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優化路徑研究

2023-03-15 03:05嚴惠敏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愛國主義時代國家

嚴惠敏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 51063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愛國主義是深植在中華兒女血脈中的民族基因,這種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熱愛是個人對其歷史進程、傳統文明、現實處境、未來期許以及人民利益等認知的基礎上形成的[1]。隨著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途,新的歷史時期需要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和引導全體人民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賡續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其中明確提出新時代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主題的提出為新時代的愛國主義奠定了總基調,旗幟鮮明地引導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的發展方向。當代青年大學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發展的中流砥柱,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群體,把握時代發展脈搏,與時俱進深入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緊跟歷史潮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是立德樹人的必然要求。從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性角度出發,在總結歸納愛國主義的鮮明時代特征的基礎上,提出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優化路徑,旨在豐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深化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提升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穩步發展。

一、新時代愛國主義的特征

(一)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彰顯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

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獨立、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仡櫚倌杲h史,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將愛國主義融入進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將愛國主義與愛黨、愛社會主義有機統一起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愛國主義的核心特質。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既繼承了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優良傳統,也順應時代的變遷深化了黨的愛國主義思想,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彰顯了當代愛國主義以政治意識形態為內核的建構邏輯。愛國主義是一面具有號召力的旗幟,是意識形態領域競爭的主陣地,在意識形態領域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在全社會培育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氛圍顯得更加重要。中國夢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立足當下對國家發展的遠景規劃,個人夢想的實現需要一個大的前提和現實平臺,即國家繁榮穩定,社會安定團結,這些恰恰是中國夢的實質內涵。新時代的愛國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謀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訴求納入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辯證統一的邏輯框架當中,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理想有機融合,將意識形態屬性滲透到愛國主義思想中,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了更強大的向心力和引領力。

(二) 是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具備典型的客觀現實理性

愛國主義需要與現實中的政治關系、經濟發展等實際存在普遍聯系,形成變化發展的、客觀全面的認知,并與基于情感沖動的、片面靜止的狹隘民族主義劃清界限[2]。國家認同是愛國主義的核心要素,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愛國情懷是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制機制和文化產生認知和認同的基礎上,進而構建起的國家共同體意識。這種國家共同體意識,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不僅表現為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也體現了為維護國家利益、促進國家繁榮發展而努力奮斗的基本政治責任。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矚目,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這極大增強了國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與此同時,國家的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挑戰和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例如,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新技術創新能力還不強,科技領域存在被西方國家“卡脖子”的現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沖擊和挑戰,城鄉居民收入分配、教育、醫療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等。這些問題沒有被回避和忽視,而是成為發展道路上攻堅克難的目標。正是這種基于對國家變化發展和客觀全面的認識,新時代愛國主義充分體現出憂患意識和斗爭意識,是客觀現實理性的。

(三) 與全球化進程同頻共振,擁有充分的包容開放特性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勢不可擋的主流發展趨勢,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互聯互通,中國的發展是在全球化進程中實現的,中國的前途命運與世界變化休戚與共,脫離世界形勢談中國的發展不僅是片面的,更是不現實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3]。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不應該是狹隘偏執的,而是要在維護國家主體性的同時,主動擁抱全球化,既要繼承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價值,又要主動了解、借鑒和吸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明成果;既要堅持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要求同存異,尊重文明的多樣性,以包容和開放的態度面向世界。隨著中國逐漸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心,所肩負的國際責任也與日俱增。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國際重要場合倡導建設“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重要的戰略思想突破了國家界限,體現了世界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新時代的愛國主義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呈現出現所未有的包容開放特性,將國家放進世界發展的藍圖中,不因自己祖國的利益而不顧全世界人民和其他各國的共同利益,不為本國人民的福祉而犧牲世界人民的福祉,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過程中譜寫愛國主義新篇章。

