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律性探求與內容研究導向的回歸
——在教育部教指委圓桌會議和中國人民大學信管高端論壇上的發言

2023-03-22 03:47覃兆劌
檔案與建設 2023年1期
關鍵詞:檔案學學科內容

覃兆劌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湖北武漢,430062)

2022年9月和11月,我先后出席了中國人民大學校慶之信息管理高端論壇和教育部教指委年會的圓桌論壇。不曾想到,本人因會議安排的兩次發言,竟能獲得不少檔案部門領導、高校同行及企業檔案同行專家的青睞和鼓勵。這兩次發言,其實內容相通,檔案學研究的關注重心與檔案人才培養的理路,實為檔案事業發展的戰略性話題。茲稍作整理,并借《檔案與建設》雜志刊布呈覽,以就教于檔案同仁。

1 格物致知,執中守常:關于檔案學元問題

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的圓桌會議主題——檔案學元問題和“檔案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大會主旨高度契合。

檔案學元問題的體系性建設,自然是構建檔案學中國學派底層邏輯的需要。但是,之所以當下才關注這個話題,可能還因為我們的學科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以致前行的方向變得模糊不清。在新的一級學科(信息資源管理)背景下,能有部分同行集中討論檔案學科的“元問題”,為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暖個場,這可能比都去關注“元宇宙”更為重要。

1.1 檔案學元問題作為哲學話題,是對檔案學科的“返本歸真”

關于檔案學元問題的思考,是一種建立起自明性、公理性知識的努力。檔案學需要建立起我們的哲學話語,在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上形成歸約或通識,這是檔案學基礎理論建設的必要。只有通過對學科和學科對象的深入反思,我們才能從存在意義上把握檔案的本質,才能明白與相關學科的天然界劃,從而明確檔案學科討論中所謂抱樸守常、持正創新、萬變不離其宗的真正內涵。抱什么、守什么,學科獨立性以及與相近學科的邊界究竟在哪里,都要靠這些研究來回答。否則,在相近學科日益摻雜互滲的環境中,檔案學是無法自明其合理性、獨特性并行穩致遠的。

元問題作為話語體系,一定意義上講,是對其中真、善、美以及檔案學核心概念、原理的“反思歸約”。大家要從本體論、認識論和知識起源的視角,討論“檔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要從人與社會的關系理解其合規律性——“真”,以解決概念和定義沖突;要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檔案的合目的性——“善”,討論檔案的價值本體與價值客體,討論其元價值、規范價值和檔案價值實現的規律;“道由情深”“美以儲善”,還要從倫理學和美學的視角,將檔案納入人學范疇,討論其中體現的人與世界的情感關系與合感受性——“美”。我們需要關于檔案之“道”的深入思考。這是我們理解檔案概念、理解檔案價值與社會關系的原點。

1.2 檔案學元問題作為學術史話題,是對檔案傳統的“追根溯源”

這里的學術史當然既指狹義的檔案學術史,我們要總結前輩檔案學者的研究,也包括作為研究對象的檔案事業史,而且是作為人類文明史的檔案事業傳統。胡適在論國故時說過,發現一個字的古義與發現一顆恒星,都是一大功績。過去似乎更多從強調學科平等來理解這句話,但現在看,其實也是在強調事物探源的重要性,探源才能返本。古漢語的老師常常說“越原始,越深刻”,檔案學及對象研究中也莫不如此。作為文化流程的檔案事業發展,得追根溯源,理解初衷,觀其流變,抽象出規律性的認識,總結其不變之“?!?,才能把握其作為行為方式與內容的規律性、時代性。這種縱橫結合的考察能使人們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檔案傳統。在具體的學術實踐中,還要期待更多一些檔案學的斷代史、思想史和專門史研究。

1.3 檔案學元問題作為對象的把握,是對檔案事業實相的“格物致知”

禮源于俗。元問題雖是務虛的、形而上的,但同時又不可能離開對象和實踐半步?,F在我們的理論研究、課堂傳授的知識體系,與并行的檔案事業實踐是一種什么關系呢?是相向還是相左的呢?這很值得反思。如果學術界和實踐界認知存在嚴重沖突,就應思考根本的原因在哪里。譬如學科性質從史學學科轉向管理學科多年,而當下局館分設的情形中,綜合檔案館的業務勢必更進一步體現出以史料工作為主要特質。檔案事業實相包括檔案管理事業和檔案資源實體兩個方面,而當下我們的研究和教學已經極少顧及檔案內容。這既是學科的元問題,又對檔案學教育的內容結構和人才定義有著深刻的影響。我想只有基于檔案實踐經驗之后的抽象,只有貼近檔案事物真相的闡釋,我們才能解釋檔案實踐、引導檔案實踐并預測檔案實踐,也只有針對檔案事業實相的人才培養,才能真正貢獻于檔案事業。我們需要更多系統的案例研究成果,需要關于檔案文獻內容的規律性總結,需要管理行家也需要內容專家,需要對我國檔案實踐作更普遍的觀照。

