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亞視域下的韻文研究與文明互鑒新視野
——東亞漢詩史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023-03-22 06:15吳留營
中國韻文學刊 2023年4期
關鍵詞:為題東亞詩學

王 琳,吳留營

(1.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234;2.南通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漢詩是韻文的大宗,在古代東亞文壇長期居于經典主角地位。千百年來東亞漢詩的發展流變呈現怎樣的風貌?2023年11月18—19日,由中國韻文學會、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主辦,上海市國際比較文學創新團隊、上海市世界文學多樣性與文明互鑒創新團隊共同協辦的東亞漢詩史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東亞漢詩論叢》《東亞漢詩叢選》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等國家在內,共有80余篇論文入選本屆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澳門大學、日本關西大學、韓國慶北大學等海內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集團的130余位專家學者到場出席。另有學者通過線上會議平臺參會、聽會。在為期一天半的會議中,與會學者聚焦“東亞視域與文學史觀”,圍繞多個議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展開學術討論。茲擇要概述如下。

一 會議首日主會場群英薈萃

11月18日上午的議程分為開幕式、新書發布會、主旨報告三個部分。開幕式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漢詩史(多卷本)”首席專家、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嚴明主持。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王宏超教授為大會致歡迎辭,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劉耘華教授、日本福岡國際大學海村惟一教授、江西教育出版社總編輯桂梅作為嘉賓分別致辭。

新書發布儀式由上海師范大學陳飛教授主持?!稏|亞漢詩論叢》是東亞漢詩史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果呈現,具有豐富的學術價值。鳳凰出版社吳瓊編審、江西教育出版社陳驥主任作為出版社代表,分別就《東亞漢詩論叢》(第一輯)和《東亞漢詩叢選》(全七冊)的出版過程作了簡要匯報。吳瓊指出《東亞漢詩論叢》代表了目前學界在東亞漢詩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陳驥認為這套叢書體現了東亞漢詩的完整風貌,構建了東亞詩文研究的時代路徑。

復旦大學陳廣宏教授主持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韻文學會會長、浙江工業大學肖瑞峰教授《王韜旅日唱和詩的多元觀照》一文,通過尋繹近代文人王韜旅日期間的唱和詩,從微觀、宏觀兩個層面把握并捕捉中國詩歌流變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價值。韓國慶北大學鄭羽洛教授《韓國漢詩中所反映的“家族”及其意義》,以朝鮮時期文人金聃壽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了其漢詩中所體現出的“家族”主題和學術價值。溫州大學王小盾教授的論文《從四所越南寺廟看漢詩在域外的生存》,通過結合自身赴越南訪書的經歷,分別介紹了西貢慧光禪院、會安圓覺寺、順化妙嚴寺、河內使館寺四所寺院藏書情況及特點,并創造性地指出,漢籍并非只是歷史性的存在,而是流動并發展于今天的域外文化之中。日本電氣通信大學范建明教授《關于江戶時代漢詩發展的分期問題》一文,總結了歷來關于江戶漢詩分期問題的各種說法,并在分析各家得失的基礎上,綜合性地提出了四分期的主張。上海外國語大學陳??到淌?、上海師范大學李定廣教授、上海大學張寅彭教授、復旦大學黃仁生教授分別就前述四位學者的發言進行評議,認為上述研究成果具有學術前瞻性與開拓性,對本領域的學術發展具有推進意義。

