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審美視域下“新疆南疆非遺文化進校園”的傳承媒介創新研究

2023-03-15 21:27閆科旭侯亞威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活態南疆進校園

閆科旭 侯亞威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編輯部,新疆 和田 848000;和田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 和田 848000)

新疆南疆(后文簡稱南疆)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新疆南部人民世世代代智慧與勞動的結晶,內嵌歷史、藝術和社會等價值。 文化傳承是“民族共同體內部成員對文化進行接力棒似的縱橫交接過程”[1]。 南疆非遺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存在一定的文化傳承機制。 校園是文化和教育的“體制內”傳播媒介,是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因此,絲路審美視域下南疆非遺文化進校園的跨媒介傳播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社會背景下,是解決南疆非遺文化困境的有效途徑。 新疆地域廣袤無垠,其常駐民族多達13 個,其文化的多樣性、民族的多元化為南疆非遺文化進校園創作了大量的文化教育資源。 但從部分文獻總結中可以看出“南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校園作為媒介實現對外的跨文化傳播存在一定文化傳承與傳播局限性”[2]。 例如,非遺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工作在學生群體中不到位,非遺文化符號無法全面的在學生群體的多元解讀過程中獲得文化認同,不利于向受眾展現新疆南部地區的人文風貌變化與文化發展。 本文將通過研究絲路審美視域下南疆非遺文化以學校為媒介實現文化與文化符號的跨媒介傳播,為學術界提供一種新的非遺文化校園教學研究范式。

一、絲路審美視域下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意義

李?;舴姨岢隽恕敖z綢之路”一詞并用于指“中國長安與中亞之間的交通往來路線”伊始[3]。在此概念的基礎上,部分學者從空間生產的角度審視絲路之路,從歷史維度指出“絲綢之路”作為歷史長河中的獨特文本在其輻射的廣闊空間區域內進行的文化生產活動;“從當代維度又指出其是沿線各國基于不同空間的絲路文化再生產活動?!盵4]又有學者以“絲綢之路文化”引申“絲路審美”相關概念,指出“絲路審美是建立在經濟交流基礎的日常生活實踐背景下,沿線不同國家、民族與個體之間通過商品貿易實現文化交流的審美性一致心理需求和共同價值取向”[5]。 因此絲路文化交流的過程究其本質是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搭建,絲路審美意味著部分人類共同審美的建構。 “共同體”[6]一詞表示任何基于協作關系的有機組織形式,具有結合與聯系等含義,其基本特征也是有機的聯合或統一。 筆者看來“絲路審美”是以絲綢之路沿線不同形態的文化空間所做的文化實踐作為對外傳播和交流的基礎,以文教等活動為載體來傳播到其他地區并且通過不斷的融合能夠與其他地區的文化相互共生,不斷創新與傳承的審美現象。 康德美學中所指出的“審美共通感”[7]亦是在強調審美鑒賞作為個體的一種單稱判斷,不是感官的快適;它要求一種普遍的必然性,即我認為美的事物別人也認為其美。 因此,將邊疆地區的非遺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中,可以充分起到將南疆地方的審美文化直達信息接收者的內心,潛移默化的浸潤受眾性情且能夠起到與其他地區的文化共榮共通、人文相融的作用。

邊疆非遺文化在校園中的跨媒介傳播,有利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等傳統美學觀浸潤人心、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將南疆地區非遺文化引入校園,契合當下我們所推崇的時代精神與世界潮流,可以有效的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促進民心相通,提升當代學生們關于絲路審美文化中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在國內,南疆非遺與內地非遺有著共同發展的目標,且非遺作為“小傳統”也應立足各個局部探索如何與中國的大傳統形成有益于社會發展的合力。 在高校中引入非遺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高度和國家主體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應有的崇高理想和使命擔當,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和自覺擔負起自身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責任感。 在國際,新疆南疆地區的非遺文化作為邊疆文化又是民族區域文化交流中最能彰顯國家風采、最貼近中外民眾民生的關鍵地帶,邊疆文化可以成為不同文化溝通的橋梁。 因此,將南疆地區非遺文化引入校園對人們深度開掘邊疆文化遺產與人類文化共生、智慧共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二、南疆非遺文化于校園跨媒介傳播的現狀與困境

南疆是諸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擁有在"絲綢之路"南線上聞名于世的民族藝術和絢麗多彩的風情,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霸诠沤z綢之路的南干線上的若羌和且末縣,以及和田地區和喀什等地區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166 項,占新疆非遺項目總體數目的44%左右?!盵8]其中,“南疆地區的和田賽乃姆、阿拉爾塔河千古琴演藝、喀什印花布織染技藝、阿瓦提縣的刀郎麥西熱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疆地區形成其獨特活態文明?!盵9]這些邊疆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的文化底色在傳播中開始徐徐呈現了出來,具有較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顯示出中華民族一體而又豐富的文化面貌。 根據對相關文獻梳理與實地考察,不難管窺出當前南疆非遺文化的傳承正在面臨著后續無人的局面,傳播態勢也因地區經濟發展落后而顯得特別落寞。

