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2023-03-22 03:10
創造 2023年1期
關鍵詞:科技人才科學家力量

◆ 汪 燕

戰略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共云南省委王寧書記強調,人才是創新之核、發展之要、強滇之基。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云南省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是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云南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一、戰略人才力量的內涵及重要作用

戰略人才力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所在。保持云南省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形成戰略人才力量的持續集聚和涌現局面。

(一)具備精深科學造詣的領軍科技人才

當前,我省經濟社會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向科技要動力、要解決方案的關鍵期,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急需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戰略分析判斷能力和戰略規劃能力的領軍科技人才,找準產業發展中的“卡脖子”問題,精準指引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組織動員全省科技力量,實施產業技術攻關重大任務,組織大規??萍紕撔禄顒?,攻破關鍵核心技術。

(二)獨具戰略眼光的高層次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并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云南在生命科學、材料、能源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已具備較好基礎條件,若能抓住時機超前布局,就有望在部分領域搶占戰略制高點,打破國際封鎖,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我省急需一批能夠較好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具有敏銳洞察力和分析研判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帶領全省科研力量破解趨勢性、引領性、根本性重大科學問題,推動我省在戰略必爭領域占領制高點。

(三)具備卓越領導才能的領袖型科學家

目前,我省缺乏高水平創新人才,人才引進難、留住更難,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實踐證明,人才聚集地也是科技發達之地,領先科技出現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必須有一批領袖型科學家“冒出來”,在科技領域獨當一面,依靠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強大的號召力,產生人才集聚效應,在跨學科研究、大兵團作戰組織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我省打造科技人才高地提供核心動力。

二、建設戰略人才力量的基礎條件

(一)科技人才規模不斷擴大

新中國成立時,云南科技人才不足2萬人,科研機構工作人員不足百人,如今發展到擁有190.4萬專業技術人才、139.5萬高技能人才的規模,全省高校每年為社會輸送20多萬畢業生。截至目前,在滇“兩院”院士達13位,累計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領軍人才56位、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9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32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4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引進高層次外國人才76人,選拔培養科技領軍人才37位、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及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對象累計2343位,培養省創新團隊累計278個,在建運行院士專家工作站259個。

(二)科技人才結構不斷優化

目前,我省已建立起多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體系。全省5所高校的20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1所高校進入首批“雙一流”建設行列,9所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0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146個專業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學科建設體系不斷完善?!笆濉逼陂g,我省科學家主持完成的8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人獲何梁何利獎,在天文、生命科學、材料學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一批本土科學家成為科學界的中堅力量,吳征鎰院士2007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朱有勇院士被授予“時代楷?!狈Q號,張亞平院士是第一個榮獲“生物多樣性領導獎”的亞洲學者,韓占文院士開創了系統研究特殊恒星天體形成的先河。

(三)人才發展政策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圍繞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等方面,相繼出臺配套制度68個,推進改革舉措83項。加快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雙向兼職、離崗創業及人才流動機制,人才分類評價改革深入推進。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步建立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廣大科研人員的誠信意識顯著增強??萍汲晒D移轉化機制逐步完善,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出臺《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29條措施》等政策,大力支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加快培育各領域首席科學家,建立完善青年人才發現、遴選和使用機制。

三、差距與薄弱環節

云南作為欠發達的西部省份,科技人才總量與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顯,人才發展還有很多薄弱環節,科技人才隊伍潛能有待進一步挖掘。

(一)科技人才數量依然短缺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顯示,云南省萬人大專以上學歷人數、萬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十萬人創新中介從業人員數等排名全國靠后,勞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萍既肆Y源有待開發,省內高校的一些畢業生不愿留滇工作,外省就讀回省就業的畢業生比例不高?!八狻比瞬徘啡?,“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等高層次人才總數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科技人才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引領作用還不夠

目前,我省高層次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兩類”人才為例,企業占比遠低于高校、科研院所??萍既瞬叛芯砍晒c的突破、單項成果多,先導性、引領性成果少,能夠牽頭重大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或獨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科技領軍人才不多。缺乏善于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科技發展戰略方向,兼具戰略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能夠發揮全局性、引領性、決定性作用的戰略科技人才。