二 平行論壇精彩紛呈

11月18日下午,12組平行論壇分別舉行。學者們切磋交流,新見迭出。茲選取部分發言,簡要概述。

(一)朝鮮漢詩研究

朝鮮漢詩研究分為朝鮮古代詩學溯源研究,朝鮮漢詩中的人、物形象研究,朝鮮漢詩與中國文學經典的關系,朝鮮文人交往與唱和研究四個分論壇。

“朝鮮古代詩學溯源研究”分論壇由趙紅衛主持。王成以《中國文論“象喻”傳統與朝鮮古代詩學批評》為題,指出象喻在朝鮮古代文學批評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充滿了模糊性與不確定性。象喻批評是東亞文學互動、生成的鮮活范例,更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實踐。杜慧月的論文《高棅〈唐詩品匯〉與朝鮮文人的詩學世界》,通過分析朝鮮文人閱讀、評陟、抄寫《唐詩品匯》的情形,以及以此為基礎編撰朝鮮唐詩選的現狀,指出《唐詩品匯》與《唐音》一起在朝鮮文人的詩學世界里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子⒚褚浴陡啕惡笃谠娙说臒捵劣^》為題,指出高麗后期詩人認為無煉琢不成詩。高麗后期詩人注重煉新、煉警、煉清,新、警、清的追求凸顯出了高麗后期詩人在詩歌創作上力求突破的心態。李書寧以《朝鮮文人鄭斗卿的歷史審美觀探究——以古體詩為例》為題進行發言,指出鄭斗卿的古體詩汲取了司馬遷、李白作品之中的養分,鄭斗卿的歷史審美觀有尚奇、尚悲、尚真與豪等。王玉姝以《“東國儒宗”崔致遠的佛學闡釋》為題,認為崔致遠的漢詩呈現出清幽的禪境及物我一如的圓融之境。崔致遠始終秉持儒釋融合、以儒為統的佛教觀。吳文善在論文《金時習漢詩的兩個精神淵源》中指出,金時習漢詩的兩個精神淵源是屈原和陶淵明。其漢詩經“離騷之痛”的徘徊主題之后向陶淵明的回歸主題轉換,其間所遵之道的內涵也從儒家的修、齊、治、平向道家的精神解放和追求生命本真轉換。

“朝鮮漢詩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分論壇由王玉姝主持。閆晶以《傳統文人世界中的“才女”塑造與解讀——以許蘭雪軒為例》為題,指出《蘭雪軒詩集》從編撰、傳播到評論都在男性文人的主導下,依照男性文人的意愿和審美被塑造、評價,許蘭雪軒這類“才女”形象背后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思想風潮。趙紅衛以《朝鮮使節儒家視角下的齊魯心像》為題,指出朝鮮使臣對儒家文化的仰慕及對明末儒教禮制的失序廢弛現象的批判,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構筑起了朝鮮使臣行使文獻中的明末齊魯心像。盧乃心在論文《論明清時期朝鮮士大夫對朝鮮女詩人及其創作之偏見》中認為,朝鮮士大夫對朝鮮女詩人的評論中摻雜著偏見,在這些偏見的影響下,朝鮮女詩人的詩文集不易流傳,其詩歌創作題材和風格受到限制,其詩學地位不被認可,但也有部分女詩人的自我意識被激發,逐漸走向詩學自覺之路。蘇岑以《朝鮮半島芭蕉題材的文學書寫》為題,指出朝鮮半島文人的芭蕉書寫與中國古代芭蕉書寫的情況類似,但他們基于濃厚的性理學環境,接受和發揮了張載《芭蕉》詩所蘊含的理學趣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李振政在《東亞視域下的李氏朝鮮用韻研究》一文中考證分析了朝鮮漢字音韻,指出朝鮮李朝時代存在“三韻”“四聲”“上古”三種字韻形態。劉玥以《朝鮮漢詩中的昭君形象書寫》為題,指出“昭君怨”不足以概括半島昭君詩的主題,朝鮮半島還生發出了“艷妃”“賢畫工”“香草美人”“賢妃”等主題。

“朝鮮漢詩與中國文學經典的關系”分論壇由崔英花主持。陳敏以《文章異域有知音:高麗士人閱讀視野里的白集版本及其閱讀反應》為題,指出高麗前中期白集唐代舊本傳入高麗,高麗中后期宋代刊本傳入高麗。高麗文人閱讀后,形成了歆羨白居易閑適生活及對白居易名篇效仿的集體反應。崔英花在論文《朝鮮王朝坊刻本唐詩選集考論——〈唐音〉系列為中心》中指出朝鮮坊刻本刊刻的詩集類的書籍,以及朝鮮末期大眾的學詩、讀詩風氣和坊刻本唐詩選集出版的意義。劉心如以《古代朝鮮集唐詩雜集創作面貌初探》為題,分析了古代朝鮮集唐詩引詩來源情況,該文對闡明唐詩在朝鮮的接受情況有一定意義。劉志峰以《9世紀杜詩傳入朝鮮半島新證》為題,通過細密的論證,將杜詩在朝鮮的接受時間又向前提了一段時間。秦瑩、李章玲的論文《杜甫詩在朝鮮半島接受的流變研究——以〈登高〉為例》,在橫向、縱向兩個方面梳理了《登高》在朝鮮半島的接受情況,對杜詩在朝鮮的接受情況具有補充意義。張雪君以《流衍與增殖:〈赤壁賦〉與朝鮮古代的漢詩創作》為題,梳理了《赤壁賦》在朝鮮半島的接受情況以及由此產生的赤壁文化。