本文根據非遺文化進校園展開對新疆南疆的大中小學進行問卷調查,在此次現狀調查中,問卷調查主要采用問卷星的形式,著重選擇南疆地區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學進行調查,主要包括喀什大學、塔里木大學、和田師范??茖W校、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伽師縣第二中學、皮山縣高級中學、疏附縣烏帕爾中學等二十余所大中小學院校,選取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200 份,獲得的有效問卷共1188 份。 通過從學校層面對非遺的傳播情況進行調查,從學生對非遺相關知識的認知調查顯示,不了解的占63.8%,一般了解的占26. 3%,很了解的僅占9.9%,這體現出學生對于非遺的基本情況并不是非常了解,并且通過了解學生認知“非遺傳播”的相關方式顯示,有微博、微信占比79. 63%、電視報道43. 82%、 學校宣傳5. 98%、 同學朋友7.66%、其他2.15%,可以看出學校對于非遺的宣傳與相關工作有待改進加強。 同時通過調研學生是否希望學校引進有關非遺文化課程內容顯示,希望占比63. 21%、不希望12. 88%、都可以23.91%,這表明學生對于非遺還是有較高的了解欲望。 通過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校園內對于非遺這一概念的傳播已經讓學生有了初步的簡單接觸,但根據個人接觸程度的不同,在對非遺的具體認知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總的來說非遺在校園內的傳播現狀有待改善。

絲路文化是多樣性的,這決定了其在新疆地域范圍類的文化結合也是多樣的。 新疆地區幼兒園、中學、高等教育等學校通過開設非遺文化體驗課程及將非遺數字化與信息化等途徑在校園中進行傳承,呈現出非遺文化以校園媒介傳播的百花齊放態勢。 例如,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就將非遺剪紙中所凝結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思想情感融入到校園教學中,學校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進入藝術教育課堂,在潛移默化中向新時代的學生們滲透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來所沉淀的優秀傳統文化。 以高等院校作為非遺進校園的研究主體,從2000 年開始新疆多數高校就陸續設置了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的科研機構,例如,新疆大學人文學院設立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中心、阿勒泰學研究所、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維吾爾族民間達斯坦)研究中心等有關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研究的機構,并建立了新疆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 塔里木大學的西域文化研究所和石河子大學的屯墾與文化研究院也匯集了多位相關專家學者,參與西域民族民俗的研究。 新疆師范大學還針對新疆地區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木卡姆藝術開設了木卡姆藝術研究生班,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高素質的木卡姆非遺傳承人。 石河子大學、喀什大學、塔里木大學等南疆地區高校也設立的有關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課程,進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培養大量的相關人才,為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再例如,新疆大學、新疆財經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高校每年都會組織來華留學新生參觀自治區博物館,以這種方式激發來疆留學生們對新疆地域文化的興趣,建立起中國的文化自信。

但在絲路審美視域下,當前在我國以高校教育為媒引入邊境非遺文化正面臨著許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如何把握好邊疆地區非遺文化主體在校園傳播過程中產生的流變性的尺度,校園如何進行非遺文化“活態性”傳承的問題。 二是將邊疆非遺融入校園教育中的整體規劃不足、教育教學資源匱乏; 三是針對從國外來新疆留學的學生,在對他們的日常教育教學中關于規范性的非遺教學素材較少,類似于《學打太極拳》《中國戲曲》此類涉及到中國非遺文化的文化教材較少。 同時,“缺乏專門提供給來疆留學學生們所使用的關于我國新疆南部地區非遺文化的規范性、系統性的國際性教育教學教材?!盵10]四是高校學術研究中探究南疆地區非遺融入校園途徑和介紹做法經驗的文章較少。 絲路審美文化中將新疆南部地區的非遺文化作為特殊教育資源融入高校教育活動中所應有的輻射功能都還沒有彰顯出來。 此外,部分南疆地區的非遺文化由于游離在“體制外”[11],以及傳承人的缺失等問題加大其文化傳承困境,加速其文化消亡的步伐,由此會有很大的波及到整個新疆非遺文化傳承的可能性。