二、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優化路徑

(一) 理論宣講與生活實際相融合,堅守意識形態陣地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與優秀文化的珍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推動力,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愛國主義教育,把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放在了國家頂層設計的高度。但這并不意味著愛國主義是抽象的、籠統的,與之相反,愛國主義是在具體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產生,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并能夠將其付諸于具體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崇高的,但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是貼近生活實際的。首先,從內容上來看,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更加注重答疑解惑教育。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思想成熟期和知識儲備期,他們渴望了解現實國情、關心國家發展,卻又缺乏科學系統的指導,加上在信息開放的社會,許多觀點的正誤難以判斷,是非曲直模糊不清,尤其面對社會敏感問題,青年大學生很容易形成認知偏差。愛國主義教育要敢于觸及大學生關心的時事政治問題,不回避社會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如果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些問題上“缺位”,網絡言論甚至錯誤信息就很容易“上位”。但貼近生活實際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學習理論知識,而是要將理論教育通俗化、講明白,注意聯系實際,特別是聯系當今中國的實際,用鮮活的事例加以闡述。其次,從方式上來看,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在更加開闊和廣泛的時間和空間中開辟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和渠道,尤其要做好網絡空間的愛國主義教育。網絡可以承載更多教育資源,教育內容非常豐富,教育傳播速度也非常及時。網絡是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大學生展示愛國主義情懷、表達愛國主義情感的重要場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融入青年大學生的話語體系中,就要采用他們更加容易接受的網絡傳播形式或者載體,讓愛國主義價值觀更加入心入腦,加強教育者與大學生的互動交流,針對事關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重大網絡事件,教育者要通過網絡及時發聲、表明立場、正確引導。

(二) 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統一,助力實現民族復興

愛國主義不僅是內在的精神,也是外化的行動。愛國主義不僅要在口頭上表達,更要付諸于實踐。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夢想、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個人的發展,離不開民族和國家所營造的整體社會環境的影響,個人依賴于國家的庇護和保障;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也源于生活于其中每個個體存在的奉獻和發展[4]。目前,國家經濟發展存在結構性問題,社會矛盾持續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打造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中國發展的迫切要求。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儲備人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大學生自覺形成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人的成長放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結合自身的能力和情況,到祖國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才最緊缺領域去,以實際行動積極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與此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愛國主義教育雖然強調個人對國家的奉獻,但并不是無視個人價值。中國夢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也為每個人實現自己的夢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5]建設國家需要青年大學生奮發圖強,同時國家的發展也為大學生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平臺和機遇。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以個人發展為前提的,不僅尊重個人發展需要,同時也鼓勵個人創新,激勵大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廣闊的視野做好人生規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建設國家與實現中國夢的實踐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三) 自信從容與理性客觀相結合,加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以更加自信、從容的姿態屹立于世界舞臺的中心,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敘事方法也應隨之調整。面對國家的屈辱歷史,要教育青年大學生知恥而后勇,但無需敏感、激進;面對國家所取得的成就,要引導大學生繼往開來,自信、從容地面對誤解和爭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擊質疑。由“悲情式愛國”轉為自信從容的愛國主義教育新模式,是理性應對當前世界形勢和國情變化的客觀需要。培養青年大學生自信、從容的愛國主義心態,要注重政治、歷史、文化三個層面的教育引導,用中國的發展來支撐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事業。在政治層面,要引導青年大學生堅持愛國、愛黨和愛社會主義相統一,運用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作為鮮活的教學素材,增進大學生對黨和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在歷史層面,要注重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科學歷史觀,讓大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了解新中國七十多年的不平凡歷程,了解國家發展的新目標和新征程,使大學生不斷加深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認識;在文化層面,要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通過各種活潑、新穎的形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挖掘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力量,培植愛國主義教育的文化底蘊。

(四) 開放包容與全球視野相貫通,立足國家又放眼世界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引導青年大學生既立足國家又放眼世界。立足民族即要從國家實際情況和民族特色出發,放眼世界則要把愛國主義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把國家情感放到世界范圍來認識和討論,從人類發展的角度倡導和弘揚愛國主義。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和包容心態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大學生在世界范圍內講好中國故事,進行跨文化交流,在更寬廣的舞臺上實現自我價值。當代大學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順應時代潮流變化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如何把握世界發展趨勢為中國發展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成為青年大學生將來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和包容心態的愛國青年,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取向和必然選擇。首先,要將國際形勢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引導大學生客觀合理地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趨勢和普遍規律,提高他們對形勢分析和政策解讀的水平,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從全球的高度和發展的眼光去了解世界,了解國際形勢發展,從而科學全面地看待中國的國際地位和歷史作用。再次,要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好國家與世界的關系,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堅決維護好國家利益,在鼓勵開放包容愛國心態的同時,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團結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國家根本利益和國家的完整統一。最后,還需要提高青年大學生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時,冷靜分析問題和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在道德框架內用平和的心態以及負責任的態度,文明、有序、合理、合法地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感和踐行愛國行為,在國際輿論場上有理有節、不卑不亢表達自己的愛國主張。理性看待正常范圍內的國際競爭和貿易摩擦,務實冷靜地看待國家之間的差異,正確判斷國家利益的層次,不被狹隘的民族主義所裹挾,從而做出非理性甚至暴力偏激的行為。

猜你喜歡
愛國主義時代國家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浩然正氣貫長虹 愛國主義譜新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