“朝鮮文人交往與唱和研究”分論壇由秦瑩主持。張政君以《漢語文學視域下的中韓文化互鑒——以金澤榮漢詩唱酬為中心》為題進行發言,分析了金澤榮漢詩唱酬在中韓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對加深理解清末民初中韓文人交流具有一定意義。左江在論文《1598年陳奏行使臣詩歌酬唱研究》中,梳理了1598年陳奏行酬唱的基本情況,分別指出詩作酬唱引發的二李矛盾及引發的其他問題,為朝鮮文人出使中國途中的文人相處、文人關系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微的案例。張佳佳以《日本殖民地時期流亡中國的韓國文人漢詩創作小考——以趙素昂的漢詩為中心》為題目,就趙素昂流亡中國期間漢詩創作背景、漢詩特點及所作漢詩的意義等三個方面展開論述。王琳的論文《17—18世紀朝鮮王朝委巷詩人詩社考辨》考辨了枕流臺詩社、三清洞詩社、洛社、松石園詩社四個詩社是否可以稱之為詩社,同時揭示了朝鮮中后期委巷文人發展的脈絡,指出身份制度與朝鮮漢文學發展之間存在較大的研究空間。馬琳以《韓國漢文詞追和中國詞作考論》為題,系統探究了韓國文人漢文詞體特征、追和方式等基本問題以及文學現象背后的規律與成因。

深圳大學左江教授在總結本組論文時指出,本組論文時間跨度大,研究視野廣泛,研究內容豐富,有集中考察某個意象在漢詩中的流變,也有對文人群體的研究,資料收集完備,注重東亞漢文化圈的整體性,并從書籍史、閱讀史、互文理論等角度進行了探究。

(二)日本漢詩研究

日本漢詩研究分為日本漢詩的接受與獨特視界、日本漢詩文獻考辨與意象闡釋等數個分論壇。

“日本漢詩的接受與獨特視界”上半場由蔣寅主持。陸穎瑤以《平安朝漢詩中的王昭君——唐代文學的接受與創新》為題,分析了菅原清公、橘在列、大江朝綱三人詩對王昭君不同的評議,這些詩作都是平安朝文人接受唐代文學并加以創新的結果。劉昱江在論文《再議菅原道真〈中途送春〉詩對杜詩的接受》中指出,在為道真《中途送春》作注時,不必以杜甫《春望》為出典。侯悅以《回響與新變——江戶林家學者次韻韓詩研究》為題,分析了林羅山、林鵝峰、林讀耕齋三人次韻韓詩的情形,指出他們既受到原作的影響,也融入了日本特有的風韻,顯示出海東文士獨特的審美意蘊和學詩方式。羅宇以《天竺醫影:日本五山漢詩中的“眼病”書寫》為題發言,認為五山詩人將宋人“以眼觀物”的書寫模式轉化為“以心觀物”,成為日本五山漢詩的核心特質。天竺醫書文獻構成了五山詩人眼科知識、醫學觀念的來源。此外,天竺醫學影響了日本中世“三國佛教史觀”,也是中日文學同源異流的重要原因。郭少辰在《唐詩學視域下的日本沈德潛接受》一文中,梳理了沈德潛詩學著述及唐詩選本的東漸情形,指出沈德潛的詩學觀及所編兩部唐詩選本在日本引發較大的接受熱潮,其唐詩觀念逐漸積淀為日本唐詩學因革中之基底。宋超以《內藤湖南漢詩中的東亞中國觀》為題,指出內藤湖南詩作中存在著覬覦東亞與尊重中國的矛盾。前者成為日后的軍國主義的依據,后者則顯示了他日后成熟理論的端倪。