三、絲路審美路徑:校園媒介賦能南疆非遺傳承與傳播

(一)把握“流變性”尺度,加強南疆地區非遺入校園的控制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外傳播是在信息傳播方有意識的教授,信息接收方有目的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的,“或者是通過在村民群眾之間自發的、無意識的交流和表演中流傳、擴散到其他地區?!盵12]而流變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個重要特性。 在這種傳播過程中,一個地方的“非遺”會以人的能動選擇,審美觀念的改變等多種多樣的因素與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地域特色相互影響、適應與交融,從而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就是“非遺”的流變性。 例如學者趙罡等人“將新疆地區國家級非遺艾德萊斯綢的紋樣應用于現代女裝中,即實現了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合理過渡,也為相關創作的學者提供了寶貴的意見?!盵13]部分學者還“對艾德萊絲綢的工藝進行了現代化改進,通過染料、染色工藝于固色試劑的重新組合改善其扎經絞染的質量問題?!盵14]格伯納在其傳播模式中提到,傳播過程中因傳播者的個人因素,導致傳播信息發生變化,會使得最初要傳播的信息與最終受眾接收到的信息的不對稱性。 這些相關理念與南疆地區非遺進校園中產生的流變性不謀而合。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在開展“貝倫舞進校園”的過程中,通過錫伯族貝倫舞的傳承人孔興華對校園中師生有意識的教授,從錫伯族貝倫舞的原生態發源地傳播到當原生空間之外的地區小學校園當中。這一傳播過程中,傳承人孔興華為了使中小學生更加適應對貝倫舞的學習,會根據學生的受眾年齡、理解力、表演能力等不同,對這種原生態的舞蹈內容和形式進行改編、簡化,甚至是轉化其配樂,來對學生進行教授。 這種結合會使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一定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得在校園中的錫伯族貝倫舞與原生空間的龍舞表演有所改變,就帶來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貝倫舞”進校園中的流變。

此外,非遺文化在跨媒介傳播過程中進行文化符號、文本現代化創新的過程中一旦沒有把握好這種變異的“度”,經過教師、學生等主體層層傳播后,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真性的“流失變異”。 因此,在引進南疆地區的非遺文化進入校園的跨媒介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這個問題,防范因傳播者的主觀能動選擇,加之多次、無限傳播從而可能會引發的過度流變,導致“非遺”本來的內核在校園傳播中所丟失的問題。 所以,在校園傳播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學校和傳播者更加需要做好面對流變性的控制研究工作。 在傳播學中,圍繞傳播模式中的信息傳播者展開的研究,就稱之為控制研究。 要把握流變的尺度,加強對南疆地區非遺文化進校園過程中源頭上的傳播者的把控。 把握好流變性的尺度具體到進校園的實踐中,就應該從多方面出發:一是需要學校關注傳播者培養考評機制是否完善,嚴把傳播者的準入門檻;二是在校園中需要定期組織開展關于傳播者的教學成果分享與交流活動,加強對傳播過程中的教學質量把控;三是學校開設關于新疆南疆地區非遺文化相關的課程和獨立的學科建設,為國內學生與留學生打造規范性、系統化的非遺教學教材。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來加強傳播過程中的控制研究,以此把握新疆南疆地區非遺進校園的流變性尺度,保留邊疆非遺文化的本真性。

(二)注重“以人為本”價值觀,促進南疆非遺在校園傳播中的活態性創新

在南疆地區非遺進校園的過程中,也要重視活態性。 “活態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區別于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性。 首先,活態性強調人的存在,重視人的價值,看重人的創造力。 其次,活態性體現為非物質遺產背后的“靈魂”,即一些學者強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后凝結的是個人或集體的情感表達、文化和智慧的結晶,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成果,是族群中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信仰和共識性的核心價值觀。 最后,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播的過程中處于不斷被創造,不斷被改變的變化之中,處在一種“變化的”活性狀態之中。[15]而進校園中的活態性即以活態的“人”為載體開展的傳播活動。 首先在這個傳播過程中,是以“人”為載體,為傳播介質開展的傳播,其次,在進校園的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眾都是鮮活的“人”,校園為非遺文化的跨媒介傳播提供了大量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傳播載體。因此,這一進校園的傳播過程是鮮活的、動態的。再次,在邊疆非遺進校園中的過程中,體現出其背后的“靈魂”“精神”的傳承,是對絲綢之路上的新疆南疆各地區民族精神的感召、繼承與發揚。最后,邊疆非遺進校園的整個過程中,處在不斷被創造的變化之中,會發生新的可能,可以為南疆地區的非遺文化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搭建起“審美文化共同體”促進人類文化共生、智慧共享。