1.4 檔案學元問題研究是一個漫長的歷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檔案學元問題研究,是一個長期性的話題。這需要檔案學科養成開放且不乏個性的鮮活生態。檔案學還有大量的基礎性工作要做,包括基本的學科范式建設、學科獨具的理論歸約和充滿理性自覺的學科發展史認知等,這需要我們立足于基礎的鋪墊,立足于本土對世界檔案學的貢獻。這一階段的檔案學呼喚深入的、體系化的個性研究。共識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不同視角關于“檔案”事物的詮注中走向統一。檔案學知識體系的中國學派,首先需要國內涌現出具有特色的檔案學派。

其次,檔案學元問題研究離不開代際的傳承。今天參與這個圓桌話題的學者除任越教授尚屬年輕外,其余都是本學科資深的老教授,有多位熟悉檔案內容研究的專家。這讓本話題的討論從畫面上更現出一種莊嚴感、使命感和緊迫性。我們似有責任在所供職的學校強調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能形成針對檔案學元問題研究的各成體系的基礎理論成果。如此經年融會,檔案學的中國知識體系才有望實現。

2 不忘初心,注重內容:關于檔案專業人才培養

正值中國人民大學校慶和檔案學科創建70周年紀念,而且恰逢先師孔子的生日,如此的氛圍中我們來討論檔案教育話題,實在是太恰當不過了。在這樣的日子里我們來回顧檔案學科的發展,緬懷學科前輩,討論今后檔案學科的理論研究和檔案專業人才的培養之道,尤其讓人生出些使命感來。

“三江水,靜園樹”,靜園指的就是人大校園。這是我在《檔案事業三字經》里的兩句話,意在說明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檔案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中的歷史地位和廣泛影響。我雖然算不上人大正式校友,但總算是負笈受益者。我還清楚記得八十年代在人民大學東門地下室居住的那段進修時光,記得那時上課的教室和老師,有時也會想到那塊鮮艷的實事求是碑。

關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成就,前面的專家已經作了充分的總結?,F在我想談幾點困惑。

有資深檔案專家對我說:“現在咱們專業的畢業生多少有些不倫不類。你說讀的檔案專業,學的卻是信息管理,而信息管理主要又是人家計算機系的東西。畢業生既不懂歷史學,又談不上精通信息技術運用,專業給人一種雜糅的印象,作為獨立學科應有的人才核心素養不大明確?!庇钟匈Y深檔案界領導對我說:“感覺近年檔案學術共同體的文章,多與業界關系不大。學術應當是為實踐服務的,檔案人才培養應當把檔案實踐、檔案事業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檔案開發利用是檔案界的重點和難點,檔案內容研究又是檔案開發利用的重點和難點。很多檔案人,特別是檔案學人,對檔案內容的研究投入精力太少,使檔案深度整理、鑒定和作用發揮一直很難真正體現出來”,甚至直言:“當前不少檔案專家,往往是脫離了檔案內容的。不像文物界不少專家,對文物相對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的。不少檔案專家大多并不關注檔案工作中的重大基本問題?!?還有資深央企檔案館長對我說:“現在的檔案研究太跟風了,可以說是制造焦慮,又與實際不符,還是要植根內容才好。內容管理才是檔案工作的高級形態?!边@些意見可以說是極為誠懇的。我想說的正是,檔案的業務重心無非是管、用并重,但我們注意到,在當下的檔案學研究和檔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無論學術話題還是教學課程,關于管理的占了絕大多數,而對于檔案內容的關注和關乎檔案內容的人才素質培養,也就是關于“收檔案”“看檔案”“用檔案”的知識和研討,的確是少之又少。盡管關于檔案知識管理和數據化管理的討論涉及到內容,但這仍是基于傳統的檔案內容之后的話題。檔案學應當是管理導向和內容研究導向并重才對。