“日本漢詩的接受與獨特視界”下半場由陸穎瑤主持。日本立命館大學高語莎的論文《五山漢詩與“所翁龍”在日本的接受》,比較了鄂隱慧奯與西胤俊承創作的“所翁龍”題畫詩,指出五山禪僧的題畫詩作承襲了中國“所翁龍”題畫詩文的要素。通過這一個案研究,可以看到中國繪畫的東傳不僅限于物質的層面,還通過文字材料以及僧侶和文人的人際網絡實現了更為活躍和深度的交流。陳茜以《日本遣明使策彥周良對中國古代典籍的接受》為題,梳理《入明記》中策彥周良接觸學習的中國古代典籍,管窺策彥周良的漢學知識體系,分析其漢詩創作路徑,進而考察中國古代典籍在日本中世時期的傳播與影響。任健的論文《游戲文字的魅力——論唐寅〈花月吟〉的藝術特質及其文學影響》為題,在探究《花月吟》藝術特質的基礎上揭示其對明清文學及日本漢詩界的影響,并追尋風靡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啟示。蔣寅在《服部擔風詩集略評》的發言中,梳理了服部擔風詩作情形,指出了服部擔風的藝術淵源,認為其律詩行以議論、敘事,絕句有神韻之美,技巧熟練而不免落套。王培剛以《元政的性靈說接受與漢詩創作》為題,指出元政將袁宏道的性靈說與佛理相融合,經由對寒山拾得詩的次韻模仿,對幕初時期的社會現象和風氣展開了直率的諷刺和批判。元政詩中大量出現母親形象,根植于這些詩中的“日常性”映現出性靈詩的美學特質,預示了江戶后期性靈詩風席卷詩壇時代的到來。羅春蘭、王鵬的論文以《五山禪僧漢詩創作對陶詩的嗣法》為題,指出五山禪僧在漢詩創作中引用和化用陶淵明相關詩句、意象和典故,模仿其風格特色,在實踐中既體現出對陶詩的借鑒,又融入了自身獨特的理解。熊瑤在論文《圖像與日本江戶時代的中國古典詩歌接受——以日本江戶時代的王維詩歌接受為中心》中,探討了圖像與域外的中國古典詩歌接受之間的關系。

蘇州大學吳雨平教授在評議時指出,日本漢詩啟蒙了日本文學,同時也向世界打開了東亞文學交流之窗。我國學術界對日本漢詩的研究從傳統的詩歌研究本身,向挖掘社會歷史文化方面因素以及借鑒西方文學理論研究方法進行闡釋的方向發展。

“日本漢詩文獻考辨與意象闡釋”分論壇由李玉寶主持。李一鳴以《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考論》為題,圍繞該書體例等問題展開,指出該書具有彌足珍貴的文學和文獻價值。王連旺、邱惠珍在論文《日本五山文學中廬山瀑布意象的形成與展開》中,論述了日本中世之前、五山時期的李白受容情況,由此延伸到五山文學中廬山瀑布詩的接受途徑,而后介紹了《五山文學全集》中的廬山瀑布詩,并從以《李白觀瀑圖》為題材的漢詩作品展開,講述了其成立與東傳過程。張麗以《試論日本五山山谷詩抄物的闡釋特征》為題,指出不少在文學史上有建樹的五山禪僧都曾注釋或講解過黃庭堅的詩作,然后介紹了一些代表性山谷詩抄物。這些抄物常以禪宗思維領悟詩義,多采用“以意逆志”的方法論探討詩義,具有初學者的思維定式。隋雪純以《日藏胡曾兩種別集考述——兼再論胡曾詩法因革與詠史體的晚唐正變》為題進行發言,梳理了胡曾別集版本的源流,辨析了兩種日藏本的關系,而后從中日融通視野出發,考察了胡曾詩歌之影響,最后從詠史詩體正變的角度來探討胡曾作品的得失。施锜的論文《黃檗宗行樂圖形式頂相中的題贊意蘊研究》,介紹了行樂圖的概念,梳理了早期禪師頂相中的相關內容,探討了行樂圖的主體部分,最后以潮音道海禪師的《七師七友圖》為例,分析了行樂圖形態頂相日本在地化的表現。海麗以《夏目漱石漢詩中的動物意象探賾》為題,整理歸納了夏目漱石208首漢詩中的動物意象,分析了這些動物意象在漢詩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從中既能體現出夏目漱石對中國文化的吸收,也反映出當時中日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鄭州大學王連旺副研究員在總結時指出,本組論文描繪出從平安到明治時期日本漢詩的發展軌跡,涉及平安朝文人對唐文學的接受、閱讀史視角下的遣明使漢詩研究等議題,展現了學者扎實的文獻功底和強大的創新能力。

