倫理考慮,要求學生不能觀摩治療,不能私自與病人接觸,這些臨床要求無疑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影響學生進入臨床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高校教師不具備心理治療能力,完全依靠實習醫院的帶教老師,而帶教老師多為精神病學出身,對心理治療運用較少,只教一些精神癥狀學內容,真正一線臨床心理治療師沒有時間帶教,同時考慮到私密性,不讓學生見來訪者等,沒有完善豐富的實習教學資料,沒有課堂課程教學資源豐富,沒有對應的教材,致使學生未能真正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一些醫院只重視臨床實習生,對于心理治療實習生重視不足,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沒有系統的帶教任務。同時,一些學校也沒有制定規范的考核流程,有的甚至僅只有一個實習記錄本,而且一般是由學生自己填寫,有的雖然制定了平時考勤考核制度,但真正落實的不多。一些學生因為不準備從事這方面工作,認為自己參與這種實習沒用。之所會產生這種想法,主要還是由于學校課程針對性不強,故而導致學生不思考、不交流,實習流于形式。

二、實踐化教學改革的作用

(一) 提高學生積極性

2022年,全國應屆畢業人數已超過1 000萬,就業形勢嚴峻,學生就業壓力大,心理相關專業就業不容樂觀。2017年以前,學生報考心理咨詢師非常積極,這從另一個層面上反映出,任何一個學生都在為自己的就業尋求出路。2017年9月,人社部正式取消了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資格考試,無疑打擊了部分心理專業學生,對未來陷入迷茫。因此,心理治療的出現使心理專業學生再次看到曙光,而不少學生缺乏對精神病醫院的了解,一聽去精神病院工作就望而卻步,認為精神病院是可怕的地方。同時,由于傳統偏見,社會對精神衛生機構的印象普遍不好,甚至歧視。因此,通過實踐教學讓同學增進對精神機構和對心理治療面對的群體有所了解,使同學們對未來的工作有所了解,對未來的環境產生期待。有利于提高他們行業選擇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參與到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療,也讓同學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拓寬了就業渠道,提高了行業競爭力,提升了工作成就感。

(二) 提升心理治療能力

當前,要培養一個心理治療師,并使其達到獨立臨床執業的標準,周期較長。通過進入參與到實踐化教學的階段,使學生盡快掌握分辨正常人群的心理疾病和異常人群的精神疾病的能力,進一步分清心理治療具體的準確服務的范圍,與傳統心理咨詢手段相區別,進而選取符合臨床疾病需要的心理手段和方法。同時,心理治療能力的提高,也能彰顯工作價值。穩步提升心理治療能力,提升心理服務水平,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拓寬自身生存空間,實現人生價值。

(三) 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目前,許多加入心理學行業的從業者或者心理專業學生,選擇心理學的動機就包括自身心理建設的需要。學生群體是心理問題高危群體,以山東某三甲精神病院為例,每年青少年兒童就診人數高達兩萬人,年均住院人數近兩千人,青少年面臨的學業壓力、情感問題、就業壓力等日益突出,青少年失眠抑郁焦慮等疾病確診率連年增加。一些青少年有自傷行為、自殺動機;一些青少年遭遇欺凌,被周圍同學孤立,內心孤獨,缺乏社交能力;一些青少年家庭不幸,父母教育失當,缺乏安全感。一些學齡期青少年因此選擇休學、輟學,甚至再也無法踏入學校。他們有的尋求幫助,有的自我解決,但陷入迷茫,痛苦加深,更加絕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心理或精神障礙。因此,心理實踐水平不僅是助人能力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周邊家人、朋友都有所幫助,對于營造和諧家庭氛圍,發展健康同伴關系,提高抗壓抗挫折能力,尋求適當方式滿足個人需要,正確處理目標與努力的關系,樹立奉獻助人的價值觀念,都有極大幫助。

三、醫學院校心理治療課程模式的建構

(一) 加強教材建設

目前,心理理論在精神病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但依然不成系統,沒有結構化的教材體系。因此,要建立專病專治的教學模式,區別開精神衛生與心理咨詢,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向,合理引導、分開教學,在專業名稱、培養方向上突出自身特點。本科階段的教育是基礎,將心理治療或臨床心理學作為單獨專業進行設置十分必要。同時,重構心理治療教材,建立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療、心理精神疾病康復為主的教材體系。

(二)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015年,國家開始心理治療師的考核,心理治療師有了自己的衛生專業技術職稱,這表明,國家已逐步認可心理治療這個職業。讓整個心理行業從業者覺得自己的專業更加正規規范,對心理職業的認同感更高,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看到了社會對心理治療行業的認可,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加具有吸引力,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如今,國家高度重視心理建設工作,要借著國家大勢,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實踐基地建設,讓更多的醫療機構參與進來。不僅學生要實習,老師也實習,讓醫生走進課堂,讓教師走進醫院,醫院課堂相結合,共同培養適合發展的人才。

(三) 重視臨床教學

課程設立要突出臨床重點,弱化比如管理心理、人力資源心理等課程比重,重點講解咨詢實踐方法、臨床試驗方法、實踐操作方法等,理論要加強,實踐要提高,使教學更加貼合實際。臨床重點不僅僅是突出實踐,更為重要的是要突出中國特色,扎根于中國傳統,培育出符合中國人特點、中國基本國情、立足中國實際的治療體系。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培育出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尤其是,心理學本身脫胎于哲學,中國哲學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孔孟老莊、程朱理學等思想深入人心,傳統道德思想根深蒂固,哲學文化修養應當成為心理治療人員的必修課,對中西方文化合理批判能力應當成為心理治療師具備的基本素養。同時,兼收并蓄、中西結合,使心理治療由一門單一的技術學科發展成為富含人文精神的人性學科,理性與感性相融合,使心理治療更加具有溫度,成為未來心理治療學科發展的重點。心理治療行業是一項助人的行業,其必然會與價值修正產生聯系,價值修正或干預是極為復雜的,尤其是在抑郁癥、焦慮癥甚至是強迫思維的治療中,價值的修正與樹立都是極為關鍵的,治療人員自身的文化素養、哲學修養和理性思維等都顯得極為重要。

四、結語

心理治療的課程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如今,世界局勢風云變幻,不確定性增加,全世界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的患者或潛在患者已經接近四億,而我國精神疾病負擔更重,大概超過了一億人。我國的精神科從業人員相對缺乏,以中部某縣級精神病院為例,心理治療師僅1人,全市心理治療師僅12人,而全市精神病在院病人超過2 000人,許多患者住不進院,得不到有效治療?,F代人生活壓力大,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飛速發展的當今中國,物質與精神發展沒有并駕齊驅,差距巨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路,國人的心理適應還沒有完全跟上,社會競爭加劇,不僅僅是社會問題,更導致心理問題甚至精神問題。而隨著國民素質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心理治療的接受程度也明顯改善,大家對精神心理問題不再諱疾,精神科門診量連年攀升,而隨著精神科的不斷發展,臨床一線的工作者逐漸發現,很多精神心理問題單純依靠藥物無法解決,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神經癥、情感障礙等問題占據了大量門診,心理治療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因此,如何貼近時代建立符合時代發展的課程體系,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人才,是廣大醫療教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猜你喜歡
心理治療治療師心理咨詢
心理治療有七大誤區
2020年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開始招生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通過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教學評審
淺析壯族巫醫治病中的心理治療作用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中老年腦溢血患者采用精神護理與心理治療干預的效果觀察
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第8期課程班即將開始
精神分析心理學反移情概念的發展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