21 世紀以來,我國進入媒介融合時代,文化的跨媒介傳播迅速成為文化消費產業的重要戰略之一并得到廣泛運用。 南疆非遺文化進校園,從本質上來說是傳統文化的跨媒介傳播。 當新疆南疆非遺這一“文本”在進入校園進行再制作、再傳播、再流通的過程中,獲得校園媒介的支持,使其文本內容、主體及客體實現新的傳播形態,也表現出文本在跨媒介傳播時與多層次媒介共生的生態特征。 現代跨媒介傳播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文本內部的跨媒介敘事;2,生產機制的跨媒介運用;3,媒介間的跨屏傳播?!盵16]“新疆南疆非遺種類截止2014 年共230 項?!盵17]這230項非遺文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入校園具有多元化的開放解讀空間,因校園媒介的統一特性,為新疆南疆非遺以及學生、教師群體構建了一個“共識空間”,與南疆非遺進校園中活態性所強調的主體“人”的活態價值具有一定聯系。 在南疆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活動開展中,既要關注傳承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傳承與傳播的活態作用,又要看見在這個傳承與傳播過程中學生的需求與想法。 從接受者與學習者的視角去衡量、考慮輸出形式—內容選擇—情感表達—風格把握,發揮其創新潛力,堅持以人為本,既要見到“傳承人”活態輸出,也要看到“學生”對非遺的活態創新。首先,學校需要建立與傳承人的常態化合作機制,定期將傳承人請進校園,或者聘請傳承人作為學校的“非遺”講師,開設“非遺”選修課,保證傳承人教學的持續性。 其次,發揮非遺“活態”傳承中口傳身授式的直觀性優勢,開展南疆非遺的動態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興趣,提升文化自覺。最后,發揮傳承人背后 “活態”的人文資源,帶領學生去到非遺的原生空間中,去實地觀摩、調研、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人文環境,使學生更好感受其背后的文化與精神,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通過以上幾種方式,既能充分挖掘代表性傳承人背后的活態價值,又能保證可以將學生作為非遺傳承的主要受眾群體,為南疆非遺進校園活動提供活態創新的保證。

(三)充分利用媒介賦能,發揮教師在南疆非遺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南疆非遺在以校園為媒的跨媒介傳承與傳播過程中,教師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南疆非遺以校園為媒介傳播,強調文化教學轉換技巧和方法,以適應文化接收對象及文化主體。 那么教師在校園內對南疆非遺文化的傳播中,需要在文化媒介的碰撞中達到彼此的協調、融合,從而實現文化的高效、有效傳播,讓學生、社會了解南疆非遺文化。 教師們也需要在解決自身對南疆非遺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課程適應等問題的基礎上,在校園范圍內,向學生群體傳輸南疆文化、中國文化。 所以教師群體應該了解南疆非遺文化的歷史傳播情況,并把握現今中國乃至世界非遺文化傳播的現狀及趨勢。 除了課堂上以南疆非遺文化為主導的傳播以外,教師在課堂外與學生的各項交流、與校園內各個部門甚至校園和校園之間的交流中其傳播者的身份都成立。 因此,以校園媒介賦能,教師不僅要實現有效的南疆非遺文化傳播,還可以借鑒互聯網以及文化跨媒介傳播的模式與方法,積極開拓多種傳播渠道,達到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

校園作為媒介需要為教師群體搭建完善的文化傳播機制,那么從學校層面有以下幾點措施可以借鑒:首先,以教師為中心成立專門的校園組織,利用高校較為發達的科技手段,在校園系統中搭建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建立整體的、系統的關于保護非遺資料的資源庫,對非遺資料進行保存。 并且,需要組織成員做好學校是如何引進、保護、傳承新疆南疆地區非遺的過程記錄與總結并及時將記錄整理上傳到資料庫中。 其次,學校應利用假期時間組織教師參與非遺技能培訓,應充分發揮教師們自身的教研能力,加強對非遺項目技藝教學和文化闡釋研究,使教師在課程講授、教材編寫等方面做出貢獻。最后,應當合理分配教學資源,依靠當代發達網絡技術,在多地、多校開展“線上”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園、互聯網媒介為南疆非遺進校園的跨媒介傳播賦能。

結語

南疆地區的非遺是我國歷史文化所沉淀的珍貴產物,是我國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文化價值與傳承意義不可小覷。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全球文化的傳播方式發生了跨媒介等方面的重構。 非遺文化成為現代社會的“共享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現,跨媒介傳播為其主體提供了新的實踐道路,校園媒介為挖掘南疆非遺文化符號的獨特價值提供了渠道支撐,為絲路審美文化下的南疆非遺文化共通化建構創造了更多的可操作性。 因此,我們更應當借鑒絲路審美文化中共同體傳播精神,挖掘出新疆南疆地方非遺的教育價值,思考南疆非遺文化在校園里進行傳播的交流的路徑。 使非遺文化在校園中流通共享,將其文化精髓繼承下來,使更多的學子能學習到我國邊疆地區優秀的非遺藝術與文化。

猜你喜歡
活態南疆進校園
活態中醫藥傳統知識數據庫的構建與應用意義
南疆木棉紅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在“活態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
舞龍舞獅進校園
烏蘭牧騎進校園
優秀劇目進校園
筑夢南疆
活態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