(三)越南漢詩研究

“越南漢詩研究的多維視角”分論壇由馮超主持。越南學者陳來德以《古代越南漢學史鉤沉》為題,梳理了越南漢學傳播的歷史,劃分為越南內屬于漢至唐時期,越南李、陳時期,越南后黎朝至阮朝嗣德中年時期,阮朝嗣德中年以后四個時期。馮超的論文《中越陸海絲路上的文人酬應與互動交流》,圍繞越南脫離北屬后中越人文絲路上的詩歌酬唱活動、宗教交流和人員流動等問題展開論述。何仟年《阮綿審的漢詩創作道路及其意義》,從阮綿審的文學史地位、《倉山詩集》的藝術成就、倉山詩的文學史意義三個角度進行探討,指出阮綿審的漢詩藝術境界可以與中國優秀作者相媲美。李嬋妃以《補“史學之芹藻”——中越貫通文化視野下的鄧鳴謙越南詠史詩創作》為題,圍繞鄧鳴謙《越鑒詠史詩集》展開,從名儒、隱士、女性三類題材的吟詠分析了其漢詩價值,探尋了中國儒家文化對鄧鳴謙創作的影響,揭示了鄧鳴謙詠史詩集的獨特地位。嚴艷在《越南漢文詩體的特征及流變》論文中,從越南漢文詩體及其研究引入,梳理了越南漢詩文體的演進軌跡,并從總體與個人兩個層面分析了越南漢詩風格的變化。越南學者阮有山、阮氏雪以《越中中世紀漢詩在越南初高中學校的教育》為題,介紹了當前越南在初、高中學校講授的越中中世紀漢詩,包括11首中國詩歌和7首越南漢字詩歌,并與中國的唐詩聯系起來,探討其影響與價值。

揚州大學何仟年副教授在評議時指出,本組論文討論了越南漢學的分期、中越絲綢之路上文人的酬應和互動,另有對越南漢詩人和越南漢詩中獨特意象進行的個案研究,為繼續研究越南漢詩提供了啟示。

(四)東亞唱和與詩學衍變

東亞唱和與詩學衍變分為東亞視域中的文人唱和研究、交互影響下的東亞詩學衍變兩個分論壇。

“東亞視域中的文人唱和研究”上半場由黃仁生主持。李準以《漢詩為媒的東亞漢文化互動:〈遁庵詩集〉的成書》為題,梳理了《遁庵詩集》的成書過程,指出該詩集的成書也折射出了日、朝文人對明代詩學思想的積極受容,體現了以漢詩為媒介的東亞漢文化互動。周雨斐以《同聲復調:晚清使臣在日酬唱的公共性與政治性》為題,指出晚清使臣在日酬唱是國際政治博弈的文學投影,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含蓄特點,是考察近代中日關系的另一種視角。李梓璇在《近50年來古代中日漢詩外交研究綜述》中指出近50年來古代中日漢詩外交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及對該領域研究展望。肖大平的論文《論閩粵奇人沙起云及其〈日本雜詠〉》認為沙起云旅日期間所作《日本雜詠》以類竹枝詞詩體形式,細致描繪了日本江戶時期節令民俗、禮儀民俗及日常生活,對了解日本江戶時期民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李雯雯《江戶漢詩創作主體的下沉式拓展——江湖詩社的視角》一文,以江戶時代江湖詩社為例,指出江戶詩壇的社集活動直接導致了詩人群體的擴大以及漢詩傳播的大眾化傾向,表明江戶漢詩結社活動中的社會環境與文學思潮存在密切關系。黃仁生以《論葉松石與中村敬宇、大椝愛古的交往及唱和》為題,勾勒嘉興詩人葉松石同大椝愛古、中村敬宇的交往唱和過程,指出其不僅對于研究近代中日漢詩交流有重要意義,而且為漢詩的跨國唱和提供了成功經驗與經典性案例。

