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2023-03-15 03:05晁健宇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理論課工匠思政

晁健宇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 西安 710021)

高校應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因此,高校應不斷強化與優化思政教育工作,筑牢學生意識形態防線,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工匠精神是對從業人員職業品德的要求,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其所體現的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等精神特質與思政教育內容性質有較強契合性,即兩者均具備引領學生價值觀念和涵養學生道德情操的功能。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可為充分發揮思政教育育人價值注入新動力,高校應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

在傳統手工業誕生發展中,工匠精神逐漸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成為了中國精神的重要部分。從本質上來看,工匠精神代表著從業者的職業價值觀與追求,即以追求完美、一絲不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并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具體而言,可從以下三方面概括工匠精神[1]。其一目標層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即不斷追求完美。工匠相較于流水線的工人來說對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投入了更多的主觀情感,作品在工匠技藝與審美標準的加持下成為了具有生命力且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并烙印上了專屬私人印記。其二思想層面,愛崗敬業、鞠躬盡瘁。敬業即敬重、認同、珍惜、熱愛自身從事的職業,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提出“所謂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直接指出敬業在從業者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其三行動層面,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工匠精神強調專注與堅持,但其并非意味著閉門造車、因循守舊,需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如,魯班鎖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經受住了時代發展的考驗。由此可見,吐故納新、別具匠心就是工匠精神中創新意識的體現。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價值

(一) 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傳統思政教育工作長期處于“教師麻木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再加上高?!芭囵B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任務對思政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導致思政教育充分發揮實效性難上加難[2]。課程思政的實施和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思政育人體系的構建,使思政教育實效性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各門課程教師都肩負著思政教育任務。將工匠精神的精華融入各門課程教學中,可更好地推動學生將愛崗敬業、積極創新和嚴謹踏實等精神外化于行動中,真正將思政教育的作用落到實處。

(二) 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在產業升級的時代背景下,能夠做到精益求精,具備合作創新意識與能力,且專業技能扎實的優秀人才成為了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國制造2025”和“雙創戰略”的政策推動下,社會各領域也逐漸將合作能力、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等作為人才選拔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在就業方面的難度[3]。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依托其內涵要素熏染學生精神品質、就業觀念和做事態度等,從現實的角度提升學生認知水平,推動學生主動以時代發展要求的精神品質要求自己,主動向優秀工匠師傅學習,練就扎實過硬的專業本領,縮短學生綜合素養與社會企業招聘標準間的差距,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與就業信心。

(三)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是推動國家發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民族文化的支撐。新中國成立至今,工匠精神更是貫穿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全過程中,三峽大壩、天眼、天問一號等取得的輝煌成績均是工匠精神在偉大工程中的真實寫照,也是文化自信的展現。工匠精神承載著勤勞、愛崗敬業和精益求精的文化傳統,又承載著勇于創新和積極創造的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衍生出的產物,是思政教育價值目標與發展導向。將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我國深厚的工匠文化,認識到勞動光榮、創新創造偉大和技術重要,推動學生主動傳承弘揚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通過強化自身文化自信開創制造新局面。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 融入方式單調大部分高校已認識到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了相關實踐活動。但在融入方式方面,受唯成績論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高校仍一味沿用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開展思政教育活動,僅機械地增加了工匠精神出現頻率,沒有將工匠精神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全方位呈現在學生面前,難以充分發揮該精神的育人價值,造成優秀育人資源低效利用。

(二) 課程設置不夠系統在教育實踐中,思政教師通常能夠自覺將工匠精神引入理論課教學中,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向學生講解工匠精神知識性內容。雖其引入了課堂,但仍局限于蜻蜓點水式的介紹,并未將其與教學內容深度結合,導致兩者融合度較低,弱化了工匠精神資源拓展功能。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專門與工匠精神培育有關的教材,導致思政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系統專題大綱的指導,僅能夠按照自身理解認知補充相關內容,影響工匠精神融入的連貫性與系統性[3]。

(三) 師資隊伍專業性不強在思政教育中,思政教師極易陷入教學困境,錯誤地將思政教育看作具有強烈哲學思辨性特點的理論知識,忽視了其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則表現為教育教學脫離實際,極易導致思政教師無法有效利用思政教育啟發學生繼承和實踐工匠精神。出現此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政教師精力有限,在知識更新方面無法跟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腳步,對工匠精神的掌握僅停留在書本上,并未理解其內容,雖有培訓機制的補充,但與專門培育工匠精神的教師相比仍缺乏專業性與感染力,難以全面助力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

(四) 校園文化氛圍不濃厚校園文化建設向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陣地。但在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過程中,校園文化建設呈現出活力不足和動力欠缺等問題,導致工匠精神培育氛圍不濃厚,使其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不佳。出現此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校風學風打造等方面并未營造出崇尚勞動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等方面的氛圍,間接降低了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度[4]。