2.1 在檔案學科和人才培養的傳統經驗中是高度重視檔案內容的

檔案學科過去屬于歷史學科,關乎內容的特質更為突出。過去我們的各級檔案館,權威的專家和領導,多是從事檔案編研和編史修志的,可以說他們是檔案內容的行家里手。那時候檔案專業的課程中,關涉檔案內容的名目占了相當的比重,譬如文書學之外還有古文書學、清代文書,我所在專業還開設了敦煌文書等。關于歷史的課程除公共課相關課程、中外檔案事業史外還有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通史、中華民國史、中國革命史等。有些高校更是以地方檔案文獻為內容建設教材,如川大的檔案文獻學基本是以巴縣檔案為例。在西方的檔案館長和檔案學專家中,譬如庫克、杜蘭蒂、戴維·比爾曼、安藤正人這些人,他們個個都是關注檔案內容的,他們還都有史學的背景。我們的馮惠玲教授也是史學博士。周總理寄語檔案人要學習司馬遷。如果我們完全止于檔案的載體、形式和流轉過程,全然不顧檔案的內容并為內容的發現而作相應的人才修養,便會離總理的這種期望越來越遠。檔案界的諸多老前輩,他們討論檔案的實體整理和信息整理,強調像老子那樣守檔案,像孔子那樣用檔案,他們無一不是關注檔案內容的。我們在過去的檔案學雜志中,也時??梢钥吹疥P于檔案內容的普遍性問題的討論。所以說,從學科傳統來看,老一輩是重視檔案內容的,關注檔案內容可以說是我們檔案專業的初心。

2.2 高質量的檔案管理必須重視檔案內容

一段時間以來,雨后春筍般的新一波檔案館建筑拔地而起,檔案館有了更敞亮的環境,也令史學界和公眾滋生出更多關于檔案開放的期待,而其中檔案資源建設和檔案開放就離不開檔案內容。對區域、行業和社會歷史文化遺產的理解和記憶建構重心的把握,直接決定了我們對記憶樣本的選取和資源配置策略。兵團史料集成就是一個例子。同時,檔案館的開放滿意度提升,得以館藏內容鑒定為前提。眼下不僅關于記憶樣本選擇和開放鑒定的研究論述少見,而且在檔案人才培養的諸多方案中,也極少見到相關的字眼,這種缺失的消極影響我想會日益顯現。我曾在講座中表達過對當前數字化過程的擔憂。說實在的,外包式的檔案數字化加工,其中的著錄、標題等關乎檔案內容的環節,其實才是數字化質量的內涵考量指標。不具有檔案閱讀能力,不具有一定文史素養的加工團隊開展甚至驗收,或許正完美地掩蓋了檔案載體轉換過程中對檔案內容的深刻傷害。檔案學和檔案專業注重管理固然是不錯的,問題是我們不能顧此失彼,何況這樣的重視管理,實則并未切中檔案管理的要害。拋開了“用”的檔案管理,不過是一種好看的形式主義。

2.3 不重內容的部分原因是學科界限的模糊和過于注重技術的表相,不重內容的結果是檔案專業內涵的迷失

不重檔案內容和在人才培養中淡化相關素質的培養,其發生是一個日益被強化的過程。這有幾個原因。一是學科歸宿劃分的影響,檔案學科從史學類劃歸管理類,與史學漸行漸遠;二是一級學科的整合,使檔案文獻的特質變得模糊,不同文獻學科背景的研究者和教師拿檔案作一般文獻共性觀之待之。當下因為一級學科名稱的一統,檔案專業教師與圖書情報專業教師有可能更多的交互共用,加之檔案數字化引起的檔案人與檔案原件的隔膜,我擔心檔案內容在未來研究和人才培養中會更進一步、曠日持久地被忽視;三是數字時代文件介質的顯著變化和信息話語的不斷更迭,引導更多的研究者關注檔案載體轉換、運行和新的話語外延拓展而無暇顧及內容的深入。

如此只講管理不顧內容的結果:一是檔案學科會錯失一些有關檔案內容研究的重大學術和社會參與;二是用人單位的困惑和檔案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的局限,四年檔案學甚至碩士博士畢業,卻無緣有關檔案內容的工作崗位;三是痛失高端人才成長的跨界優勢。業界一些富藏歷史檔案的綜合檔案館領導對我說,歡迎你們歷史文化學院的檔案專業學生報考檔案館的崗位,其實我是很心虛的。我們雖在歷史文化學院,但同學們熱衷于管理過程而無法沉浸于檔案內容積習已久,以致我想挑選一兩個作為直博生的候選都難實現。因為不關注內容以及圍繞內容養成人才的文史厚度,使我們的人才只能成為單一的過程管理型人才,而很難成為諳熟內容研究的文獻研發和史家型人才;同時缺乏內容關注熱情的管理人才,也難具有資源建設的眼光和管理創新的思想高度。

總之,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檔案內容,真正在研究和人才培養中體現管用結合,在研究中多一些關乎檔案內容和檔案利用的規律性探討,譬如檔案展覽如何辦得更好,等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我們應不時回望傳統,切實增加有利于檔案內容理解的史學和文獻學方面的知識傳授。我們常說守正創新,在檔案學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中不忘關注檔案內容,正是學科“守正”的當然之義。

猜你喜歡
檔案學學科內容
【學科新書導覽】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丁海斌主編《檔案學概論》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歷史追溯與革新路徑:中國檔案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特征闡釋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超學科”來啦
關于檔案學會工作的幾點思考
主要內容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學術批評語境下檔案學理論研究的批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