“東亞視域中的文人唱和研究”下半場由劉丹主持。常永婉以《中日筆談中的漢詩研究——以〈大河內文書〉為中心》為題,以《大河內文書》為基礎,厘清筆談文獻中的漢詩特點,同時也就中日雙方對筆談漢詩的態度進行探討。陳雨星的論文《陳鴻浩與十九世紀末中日文人文化交往》,以陳鴻誥為中心,考察其身世交游,進而探討晚清中日文化交流網絡的形成、運作及其對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影響,為研究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胡淑瑜《石川鴻齋唱和詩研究》一文,梳理了石川鴻齋唱和詩的基本情況,總結了《芝山一笑》《宴集編》唱和詩的特點,指出這些變化反映出晚清中日文人唱和由興起到逐漸繁榮的過程。葉曉瑤以《長尾雨山的上海詩會及其影響》為題,梳理了長尾雨山在上海時期的活動及影響。夏敏在論文《清代琉球人在北京的漢詩寫作》中指出,清代琉球人北京漢詩充分顯現了中國文學對琉球的全面影響,是中琉相關人士在北京經濟、文化、外交上的密切交往在漢詩上的投影。劉丹以《明清琉球詩人的福州情結——以琉球久米村人為中心》為題發言,認為明清琉球詩人的福州漢詩不僅描述了福州的名勝古跡和民俗風情等,而且記述了琉球詩人與福建文人間的交往情況,可從中窺探琉球人對福州的深厚感情。季龍飛的論文《晚清琉球官生在北京國子監的最后倒影——林世功留學時的喜和悲》,認為林世功在國子監的經歷,他的所思所見、人際往來是林世功歷史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集美大學夏敏教授評議時指出,本組13位學者對于東亞視域中的文人唱和現象進行了研究,可分為三類,即中日外交研究、中日漢詩唱和中的民間互動研究、東亞漢詩視域下琉球漢詩研究。琉球漢詩是東亞漢詩研究的薄弱部分,希望今后在琉球漢詩研究方面有更多成果問世。

“交互影響下的東亞詩學衍變”分論壇上半場由李玉栓主持。吳夏平以《“杜詩入史”現象與早期杜詩學話語體系》為題,論述杜詩入史與早期杜詩學話語體系的形成過程。傅如意在《“東亞漢詩選學”論綱》一文中,提出了“東亞漢詩選學”的學術概念。陳艷以《古體與日本江戶詩壇》為題,指出古體詩從江戶前期到明治維新時期的地位大為提升。辛文、葉潤之從形式、內容、和漢文學融合三方面論述了日本平安朝天歷、寬弘年間出現的極富特征的耽美文學思潮。熊嘯以《現代體驗的古典書寫:中野逍遙漢詩的定位與再評價》為題,指出中野逍遙詩作處于新舊文學、文化銜接的夾縫中,體現出了其在文學史特定時期的典型性與復雜性。山口莉慧在《中國漢詩與俳句》為題的發言中指出中國漢詩從內容、表達方式、思想等諸多方面都對日本俳句產生了極其深刻及深遠的影響。