四、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 創新教學模式恰當的教學方式可保障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首先,采用實踐教學,在觀察學習中使學生掌握知識。高校思政教師可組織開展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采訪優秀工匠,并向學生詳細介紹工匠事跡,引導學生確定采訪目的、采訪主題和采訪內容。在采訪結束后,學生應撰寫采訪報告,與其他學生溝通采訪成果以及心得體會,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成為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必備條件,深層次感悟工匠精神內涵。其次,開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專題教學,推動思政教師將工匠精神培育置于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地位,以此凝聚教育力量,全面整合教育資源,保證基于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影響力。思政教師應圍繞“工匠精神內涵”“為什么要踐行工匠精神”“如何推動學生主動踐行工匠精神”等主題開展教學研究工作與集體備課,整合教學資源,設計教學課件。高校應在思政教育教學計劃中劃分出兩個學時集中講授工匠精神,并定期組織深入研究過工匠精神且教學能力高超的思政教師跨學校交流演講[5]。最后,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可打造多維立體的虛擬世界,將各種事物生動呈現在虛擬世界中,通過人機互動深化學生情感體驗。有條件的高??稍O立工匠精神虛擬展館,運用文字、圖片和圖像等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工匠精神的深刻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建設目標、工業文明發展史和偉大建筑成就等,豐富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學資源,將枯燥單一的知識點以生動立體的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直觀體會工匠精神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其蘊含的時代內涵。

(二) 將工匠精神融入各門理論課程教學思政教育應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思政理論課是開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將工匠精神融其中不僅可推動思政教育因時而進,還可拓寬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渠道。首先,在思政理論課教學目標中彰顯“工匠精神”,在各門思政理論課中全面融入與工匠精神有關的教學內容以及工匠精神內涵。從兩者育人目標的趨同性來看,應注重在思政理論課教學中強調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和大膽創新等精神品質。鑒于此,高校應將能夠彰顯上述工匠精神的內容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中[6]。具體來說,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思政教師應結合建黨精神、中國精神、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等明確工匠精神在中華民族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培育民族情感。在講述職業道德與職業理想時,將工匠精神內容融入其中,強化職業觀塑造。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中,思政教師應帶領學生詳細分析工匠精神在實現“中國夢”與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精神支撐作用,深入剖析工匠精神歷史發展進程與歷史選擇,并以此為基礎研究工匠精神與國家繁榮發展的關系。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思政教師應詳細帶領學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國家發展戰略及其意義、經濟政治形勢等,將打造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制造業這一戰略與工匠精神相結合,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吸收知識,深入領會工匠精神內涵與重要價值。其次,編寫工匠精神特色教材。教材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標準與指導,除了教育部統一印發的思政理論課教材外,高??山Y合地方特色編寫與思政理論課教學大綱相對應的工匠精神特色教材。如,位于黑龍江省的高??蓢@大慶石油精神特色教材,并將其以短期刊的形式發放給思政教師與學生,便于高校及時根據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更新特色教材內容,保證其能夠為工匠精神融入思政理論課提供有效指導。

(三)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首先,推動思政教師深入學習工匠精神。思政教師應在學好領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工匠文化,研究工匠精神內涵,并立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聆聽社會的聲音,密切關注與工匠精神有關的社會熱點,探究其與思政教育之間的聯系,將其作為教學素材靈活融入思政教育各環節中。其次,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師資隊伍。思政教師應認識到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將其融入思政教育中,圍繞其做好教研工作,在思政教育中彰顯工匠精神,用自身人格魅力熏染學生。同時,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思政教師應主動參與到各類學生實踐活動中,如,學生社會實習、校園實訓等,并在實踐中踐行工匠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最后,組建工匠精神教研小組。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高??蛇x拔思政理論課骨干教師組成工匠精神教研小組,定期圍繞該精神開展教研工作,在智慧碰撞中探索出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新路徑。同時,高??山M織開展由教研小組為主導的講課比賽,由教研小組對思政教師工匠精神融入進行評價,以點帶面提升思政教師工匠精神應用能力,最終實現融合度與教育質量的“雙贏”。

(四) 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需打造能夠為培育工匠精神營造良好氛圍的校園文化環境。因此,高??赏ㄟ^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將兩者深度融合,使學生多維度接受工匠精神的熏染。首先,美化校園文化環境。高??稍诤线m區域增加能夠體現工匠精神的雕塑,或打造“工匠校史”主題文化長廊、工業風展示區等,在無形之中增加學生感知工匠精神的次數。同時,高校還可采用形式新穎的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校園環境美化中。如,面向農學類專業的學生開展綠植比賽,或面向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開展雕塑制作大賽,并將優秀作品展示在校園中,在美化校園環境的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工匠創造的魅力[7]。其次,利用好校園宣傳欄。校園宣傳欄在思政教育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進行文化宣傳的有力載體。對此,高校對其進行充分利用,將其擺放至顯著位置,并制作與工匠精神有關的板報,借助宣傳欄在全校范圍內宣傳工匠精神。最后,發揮校園媒體平臺的作用。除了宣傳大國工匠事跡,高校還可利用校園廣播、校報、微信公眾號等對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進行宣傳,如,學生黨員或學生干部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在學習中精益求精的先進事跡,充分發揮優秀分子的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在學習與生活中踐行工匠精神,在全校范圍內掀起追求工匠精神的熱潮。

猜你喜歡
理論課工匠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工匠風采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工匠神形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工匠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
“721”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校思政理論課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