(三)科技人才的聚集效應尚未顯現

據統計,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學科主要集中在生物、冶金、信息、能源等領域,但與其他省份相比,在這些領域尚未形成各類人才競相涌入云南聚集的顯著趨勢。相反,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近些年已流失了部分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一些創新團隊帶頭人被外省挖走,科技人才發展環境有待改善??平藤Y源過度集聚在省會城市,大部分州(市)人才資源難以滿足發展需求。

四、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對策建議

基于云南省科技人才現狀,建議以人才集聚涌現為目標、以重大任務為牽引、以制度創新為保障,堅持“四個面向”戰略導向,加快建設戰略人才力量,構建從戰略科學家到領域頂尖人才、專業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多層次創新人才梯隊,建設創新人才高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一)建設戰略人才力量要有“高度”,做好框架設計

聚焦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領域,把人才培養引進計劃與重大前沿基礎研究、戰略性技術產品科技攻關等一體化部署、同步推進,引導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研發“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重點培養一批首席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推動與國內外一流大學、科研機構、世界知名企業等構建科技創新聯合體,為培養能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級科技大師提供重要平臺。聚焦關鍵人群、優勢領域、戰略方向,建立戰略人才力量遴選機制,引導科技人才勇于挑戰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不斷作出新發現、開辟新方向、提出新理論。

(二)建設戰略人才力量要有“厚度”,設立人才培育庫

設立戰略人才力量培育庫,推動一批卓越的科技人才向戰略人才力量轉變。遴選杰出科學家入庫,在我省科技創新亟待突破的戰略方向、急需布局的重點領域,牽頭實施重大專項,培養一批科學戰略大師。遴選科技戰略決策咨詢人才入庫,定向培養能夠進行戰略咨詢、戰略策劃、戰略制定、戰略組織、戰略實施的領軍人物。遴選戰略科學家入庫,提供更廣闊平臺、更多戰略資源和支持,給予更多組織領導重大科技活動的權責,賦予更多科研自主權,培養一批引領未來的戰略科學家。

(三)建設戰略人才力量要有“廣度”,建立“雙跨”機制

建立跨學科領域的交流互動機制,圍繞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集中全省優勢資源,組織實施跨學科、跨領域的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構建戰略人才力量協作網絡,加強各領域戰略研究力量的協同合作,形成“小核心、大網絡”的研究體系,產出高水平的戰略研究成果。建立科學技術戰略決策咨詢體系和機制,發揮戰略科學家及其科研團隊、學術共同體的獨特作用,充分利用院士資源開展高端戰略咨詢,為我省制定科技法律法規和創新提供決策支撐。完善科學家參政議政機制,在咨政建言過程中提升戰略思維、戰略眼光。

(四)建設戰略人才力量要有“精度”,實施人才推進計劃

推動實施戰略人才推進計劃,推動人才培養體系與創新活動全過程和產業發展有機銜接,完善激發科技創新人才活力的體制機制,營造開放包容的科技創新人才環境,加快培養一支戰略人才隊伍。充分利用云南國際人才交流會、騰沖科學家論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浦江創新論壇等省內外重大交流平臺,進一步強化招才引智。選擇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支持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業,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團體組建跨區域、專業性的科技創新平臺,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合作,共同制定國際、國內、行業技術標準,合作培養人才團隊。遴選云南省科技創新智庫單位,開展戰略人才力量培養試點,以引進顧問的形式柔性引進全國知名學者、科學家,圍繞我省重點領域開展重大戰略科技問題研究。

(五)建設戰略人才力量要有“力度”,強化政策引導

在高水平研究機構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中,試點建立長周期穩定資助機制,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安排科研經費使用,開展符合科研規律的周期性同行評價,建立與評價結果掛鉤的動態管理機制。加大重點領域、行業引智力度,積極引進戰略人才力量、科技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為引進人才協調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對全時全職承擔重大戰略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一項一策”、清單式管理、年薪制和項目工資制。

猜你喜歡
科技人才科學家力量
假如我是科學家
科技人才是發展的推動力
寧陜農業科技人才助產業脫貧
麥嘜力量 (一)
孤獨的力量
深入推進科技人才組團式援藏模式
與科學家面對面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二)
當天才遇上科學家(一)
懷疑一切的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