“交互影響下的東亞詩學衍變”分論壇下半場由吳夏平主持。吳雨平以《身份的認同:論早期日本漢詩與其創作主體的關系》為題,指出早期日本漢詩的重要特點是直接記錄統治集團集體生活的場景,這種局面的形成主要源于這一時期漢詩創作主體的身份畛域。蘇文博以《明治詩風詩論與黃遵憲詩的作法——兼論對清末“詩界革命”的影響》為題發言,分析了黃遵憲《人境廬詩草》和《日本雜事詩》前后作法差異,以此為依據論述了黃遵憲詩的作法與明治詩風詩論的關系以及清末“詩界革命”的影響。何振的論文對日本江戶詩壇詩語文獻的歷史分期、類型、中日淵源、審美傾向進行了細致的考察,指出詩語文獻是日本江戶詩壇唐宋詩之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建業以《江戶時代大典顯常的唐詩學知識整理及其東亞漢詩史的意義》為題,指出大典顯常的詩學著作富有研究精神與博學色彩,在東亞漢詩學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劉召祿在宣講論文時指出,《文鏡秘府論》對平安朝的“和歌四式”等歌論和江戶朝赤澤一太乙的《詩律》等詩話的編寫都有著重要影響。馬雙博以《和風漢體:論江戶后期七絕詩體的話語建構》為題發言,認為江戶后期以本土文化為內核創作理論和詩學話語,需要建構新的體系,而“和風漢體”就是這一方面的主體表現。史可欣在論文《興衰由人:明治、大正漢詩與詩人身份演化的雙重路徑》中指出日本漢詩的近代演進呈現出獨特的拋物線趨勢,而這段“拋物線”的軌跡與漢詩人身份演化的兩種路徑息息相關。

上海師范大學吳夏平教授在評議時指出,應當把東亞漢詩史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下去考察其意義和價值,可以把東亞漢詩史放在世界文學史和東亞文明史的維度上予以探討,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可以從世界史和東亞文明的建構這一角度提升東亞漢詩史的研究價值。

三 論壇總結及閉幕式的余音

11月19日上午的議程分為大會主旨報告、分組匯報、閉幕式三部分。北京大學劉玉才教授主持大會主旨報告,上海師范大學嚴明教授作了題為《漢詩何以東亞,東亞漢詩何以成史——研究的基礎、結構、視角及思考》的報告。嚴明指出,在東亞漢詩史的探討過程中,對比較詩學中的外來與本土、模擬和創新、趨同與變異、民族性和普世性等基本詩學范疇研究,可提供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東亞共同體文學的研究范式。復旦大學俄羅斯籍研究員Rostislav Berezkin(白若思)的報告題為《十七至十八世紀安南本中國神傳及其喃譯改寫本中的漢詩》,指出部分越南漢詩被收入越南喃字改編本,這些小說與民間信仰之間存在關系,為東亞漢詩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嚴艷教授的報告以《中國古典詩學傳統對越南漢文詩論的影響》為題,她論述了越南詩論對中國詩文觀的接受以及詩言志、詩緣情傳統以及中國詩學傳統對越南詩論的影響,指出越南古代詩學是對中國詩壇種種思潮的回響。南昌大學韓東副教授的報告題為《朝鮮后期漢詩的流變與思潮》,認為朝鮮后期漢詩可從“真詩風”“朝鮮風”“閭巷風”等多個維度進行探討,并總結了“朝鮮風”漢詩所呈現出的詩語本土化等特點。

分組匯報環節由上海師范大學嚴明教授主持,蘇州大學吳雨平、深圳大學左江、集美大學夏敏、上海師范大學吳夏平等教授,揚州大學何仟年、鄭州大學王連旺等學者分別匯報了各個分論壇的總體情況。上海師范大學吳留營副教授作大會總結,他指出東亞漢詩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如既往地堅持開放性,提出周而復始、和而不同、懸而未決、久而彌新等關鍵詞,提倡研究應回歸歷史語境,并注重吸納新材料、轉換新角度、融匯新方法,使作為東亞文化遺產的古代詩歌文獻重獲新生。

本屆會議旨在增進海內外學者間的交流與切磋,共同開拓東亞漢詩研究的新格局,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傳播、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注入新的活力。東亞各國漢詩的詩體形式相同,藝術風貌呈現出多彩的本土化特色。東亞漢詩作為東亞文化有機體的一部分,其發展也和漢文學以外的文學形式的影響密不可分。這種超越單純民族和區域認同的世界眼光,為東亞漢詩史研究帶來比較詩學的新視域。

猜你喜歡
為題東亞詩學
背詩學寫話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2021年精準點中75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2020年點中70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我校東亞研究院一行應邀訪問韓國東亞大學
本刊2017年點中65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未定的東亞多邊體制與能動的中國東亞政策
東亞書院的賡續與復興
兩種翻譯詩學觀的異與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